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满洲里电鳗
“再兴农事。遣我大楚农官,教其耕种之法,兴修水利。使其仓廪实,衣食足。”
“待其民心归附,文化认同。则其国之民,与我大楚之民何异?其国之土,与我大楚之土何异?”
“到那时,何须掠夺?天下财富,自会向文明之地汇聚。” “其国之人,亦会以身为大楚之藩属为荣。” “此,方为源源不绝,万世不移之基业!”
齐松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与前两者的冰冷和精明不同。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理想主义。
却又蕴含着一种最深沉的,文明的自信!
赵锋听完三人的回答,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看了很久。
久到三人都开始有些不安。
“朕,知道了。”
赵锋终于开口,声音平静。
“退下吧。”
三人躬身行礼,怀着满腹的疑惑,退出了大殿。
他们不明白,陛下究竟认可了谁的答案。
偏殿之内,灯火通明。
赵锋依旧站在那幅世界地图前,只是身旁多了几道身影。
李伯智、夏侯昱、方鼎。
三位帝国重臣,皆在左右。
地上,铺满了上百份考生的策论答卷。
“今日殿试,你们都看了。说说吧。”
赵锋的声音有些疲惫。
夏侯昱第一个开口,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陛下,榜眼李才,探花诸葛辉,皆是栋梁之才!其策狠辣,直指要害,正是我大楚开拓四海所需的利刃!”
他顿了顿,瞥了一眼齐松的答卷。
“至于那状元齐松……所言王道教化,未免过于迂腐。” “对付蛮夷,当用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若一味怀柔,恐养虎为患。”
一旁的方鼎却摇了摇头。
这位前朝大儒,如今已是大楚礼部尚书,负责教化万民。
“夏侯大人此言差矣。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状元齐松之策,看似缓慢,实则乃固本培元之大道。” “以文明征服,远胜于以武力征服。此乃圣人之言。”
李伯智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赵锋,等候圣裁。
赵锋忽然笑了,看向夏侯昱道:“夏侯昱,你只说对了一半。”
他又看向方鼎:“你也只说对了一半。”
在三人不解的目光中。
赵锋走到那堆积如山的答卷前,将它们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堆。
一堆是像李才、诸葛辉那样,主张铁血、掠夺的。
另一堆,则是像齐松那样。
主张教化、融合的。
“豺狼,当用于狩猎。而牧人,则要守好朕的羊圈。”
赵锋的声音,在安静的殿内响起,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
“传朕旨意!”
“凡策论主张铁血、实利者,一律外放!或入“殖民开拓司”,或遣往各藩属国,为朕去开疆拓土,掠夺资源!”
“朕给他们兵,给他们船,给他们不受节制的权力!朕只要结果!”
“李才,任“殖民开拓司”副使,主抓矿产资源!”
“诸葛辉,任“大楚银行”海外行总办,给朕去用钱,淹没那些所谓的王国!”
他又指向另一堆答卷。
“凡策论主张仁政、教化者,一律留于国内!或入六部,或下放地方,为朕去安抚百姓,治理郡县!”
“朕要他们修路,办学,让朕的子民,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
“状元齐松,入翰林院,任修撰,兼任太子侍读!”
赵锋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斩钉截铁。
“朕的大楚,既要有撕开敌人血肉的獠牙,也要有安抚自身的坚实臂膀!豺狼与牧人,缺一不可!”
“这,才是朕的帝国!”
......
当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
所有的任命,才最终敲定。
赵锋揉了揉眉心,看着桌上那两份截然不同,却又同样重要的名单。
一名内侍小心翼翼地走进来:“陛下,早朝的时辰快到了。”
“传朕旨意,今日早朝免了。”
赵锋摆了摆手,独自一人。
走出了偏殿,向着后宫的方向行去。
穿过层层宫阙,喧嚣与政务被隔绝在身后。
他来到一处僻静的书房外,还未走近。
便听到里面传来稚嫩的,却又格外认真的读书声。
是他的儿子,赵宸。
这孩子,没人逼他,竟自己每日早起读书。
赵锋放轻了脚步,走到窗边,静静地看着。
书房内,年幼的赵宸正襟危坐,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
一字一句地读着一本典籍。
读到一处,他停了下来。
他指着书上一个笔画繁复的字,皱起了小小的眉头。
嘴里小声地念叨着,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这个字,念“疆”。”
“疆域的疆。”
赵宸身体一震,猛地回过头。
当他看到身后那个熟悉又高大的身影时,一双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连忙从椅子上滑下来,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
“儿臣,拜见父皇!”
第70章 帝王术!
赵锋推门而入。
赵宸连忙放下手中的书卷。
小脸蛋上满是惊喜,规规矩矩地行礼。
“儿臣拜见父皇。”
“起来吧。”
赵锋走到他身边,将他抱起,放在自己的膝上。
然后拿起那本厚重的典籍,翻了翻。
“看得懂吗?”
赵宸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小脸上带着几分困惑:“父皇,书上说,天子当以仁德治天下,爱民如子。可为何又说,要以雷霆手段,威加四海?”
他抚摸着儿子柔软的头发。
将他抱到窗前,指着远处那片沐浴在晨光中的咸阳城。
“宸儿,你看,那城里的,是我们的子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缴税纳粮,供养着我们,供养着这支百万雄师。”
“对于他们,我们要爱,要仁慈。”
“要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要让他们觉得,生为大楚之民,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事。”
他的声音温和,充满了父爱的慈祥。
赵宸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紧接着,赵锋话锋一转。
指向了更远,那地图上标注的,遥远的藩属之地。
“但是,对于那些人,不一样。”
赵锋的声音陡然冷了下来:“他们不是我们的子民,他们是我们的……牲口。”
赵宸不解地睁大了眼睛。
“对,牲口。”
赵锋的眼神变得深邃而冰冷,“牲口的作用,就是为主人提供肉和奶,耕地和拉车。你见过有主人会因为心疼牛,而不让它耕地的吗?你见过有牧人会因为可怜羊,而不剪它羊毛的吗?”
“对他们仁慈,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子民残忍。”
“他们的土地里有黄金,有黑油,有我们需要的一切。把这些东西拿过来,我们自己的子民,就可以少一份赋税,多一份衣食。”
“我们不要他们的称臣,不要他们的朝贡,更不要他们虚情假意的恭维。朕要的,是榨干他们最后一点价值!让他们怕我们,怕到骨子里!让他们一听到我大楚的龙旗,就双腿发软,跪地求饶!”
“仁慈,是留给我们自己人的。对于外人,你唯一的面子,就是你手中的刀,够不够快,够不够硬!”
赵锋看着儿子那张因震惊而显得有些苍白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记住,宸儿,永远不要把敌人当人看。当你觉得他们可怜的时候,就想想那些为了开疆拓土,死在异国他乡的将士,想想那些在边境线上,等着你用军功去换取安宁的百姓。”
年幼的赵宸,还无法完全理解这番话里蕴含的血腥与铁腕。
但这番话,却像一颗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他看着自己的父亲,这个在外人眼中如神如魔的帝王。
第一次模糊地理解了。
“帝王”这两个字背后所承载的重量。
那不是简单的仁慈,也不是纯粹的残暴。
而是一种为了守护,而必须行使的,冷酷的权衡。
“儿臣……记住了。”
赵宸重重地点了点头。
赵锋欣慰地笑了,他捏了捏儿子的小脸。
眼中的冰冷散去,重新恢复了温情。
“走,陪父皇用早膳。”
父子二人用过一顿简单的早饭后,赵锋离开了后宫。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