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李哥
第四千一百九十九章 载人升空
一个巨大的铁鸟,下面标注着“飞空艇”三个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注解:“载人升空,日行千里,非朝夕之功,然理可通,则事可成。”
理可通,则事可成……
皇帝的呼吸忽然变得有些急促,他猛地抓住魏忠贤的手,枯瘦的手指像是铁钳一般用力。
“去查!”他死死盯着魏忠贤,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这个‘周公子’,到底是什么人!朕要知道他的一切!活要见人,死……也要见他的全部学问!”
这本《格物要术》让他看到的,不仅仅是富国强兵,不仅仅是利国利民。
在那“飞空艇”的图样之上,在那“理可通,事可成”的豪言之中,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一种凡人或许可以触及神明领域,甚至……逆转生死的可能。
长生,这个萦绕在历代帝王心头的终极梦想,在这一刻,仿佛照进了一缕前所未有的光。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京城的街头巷尾,却已经像是被投下了一颗巨石的池塘,激起了层层涟漪。
“听说了吗?昨晚京兆府门口出大事了!”一个卖炊饼的小贩压低了声音,对前来买饼的熟客神神秘秘地说道。
“什么大事?难道是又有哪家大人犯事了?”
“比那大多了!”小贩唾沫横飞,说得活灵活现,“昨儿半夜,三司要提审前些天刺杀镇国公府的那几个刺客。
谁知道刚出大牢门口,就从旁边的小巷子里窜出来一伙黑衣人,见人就杀,招招致命,摆明了是要杀人灭口!”
“哎哟!那刺客岂不是死了?这下线索可就断了!”
“嘿,这就奇了!”小贩一拍大腿,“说来也怪,那囚车也不知道是哪个神仙造的,跟个铁王八似的,刀砍不进,箭射不穿。
黑衣人围着囚车打了半天,愣是没打开。京兆府的衙役和巡城卫一拥而上,反倒把那伙黑衣人给包了饺子!”
“真的假的?这么邪乎?”
“这还有假?我小舅子就在巡城卫当差,昨晚亲身经历的!
他说啊,那些黑衣人看打不开囚车,就想放火烧,结果不知从哪飞出来几个陶罐子。
一落地‘砰’的一声巨响,冒出老大一股黄烟,呛得人眼泪鼻涕直流,啥也看不清。等烟散了,黑衣人倒了一地,剩下的全跑了!”
这番对话,在京城大大小小的茶馆、酒肆、市集里,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
版本越传越离奇,有的说那囚车是鲁班在世造的,有的说那黄烟是天师府的法术,更有的说,是镇国公萧镇山忠勇感动上天,派了天兵天将暗中护佑。
舆论,这柄看不见的武器,在秦川的巧妙引导下,一夜之间就将风向彻底扭转。
原本百姓们只是看个热闹,对刺客案的真相并不关心。
可现在,“杀人灭口”这四个字,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每个人的心里。什么人才会杀人灭口?自然是做贼心虚的幕后主使!
一时间,矛头再次被引向了二皇子。甚至有人开始窃窃私语,说二皇子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用得出来,心胸狭隘,手段毒辣,实非明主之相.
第四千二百章 简易版烟雾弹
镇国公府,密室之内。
秦川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圈有些发黑。为了连夜赶制那几个“简易版烟雾弹”和改造囚车,她几乎一夜没睡。
所谓的“铁王八”囚车,其实就是在普通囚车外面加固了几层浸过桐油的厚木板,夹层里塞满了湿润的沙土,防火防撞。
而那神奇的“黄烟”,则是她用硫磺、硝石和一些容易产生大量浓烟的草药混合制成的。
点燃后不仅烟大,味道还极其刺鼻,对付古代这些没见过化学武器的刺客,效果拔群。
萧镇山看着她疲惫的样子,眼神里有心疼,也有着深深的敬佩。
他从未想过,战争和权谋,还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进行.
不费一兵一卒,仅仅用一些“奇技淫巧”和几句流言,就让二皇子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你这丫头,脑子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萧镇山忍不住感慨。
“装的是科学与智慧。”秦川揉了揉眼睛,灌下一大杯浓茶,精神了些。
“现在,人证物证俱在,再加上全城百姓的‘口诛笔伐’,就看王柬大人和太子殿下,怎么唱好这出戏了。”
她猜得没错。
早朝之上,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御史大夫王柬手持笏板,须发戟张,将昨夜发生在京兆府门口的劫囚案说得是惊心动魄,义愤填膺。
他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二皇子,历数其种种不法之举,言辞之犀利,让整个太和殿都为之寂静。
“殿下!”王柬最后转向御座上的太子,声色俱厉,“昨夜被擒的刺客已经招供,他们来自城西鬼市,是一个名为‘影子’的杀手组织!
而雇主,正是二皇子府上的管家,李全!如今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若再不严惩,国法何在?人心何安?”
二皇子的脸已经不能用猪肝色来形容了,那是死灰一样的颜色。
他浑身冰冷,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明明是去杀人灭口的,怎么反倒变成了给对方送人头、送证据?
他想反驳,想狡辩,但在王柬那如炬的目光和朝臣们鄙夷的眼神下,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太子坐在御座上,脸色也极为难看。他看着自己那面如死灰的弟弟,心中有不忍,有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决断。
萧镇山和秦川的话,犹在耳边。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他若今日再和稀泥,失去的将不仅仅是萧镇山和王柬的信任,更是整个大周的未来。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殿下众臣,最后落在二皇子身上。
“传孤的旨意!”太子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二皇子萧景瑞,心术不正,构陷忠良,意图谋害国之重臣,动摇社稷之本,罪无可恕!”
“即日起,革去其一切职务,收回兵权,禁足于府中,无孤之手谕,不得出府半步!其府上管家李全及一干涉案人等,交由三司严审,依法处置!”
“另,彻查杀手组织‘影子’,务必将其连根拔起,还京城一个朗朗乾坤!”.
第四千二百零一章 太子殿下英明
太子的这番处置,果断而严厉,完全不像他平日的作风。满朝文武都愣住了,随即,王柬带头跪下,山呼:“太子殿下英明!”
群臣纷纷跪倒附和。
二皇子双腿一软,瘫倒在地。他知道,自己完了。虽然太子没有要他的性命,但这番处置,已经彻底将他从权力的棋盘上,踢了出去。
他抬起头,怨毒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萧镇山,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萧镇山面无表情,心中却是一片清明。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悠长的通报。
“陛下驾到——!”
这声通报,如同平地起惊雷,炸得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惊呆了。
病入膏肓,已经数月不曾上朝的老皇帝,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养心殿大太监魏忠贤,搀扶着身穿龙袍、却依旧显得无比孱弱的老皇帝,一步一步,缓缓地走上了御阶。
他坐上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瘦削的身体几乎要陷进去。他环视了一圈殿下的臣子,目光浑浊,却又带着洞悉一切的锐利。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萧镇山的身上。
“萧爱卿。”皇帝开口了,声音沙哑得像是两块砂纸在摩擦,“你献上的那本《格物要术》,朕看过了。”
萧镇山心中一凛,躬身道:“臣惶恐。”
“你不用惶恐。”皇帝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你,有大功于社稷。”
他顿了顿,又将目光转向瘫在地上的二皇子,和一脸震惊的太子。
“景瑞之事,太子处置得很好。身为皇子,当有容人之量,但身为储君,更要有霹雳手段。这一点,你今日,总算是让朕看到了一点希望。”
他夸奖了太子,却让太子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最后,皇帝的目光再次回到萧镇山身上,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包括萧镇山和远在府中的秦川,都始料未及的话。
“朕,要见一见那位‘周公子’。”
皇宫的召见,来得比想象中更快,也更突兀。
当那封由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亲手送来的,盖着玉玺大印的鎏金请柬摆在桌上时,即便是镇定如萧镇山,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而请柬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宣镇国公萧镇山,携幕僚周川,于午后入宫觐见。
周川,而不是周公子。
秦川看着那两个字,心中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的假身份暴露了?皇帝是怎么知道的?是太子说的?不可能,太子没有这个动机。是二皇子狗急跳墙的报复?
有可能,但查出她的真实身份需要时间,二皇子此刻自身难保,未必有此能量。
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
皇帝,拥有着远超所有人想象的情报网络。在他那病弱的表象之下,一双眼睛始终在冷冷地注视着京城里的一举一动。
“怎么办?”萧镇山的脸色凝重无比,“这明显是一场鸿门宴。他连你的名字都知道了,显然是来者不善。”.
第四千二百零二章 玩味的弧度
“怕什么。”秦川反而比他更快地冷静了下来,她将那封请柬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着,嘴角甚至还翘起了一丝玩味的弧度。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位陛下,可比他那两个儿子有意思多了。他既然想见,我们就去会会他。”
“你疯了!”萧镇山一把按住她的手,“你一个女子,以欺君之罪入宫,他有一万个理由杀了你!”
“他不会。”秦川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如果他想杀我,来的就不是请柬,而是禁军了。
他召见我,说明他对我的‘格物之学’,有着远超我们想象的兴趣。这份兴趣,就是我最大的护身符。”
她抬起头,看着萧镇山焦虑的眼睛,忽然笑了。
“国公爷,你不会以为,我真的只想当个躲在幕后的谋士吧?
我的学问,想要真正地改变这个世界,就必须走到台前,走到阳光下。而整个大周,还有比皇帝陛下更大的舞台吗?”
她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萧镇山从未见过的光芒,那是一种混合着野心、自信和对未知探索的渴望.
他忽然明白,自己或许从一开始,就低估了眼前这个女子的胆识和抱负。
他想把她藏在身后,为她遮风挡雨,可她却是一只雄鹰,天生就属于广阔的天空。
“好。”萧镇山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定,“我陪你一起去。天塌下来,我给你顶着。”
……
养心殿内,药味似乎淡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檀香的清气。
老皇帝没有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而是换了一身寻常的明黄色常服,半靠在一张软榻上,看上去像个寻常的富家翁。
但秦川和萧镇山都知道,这软榻比龙椅,更具压迫感。因为这代表着,皇帝不想跟他们谈“公事”,而是想谈“私事”。
“你就是周川?”皇帝的目光落在秦川身上,从头到脚地打量着她。
秦川穿着一身青色儒衫,作书生打扮,头发高高束起,显得英气勃勃。她没有像萧镇山一样跪下,只是长身一揖。
“草民周川,见过陛下。”
她的声音清朗,不卑不亢,引得一旁的魏忠贤眉头微皱。
皇帝却没有在意这些细节,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她:“女子之身,却有经天纬地之才,不错,不错。朕很好奇,你这一身的学问,是从何而来?”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
秦川心中早有腹稿,她微微一笑:“回陛下,知识非我独创,乃是代代先贤智慧的积累。草民只是恰巧,找到了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
这把钥匙,名为‘格物致知’。观察、假设、验证、归纳,万事万物,皆有其理。理通,则事成。”
“好一个‘理通则事成’。”皇帝点了点头,他指了指桌上的那本《格物要术》,“那朕问你,此书上所绘的‘飞空艇’,其理何在?”
秦川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她不慌不忙地答道:“回陛下,其理在于‘浮力’。水能载舟,亦能浮万斤巨木.
第四千二百零三章 重量极轻
空气,亦如水流。若能造一物,其体积巨大,而重量极轻,使其在空气中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重量,便可升空。再辅以动力,便可航行。”
她没有说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这种复杂的概念,而是用了最简单直白的比喻。
皇帝的眼睛亮了,呼吸再次变得有些急促。“那……长生呢?人之生老病死,亦是‘物’,其‘理’又在何处?是否也能‘理通则事成’?”
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