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909章

作者:剑从天降

  “行吧,把人带过来,”苏曜轻笑一声,说:“朕且先听听他们要说点什么吧。”

  很快,汉军在河畔边就搭起了一个临时的营地。

  帅帐中,苏曜端坐于主位之上,阿米娜与莎菲娅两位王妃分坐两旁,帐下赵云、张辽、高顺、巴赫拉姆、贾诩、曹操、安莫提等文武重臣肃立两旁,甲胄鲜明,杀气腾腾。

  帅帐外,汉军军容鼎盛,旌旗猎猎,长枪如林,铁甲如墙,大阵在东岸绵延数十里,与对岸泰西封方向的惶惶不安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1136章 灭国之功飞了

  且说哈扎尔率队渡过浮桥,望着汉军军阵心中不由阵阵发慌。

  他年近六旬,曾随先帝征战过里海沿岸的蛮族,也在西方与罗马人厮杀,自诩见惯了沙场,却从未见过如此慑人的军阵。

  那些汉军骑士们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身披赤色战袍,铁甲几乎武装到牙齿,望之令人冷战。

  如此军队,岂是他们那些杂兵所能战胜?

  更别提那天上还有一头低空中盘旋的圣兽,时刻提醒着自己那位至高无上“天皇”的威严,将他心底最后一丝侥幸碾得粉碎。

  “罪臣哈扎尔,叩见万王之王,天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被两名汉军甲士引着踏入帅帐后,哈扎尔当即噗通跪倒,将早已准备好的降表高高举起:

  “罪臣哈扎尔,奉…奉我王安息六世陛下…不,是罪人沃洛加西斯之命,特来向伟大的天皇陛下乞降!我王…罪人沃洛加西斯深知罪孽深重,触怒天威,如今幡然醒悟,愿献上国玺、舆图、户籍,举国归附,永世臣服!只求陛下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宽恕我王安息王室血脉,赐予一条生路!”

  通译官迅速将他的话翻译成汉语,帐内众将闻言,脸上皆露出或鄙夷、或傲然、或冷笑的神色。

  败局已定,兵临城下才来乞降,未免太晚了些!高顺冷哼一声,曹操抚须不语,眼神深邃,贾诩则面无表情,仿佛早已料到如此。

  不得不说,曹操等人作为后续主力部队,实在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每次都是刚刚快到战场了,先锋的骑兵部队们已经把问题解决。

  这次好不容易眼瞅着能混个灭国之功,这安息伪王又来上赶着投降,简直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这让憋着一股劲要拿下泰西封、在灭国之战中建功立业的曹操、高顺和夏侯惇等将领心中颇不是滋味,看向哈扎尔的目光更是冰冷了几分。

  苏曜坐在主位上,指尖轻轻敲击着黄金权杖,目光落在哈扎尔颤抖的手上。降表的绢帛泛着华贵的光泽,却掩不住字里行间的惶恐与狼狈。他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让帐内的空气瞬间凝重:“永世臣服?哈扎尔,你可知‘臣服’二字,该用什么来换?”

  哈扎尔身子一僵,额头的冷汗顺着皱纹滑落,滴在冰凉的地砖上。他连忙磕头道:“陛下!我安息愿献上两河流域所有府库珍宝,献上战马三万匹、粮秣五十万石,更愿遣王室子弟入洛阳为质,世代侍奉陛下!国中所有青壮,皆可编入汉军仆从军,任凭陛下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哦?”苏曜挑眉,看向身旁的贾诩,“文和以为,这份‘诚意’够吗?”

  贾诩上前一步,目光扫过哈扎尔,缓缓道:“哈扎尔大人,陛下仁慈,许尔等投降之念,已是天大恩典。但有一事需说清楚——尔等安息王室如今是否真能做主?”

  “方才你言‘奉沃洛加西斯之命’,可据我方细作回报,你家大王早已昏迷不醒,泰西封城内贵族各怀异心,甚至有人私藏兵器,意图顽抗。若今日归降,明日又生变数,陛下的大军,岂容尔等戏耍?”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得哈扎尔脸色惨白。他没想到汉军连泰西封城内的乱象都了如指掌,连忙辩解:“大人明鉴!城内乱象皆是少数奸佞作祟,老臣已联合哈扎尔家族与军中旧部,控制了王宫与城门,只需陛下点头,五日之内,在天兵开到前我等必能肃清所有顽抗者,将泰西封完好无损地献给陛下!”

  “五日?”苏曜站起身,黄金权杖往地上一顿,道,“不出三日,我先锋铁骑便可抵达城下。届时,朕要看到泰西封城门大开,沃洛加西斯亲自绑缚出城请罪,所有兵器库、粮仓皆由我军接管。若少了一样,或晚了一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外,那里传来汉军将士整齐的甲胄碰撞声,如同死神的鼓点。“——朕便让我的大军亲自入城去取。”

  哈扎尔浑身一颤,再也不敢有半分迟疑,连连磕头:“臣…臣遵旨!三日之内,泰西封必如陛下所愿,绝不敢有半分差池!”

  苏曜挥了挥手,示意甲士将哈扎尔带下去。待帐内只剩心腹重臣,曹操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安息人反复无常,恐有诈!末将愿率三千先锋,随哈扎尔一同入城,以防不测!”

  “不必。”

  苏曜摇头,目光望向帐外的幼发拉底河,河水奔腾,泛着粼粼波光:

  “安息人已是穷途末路,城内贵族只求自保,谁敢真的与朕为敌?咱们慢慢晃过去也就是了。若泰西封如约开城,便接管城防;若有异动,即刻攻城。”

  “末将明白!”

  曹操躬身应下,低垂眼,暗道一声可惜。

  他太清楚这位苏曜的威慑力了,过去在没有那能召雷霆的黄金权杖时,就能征讨四方蛮夷,把全国诸侯打的屁滚尿流,如今有了不但能召唤雷霆,还多了只可以翱翔九天的神兽,早已成了敌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安息人绝不敢拿全族性命赌一把。

  只是这样一来,他西征这趟不就白来了嘛。

  这是干嘛?武装游行么?

  “哈哈!”

  苏曜看众将眼神,哈哈一笑道:

  “诸位莫急,世界还大着呢。安息人降了,西边还有个诺大的罗马,等着诸位出兵讨取。”

  当即,贾诩会意,立刻递上一份密报说:

  “陛下,据密探来报,罗马人对我军行动颇为忌惮,其叙利亚总督正在秘密勾结其附庸亚美尼亚王国,许其以重金,欲出兵偷袭我军。”

  “哦?文和可以啊,罗马人的消息你都探到了?”

  苏曜挑了挑眉,比起军情,他更好奇贾诩的情报来源。

  而当贾诩说出了情报源的信息后,苏曜顿时又笑了。

  “你说告密之人,竟是亚美尼亚国王?”

第1137章 属国背叛

  亚美尼亚王国。

  王都——阿尔塔沙特的王宫中正上演着一场激烈的争论,不过议题并非是倒向罗马还是大汉,而是该何时出兵,怎么作战。

  这倒不是亚美尼亚人想玩什么花招,而是他们根本没得选。

  作为地处罗马与安息交界地的亚美尼亚王国,历来是这东西两大国的目标,曾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亚美尼亚王国实行的是安息人提名国王、罗马人为其加冕的共管模式。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公元114年,罗马皇帝图拉真大举进犯,废除了国王帕塔马西里斯后,亚美尼亚一度失去了国王,被罗马帝国直接吞并,设置为行省。

  而这种情况又未持续太久,随着继任的哈德良皇帝调整了东方政策后,亚美尼亚再次被释放为附庸拥有了自己的国王。

  可这种附庸关系却远比以往更加紧密且不平等。罗马人通过扶植亲罗马的贵族、派遣顾问、甚至直接驻军,牢牢掌控着亚美尼亚的内政外交。历任亚美尼亚国王与其说是君主,不如说是罗马总督的高级代理人,任何试图摆脱罗马控制的举动都会招致严厉的惩罚甚至军事干预。

  现任国王沃洛吉斯二世,其王位本就依赖于罗马叙利亚总督的支持。他的宫廷中充斥着罗马的眼线,军队里有罗马的“教官”,甚至连王国的税收和矿产,也大半流向了罗马的国库。

  因此,当叙利亚总督的密令——要求亚美尼亚立刻集结军队,趁汉军主力尚未完全渡过幼发拉底河、立足未稳之际,袭击其侧翼或后勤线——送达阿尔塔沙特时,沃洛吉斯二世根本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

  拒绝?那就意味着立刻被罗马废黜,甚至可能引来罗马军团的“平叛”。

  于是,王宫议事厅内,争论的焦点并非“战与降”,而是“如何战”。

  “必须立刻出兵!”一位深受罗马影响的年轻贵族激昂陈词,“这是向罗马展示我们忠诚的最佳时机!汉军虽众,但远来疲惫,又刚接收泰西封,必然松懈。我军熟悉地形,若能奇袭得手,必能重创敌军,届时罗马大军一到,东西夹击,必可全胜!陛下也将因此功勋,获得罗马元老院的格外青睐!”

  “鲁莽!”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厉声反驳,“奇袭?拿什么奇袭?汉军的游骑斥候像秃鹰一样遍布四方,我们大军一动,他们立刻就会知晓!看看安息人的下场吧!埃克巴坦纳怎么丢的?百牢门的三万铁骑怎么没的?那是奇袭能打败的敌人吗?我们这是在拿鸡蛋碰石头,是为了罗马人的野心,流干亚美尼亚最后一点血!”

  “难道就因为敌人强大,我们就坐以待毙,辜负罗马的信任吗?”年轻贵族反唇相讥,“若不出兵,等汉军彻底消化了安息之地,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到时候,罗马还会保护一个不听话的附庸吗?”

  “罗马的保护?”老将军嗤之以鼻,“他们除了会索取黄金和兵源,何时真正保护过我们?他们的军团在哪里?只有一纸空文!让我们去送死!”

  “你这是怯战!是叛徒!”

  “你这是愚蠢!是要亡国!”

  双方争执不下,声音越来越高,几乎要拔剑相向。群臣也分裂成数派,有的主战,有的主守,有的则惶恐不知所措。

  王座上的沃洛吉斯二世脸色阴沉,手指紧紧抓着扶手,指节发白。他何尝不知这是罗马人的驱虎吞狼之计,何尝不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他没有选择。他的权力、他的王冠、甚至他家族的性命,都系于罗马人的一念之间。

  但同时他也敏锐的注意到了,汉人的到来也许正是打破罗马人枷锁的关键。

  于是乎他一边磨磨蹭蹭的动员部队,宣称将响应罗马人的召唤,同时也秘密派出心腹使者,前往汉人的安西城秘密报告这边的情况。

  “这亚美尼亚有点意思。”

  苏曜捏着下巴,听贾诩道明缘由后突然发现这似乎给了他们一个非常好的介入机会。

  “一边对罗马虚与委蛇,一边又暗中向我们示好.这个沃洛吉斯二世,倒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贾诩微微躬身,低声道:“陛下明鉴。据密探回报,亚美尼亚国内对罗马的压榨早已怨声载道,沃洛吉斯二世虽受制于人,却一直在寻找摆脱罗马控制的机会。如今我军西征,势如破竹,他自然看到了借力打力的可能。此番密报,既是示好,也是试探——他想看看陛下是否有意接纳亚美尼亚的投诚,以及.陛下能开出什么条件。”

  “条件?”苏曜哈哈一笑,站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点在亚美尼亚的位置,“告诉沃洛吉斯,朕的条件很简单:他若愿率亚美尼亚举国归附,朕便许他世袭罔替的亚美尼亚王位,仍由他治理本国,但须接受朕册封,遵朕号令,用朕年号,行汉礼,习汉文。其军队须由朕派将领整编,纳入安西都护府体系。至于罗马那边.”

  苏曜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朕正好缺个理由西进。若罗马人敢因此兴兵问罪,朕便亲率大军,踏平叙利亚,直捣罗马元老院!让他不必担忧罗马的威胁,朕的兵锋,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领会了苏曜的战略意图:“陛下圣明!如此一来,既可兵不血刃拿下亚美尼亚这道通往罗马的屏障,又能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震慑西方诸国。臣这便安排可靠之人,与沃洛吉斯的使者密谈,定将陛下的天威与恩典传达清楚。”

  “去吧。”苏曜挥挥手,“顺便告诉曹操、夏侯惇他们,灭国之功没了,但开拓西疆、扬威罗马的机会多的是。让他们整军备战,等泰西封事了,朕便亲率他们,西渡幼发拉底河,去会会那些号称‘无敌’的罗马军团!”

  “臣,遵旨!”贾诩躬身退下,脚步轻快。

  帐内众将闻言,原本因错过泰西封决战而有些低落的士气瞬间再次高涨起来,一双双眼睛中重新燃起炽热的烈焰。

第1138章 安息灭亡

  三日后,泰西封城外。

  正如苏曜所预料,在绝对的实力差距和内部崩溃的双重压力下,安息人没有耍任何花招。

  黎明时分,泰西封巨大的青铜城门在晨曦中缓缓洞开。以哈扎尔为首的安息王室成员及贵族重臣,皆身着素服,披发跣足,在城门两侧跪伏于地。

  以哈扎尔为首的安息王室成员及贵族重臣,皆身着素服,披发跣足,在城门两侧跪伏于地。队伍的最前方,一辆华贵的马车上,躺着依旧昏迷不醒的安息王沃洛加西斯六世,他被丝带捆绑于榻上,象征着安息王权的冠冕和权杖置于其身侧。

  城墙上,所有的安息旗帜均已落下,取而代之的是临时赶制的大汉红旗,虽然粗糙,却在风中猎猎作响,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汉军先锋铁骑在赵云的率领下,率先开入泰西封城内。

  他们的铁蹄踏过古老的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回响。城中百姓躲在家中,透过门缝和窗棂,惊恐而又好奇地注视着这支传说中战无不胜的军队。

  这里没有抵抗,没有骚乱,只有死一般的寂静和弥漫在空气中的屈辱与茫然。

  午时,苏曜驾驭格里芬,在万众瞩目下,降落在泰西封王宫前的广场上。张辽、曹操等大将率主力随后入城,迅速接管了城防、府库及所有要害部门。

  王宫大殿内,苏曜端坐在原本属于安息王的黄金宝座之上,接受了安息王室与贵族的正式投降。哈扎尔跪在殿中,颤抖着献上了安息国的传国玉玺、疆域图册以及户籍文书。

  “罪臣哈扎尔,谨代表安息王室及所有贵族,向伟大的天皇陛下献城归降!自今日起,安息国祚断绝,世间再无沃洛加西斯之号,所有土地、人民,皆为陛下之臣仆,永世不敢有二心!伏惟陛下圣裁!”

  苏曜接过玉玺,在手中把玩了一下,随即递给身旁的书记官:

  “记录:开元五年七月廿一,安息伪王沃洛加西斯六世昏聩无能,触怒天威,今幡然悔悟,自去王号,举国归附。朕,承天应人,纳其版籍。改泰西封为‘泰西府’,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原安息疆土,亦划分为十郡,由安西都护府统辖治理。”

  “至于安息王室.”苏曜顿了顿说,“押送洛阳,交由天后处置。其余贵族,视其表现,量才录用。”

  苏曜的声音不大,平静中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这即是最终判决。跪伏在地的安息贵族们听到“押送洛阳”后,不少人都瘫软在地,低声啜泣起来,却无一人敢出声反抗。

  处置完安息王室,苏曜目光转向殿外,朗声道:“曹操、高顺听令!”

  “末将在!”两人眼睛一亮,当即抱剑出列,铁甲铿锵。

  “命汝二人,各领部将,率精兵一万、辅兵两万,以泰西府为基,西渡幼发拉底河,扫清安息残敌,抚定周边郡县,并向西、南两个方向警戒罗马及其附庸动向。若遇抵抗,坚决歼灭;若遇罗马军团,无需请示,可主动迎击,朕许你们先斩后奏之权!”

  “末将遵旨!”两人轰然应诺,脸上充满了兴奋与战意。终于,他们期盼已久的机会来了!

  “张辽、赵云、巴赫拉姆听令!”

  “末将在!”

  “命你三人整编降军,肃清泰西府及周边区域,稳定秩序,保障后勤线畅通,并协助鲁肃、贾诩尽快让安西都护府运转起来。”

  “末将领命!”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发出,这个新兴的庞大帝国机器,开始以极高的效率消化新占领的领土,并将渴望的目光投向更西方的地平线。

  除了在现场的众将外,苏曜也给马超和关羽的南北两路方面军下令,让他们继续扫荡。

  北边的马超与阎行部,继续向西北移动,尽快接受安息西部边境尤其是临近亚美尼亚的诸城。

  而南路的关羽与张飞部,他们则在近日已与主力完成了会师,短暂休整后他们将调整方向避开南方的阿拉伯沙漠,一路向西,朝着埃及方向进军。

  当夜,泰西府王宫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来自东方的美酒与西域的佳肴摆满了长桌,立下功勋的将领们开怀畅饮,气氛热烈。

  苏曜坐在主位,阿米娜与莎菲娅两位王妃陪伴在侧。看着麾下文武欢庆的场面,苏曜举起酒杯,对身旁的贾诩低声道:

  “亚美尼亚那边,差不多可以给沃洛吉斯回信了。告诉他,朕的将军们不日即将继续西进。他是想作为朕的先锋,一起攻入叙利亚,博个封‘侯’之位;还是想等朕平定罗马后,以叛罗马之功,换个逍遥公的爵位让他自己选。”

  贾诩会意一笑:“臣明白。沃洛吉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该怎么选。”

  果然,又十日后,当曹操的先头部队刚刚沿着幼发拉底河向北推进,接受安息两河地区的统治时,亚美尼亚国王沃洛吉斯二世的密使再次抵达泰西府,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亚美尼亚王国愿举国归顺大汉天皇陛下,并愿即刻起兵,反攻叙利亚行省,为陛下扫清进军罗马的道路!沃洛吉斯二世只求陛下在事成之后,能保全其家族对亚美尼亚的治理权,并赐予相应的爵位封赏。

  苏曜接到消息,放声大笑:“好!告诉沃洛吉斯,朕准了!让他放手去干!朕的大军,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开元五年八月,就在罗马元老院还在为大汉西征安息,究竟对他们是否有利争吵不休时,一场巨大的风暴已然在他们东方最重要的行省——叙利亚悄然爆发。

  亚美尼亚国王沃洛吉斯二世突然发难,以“响应万王之王苏曜天皇,驱逐罗马暴政”为名,亲率一万三千人的大军,突袭了毫无防备的叙利亚行省东北部。

  与此同时,曹操率领着由夏侯惇和曹仁等人领衔的汉军精锐也渡过了幼发拉底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克数座罗马边境要塞。

  这把烽火,终于烧到了罗马帝国的东方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