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从天降
第1139章 东方的魔鬼来了!
罗马帝国东方,叙利亚行省,幼发拉底河西岸,坐落着一个古老的城市——卡开密什城。
这座城市有着约两千年以上的传承,乃是赫梯帝国的遗产,曾经见证无数文明的崛起与衰亡,如今是罗马帝国东方边境的重要前哨。坚固的罗马军团要塞矗立在河畔高地,俯瞰着通往安息(如今已是汉之安西都护府)的渡口和商路。
然而今日,要塞上空弥漫的不再是往日的平静,而是血腥的厮杀声和滚滚的浓烟。
“顶住!为了罗马!为了奥古斯都!”一名百夫长声嘶力竭地吼叫,手中的短剑格开一柄弯刀,顺势刺入一名亚美尼亚步兵的胸膛。
但他很快就被更多的敌人淹没。城墙上,罗马军团的红色方旗与亚美尼亚的雄狮旗帜交织在一起,进行着残酷的肉搏。箭矢呼啸,石块从简陋的投石车上抛出,砸在要塞的塔楼和垛口上。
沃洛吉斯二世身披镶嵌宝石的铠甲,亲自在后方督战。他的军队如同狂潮,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卡开密什要塞相对薄弱的防御。这里的守军原本只有几个不满编的辅助大队和一些地方民兵,总数不过三千余人,面对亚美尼亚倾国之力的偷袭猛攻,虽然依靠罗马工事拼死抵抗,但防线已是岌岌可危。
“陛下!东面!东面河上!”一名瞭望兵惊恐地指向幼发拉底河下游。
沃洛吉斯和周围的将领们顺指望去,只见宽阔的河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艘大小船只,正逆流而上!船头飘扬的,并非罗马的鹰旗,也非安息或亚美尼亚的旗帜,而是一片灼目的赤色!船身可见披甲持弩的士兵,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是汉军!是天皇的大军!”沃洛吉斯身边的一名将领失声叫道,语气中既敬畏又恐惧。
他们没想到汉军的动作如此之快!大汉的先锋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安息的残兵,并且顺利渡河,并直扑战场!
要塞上的罗马守军也发现了这支突如其来的军队,绝望的情绪瞬间蔓延。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吗?”有士兵怀着一丝希望喊道。
“蠢货!看旗帜!是东方人!是那些征服了安息的魔鬼!”老兵绝望地咆哮。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语,汉军船队在一箭之地外开始转向,侧舷对准了要塞临河的城墙。一些船上推出了黑黝黝的、造型奇特的器械。
“那是什么?”沃洛吉斯眯起眼睛。
下一刻,答案揭晓。
砰!砰!砰!
几声沉闷的巨响从河面传来,并非震耳欲聋的爆炸,而是重物抛射的声响。数个冒着青烟的黑点划破天空,带着凄厉的呼啸,狠狠地砸向卡开密什要塞的城墙和塔楼!
轰!轰隆!
虽然不是威力最大的震天雷,但这些由改良投石机或早期火炮发射的、装有火药的爆破弹或燃烧弹,依然在接触瞬间造成了可怕的破坏和混乱。一段城墙被炸得碎石飞溅,露出里面的夯土;一座塔楼中了燃烧弹,瞬间腾起熊熊火焰,里面的守军惨叫着变成火人,跌落下来。
这超越时代的远程打击,成了压垮罗马守军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恶魔!是东方的恶魔武器!”
“守不住了!快跑啊!”
原本还在勉力支撑的罗马防线,在这一波打击下彻底崩溃。士兵们惊恐地逃离城墙,军官的呵斥完全失去了作用。
亚美尼亚军队趁势猛攻,很快,要塞的城门从内部被惊慌的溃兵打开,沃洛吉斯的军队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城内。
城内的战斗很快变成了巷战和一边倒的屠杀。剩余的罗马士兵和民兵要么被分割包围、歼灭,要么跪地乞降。
当曹操在夏侯惇、曹仁等将领的护卫下,从最大的渡船踏上卡开密什的码头时,城内的战斗已基本平息。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硝烟和焦糊味。
沃洛吉斯二世带着几名心腹将领,快步从仍在冒烟的要塞大门内走出,迎向曹操。他的铠甲上沾满了血污,脸上带着疲惫却又兴奋的笑容。
“可是大汉天朝的将军大人?亚美尼亚王沃洛吉斯,幸不辱命,已为天皇陛下夺取此城!”沃洛吉斯用略显生硬的、临时学的汉语说道,同时右手抚胸,向曹操行了一个郑重的礼节。他身后,亚美尼亚的贵族和将领们也纷纷躬身。
曹操按剑而立,目光锐利地扫过沃洛吉斯和他身后的军队,又看了看残破的要塞和正在被汉军士兵接管的关键位置,微微颔首,用经过通译翻译的话说道:
“亚美尼亚王果然深明大义,用兵神速。本将曹孟德,奉天皇陛下之命,西征讨逆。汝既已归顺,攻克此城有功,本将自会禀明陛下,为你请功。”
沃洛吉斯闻言大喜,连忙道谢:“多谢上将军!小王愿为前锋,继续为陛下和上将军扫清通往安条克的道路!”
曹操抚须一笑:“好!兵贵神速。整顿兵马,收缴战利品,清点俘虏。明日拂晓,大军开拔,目标——叙利亚首府,安条克!”
“是!”沃洛吉斯及其部下,以及周围的汉军将领齐声应诺。
卡开密什的陷落,如同在罗马帝国东方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迅速传遍叙利亚乃至整个东方。
沿途的罗马城镇和堡垒陷入了空前的恐慌。有的试图紧闭城门,负隅顽抗;有的则望风而降,派出使者带着礼物试图向汉军和他们的亚美尼亚“盟友”乞和。
曹操充分发挥了其军事才能,分兵数路,以汉军精锐为核心,亚美尼亚军为辅助,降军为前驱,快速推进。抵抗者,城破之日往往遭遇雷霆打击;投降者,则大多能保全性命财产。
汉军那种高效的攻城手段、严明的纪律以及远超时代的武器装备,给所有遭遇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而更让罗马人恐惧的是,随着汉军的推进,关于那个东方天皇苏曜的种种神异传说也愈发详实和恐怖——驾驭金色神兽、召唤雷霆、刀枪不入、麾下将士如虎狼等等,这些消息比军队行进得更快,严重摧残着各地守军的士气.
第1140章 耶路撒冷的新主人
又数日后。
叙利亚行省首府——安条克,人心惶惶。
这座罗马帝国的第三大城,有着“东方皇后”美誉的名城,此刻笼罩在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往日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街道变得冷清,集市早早收摊,富户的大门紧闭,往日分散驻扎在叙利亚各地的罗马军团都已被调集回城,街道上到处都是巡逻兵士的脚步和马蹄踢踏踢踏的声音。
城墙上,哨兵们伸长脖子眺望着东方地平线,紧张的仿佛下一秒就会有漫山遍野的赤色旗帜和那头传说中的金色怪物出现。而在酒馆和广场上,流言则正像瘟疫一样传播:
“听说了吗?卡开密什完了!一天都没守住!”
“亚美尼亚人叛变了!沃洛吉斯那个懦夫,他带着蛮族打过来了!”
“不是蛮族…是遥远的大秦人!他们现在自称汉人!他们是来自东方的恶魔!有会喷火和会打雷的武器!”
“就连咱们昔日的宿敌安息人都已经被他们毁灭,下一个马上就轮到咱们了!”
“罗马的军团呢?我们的援军在哪里?!”
恐慌在每一个角落滋生。富裕的罗马公民和希腊裔商人开始悄悄打包细软,准备逃往海岸,乘船去塞浦路斯甚至更远的希腊本土。本地的叙利亚人则心情复杂,既恐惧战争的破坏,又对罗马长期的压榨心存怨恨,暗中揣测着改朝换代的可能性。
总督府内,新任的叙利亚总督马库斯·朱利乌斯·巴苏斯正焦头烂额。
他的面前摊着来自不同信使的传讯,知道的信息比市井传闻要清晰许多,但也正因此他才更加的绝望。
“卡开密什失守,守军全军覆没……”
“泽乌玛要塞投降,守将献城……”
“叛王沃洛吉斯的军队已过卡尔基米什,距安条克不足百里!”
“汉军主力渡过幼发拉底河,先锋已与亚美尼亚叛军会师!”
“他们有一种能发射爆炸物的远程武器,远超我们最强大的弩炮,可以轻易摧毁我们的城门!”
“够了!”
巴苏斯总督猛地一拍桌案,环视着厅内一众神色惶惶的文武官员:
“慌什么慌?!安条克不是卡开密什!这里有高耸的城墙,有第十“海峡”军团的两个大队!有来自意大利和希腊的忠诚公民!还有来自海上可能的支援!我们至少能集结一万五千名受过训练的战士!那些东方蛮子和叛徒,岂能轻易撼动我罗马的荣耀?!”
他发出巨大的怒吼试图提振士气,但回应他的却多是闪烁的眼神和低垂的头颅。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元老颤声开口:
“总督阁下,并非我等怯战只是那汉军.听闻他们有一种会发出雷鸣和火光的可怕武器,能轻易摧毁我们的城墙塔楼他们那自称天皇的首领更是可以驾乘神兽”
“闭嘴!一个人再强又能如何?!决定战斗胜负的从来也都不是武器,而是军团钢铁般的意志!”
巴苏斯打断他,强行压下心中的不安:
“我已向皇帝陛下(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和埃及行省发出紧急求援信!只要我们坚守待援,等到帝国大军从海上开来,必能将这群入侵者碾碎在安条克城下!”
巴苏斯的话并不能轻易安抚众人,所有人都知道远水难救近火。
自之前皇帝康茂德遇刺后,帝国陷入了“五帝之年”的混乱局面。
时任潘诺尼亚总督的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皇帝陛下最终与不列颠总督克洛狄·阿尔比努斯和叙利亚总督佩森尼乌斯·尼格尔成为了最有力的三位争夺者。
就在今年早些时候,皇帝陛下才刚刚在伊苏斯之战中,有如神助的以三个军团(3万左右)的兵力摧毁了尼格尔的10万大军,一举平定了帝国的东方。
如今的皇帝陛下,才刚刚完成对尼格尔参与势力的清剿,控制了拜占庭城,整合东方领土,迈向成为罗马唯一皇帝的最后一步,解决昔日盟友阿尔比努斯的问题。
这时的皇帝陛下,有多少精力能抽调出来帮助东方那真是个未知之数。反倒是他们在埃及的驻军,成为了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
埃及乃是帝国的粮仓,埃及的亚历山大更是帝国在东方最大的城市,有着整整两个帝国军团!
如果能得到埃及总督的帮助,那么他们也许还能够应对这个危急.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时的埃及很快就将自身难保。
爱利亚加比多连,曾经的耶路撒冷,在继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人后,这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主人——汉人。
就在安条克的罗马守军惶惶不可终日,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南方埃及时,他们并不知道,一支强大的汉军偏师,已如利剑般刺向尼罗河三角洲。
南路统帅关羽,在完成对波斯湾沿岸的扫荡并与苏曜主力会师泰西封后,并未过多休整。在得到苏曜“伺机西进,攻略埃及”的密令后,他便与张飞等将领一起,率领一支三万余人的大军一起随曹操和高顺出击。
他们的军队先是沿着幼发拉底河北上,在拿下卡开密什后便分兵两路,曹操高顺等人向安条克进军,而关羽张飞等人则一路南下,先破大马士革,再克推罗,最后来到耶路撒冷。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顺利,比曹操快上那么多,自然是因为苏曜的亲征。
“爱利亚加比多连?好拗口的名字。”
苏曜话音刚落,他身边一个地中海发型的罗马行政官便一脸谄媚又激动的解释了缘由。
原来,这个犹太人的圣地之所以现在会变成这么一个名字,全是因为
“那都是犹太人罪有应得呀!”
“我们罗马人好心好意的让他们在祖地繁衍生息,还单独给了他们一个犹太行省的编制,谁知他们却屡屡叛乱,残杀我罗马与周边各族人民。”
“他们不止是屠杀军人,对于寻常百姓与牧民也非常残忍,凡不是犹太人种的,皆被他们剥皮抽筋,用受害者的血涂抹全身,穿受害人皮做的衣服,许多人被从头到脚锯为两半,就连死了还要沦为那些禽兽的食物!”
“最后,多亏了哈德良陛下英明,发大军彻底荡平了这些犹太暴徒!焚毁他们的邪神庙宇,将他们尽数逐出祖地,永世不得归还!还将此地更名为爱利亚加比多连,迁入忠诚的希腊与罗马子民,这才有了如今的安宁与繁荣啊!”
“天皇陛下,您万万不可听信那些犹太人的鬼话,让他们回来此地啊!”
第1141章 东方的弥赛亚
爱利亚加比多连。
前执政官正在苏曜面前声情并茂的控诉着犹太人的邪恶,其目的自然只有一个,那就是阻止犹太人的归来。
而他之所以这么积极的推动此事,正因为他在来攻的汉军中看到了相当多的犹太人势力。
没错,如果说在这泰西之地,有谁对大汉西征的态度最积极,那绝对是非犹太人莫属了!
自他们被罗马人逐出这片“应许之地”,历经近百年的流散与苦难,犹太民族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一位强大的救世主降临,带领他们重返耶路撒冷,重建昔日的荣光。
苏曜及其大汉天兵的到来,以及他们摧枯拉朽般击败安息帝国以及罗马军团和其附庸的雷霆之势,在许多犹太人眼中,几乎与预言中的弥赛亚无异!
唯一问题大概就是这位弥赛亚东方人的身份了。这让很多闻此消息的犹太人社区和拉比们一时有些无法接受。
不过这个问题随着苏曜在安息的连番大胜很快就烟消云散。
庞大无比的安息帝国在短短的不到一年间就被毁灭,这位天皇陛下被无数东方宗教与人民奉为天上地下唯一的至尊,至高神祇在人间的代言,其威能远超凡人想象。
当“神迹”与“胜利”成为铁一般的事实时,血统与出身便显得无足轻重了。对于饱尝流离之苦、极度渴望重返故土的犹太人而言,一位来自东方的、战无不胜的“弥赛亚”,或许正是上帝旨意那难以揣测的证明。
于是,安息人在中亚的统治崩溃几成定局时,流散在安息帝国境内的一个犹太人社区主动向正在此地汉军发出了明确的靠拢信号。
一位年长的,胡子花白的老拉比,带着几位社区中颇有威望的长老,颤巍巍地捧着一卷古老的羊皮经卷,求见了当时负责埃克巴坦纳(已更名为安西城)治安与民政的安莫提总督。
老拉比以极其谦卑的姿态,献上了那卷据说传承自所罗门时代的《以赛亚书》抄本,并用带着浓重阿拉米语口音的希腊语(通过通译转述)激动地表示:社区中的贤者们经过连日祈祷与辩论,从古老的预言中找到了启示——那“从东方而来”的“胜利之王”,那“驾驭神秘巨兽”的“万国审判者”,其形象与眼前这位横扫寰宇的东方天皇陛下惊人地吻合!这绝非巧合,而是上帝宏伟计划的一部分,是祂伸出的拯救之手,哪怕这只手戴着东方的手套。
安莫提不敢怠慢,立刻将此事连同那卷古老的经卷一同上报给了坐镇此地的张辽和鲁肃。
张辽对此等神神叨叨之事不甚了了,但鲁肃却敏锐地意识到了其巨大的政治价值。
鲁肃亲自接见了那位老拉比,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并详细询问了犹太人的诉求与预言细节。随后,他便提笔疾书一封,连同那卷《以赛亚书》的抄本和译文一起,急送正与两位王妃享受短暂安宁的苏曜处。
彼时的埃克巴坦纳刚刚在伊斯帕布丹的命令下举城归降,被苏曜改名安西城。
无数周边的部族,往日安息的领主,都纷纷拜倒在苏曜脚下,乞求大汉的庇护。
按理说,一个不过区区几百人社区的请愿信,实在算不得什么紧要军务。但鲁肃却在信中附上了自己详尽的见解,认为此事“虽微,却可撬动万钧”。他指出,犹太人流散四方,尤其在商贸、情报领域颇有能量,且其重返故土的执念极深,若能善加引导,可成为大汉西征的一股重要助力,更可借此向所有被罗马压迫的族裔展示大汉“天命所归、海纳百川”的气象,极大瓦解罗马在东方的统治根基。
苏曜接到信报时,正与阿米娜和莎菲娅在装饰一新的安西王宫内庭漫步。他展开鲁肃那封言辞恳切的长信和那卷散发着古老气息的羊皮卷译文,不由莞尔。
“这些犹太人,倒确实有几分聪明。”
苏曜笑着将羊皮卷递给身旁好奇的两位王妃说道:“你们看,他们为了重返故土,连‘弥赛亚’的名头都敢往朕头上安。”
“陛下,犹太人一向顽固,他们恐怕并不会轻信您是什么神使,妾身以为他们不过是借个由头,找个能抗衡罗马的靠山罢了。”
阿米娜接过羊皮卷,秀眉微蹙。她身为安息前王妃,对于帝国的宿敌罗马了解颇多,深知罗马人对治下各族的压迫,自然也清楚犹太人流散的苦楚。
但同时她却也更懂得这“借力”背后的风险:“这些犹太人久居西域与泰西之地,心思活络得很。他们既敢借‘神谕’攀附,难保日后不会借‘神谕’生事,需多留个心眼才是。”
莎菲娅也在一旁点头,身为巴赫拉姆将军的女儿,她对罗马的霸道也深有体会,但同时她也听了许多在两大帝国间首鼠两端的部族的故事。
这些人借外力复国后常有反咬一口的例子存在,犹太人又是出了名的不服管束:
上一篇: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下一篇:我的谍战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