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445章

作者:台风校长

……

刘庆元想与外界接轨,想要李长笑担任开海大使。李长笑已有更重要的事情,但答应之事,岂能轻易拒绝。两相折中,李长笑细致描绘海中图谱,标明方向,让刘庆元按照图谱航行,定然一帆风顺,风雨无阻后,一个人独自离去。

又过数日。

刘庆元遣一支船队,出海找寻同族,如此航行一周,果抵达海岸。……李长笑并未离开凌天半国。

他去了曲龙江。去了江侧的牛家村,当年洪水肆虐,牛家村上上下下,全遭洪水波及死去。村中房屋被冲垮,如今另起一村,已不叫“牛家村”。

又上了曲龙江,看了盘龙宗。

第864章 最后一届

曲龙江两侧青山依旧,云雾蒸霞,独乘竹筏而过,甚是雅致。只江山依旧,昔日为李长笑撑船的老翁、小翁,早化一捧黄土。

墓都寻不到。

李长笑亲力亲为,自个造了个竹筏,手持竹竿,轻轻一撑,竹筏顺流而下,飘出数丈距离。撑船是一苦力活,赚得是辛苦钱。江中水流莫测,有时被卷入急涌处,一不小心,便有翻船风险。

李长笑当初见那老翁轻松惬意,要那船快便快,要那船慢便慢,指西朝西,指北朝北,还道那撑船伙计,除却累了些,苦了些,也没甚么了不起的。

亲自上阵,才发现大有门道。

曲龙江上已无撑船翁。那场天灾洪水之后,凌天半国虽得保存,却仍有不少百姓葬身海水。人数锐减。又因与世隔绝,至今未曾缓过气来。多处呈现凋零、破败之象。

到时草木疯长,山更翠,水更秀,以至景色更美。

李长笑看两侧岸景,心态已大不相同。遥想昔日,灵气枯竭三百年他出山寻仇。便是从这条曲龙江,一路沿北而去,去往凌天城复仇。

如今求变七百余年…

这些年间,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杂七杂八,他自己也难说清道楚。

仙人…结束了。

修士…死尽了。

李长笑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鼎盛。好似一切起点,便在这盘龙宗。他从皇子被贬为庶人,流放三万里…途中却仍是凡人。是入了盘龙宗,方才逐渐见识天地之广阔,修士之璀璨。

天上仙神千千万。

于李长笑而言,盘龙宗为修行之始。他顺着江流而下,将竹竿一丢,一个人躺在竹筏中,衣角浸入江中,被水染湿。他毫不觉察。也不知心中想着什么,就是静静看着眼前划过的一切。

路过盘龙宗,他只远远观,再不入遗址探寻。

……

求变七百零八年,一月。

李长笑离开凌天半国,搭乘一艘大轮船,抵达北岸。凌天北面本是沙漠,如今沧海化桑田,沙漠化绿洲。

径朝西北而去。昔日佛城化作佛国。今日正有一得道高僧,入坐佛台讲述佛法,底下无数佛子聆听。那高僧言道,有道为君不仁者,必将遭来滔天大祸。

列举百年前,那场骇人洪水,所言所讲,好似亲眼所见一般。李长笑远远观之,见得那得道高僧,面貌俊逸,竟是五皇子李天余。他剔去了长发,容貌枯老,寿数已是无多。

他轻述过往。

待佛讲事毕,忽对一侧空气道:“你既来了,何不一叙。”李长笑问李天余是怎么发现自己的。

李天余笑着说,他自修佛起,真绝便很准。许是人之将死,看得事情便会通透许多。当日夜里,两兄弟小聚一番。只李天余已然入佛,再不能私饮酒水。

这场小聚,反倒是李长笑一人独饮独食。

那日滔天洪水,李天余身为一国之君,却独自逃命。叫得父辈江山遭人如此践踏,悲痛欲绝。又觉自己贪生怕死,枉为人哉。如此困顿中,无意间行到昔日的佛城。

从此入寺为僧,再不问世间之事。曾经的功名利禄,求仙问道,具是两空。每日念佛经,讲佛义…如此而已。

两人相距一晚。李长笑叹世道之变,心中不知是何滋味。翌日,李天余送别李长笑。

望着李长笑远去的背影,李天余喃喃道:“我已脱离苦海沉沦,你却没有。”他回到庙下。默念佛经,再不多问。

求变七百零八年八月。李长笑路过一片林子,是一片生长十分茂盛的果林。他犹豫一二,还是偷偷摘了两颗果子解渴。

忽听一阵叫嚷,一孩童拉着一只猎狗朝此奔来,口中骂道:“偷果贼,偷果贼,别跑!”李长笑大笑一声,撒足狂奔。

那孩童追他不到,气馁万分,跺了跺脚,无奈悻悻而归。

……求变七百零八年十月。李长笑来到一座小镇。依稀记得,这座小镇曾经叫做“廊镇”,他曾在镇上买过一头好色蠢驴。

只小镇改了名,换了姓,再寻不到从前痕迹了。李长笑住了一宿,空觉无趣。便出了廊镇,沿着昔日常走得“北苑江”,径朝北去。

这一路上,他遇到走镖客,行商户。往来之人富贵贫贱皆有。一个个擦身而过,少有交集。

求变七百零九年一月。

这日正是大雪。

山野间狂风乱吹,风雪一刮,真叫人脸皮生疼,好似有人拿鞭子抽一般。

李长笑顶着风雪,来到了来去客栈。这客栈屋顶、前院几乎淹没风雪中。久无人搭理,看起来苍凉破败。

他推开大门。“吱呀”一声,刺人耳膜。见里面座椅完好,却空无人气。灰尘已经积得好厚好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者更久更久没人来过。

依稀记得。

李长笑第一次参与求变大会时。他一推开这门,便有一娇俏妩媚的女子,站在柜台后面喊了声“小郎君”。大堂中燃着壁炉,变法之士坐在一起聊天谈论,对变法大会十分好奇。天南地北的修士互报姓名,互相结识。

当时灵气枯竭,但求变刚兴。那从南向北的求变之路,无数修士加入其中。这一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宛历历在目。

李长笑一个人入坐来客客栈。熟络的进入地窖翻找。在最深处找出半坛春冬梅香酒,一个人在残破的客栈中独饮。

好酒入肠也入心。

“这是最后一届。”

最后的修士,最后的求变大会。

第865章 抵达万仙城

求变七百零九年,一月末,二月初。李长笑每次抵达来去客栈,必将放慢身子,好好安住几日。观风望雪,摘梅饮酒,享受闲适时光。然而这次,见得大堂荒废破败,昔日不算繁荣,但人气从未断过的客栈,彻底没了人气,灰尘满天,便也无了久留兴致。

待酒尽风停,李长笑又继行路,径朝北上。沿路跨大江、翻山岭。进入鼎域,鼎域数洲山清水秀,但行人稀少。北四域地广人稀。但若问整座扶摇天下,何地最为繁荣。

绝非大余、凌天…而是鼎域万仙锋下万仙城。七百年求变汇聚之地。无数修士来来回回,兜兜转转,都不过到达此处,商讨变法,谋求生计。

李长笑总因总总,并未完整参与过求变大会。

求变七百一十年,一月三日。

这一日。那繁华的万仙城,来了名不起眼的剑客。李长笑见城墙高耸,守卫严密,城中秩序井然,好不热闹繁华。当真耳目一新,被眼前繁荣所震慑。

万仙城虽为一城,却比一国还大,绕万仙峰而建,无论城中何处,只需抬头上望。既见高耸入云的仙峰。引人无限遐想,上面是否有仙人长居。实确有仙人长居。

城中以“李首富”为首,“万合山庄”苏轻眉稍次之。两家产业随处可见。其时正是十年一届的欢庆佳节。乃李寻道有意为之,修士求变,百姓欢庆,一来可发展城中经济,二来可烘托气氛,与万民同乐。

后来求变大会结束。但欢庆佳节却一直流传。李长笑赶到万仙城时,正是每年开展求变大会的时机,故而整好撞上欢庆佳节,见得百姓喜悦的热闹场景。

他望着众民,心头不知该说什么,最后深深望一眼万仙峰,想着到时若有疑问,再亲口去问便是。当下花些余钱,租赁一间简陋的客房。

李长笑住的,是李寻道手下的“好好客栈”。名字十分朴素,但掌柜当真黑心。直叫他骂了两嘴黑心。一路上攒的钱财,竟只够住七八余日,且不包每日的膳食早午。

回首一想…这家客栈可不只是百年老店。年年如此赚人钱财,那财富当真不敢多想。李长笑见识广,但也没见过那么多钱财。

贵虽贵,但其内设施却颇为完善。装潢不算奢侈豪华,但质朴干净,住起来倒也舒适。李长笑朝上一躺,心中默默盘算…每十年的求变大会正式召开,通常在第十年的一月十日。当今是一月三日,还相隔七日时间。

这七日里。他倒想顺势感受城中烟火气。扶摇天下最为繁华之地当属万仙城。李长笑去过很多地方,在许多城镇待过,但独独不曾久待万仙城。

心下对这座城市十分好奇。他睡至傍晚,忽被烟花炮竹声惊醒。见窗外有人燃放烟火,那炮竹在空中绽放,霎是惊艳。

李长笑知道今日是欢庆佳节,但这时天还未尽暗,这炮竹虽然好看,不免放得太早。他倏而一笑,想来是那个手多的顽皮孩童,早早急不可耐,偷偷点燃了烟花炮竹了罢。

这当口,估计已被父亲发现,赏他一顿竹条炒肉吃 。那炮竹却也勾起李长笑兴致。他伸一懒腰,行至街上。

万仙城街道乃是黑石铺设。比青石坚韧,耐脏,平整。放眼望去,街道整洁干净,来往马车轱辘碾过街道,极少颠簸。万仙城并无宵禁,夜里白天一般热闹,两侧的商户行贩极多。

行七八里远。见一排柳絮飘飘的杨柳树,旁边是一片绿湖泊。景色优美,有孩童在树下玩乐。湖边上有老翁垂钓。

有时老翁好不易钓上一条鱼,那顽皮杂耍的顽童,偏偏看不惯老翁得意嘻嘻的模样,偷偷将鱼放回了湖里。气得老翁抓住一个顽童,用双腿夹住身子,狂扇他屁股。

一时间,阵阵嗷嚎传出。哭喊、怒骂声不绝。李长笑觉得好笑,却觉得那孩童该好好教训一顿。他见一株树下,有一石墩小坐。坐上去静看顽童挨揍。

打了半会,便见一中年汉子,一中年妇人匆匆赶来。应是顽童父母。本以为将有一场大战。那名中年汉子、妇人了解情况后,同时将矛头转向了顽童。

待老翁打得累了。那汉子一把拎过孩童,许是血脉相融,汉子下手更无所顾忌。一把将裤子全然扯下。大巴掌招呼过去。那孩童哭天抢地,但被夹在腋下,挣扎也挣扎不得。

最后委曲求全,忙说自己错啦,自己错啦。老父亲好不易消气。那知刚放下来,顽童便朝老翁吐了吐鬼脸,骂人家老不死。

这回轮到中年妇女了。气愤之下,那顾及孩童颜面。这种顽劣孩童,哪管场合,当场狠狠教训,长长记性才是。中年妇女下手更狠,叫孩他爹寻来木枝,毫不留情招呼。

这会孩童是真知错了。诚恳求饶,夫妇征得老翁同意,便原谅了那顽固小子。本该就此别过,哪知李长笑看着这幕,活色活香,觉得说不上的有趣,笑出了几声。

这一笑,旁人倒不如何。但那顽童可是周遭几街的孩子王。平日里蛮横得很,年纪虽小,但最好脸面。被人如此嘲笑,登时便恼了,冲过来一记头锥。

旋即脚踢手踹,使尽浑身解数。这小子年纪虽小,但力气甚大。否则老翁何以用双腿才勉强夹住。再长些年岁,只怕老翁也不是对手了。

不过李长笑身材高大。手指轻轻抵住孩童额头。孩童手短脚短,无论怎么拳打脚踢,却连衣角都难碰得。

第866章 最后一路

中年父母终究还是疼爱孩子的。生怕李长笑出手教训,于是自己抢过来,当着李长笑的面,又将那顽固孩童狠狠收拾一遍。

一天挨了四顿打,真真彻底老实了。那孩童放出狠话,说李长笑不就仗着身材高么,等他长大了,一定打得过李长笑。

不知从何处,学来了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要与李长笑约架十年,十年后在此地一决雌雄。当真叫人哭笑不得。

历经此一插曲,李长笑心情反倒好了不少。他继续游历万仙城。见一座阁楼十分壮阔,通体昂贵木材而建。高约莫三十余丈,九十余米,共计八层。

李长笑现有钱财,定难支撑他入楼潇洒。于是退而求其次,花费四五文钱,在对位的小茶铺里,勾得一个茶位。看那阁楼高处,有文人雅客站在露台处指点江山,大抒情怀,说尽山河天下事,道完古今英豪杰。

说得慷慨激昂,不时有人鼓掌附和。楼里忽有一人作起诗词来。一步一句,走了十七步。那诗句一经做出,立时引得阁楼轰动。

激动的声音传出,皆称呼这诗堪称完美,日后必将流芳百世。一传十,十传百,好似楼里出见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随夜色渐深,万仙城反更为热闹了。

李长笑只花几文钱,却坐茶位半个多时辰。茶铺老板恼了,几次三番拿扫帚,在他身前身后扫来扫去。下了逐客令。以为“扫地出门”。常人哪受得这等屈辱,若想扬眉吐气,却也简单。再加上几文钱,除再点一杯茶外,再点上一两碟小菜。

茶铺老板定当一改脸色。如若出手再阔绰些,给一些打赏钱,或是干脆大手一挥,挥金如土,请店里客人饮茶。那茶铺老板,可不止是赔笑了。只怕要自扇耳光,讨好李长笑了。

可惜…

李长笑天生厚脸皮。掌柜在他身前身后扫地,他不绝冒犯,反夸赞掌柜勤快,难怪能将茶铺子经营这般好。掌柜皮笑肉不笑呵呵两声,明里暗里嘲讽李长笑寒酸,没钱充胖子,半点酒钱懒着不走。但不过说得太明了。李长笑便得过且过,全当没有听出。仍旧乐呵乐呵喝着茶水。

又过半刻钟。天色全黑了。

李长笑这才离开茶铺,走在街道上。茶铺掌柜念念叨叨,做商人的,最不喜李长笑这种客人。但偏偏最不敢招惹,这等人行走江湖已久,阅历丰富,真若对上,可万不好应对。

转过两条大街。那城中小吏,在街道两侧的高杆上,挂起了大红烛笼,两侧灯火阑珊,虽不比白天光亮,却更添夜里独有的闲适气氛。

不住沿街慢行。体悟这红尘一角。

见得一家青楼刚刚开张,为了拉客,便在道路正中立了一座大红花台。七八名舞女,穿着纱质的衣裙,灯火一照,似透而未透,惹人无限遐想。随着身姿轻舞,曼妙难言。

不消多久,路过行人纷纷驻足观望,拍手叫好。老鸨笑容满面,借机拉拢客人入楼坐坐。一时好生热闹。

一曲舞毕,又有另一曲…那姑娘生得貌美,身材窈窕,舞姿无可挑剔。再加上配有香囊,一举一动,养人眼,悦人鼻,喜人心。李长笑也看得津津有味,觉得右侧第三位姑娘,容貌生得最美,但舞姿稍不到位,故而排位置稍偏。

倘若舞姿稍加改进,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忽一阵妖风吹来。那舞女衣着本便清凉,纱质衣裙本便轻薄。经此一吹,顿时衣裳不整,亵衣外露。

那舞女秀红一片,不少围观男子躬着身子,擦拭鼻血。只怕今晚回去,定睡不着好觉了。李长笑朝老鸨望去,自看出这背后的小手段。乃老鸨精心谋划。

万仙城青楼烟花之地不少。若不下些狠招,万万难出头。经此一风,纵使今日有人碍于手头紧,不入楼潇洒玩乐。但也定记在心中,时不时惦记。待日后有了钱财,入楼寻欢,概率甚大!

那老鸨却也真是人才。

李长笑不去揭露她的险恶用心。免费的春光,他也乐意瞧得。

夜正深时。烟花炮竹冲上凌霄,绽放光彩。鲜花、美人、烟花、商贩……万仙城欢庆佳节。虽不见有仙,但人间甚是热闹。

李长笑游玩尽兴。最后买一串冰糖葫芦,边吃边走回客栈,入口既有糖浆的香甜,又有果子的清香。二者结合,味道十分不错。

回到客房,李长笑躺在床上,深深呼出一口浊气。他推开窗户,望向那灯火阑珊,万民安息休养处。

又抬了抬头。

视野中。

那座万仙峰裹在浓雾里,藏在夜色下。今日一轮残月当空,月光照不入万仙峰。万仙峰脚下的万仙城,城中繁荣的灯火,亦照不入万仙峰。

那座山峰好似亘古如此。一直未曾变过。但叫人琢磨不透,看不清,看不尽。

李长笑喃喃道:“万仙峰啊万仙峰,你究竟藏有多少秘密。”

扶摇天下的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