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278章

作者:泡泡的猫

  蔡京把事情复盘,发现最大的错误就把武松的答卷判为第一。

  如果武松不是状元,那么就不可能受到如此重用。

  看看何运贞、欧阳雄,一个是开封府的法曹参军,一个外放关西做通判。

  芝麻大的官儿,根本威胁不到蔡京。

  错就错在让武松当了状元。

  蔡德章说道:

  “父亲,必须阻止秦王立太子,秦王若成了太子,我们蔡家只怕...”

  “我自然知晓,但秦王此次立了大功,谁能与他相比?”

  正说着,门外仆人来报,说道大皇子赵桓来了。

  蔡京赶忙出迎,赵桓已经进来了。

  “罪臣拜见定王。”

  “太师何必如此,你有何罪?不过是为朝廷社稷。”

  蔡京叹息一声,请赵桓进屋坐下说话。

  张康国一众人上前见过。

  “太师,本王直说了,我是大皇子,我生母是皇后。”

  “可今日赵楷赐封秦王,我恐怕做不了太子。”

  “太师可有甚么计策,让我能做太子?”

  蔡京猜到了赵桓来意,苦笑道:

  “我如今罢了官,不过是个花甲老人,有甚么计策。”

  “太师放心,父皇一时被武松蒙蔽,待过阵子,父皇气消了,我再为太师求情。”

  “如此,老臣先行谢过定王。”

  “无须,我还需仰仗太师出谋划策。”

  蔡京缓了缓,说道:

  “赵楷赐封秦王,靠的是灭西夏的军功。”

  “定王想争夺太子之位,也须立了军功才行。”

  赵桓皱眉道:

  “灭国之功岂是容易的,如今我大宋无非是北面的辽国、西南的大理国,我如何能做到?”

  赵楷能做到,全因为武松勇猛。

  他手下根本没有武松那样的狠人。

  “眼前就有一桩军功。”

  “哦?请太师教我。”

第269章 蔡京谋划,师师赎身

  “如今梁山贼寇正在围剿,大皇子可请奏圣上,前往剿匪。”

  蔡京说完,赵桓为难道:

  “那梁山贼寇十分凶狠,如今童贯还在他们手里。”

  “太师让本王去,岂不是羊入虎口?”

  赵桓也是个怂包,不敢亲临战场。

  “梁山贼寇不过数万而已,且都是周围的刁民。”

  “剿灭梁山贼寇,远比平定西夏容易。”

  “且这贼寇平定后,也是一个功劳。”

  赵桓沉默不语,他还是不敢去。

  “过两日,我向圣上请旨,往齐州去。”

  赵桓惊问道:

  “太师要亲自前往?”

  蔡京点头,这是他以退为进的招数。

  看起来远离朝堂,暂避武松的锋芒。

  实际上又可以做官,掌握兵权。

  作为老臣,徽宗会给蔡京这个面子。

  “若是太师亲自前往,本王愿意追随太师。”

  “定王且回去准备,到时候与老夫同往。”

  “如此好极。”

  赵桓欣喜起身离开。

  关上门,蔡德章担忧道:

  “父亲,那梁山贼寇不可小觑,当日江州劫法场,那些贼寇好生厉害。”

  蔡京不以为然,说道:

  “你那是无有准备,若是禁军防守,区区草贼,算得了甚么。”

  “圣上将我罢官,我却不可没有了权柄。”

  “此去我可担任主帅,重掌兵权,好过在此坐以待毙。”

  蔡京吩咐张康国、邓洵武一起去。

  两人都是蔡京提携起来,也都罢了官。

  与其在京师干坐着,不如到前线去统领兵马,好歹也有兵权在手。

  两人都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武松从房间出来。

  卢俊义和孙二娘、鲁智深几个人坐在客厅里烤火说话。

  “二郎,我们合计着出去买宅子。”

  卢俊义开口,武松坐下来,说道:

  “我这里还能住得下,我等兄弟何必分开?”

  卢俊义笑道:

  “我等兄弟同在一个屋檐下固然最好,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待二郎娶了帝姬,我等总不好再住了。”

  众人哈哈大笑,武松没奈何,看向孙二娘、张青说道:

  “哥哥嫂嫂总要与我同住。”

  “我们夫妻也想买个宅子,日后长久在京师住。”

  武松问戴宗、时迁,他们两个也想买自己的宅子。

  “戴院长我不担心,时迁贤弟你自己住,莫要被人捉了去。”

  时迁这人喜欢偷东西,一个人住肯定不老实。

  众人听了,都是一笑。

  “哥哥们都要做好大官,便是被人捉了,也能赎身的。”

  鲁智深笑骂道:

  “你也是官,被人捉了,岂不丢了脸面。”

  众人又是一笑。

  “史大郎呢?”

  “我与朱军师也想寻一所宅子,做长久之计。”

  吃过早饭,卢俊义一行人出去物色宅子,鲁智深收拾了东西,往大相国寺去。

  扈三娘、李二宝肯定跟着武松,他们两个不走。

  武松则带着破阵营的兄弟,出了京城,到了北面的营地。

  这里是守卫汴梁的禁军驻扎地。

  见到武松,将官慌忙行礼拜见:

  “小的拜见枢密使 。”

  武松微微一愣,昨夜蔡攸进宫要官,武松想要枢密使的职务,掌控大宋兵权。

  这将官这样称呼,看来蔡攸那厮得手了。

  不得不说,蔡攸这人真不错,又傻又自负,和徽宗关系又好。

  “你安排一处好的营地,给破阵营驻扎。”

  “粮饷双倍支付,不得怠慢了。”

  将官知道这是武松的亲卫,自然不敢怠慢。

  找了一处最好的营房,破阵营就在里面住下。

  武松对着白石子、李成龙和刘二吩咐:

  “你等就在此处驻扎,京城也可去,却不可吃酒闹事。”

  “小的都明白。”

  吩咐完毕,武松骑马回到京城,到了金环巷,停在登仙楼前。

  李妈妈见到武松,喜从天降。

  “老身见过武龙图。”

  “老狗,叫错了,我如今是枢密使,你当唤我武枢密。”

  龙图阁学士虽然清贵,但官员的地位,还是要看差遣。

  好差遣又实权,不好的差遣只有名声罢了。

  枢密院掌控大宋兵权,武松做了枢密使,便是权倾天下的高官了。

  “呀,老身耳聋目盲,还不晓得枢密使高升了。”

  “请枢密使上楼,女儿等候多时了。”

  李妈妈扶着武松下马,牵着武松的胳膊,生怕武松跑了。

  武松随后提着一个包袱,缓步上了阁楼。

  李师师早已化好妆容,穿着粉色衣裙,眼巴巴等着武松。

  “二郎,奴家等你好苦。”

  一见面,李师师眼泪汪汪扑进武松怀里。

  李妈妈笑道:

  “好痴的女儿,枢密使来了,你富贵日子到了,该当欢喜才是。”

  李妈妈示意小蝶铺床,酒菜早就整治好了的。

  武松扶着李师师坐下,自己也坐下来。

  包袱放在桌上,武松说道:

  “老虔婆,我曾许你黄金十万、珍珠十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