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当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第622章

作者:满洲里电鳗

  让当朝礼部尚书,一代大儒来做证婚人。

  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种奢求。

  方鼎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抚须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好一个齐松!别人求老夫,都是求官,求名,你倒好,竟是来求老夫为你证婚!”

  他站起身,拍了拍齐松的肩膀,眼中满是笑意。

  “才子佳人,自古便是美谈。老夫岂有不允之理?此事,老夫应下了!”

  得到方鼎的允诺。

  齐松大喜过望,连连拜谢。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王钗和张婶。

  母女二人听闻竟请动了方鼎这尊大神来做证婚人。

  更是喜出望外,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万里之外的辽东郡,齐家村。

  齐松的父母兄妹。

  依旧如往常一般,在田间辛苦劳作。

  自齐松去咸阳赶考,已有数月。

  村里人的风言风语,又渐渐多了起来。

  “我看那齐家小子,八成是落榜了,没脸回来见人了吧!”

  “就是,还状元梦呢!能考上个秀才就不错了!”

  齐松的父母听着这些话,心里焦急,却也只能默默忍受。

  这一日,正当他们在田里锄地时。

  村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一队身穿官服的差役。

  簇拥着一名官员,风风火火地冲进了村子。

  “圣旨到——!齐家村齐松家人何在?速来接旨!”

  这一声喊,让整个田间地头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惊愕地望向村口。

  齐松的父母更是脑子一蒙,锄头都掉在了地上。

  他们连滚带爬地跑到那官员面前,哆哆嗦嗦地跪了下去。

  “草……草民便是……”

  那官员展开一卷明黄的圣旨,高声宣读。

  当“状元及第”四个字从他口中念出时。

  整个齐家村,彻底炸了锅!

  “天呐!状元!齐松真的中了状元!”

  “还是殿试第一!我的老天爷!”

  那些曾经嘲讽过齐松的村民。

  一个个目瞪口呆,肠子都悔青了。

  齐松的父母,更是激动得当场晕了过去。

  好不容易被掐人中救醒。

  两位老人抱着那卷圣旨,哭得像个孩子。

  那官员又从怀里掏出一封家书。

  “此乃齐状元托人送回的家书,只是村中可有识字之人?”

  全村人面面相觑,他们这些泥腿子,哪里识得半个字?

  最终,还是那官员亲自为他们念了信。

  信中,齐松详述了自己高中状元,得陛下恩赏的经过。

  并言明,已在咸阳安顿下来,要接全家人去京城享福。

  信的最后,他还提到了自己即将与城南王氏之女成亲,恳请父母同意。

  听完信,齐家五口人——父母,哥哥,弟弟,妹妹,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团。

  那是喜悦的泪水,是苦尽甘来的泪水。

  在全村人羡慕嫉妒的目光中。

  齐松的家人坐上了官府派来的马车。

  在差役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咸阳的道路。

  他们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贫瘠土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第72章 恩宠!

  七日后,咸阳城。

  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在状元府门前停下。

  齐松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当他看到父母兄妹穿着不合身的崭新衣衫。

  局促不安地从车上走下来时,眼眶瞬间湿润了。

  “爹!娘!哥哥!弟弟!妹妹!”

  他冲上前,与家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张婶和王钗也迎了出来,热情地将齐家人请进府中。

  齐松的父母看着这三进的大院子。

  看着那些穿着统一服饰的仆役,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当晚,两家人便坐在一起,商议起了婚事。

  有方鼎这位大儒做媒,再加上齐松状元的身份。

  婚事进行得异常顺利。

  婚期,便定在了七日之后。

  这七天里,整个状元府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

  而让齐松感到意外的是。

  前来府中拜访送礼的官员,络绎不绝。

  从六部的主事、员外郎,到京兆府的各级官吏。

  许多他连名字都没听过的人,都备着厚礼,前来结交。

  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齐松状元的身份。

  更是他“太子侍读”的头衔,和那份深不可测的圣眷。

  齐松不善交际,只能将这些事情都推给了精明能干的张婶。

  张婶迎迎来往,处理得滴水不漏,竟也乐在其中。

  七日后,大婚之日。

  状元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齐松身穿大红喜袍,胸戴红花,满面春风地迎接着八方来客。

  方鼎作为证婚人,早早便到场。

  坐在上首,引得无数官员上前拜见。

  整个婚礼,热闹非凡,风光无限。

  就在拜堂仪式进行到一半时。

  府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尖细而悠长的唱喏。

  “圣旨到——!”

  这三个字,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满堂的喧嚣。

  所有宾客,无论官职高低,全都神情一肃。

  齐刷刷地跪了下去,黑压压的一片。

  齐松和王钗也连忙停止拜堂,转身跪倒在地。

  只见一名身穿蟒袍的大太监,手捧一卷黄绫圣旨。

  在几名小太监的簇拥下,缓步走入堂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太监展开圣旨,用他那独特的嗓音宣读。

  “兹闻翰林院修撰、新科状元齐松今日大婚,朕心甚慰。齐松乃国之栋梁,朕之良才,然其家境清贫,蜗居于市井,有损国体。”

  “特赐,咸阳城朱雀大街东侧,三进府邸一座,以为新婚之贺!另赐金百两,玉如意一对,锦缎十匹!”

  “望尔勤勉任事,不负朕望。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整个喜堂之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与骇然!

  陛下,竟然亲自下旨,为状元贺婚!

  而且一出手,便是朱雀大街的府邸!

  那可是寸土寸金,只有王公贵胄才有资格居住的地方!

  这份恩宠,简直是前所未有!

  齐松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重重地叩首于地,声音因为哽咽而嘶哑。

  “臣……齐松,谢陛下天恩!吾皇万年!”

  “状元郎,快起来吧。”

  大太监笑眯眯地将他扶起,又将圣旨塞到他手中:“陛下还说了,状元郎的婚宴,不能马虎。咱家特地从御膳房,给您带了八道御厨亲手做的席面,给您和状元夫人添添彩!”

  此言一出,满堂宾客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看向齐松的眼神,彻底变了。

  那里面,除了羡慕,更多了无穷的敬畏与巴结。

  这个农家子,已经不是普通的状元了。

  他是天子门生,是陛下眼前的第一红人!

  接下来的婚宴,气氛变得更加热烈。

  无数官员端着酒杯,变着法地来给齐松敬酒。

  言语之间,极尽恭维。

  而就在状元府内一片欢腾之时。

  一座占地颇广的将军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宽阔的演武场上,十几个身穿短打劲装的彪形大汉。

  正围坐在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