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279章

作者:泡泡的猫

  “你且打开看看。”

  李妈妈连忙打开包袱,里面是一个精致的箱子,全部黄金打造,上面镶嵌着宝石。

  这个箱子是武松从西夏皇宫搜刮来的。

  不过,箱子虽然好,却不够十万黄金、十斗珍珠...

  看出李妈妈的表情,武松说道:

  “你且打开。”

  李妈妈打开箱子,里面全是无价珍宝。

  “老虔婆,这一箱子珠宝,够你十辈子富贵。”

  李妈妈拿起珠宝,惊叹道:

  “哎呀呀...我的女儿啊,你寻了个好人家。”

  盖上箱子,李妈妈对着武松磕头拜谢。

  “莫跟我聒噪,且把师师卖身契取来。”

  李妈妈欢喜拿来卖身契,签了字,武松递给李师师。

  “从今日起,你便是自由身。”

  李师师没有拿卖身契,靠在武松怀里,说道:

  “奴家只跟着二郎,生死都一起。”

  武松收了卖身契,说道:

  “老虔婆你出去。”

  李妈妈抱着沉重的箱子下楼,笑得嘴角都快裂开了。

  小蝶把门关上,倒了两杯酒。

  李师师捧起酒杯,脉脉含情地说道:

  “奴家为二郎贺。”

  武松喝了一杯,李师师又捧起一杯酒,说道:

  “喝了这杯酒,奴家便是二郎的人了。”

  武松又干了一杯。

  小蝶再倒两杯酒,李师师拿起来,说道:

  “奴家与二郎喝交杯酒。”

  武松接了,交杯而饮。

  小蝶看着,心中欢喜。

  能跟着武松,李师师这辈子有依靠了。

  放下酒杯,李师师牵着武松的手,走到床边,替武松解开衣服,然后自己乖乖躺好。

  小蝶替武松穿好衣服,李师师躺在床上起不来。

  “你暂且住在阁楼,待我寻了宅子,再接你过去。”

  “奴家候着。”

  李师师靠在枕头上,甜甜地看着武松离去。

  小蝶送出门外,看着武松离开。

  回到阁楼,小蝶喜滋滋说道:

  “娘子命好,遇见姐夫这等好男子。”

  “从今往后,便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李师师说道:

  “荣华富贵有何难,我找个王孙公子便是。”

  “我爱二郎是个英雄,文才武略,天下无敌。”

  以李师师花魁的身份,找个有钱人很简单。

  可是,武松可不是有钱有权而已,他还是状元、灭国大将。

  这样的男人,大宋只有一个!

  这才是李师师死心塌地的原因。

  武松回到家里,几辆马车停在门口。

第270章 掌控大权,师生再见

  走进宅子,只见张吉、何正复坐在里面。

  何运贞、欧阳雄也在,扈三娘、李二宝陪着说话。

  末尾坐着一个年轻男子,武松未曾见过。

  “哥哥回来了。”

  欧阳雄激动起身,拉着武松坐下。

  “何叔、张叔,你们怎的来了?”

  张吉激动地起身,笑道:

  “多谢二郎,圣上昨夜任我为尚书右丞。”

  何正复笑道:

  “我任了枢密直学士。”

  “何叔不是尚书左丞么?”

  何正复叹笑道:

  “我晓得二郎为我谋尚书左丞的位子,但圣上不曾应允,只许了我枢密直学士的差遣。”

  武松点点头,也明白徽宗的担忧。

  张吉、何正复都是武松的同伙,如果任职左右丞,只怕又跟蔡京一样。

  不过,枢密直学士也是一样的,和武松搭班子做事。

  “此事虽是我筹划,到圣上那里要官的,却是蔡攸那厮。”

  “两位阿叔还需往蔡攸府里走一趟,谢过一次。”

  何正复笑道:

  “方才二郎不在,我们去过了。”

  “蔡中书说都是二郎的主意,让我们来谢你。”

  “没有做太师么?做了中书侍郎?”

  “圣上许了他尚书左丞兼中书侍郎的差遣,已是位极人臣了。”

  徽宗时期,中书省是最核心、最高的行政机构。

  中书省的最高长官是中书令,但因为中书令职权太大,长期空置,只设立副职:

  就是中书侍郎。

  实际上,中书侍郎就是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

  蔡攸得到了尚书左丞兼中书侍郎,就是做了大宋的宰相。

  张吉任职尚书右丞,那么尚书省就被武松控制了。

  武松任职枢密使,何正复任职枢密直学士,枢密院也被武松控制。

  蔡攸、张吉控制政务,武松、何正复控制军务。

  至此,大宋的最高权柄,都在武松手里。

  原本以为很难得到的东西,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

  武松甚至感觉有些不真实。

  “如此,我等也算是大宋权臣了。”

  武松忍不住哈哈大笑。

  何运贞感慨道:

  “我授了户部员外郎的差遣,欧阳贤弟授了礼部员外郎的差遣。”

  欧阳雄激动地说道:

  “一步登天啊,小弟谢哥哥。”

  武松问卢俊义他们的官给了没有,张吉说都给了官,每个人各不相同。

  除了杨志、施恩、杨春、陈达、李吉得到了原定的官职。

  徐宁得了禁军总教头的差遣;

  鲁智深到大相国寺做庄主,管理寺庙的财物;

  凌振做了甲仗库的主使。

  徐宁、凌振本来就是朝廷官员,所以好安排。

  卢俊义、史进、朱武、曹正、张青、戴宗、时迁的差遣还没有定。

  吏部想给他们外放的差遣,到地方做兵马都监、团练使之类的。

  张吉知道武松不愿意这些人离开,所以压着没有定,想问问武松的意思。

  至于扈三娘、孙二娘,两人都是女的,只给了诰命出身,没有给官职。

  李二宝是武松的随从,燕青是卢俊义的随从,所以暂时也没有定。

  “我想问问二郎,也问问他们想要甚么?”

  “且等兄弟们归来再议。”

  武松安排酒菜,边喝边等。

  张吉指着坐在末尾的年轻男子说道:

  “此是我犬子张煌,今日带来见见二郎,日后也请二郎照看。”

  张煌连忙起身,拜道:

  “小弟张煌,拜见武松哥哥。”

  “都是自家兄弟,且坐下说话。”

  张煌坐下来,张吉说道:

  “他如今还在准备明年的省试,未曾有官职。”

  又对儿子张煌说道:

  “二郎文章天下无双,你多向二郎讨教。”

  张煌连忙道:

  “《传习录》《四书章句注解》都已熟读。”

  “本朝以文治国,必有进士出身,才得任美官。”

  “明年殿试,你必要中进士才好谋划。”

  张煌赶忙起身:

  “记住了。”

  何运贞、欧阳雄能任职六部员外郎,就是因为他们是一甲进士出身。

  徽宗这样安排,其他人也没有话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