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李哥
先是泔水车,然后是印刷机,现在又是风筝送信。每一个计策都匪夷所思,却又偏偏直指要害,让人防不胜防。
他看着那个正在认真调试风筝的“少年”,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信念。
或许,这个天下,真的要变了。
当天深夜,数十只巨大的风筝,载着足以颠覆乾坤的“真相”,在无人察觉的夜幕中,悄然升空,飞向京城的四面八方。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式打响.
第四千二百二十九章 扎在他的心底
太子李显彻夜未眠。
他坐在东宫的书房里,面前的烛火不安地跳动着,将他的影子在墙壁上拉扯得扭曲可怖。
工坊的失利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底。
他派出了三千禁军,包围一个小小的工坊,结果不仅让父皇和那个该死的周川跑了,还被一阵莫名其妙的“天雷”炸得人仰马翻,损兵折将。
这件事已经成了整个京城的笑柄。他能想象到,那些平日里对他阿谀奉承的朝臣们,背地里是如何嘲笑他的无能。
“废物!一群废物!”李显一脚踹翻了身边的案几,名贵的瓷器碎了一地。门外的宦官和宫女吓得跪倒一片,大气都不敢出.
“殿下息怒!”心腹太监张让连滚带爬地进来,跪在地上,“城中已经布下天罗地网,他们插翅难飞!只要再给奴才一点时间,一定能把他们搜出来!”
“时间?本宫最缺的就是时间!”李显双目赤红,像一头被困的野兽。
“父皇一天不露面,本宫这个太子就一天坐不稳!那些老家伙们都在等着看本宫的笑话!”
他知道,必须尽快找到父皇,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都需要一个结果。活的就逼他写下传位诏书,死的就宣布他“悲痛驾崩”,然后自己顺理成章地登基。
就在这时,一名禁军统领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几张纸。
“殿下,不好了!您看这个!”群9。21.09。24。3.0
李显一把抢过纸张,只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一张是所谓的《告京城百姓书》,用最粗鄙的语言把他描绘成一个祸国殃包的恶棍。另一张,竟然是盖着玉玺的《罪己诏》!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父皇要传位给周川!
“荒谬!伪造!这绝对是伪造的!”李显气得浑身发抖,将手里的纸撕得粉碎,“父皇的玉玺还在宫中,他们怎么可能盖上印章!”
“殿下,这……这东西,今天早上,全城到处都是。”那统领战战兢兢地说道。
“菜市场、酒楼、学堂门口……甚至……甚至有些还飘进了咱们禁军的营房里。就像是……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天上掉下来的?”李显愣住了,随即明白了什么,他咬牙切齿地吐出两个字,“周!川!”
除了那个总能搞出些邪门歪道东西的工匠,他想不出第二个人。
更让他心惊的是那枚玉玺印章。宫里的玉玺确实还在,但这纸上的印章也同样真实不虚。
他不知道秦川是怎么做到的实际上秦川只是根据记忆。
让王忠用硬木精雕了一枚,再用特殊的红色印泥,足以以假乱真,但这无疑给了他致命一击。
果然,没过多久,张让就哭丧着脸来报,几位内阁老臣和宗室亲王已经在宫门外求见,声称要面见陛下,核实诏书真伪。
局势正在以一种他无法控制的速度滑向深渊。
他精心策划的夺位大计,被这几张轻飘飘的纸搅得天翻地覆。百姓的议论,官员的质疑,像无数只蚂蚁,啃食着他权力的根基.
第四千二百三十章 藏在城里!
“不能再等了!”李显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们一定还藏在城里!
传令下去,给我挨家挨户地搜!凡是藏匿反贼者,满门抄斩!凡是私藏、传播这些妖言者,一律视为同党,格杀勿论!”
他要用血腥和恐怖,压下所有的质疑之声。
“另外,让陈将军备好兵马!”李显的目光转向地图,落在了城外三十里的燕子坞上。
“赵云龙那个老匹夫,在城里没有根基,唯一的倚仗就是他在燕子坞的私兵。派陈将军去,把燕子坞给本宫踏平!本宫要让赵云龙知道,背叛本宫的下场!”
陈将军,陈泰,是太子一手提拔起来的禁军副统领,对他忠心耿耿。李显相信,区区三百私兵,在陈泰率领的两千精锐禁军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
他要双管齐下,城内高压搜捕,城外雷霆一击,彻底断绝秦川和赵云龙的所有希望.
一场腥风血雨,在京城内外迅速拉开序幕。
……
北城,秘密据点。
“将军,不好了!”一名负责对外联络的老兵匆匆跑进院子,神色焦急,“太子派了陈泰,率领两千禁军,正朝燕子坞杀奔而去!”
正在院中研究印刷机改进的秦川和一旁的赵云龙同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赵云龙脸色大变:“糟了!燕子坞是我最后的退路,那三百弟兄都是跟了我多年的心腹!陈泰此人我了解,打仗勇猛,但为人残暴,他要是攻破营地,三百弟兄一个都活不了!”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不行,我必须想办法出城去支援他们!”
“你出不去的。”秦川冷静地说道,“现在城门口盘查得比昨天严十倍。你一露面,就是自投罗网。而且,就算你出去了,你一个人能做什么?挡得住两千精锐吗?”
“那怎么办?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去送死吗?”赵云龙双眼通红,拳头捏得咯咯作响。那三百人,不仅是他的兵,更是他的兄弟。
皇帝也闻声从屋里走了出来,面色凝重。他知道,燕子坞是他们目前唯一的军事力量,如果被拔除,他们就真的成了瓮中之鳖。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秦川身上。在这种绝境之下,他们已经习惯性地把希望寄托在这个总能创造奇迹的“少年”身上。
秦川没有立刻回答,她走到墙边,看着挂在墙上的那副简易地图,目光在京城和燕子坞之间来回移动。
她的手指,最终点在了两者之间的一处地方——卧龙谷。
“赵将军,从京城到燕子坞,是不是必须经过卧龙谷?”秦川问道。
赵云龙一愣,点点头:“是。卧龙谷是唯一的通道,两山夹一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陈泰带了多少人?”
“两千人,都是禁军精锐,骑兵和步兵皆有。”
“他们携带了重型攻城器械吗?”
“应该没有。从京城到燕子坞,急行军半日即到。为了追求速度,他们只会携带轻便的武器和粮草。”赵云龙是行家,立刻判断出了敌人的配置.
第三千二百三十一章 自信与疯狂
“那就好办了。”秦川的嘴角,又一次浮现出那种熟悉的,混合着自信与疯狂的微笑。
“周大师,您的意思是……我们要去卧龙谷设伏?”
赵云龙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可是,我们只有十二个人。就算卧龙谷地势再好,十二个人想伏击两千人,也无异于痴人说梦。”
“谁说要用人去伏击了?”秦川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有更好的伏兵。”
她指了指院子里堆放的各种原材料——那是她前两天为了研究新东西,让赵云龙提前准备的。有硫磺,有硝石,有木炭,还有大量的陶罐和麻绳。
赵云龙看着这些东西,一脸茫然。
秦川却像一个即将展示自己最得意作品的艺术家,开始解释她的计划:“赵将军,我问你,一支军队最怕什么?”
“怕埋伏,怕断粮,怕军心涣散。”.
“说得对。但他们更怕无法理解的,如同鬼神之怒般的力量。”
秦川拿起一个陶罐,在手里掂了掂,“我要送给陈泰将军一份大礼。一份从天而降,会爆炸,会喷火,还会发出巨响的大礼。”
她要做的,是这个时代没人能理解的东西——土制炸弹。
将按比例混合好的黑火药装进陶罐,用黏土密封,只留下一根引线。这就是最原始,却也最有效的“霹雳雷火弹”。
她的计划很简单。他们十二个人,加上皇帝和萧镇山,连夜出城。不是从城门走,而是利用她制作的飞爪和绳索,从北城墙最偏僻的地段翻越出去。
然后,他们抢在陈泰的大军之前,赶到卧龙谷。
他们不需要和敌人正面作战。他们要做的,是在卧龙谷狭窄的通道两侧山壁上,提前埋设好上百个“霹雳雷火弹”。
等陈泰的两千大军全部进入谷中时,他们就同时点燃引线。
上百个炸弹同时从天而降,在狭窄的谷底爆炸。那将是怎样一番毁天灭地的景象?
飞溅的弹片,冲天的火焰,震耳欲聋的巨响,还有被炸得人仰马翻的士兵和马匹……
对于这些只见过刀剑弓弩的古代士兵来说,这和天罚没有任何区别。
赵云龙听着秦川的描述,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打了一辈子仗,自诩精通各种兵法战术,但秦川提出的这种“战术”,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这已经不是战争,这是屠杀。用一种近乎于妖术的方式。
“周大师……这……这东西,威力真有那么大?”他声音干涩地问。
“只会比我描述的更大。”秦川的表情很平静,但眼神深处却有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知道,一旦按下这个按钮,就再也回不了头了。她将从一个只想安稳度日的工匠,变成一个手上沾满鲜血的战争领袖。
但她别无选择。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皇帝在一旁听着,久久没有说话。最后,他长叹一声:“就按你说的办吧。乱世用重典,慈不掌兵。想要救天下人,就顾不得眼前这点杀孽了。”.
第三千二百三十二章 看得通透
这位老皇帝,比谁都看得通透。
计划议定,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秦川指导王忠等人配置火药,装填陶罐。赵云龙则去准备绳索、飞爪等翻墙工具。
夜幕再次降临。
十四个人,包括年迈的皇帝在内,都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夜行衣。在秦川的指导下,他们利用飞爪和精巧的滑轮装置,有惊无险地从数十米高的城墙上降落到了城外。
整个过程悄无声息,没有惊动任何守军。
城外,冰冷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十四个身影,背着足以改变战局的“秘密武器”,向着卧龙谷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场实力悬殊,却早已注定结局的伏击战,即将在黎明时分,拉开血腥的帷幕。
夜色如墨,将山野间的轮廓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剪影。一行十四人,像一群融于黑暗的幽灵,在崎岖的山路上疾行。
月光被稀薄的云层遮挡,只能勉强勾勒出前路的坎坷.
对于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皇帝和萧镇山而言,这场急行军无异于一场酷刑。
皇帝李湛毕竟年事已高,尽管年轻时也曾骑马射猎,但多年安逸的宫廷生活早已掏空了他的底子。
此刻,他只觉得自己的肺像个破风箱,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嘶鸣。两条腿如同灌了铅,每抬起一步都需耗尽全身的力气。
“不行了……朕……朕要歇会儿……”李湛一屁股坐在路边一块微凉的石头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仪态全无。
他身上的夜行衣已经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贴在身上,说不出的难受。
旁边的萧镇山情况稍好一些,但他毕竟也是文臣,体力有限,同样是脸色发白,双手撑着膝盖,胸膛剧烈起伏。
赵云龙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他手下的十名老兵则像没有感情的木桩,静静地立在原地,呼吸平稳,仿佛刚才那段急行军对他们来说只是热身。
他们背着沉重的陶罐和绳索,却依旧身姿挺拔,显示出惊人的体能和纪律性。
“陛下,军情紧急,耽搁不得。”赵云龙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不带太多感情,却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这是他作为将领的本能。
“放肆!”李湛还没说话,一旁的萧镇山先喘着气呵斥道,“赵将军,注意你的身份!”
赵云龙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将目光投向了队伍最前方的秦川。
秦川也停了下来,她走到皇帝身边,从腰间解下一个水囊递过去。
“陛下,喝口水,匀速呼吸。我们已经走完了最难的一段,再翻过前面那道山梁,就离卧龙谷不远了。”
她的声音很平静,没有催促,也没有安慰,只是一种陈述。但正是这种平静,反而让焦躁的皇帝慢慢冷静下来。
他接过水囊,猛灌了几口,冰凉的泉水顺着喉咙流下,总算压下了那股火烧火燎的感觉。
“周先生,”皇帝喘匀了气,苦笑道,“朕现在才知道,这江山……坐着容易,走起来难啊。”
秦川的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所以才需要我们,为陛下扫清前路的障碍,让您能安稳地走回去。”.
第三千二百三十三章 此行的目的
这句话说得巧妙,既给了皇帝台阶下,又点明了他们此行的目的。
李湛心中一暖,那点被将领催促的不快也烟消云散了。他挣扎着站起来:“走吧,不能因为朕一个人,坏了大事。”
队伍再次出发,气氛却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赵云龙看秦川的眼神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佩服。
他是个粗人,懂得如何带兵打仗,却不懂得如何与皇帝这样的贵人相处。
秦川三言两语,就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君臣尴尬,这份手腕,比她的那些奇思妙想更让他心惊。
后半夜,当东方泛起一丝鱼肚白时,他们终于抵达了卧马山脉的腹地。
卧龙谷,正如其名,像一条巨龙蛰伏于两座高耸的山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