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418章

作者:台风校长

那修士的术法、功法、法宝,均不大懂。他就是医着医着,道行莫名便深了。正是因此,他面对王如意时,便觉遇到了相似之人。倘若灵气不曾枯竭,这王如意,定也能治国治出个修为来。

不说别的,放在四五千年前。这镇海巨舰一下海,身为国君的王如意,受冥冥影响,化神修为便少不了。

第757章 风雪旧事

养颜增寿汤效果非凡,王如意喝下肚,不过半个时辰,便姿容焕发。王如意因重重奇遇,本已青春永驻。多少年来,容貌不减分毫,本已无甚挑剔之处,但得此汤滋养,便好似一块美玉上,再附着几分淡淡薄雾,比之以往更胜几分。

不知是她这病症特殊,还是扁祸的医理特殊,只需被抱着便能好。她一开始心中窃喜,心脏砰砰乱跳,只道自己没有来错。但后来,大觉李长笑肩膀宽敞,浑身舒坦,眼皮渐沉,竟渐渐睡了过去,不出一会打起了微鼾,眉眼舒张,睡得极香。

李长笑笑她白天端得架子太重,女帝摆得威严太足。真正睡熟之后,神情却明艳可爱。哪知王如意睡着后,反更为不老实,时而伸手摸脸,时而把玩头发,怕是做了个与现实相差无几的梦。

只梦中更为大胆。

李长笑与扁祸,聊起了医、病一道。李长笑以晚辈姿态,大有探讨请教之意。如若常人寻扁祸聊那医病之道,扁祸大多不愿理会,更不愿费口舌。只因普天之下,医道他称第二,无人敢说第一。与旁人说那些,不过是对牛弹琴,白费口舌。

但却偏偏乐意与李长笑探讨。因两人医道医理,几乎完全相悖。扁祸实也好奇得紧。李长笑倒不做隐瞒,将自己如何医好他人的缘由,再细说一遍,详加解释。

扁祸这才理解几分,但终究不不懂真假祸福、乾坤造化生死之玄。只似懂而非懂。扁祸对自己医理,却也不做隐藏。告诉李长笑,他的医道,可不似李长笑那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柔和。而仅只有两字“相克”。

万物万事,皆有本相。只需挖掘本相,再以相克之物相克之事攻之克之,无论什么病症,自然手到擒来。

扁祸说得兴起,提起一件旧事。在无尽森异病倾出的时候。扁祸身为医道,听到消息后,不远万里奔赴红域治怪病。

并将红域所流传的怪病,探究本相之后,全归位一类“类腐病”。既因腐而引起的病,尽管病症表现千奇百怪,有些病症更截然不同,症状相反。

但本相却相似。

说起红域,李长笑便想起“病士”,忍不住问起扁祸,那病士延寿一路,能有多大可能。扁祸精通医理,告诉李长笑一个秘密。若说“病士”之祖,或许非扁祸莫属了。

扁祸行得乃是医道,从未与人斗过法,从未认真修过道。之所以机缘巧合,修为莫名高涨。怕是因为在治病过程,他难免有被感染的情况。

如此自医数次,扁祸便发现,自己体格变得强壮,气力变大。但扁祸与病士不同的是,他从未主动染病。只是在一次一次行医中,修为蹭蹭上涨,即便有意压制,也压不下半分。

灵气鼎盛时,有人读书读出修为,有人行医行出修为,修为来之太玄。

说着还露出苦恼之色。扁祸自始至终,只将自己当做医士看待。凡病也好,仙病也罢。只要够怪,他便手痒难耐,非要医好不可。

但说起真正的怪病。

扁祸不住想起曾经一个怪医病人,他来自极北之地的雪宗,名为风雪尊者。

说起风雪尊者,李长笑立时来了兴趣。想起梦道神尊的陵墓、大余国、王如意…种种种种一切。若非那日,李长笑在大雪山深处,发现风雪尊者尸首,怕结果另有不同。

世事便是如此奇妙。

而今…

这名天下第一神医扁祸,似也被风雪尊者提及过。李长笑忙追问当时情形。两人交谈之音,把王如意吵得醒来。惊觉自己的右手,正盘摸着李长笑的耳垂,左手轻抚脸颊,尚在对方怀中。

这姿势让她羞燥无比,但转念一想,反正都这样了,也不必再装什么矜持了。

她见天色尚晚,今夜似还有很长。这座小医铺内,燃着灯光烛火,温馨无比。扁祸又讲述着曾经旧事,她便认真听了,却发现这个故事,颇为阴森诡异。

便是扁祸,说起此事,也大觉隐隐瘆人得紧。

扁祸本常居蜈蚣谷中,谷内有万种品种不同的毒蜈蚣。有道是医毒本同源,扁祸治病救人,常离不开这些毒蜈蚣。

一日,扁祸蜈蚣谷中,来了“九十七”名病人,这些病人,均出自“紫琼派”。扁祸医人,从不问来历,身份,只需病症够怪,能挑起他的兴趣,他便全力医治。

王如意道:“好个怪人。”她沉醉在那蜜糖中,反倒连他人说话,不易插嘴的道理忘了去。扁祸没有理会,继续述说当日之事。

紫琼派的九十七名病人人,十人炼虚初期,四十人化神,余下元婴、结丹不等。扁祸把脉问诊后,发现要治好紫琼派众人,需用上蜈蚣谷中,一种名为“七绝蜈蚣”的毒素。

于是扁祸便上山采蜈蚣。七绝蜈蚣长有七翅,擅飞,且含剧毒。从周身飞过,甚至无需触碰,便已算作中毒。不出七日,便化作一摊血水。

故名为“七绝”,意在“七日而绝”。这种蜈蚣自不好抓,扁祸本做足准备,入山谷寻个十天半月。

哪知刚入山谷,便见几只七绝蜈蚣,胡乱飞动,速度虽快,却东窜一窜,西窜一窜。扁祸取出法宝“兜毒袋”,左一挥,右一挥,竟抓下十数只七绝蜈蚣来。

扁祸打开兜毒袋,抓出一只七绝蜈蚣,却忽然发现,那七绝蜈蚣虽仍是七绝蜈蚣,但鳞甲间隙处,却长出密密麻麻肉瘤。

模样甚是瘆人。

扁祸对蜈蚣、毒蛇等毒物,研究极深,但一时道不上来。只能先把所有七绝蜈蚣,抓回自家小屋。

第758章 离奇怪事

人会患病,蛇虫走兽,亦会患病。在扁祸的医理当中,有形无形之物,均有患病可能。他回到蜈蚣谷,此时紫琼派的九十七人,均已在屋外搭建起了九十七座病屋,各自躺在床上,不敢乱动。

扁祸将七绝蜈蚣抓回,七绝蜈蚣毒性之烈,仅“兜毒袋”这等神物,方才能稳稳兜抓住。扁祸抓回七绝蜈蚣,便即开始研究如何利用七绝蜈蚣的毒理,治好紫琼派九十七人。

将一只蜈蚣抓在手中,自上朝下打量,扁祸便知这蜈蚣,得了某种兽病。扁祸的病理包括世间万物,并不只是医人。他怕蜈蚣兽病,影响到它的毒素,于是先花费心思,看看能否将蜈蚣兽病治好。

发现治不得好,但毒性变化却不大,当时扁祸还推测,自己终究是医人厉害过医兽,拿着兽病束手无策。便想着,既然毒性变化不大,便先用七绝毒,先将紫琼派众人医治好。

于是将七绝蜈蚣,从中抛腹,取出毒囊,置于研钵当中盘磨,加之各类奇怪药物。制成黑色药膏,一一涂抹在紫琼派众人身上。

因紫琼派来人太多,药膏已经用尽,只用到四十二人,余下的五十五人,还没能施药。扁祸又上山采蜈蚣。

这一次,便有怪事发生了。他一如上次,十分轻易,便将十余只罕见的七绝蜈蚣,全抓入袋中。但扁祸并未离去,而是大觉诡异,不知为何,那七绝蜈蚣为何集体得病。凡有关于“病”的事情,他一但起了好奇心,便是十头牛都拉不回。

于是扁祸深入谷中,蜈蚣谷中一切,他均已熟悉得不行,知晓七绝蜈蚣的巢穴所在。只他不会道法,修为高是高,但不擅长战斗。那里即便对他,也存在极大风险,轻易不敢靠近。

行至巢穴处。扁祸忽觉阵阵冷意,沿路的泥土结霜,生出一朵一朵冰花。深入一看,才知七绝蜈蚣洞窟中,正有一道身影盘腿而坐。

那冰寒之气,正自此人身上发出,扁祸不喜外出,一开始不知此人是何人。但见四周全是冷气,不住出言呵斥,这七绝蜈蚣畏寒,因此而患病也是应该。

那人置若罔闻,仍旧散发冷气。扁祸再加呵斥,自报姓名,那人这才睁眼。原来扁祸虽极少外出,但外界的名声,却传得极广,此人也是来寻医的。

只初来乍到,蜈蚣谷地势复杂,总探不到扁祸所在,误打误撞,见有一座山洞,便坐进来休养几日。

扁祸一听此人也得了病,第一眼看他,此人身材高大,修为精深,通体寒气外溢。不似有病。第二眼看去,仍不觉得有病。便觉得此人是故意找茬,怕是想抓蜈蚣谷奇草怪蜈蚣的。哪敢相信。

但见他求医急切,如若放任不管,怕有极多奇草异兽,要折在他手上,便假装同意,将此人带回了家中。

经紫琼派之人介绍,扁祸这才知道,此人名声不小,尊号“风雪尊者”,来自极北之地的雪宗,是雪宗长老。

扁祸顿了一顿,目光阴沉,继续道来。怪事便从此刻开始,是扁祸一生之中,最大的怪事。那风雪尊者本无病症,却坚称自己有病。

扁祸对自身医道,是绝不怀疑半分的,望去一眼,没病就是没病,绝对是胡诌假装不来的。

但见风雪尊者说得坚决,单以修为而论,彼时的扁祸要比风雪尊者高得多。但斗法能力,风雪尊者身为雪宗长老,手段更不会差。扁祸只能先顺他口风,将他安抚下来。

当务之急,是先将紫琼派众人医好。扁祸精心调配一月,九十七名紫琼派怪病,已全部医好。

这下子,那风雪尊者的委托,更是推无可推,扁祸只能帮风雪尊者把脉问诊。一番探查,风雪尊者气血顺畅,精神饱满,哪里像染病样子。甚至道行日渐精深,大道勇猛精进,分明前途不可限量,修为再进一步,都有大大可能。

扁祸把脉过后,更确风雪尊者无病,但自不直说,只委婉说些玄乎医理,想将风雪尊者大发离去。那料风雪尊者一口咬定自己有病,并且病得不轻。

如此反复,便是扁祸也起疑了,当时便想:“身体无病,莫非是心病?我医道虽强,虽绝无看错可能,但若是例外呢?”疑惑下,认真为风雪尊者探究病症。

扁祸当时怀疑乃是心病,对症下药数次,见情况不曾好转。又换各种方向,风雪尊者本无病症,反倒医着医着,多了好些病症。

扁祸手段用尽,更确信风雪尊者无病,当即怒了,觉得这名尊者,全在拿自己寻开心。是故意来捣乱的。于是将让风雪尊者滚出蜈蚣谷。

风雪尊者坚称自己有病,并且大骂扁祸名不副实,乃是欺世盗名的庸医。扁祸气得不行,但强压下来。

王如意问道:“然后呢?”听到这里,已十分感兴趣。

扁祸一叹,在风雪尊者走后,更加诡异的事情,便发生了。先前九十七名紫琼派门人,大病治好,却不曾离去,一直居住在病屋当中。

扁祸专心医道,没曾留意,忽有一日,上山采药而归,忽见紫琼派人仍旧逗留,便去问其中一人,“你等病症已好,怎还不离去?”

紫琼派人说道:“扁神医说笑了。”均不相信自己病症已好,仍坚信自己有病。扁祸当即把脉问诊,确定万分之一万,病症确已全消。即便用医理解释,紫琼派之人也是万万不信。

扁祸正被这接二连三的怪事,弄得头昏脑胀,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第759章 无力医治

扁祸稍加细想,便猜测,这紫琼派众人,在外怕有仇家追杀,想在蜈蚣谷躲上一阵。故效仿那风雪尊者,自称有病未曾痊愈,如此一来,就可赖在蜈蚣谷不走。

说到这里时,柴火已烧去大半,光线变得昏暗。李长笑劈了些柴,投入火堆中,不出一刻,火光重新变得光亮。

李长笑从葫芦里,倒出几碗小酒,悬在火上温热,淡淡酒香四溢。又从一左一右两个袖口,取出香甜干瓜子,分一半给王如意,两人边嗑瓜子,边喝酒,边听着曾经旧事。那闲适之情,让人艳羡。

扁祸想到此事,却目光凝重。他本不喜喝酒,但鬼使神差,仍是喝了几口酒,发现这酒意甚烈。他问道:“小子,你医理与我相悖,你倒说说,他们是真病还是假病?”

“现下我也想通了,就像这女人一样,你怎么都瞧不出的病症,在我眼中,却一眼能看出。兴许那病症,我怎的都瞧不出,你却能一眼看出。”

扁祸自大高傲,尤其是在医道上。

若非两人医道相悖,李长笑的表现,某种程度而言,打开了扁祸的眼界。否则以扁祸的性格,是绝不会重提此事。“医道”相关的事,他是绝口不可能,去问询、请教他人的。

王如意啐了一嘴,不再说话。商讨国事她在行,那仙家修行一事,她便一窍不通了,更别说这医道之事,她现下可还是“病人”。但不住心中畅想,倘若灵气不曾枯竭,或许这世上,真能多一对神仙眷侣。那用接那治病由头,蜷缩着,珍惜那片刻温暖。

李长笑回答道:“是真病。”扁祸问道:“怎说?你可看出端倪?”李长笑摇头道:“扁老,我说实话,若论医理,你比我高无数倍。你是高山,我是路边碎石。你都看不出,我又怎会看出。”

李长笑又道:“我之所以确认,那风雪尊者有病,是因为…我见过他的尸首。”

扁祸奇道:“那时过后,我确在留意风雪尊者动向,听闻他死在宝来洲,临死之前,留下传承之物,引无尽人前去争强。”李长笑道:“假的。”他将风雪尊者假设传承,实则诱天骄前来,欲行夺舍大计,一一说清道来。

更说风雪尊者大费周折,最后以至于真将自己害死,一切又一切的缘由,全在于那无病无症的病。

听到此话,扁祸一愣,旋即目光明灭不定,许久才叹一口浊气,道一声:“果然如此。”纵使早有推断,但推断仅是推断,直到今日,听闻风雪尊者下场,心头的疑石才落下地来。

他确不是故意作乱。而是病症极怪,真正求医无路。

扁祸道:“怪哉,怪哉…”李长笑问道:“那紫琼派九十七人,可还在世,我去寻他们问问。”扁祸道:“也死了。”

李长笑诧异:“九十七人,全都死了?”扁祸道:“是的。”

随即说回之前情形。风雪尊者走后,分明已经痊愈,却仍自称有病的九十七人,曾日前来求医。

扁祸一开始,还怀疑难道自己,当真是医术倒退,没能医治干净?于是抓几人认真把脉。发现确无半点病症。

扁祸不由得怒了,当时本就因风雪尊者的事情,被弄得心烦意乱,觉得自己一代神医,竟被人这般戏弄。

不住又想,自己救了你们,你们不感恩也罢,还学那混蛋戏耍我。一怒之下,关门谢客,放言道:“今后我扁祸,绝不再医紫琼派门人。”

于是苦研医理,闭死关。这一闭便是两年,不见任何人,不理任何事。

前一年间,门前偶尔能听到紫琼派门人,在蜈蚣谷行走、说话等声音,甚至透过门缝,隐约可见不少人,跪在门前求医。扁祸当时被愤怒冲昏头脑,只觉这紫琼派,当真是白眼狼,竟换着法子折辱自己。

于是醉心研究医道,再不闻窗外之事。一年便如此匆匆过去。

自第二年开始,门外走动、说话声音渐渐少了。待夏转秋时,凉风习习,门外已经再无杂音。

扁祸推测,是那紫琼派门人自讨没趣,已自个离去了。他这才重新开门,放眼望去,九十七座病屋,尽皆被拆除,紫琼派的病患,却已经离去无疑。

扁祸虽把风雪尊者,连同九十七人,一同赶出了蜈蚣谷,却一直闷闷不乐,总觉心头有阴云笼罩。苦研两年,家中药草毒物,均已用去大半。

于是上山寻药,也可当做是消遣。时隔两年,蜈蚣谷变化不大,因蜈蚣谷地势奇怪,乃是五毒汇聚之地,沿途有毒之物,随处可见。哪怕一花一草,都可致人于死地。

扁祸来到一片山崖,见山崖上,悬有一株珍稀的草药。于是飞身摘去。却见山崖下,有一紫琼派门人,摔得粉身碎骨。

扁祸仅是稍惊,毕竟修士身死,实非罕见事。但随他入山采药,便见越来越多的修士尸首。全出自紫琼派。

有自封灵气,上吊自尽者,有自刎割喉者,有身困巨石,投入江河者…

各种死法。

所有尸首加至一起,不多不少,共计九十七具。

且均是自裁身亡。紫琼派众人,修为实不算低,倘若不是有意求死,这上吊自尽,自刎割喉、等死法,又怎能奈何得了他们?

扁祸当时双腿一软,面色苍白。不是为他们的死而悲哀,而是心中隐有猜疑。

他们…或真患病了。

而自己无力医治。

第760章 争“宠”,另作猜想

扁祸自那以后,便留下一道心结。他自接触医道开始,突飞猛进,早早便成天下第一神医。曾立过誓言,凡只要他想救的病人,就绝不会当着他面病死。

紫琼派的九十七人,全都身死,虽是自裁而亡,但倘若真是因那怪病而起。扁祸实也算违背了誓言。

于是他将九十七具尸首,带回屋中,潜心研究。想验证是否真有怪病,扁祸本推断,那怪病乃是心病一类,但人已经死去,那心病自然便全消了,所以怎么找寻,也寻不到半点病踪。

最后不了了之,只能空留遗憾。变作一件不愿回想,又没有结果的旧事。

此事过后,有紫琼派的人顺藤摸瓜,寻到扁祸的蜈蚣谷要人。扁祸嫌麻烦,再加上蜈蚣谷发生这等事情,继续待在这里,总会想起那伤心事,实也没什么好待的了。于是干脆云游天下,主动去寻怪病怪症。

既算砥砺医道,也算做散心。

……

夜正深。四下街道已无行人,唯有扁祸的有事医铺,仍亮着烛火。扁祸说到这里,这件怪事已经说清道楚。再之后不久,便是灵气突然枯竭。

王如意听得玄乎,因为这些旧事,比大余国历史都悠久,但又切实发生过。且当事人就在眼前。让她生出一种古今交错,仙凡交汇的奇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