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 第665章

作者:鬼谷孒

  “没有这么伟大,明星掌握了话语权,自然会要求更多利益,先是合理范畴的利益,然后欲壑难填,要求不合理的利益,公司和明星很难保持平等地位。

  我不知道其他制片厂会怎么做,但若热·贵诺绝不会向任何明星妥协,谁敢向若热·贵诺要求不合理的利益,我就针对谁,而且是全力针对,不让对方在好莱坞立足。”

  “为什么要针对?若热·贵诺不是为了盈利吗?”

  冼耀文点了点凯莉的心口,“原因你应该想得到,能在好莱坞出人头地,谁不是付出很多,谁的内心深处不是藏着怨气,谁又是好人?

  你问问自己,假如你付出很多,历经坎坷才成为明星,你会不会无偿帮助新人,让他们很轻松就成为明星,成为和你竞争,有可能让你没工作的明星?

  你会,因为你以后会转型为公司股东,其他人呢?”

第778章 智商无处安放

  “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好莱坞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每个人有公开的一面,也有隐藏的一面,没有深入接触,很难看清一个人。”

  “利益世界本就是复杂的,我不喜欢当下好莱坞大制片厂的咄咄逼人,却和它们保持利益一致,只是在若热·贵诺内部,我愿意和演员平等相处,没有压迫,没有太多潜规则,谁给公司带来利益,公司就会给与应有的回报。”

  “主动权在你这边的平等?”

  “嗯哼,这是必须的,无法掌握主动权,我会直接退出好莱坞,可能为了安置职员,做一些周边的生意。”

  “周边的生意?”

  “服装、摄影器材、道具的租赁生意,以及组建剧本工作室。”冼耀文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在这里储备着数百个故事大纲,只要我愿意,一个小时完全可以构思出五六个新故事大纲。

  我拿出故事大纲,找编剧新人完善,只要对方承诺付给我一笔钱,我可以把署名权交出去。

  你知道的,编剧想赚钱必须要有一个成功案例成就名气,有了知名度才有资格要价,知名编剧的第一个剧本基本都是白送出去的,而且是求着别人收下。”

  凯莉轻笑道:“为什么你有这么多故事?”

  “因为我是亚当。”

  “哈。”凯莉乜斜一眼,“这个玩笑你已经开了无数次,下次请换一个。”

  “好吧,一个新玩笑,刚才的故事交给你续写,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塑造女主角,编剧栏只有你的名字。”

  “是按照你的思路续写,还是拥有完全自主权?”

  “你有完全自主权,但审核权在我这里,五次修改机会,五次通不过审核,你出局,由奥黛丽或其他人接手。”

  “审核标准呢?”

  “票房潜力。”

  “OK,我接受挑战。”

  “你有5%的票房利润分成,但只是名义上,钱是我的,你得名,我得利。”

  凯莉白了冼耀文一眼,“亚当,你真小气。”

  “好吧,我可以分你10%的辛苦费。”

  “去死吧。”

  冼耀文摊了摊手,表示无奈。

  分红制会是若热·贵诺不久的将来支付报酬的主流,主要的制作、宣发人员都是低薪酬加分红的报酬组合,这么一来,利益深度捆绑,无形中省去不少管理成本与沉没成本。

  毕竟剧组很多事都有省钱的变通办法,通过制定规则“强行省钱”,会断了一些人的财路,导致怨声载道,做事敷衍,最终影响影片质量。

  只有利益一致,让主要环节的人都成为分润最终利益的“自己人”,才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进入良性循环。

  当然,这种做法只在好莱坞具备施行的可能,在香港这么搞会死得很难看,华人智商太高,多到无处安放,三个人八本账,不满足一些人占小便宜的癖好及智商优越感,队伍压根没法带。

  友谊影业的项目只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和稀泥式管理模式,做报酬预算时就要加上手脚不干净的支出项,给下面的人嫌报酬低发牢骚及体会捞油水的刺激感与智商优越感的空间。

  规则要订得够多够细,执行时必须拉胯,致人人有罪,又不治轻罪,方为人情味浓郁的管理方式。

  香港这边,岑佩佩吃了饭,到《林默》片场拍了最后两场戏,这部戏迎来了杀青,她自掏腰包请全剧组人喝下午茶,然后到了青年会办公室,代表冼耀文翻账本。

  她主要看项目账本,一部戏拍下来,剧组会产生哪些费用、又是几何,她心中已然有数,一本账看下来,哪儿不对,大概多少数字不对,她门儿清。

  放下一本账,有过两千的开支存疑,她知道有些人聪明过头、胆儿太肥,养熟了,到了该出栏做成榜样的时令。

  “诗英,打去维克托问一下,贪污两千块可以判多久。问清楚了再打去油麻地警署沟通一下,过两天等剧组杀青,派几个熟人过来侦办。”

  “是。”

  岑佩佩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琢磨后面由谁负责应对家属求情。

  人要办,但不是真要判,家属来求情,差不多就该借坡下驴将人捞出来,规则不外乎人情,真送去赤柱,反倒不美,杀威棒来几下就够了。

  “冼家的钱,只有赐给,没有被拿……还得给差佬打声招呼,从家属那里别捞得太狠,留条活路给人家。”

  事情琢磨个囫囵,她接着看其他账。

  隔壁的办公室。

  柳婉卿拿着抹布擦拭文件柜的死角,她的辞呈已经批复,今天是她在友谊置业的最后一天,最后一班岗亲自打扫一遍办公室的卫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忽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我是柳婉卿。”

  “弟妹,我是罗鹰世呀。”

  “罗大哥呀,这会打来有什么事吗?”

  “葵涌的那块地我去看过了,土质不太稳,想盖楼地基要打得深一点,预算要加一成五。”

  “改成盖平房呢,预算能不能降一点?”

  “一样的实用面积?”

  “对。”

  “省肯定能省一点,省多少要算一算。”

  “烦请罗大哥尽快算一下。”

  “这个好说,你今天是最后一天?”

  “是的,以后罗大哥可以去金屋置业找我。”

  “好。”

  中华制衣。

  厂长郑致平在视察一间新组建的车间。

  说是车间,其实就是办公楼里腾出一间办公室,供新招聘的刺绣女工使用。

  这批女工比较特殊,刺绣技术精湛,却不参与制作订单,只是每人被发放一块金属板,上面密布小孔,女工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三种不同颜色的针线穿过小孔。

  郑致平不理解女工穿金属板有什么用,金属板并不是某个客户提供的半成品,女工穿好针线的金属板,最终他会让其他人秘密拆卸穿好的针线,然后金属板回到女工手里,重复穿针线的步骤。

  这批女工名义上是中华制衣的人,但老板的嘱咐是不在这里领工资,到了发工资的日子,会有人过来向她们发放。

  意思非常明确,这批女工就是在这边临时借个场地,可能过些日子就会离开去她们自己的厂。

  他就是好奇金属板穿针线到底在练习什么技术。

  这个问题他不明白,王安却是摸到了一点头脑。

  就在几分钟前,他收到了一封挂号信,寄信人是亚当基金的亚当,第一张信纸的开头是正常寒暄,然后说一个历史典故,说的是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他是知道的,所以对亚当用两张半信纸赘述略觉得好笑,但字写得不错,他就当看故事耐心往下看。

  谁知,故事讲完后,画风一变,寥寥数笔说清楚二进制算术的历史和确定过程,接着,画风又变,说起了苏绣和粤绣的差别,以及针线功夫孰优孰劣。

  有了二进制算术的出现,再联系结绳记事的故事,他已然明白亚当在跟他探讨“存储”,他有了兴趣,阅读的速度放慢,愈发专注,生怕漏掉某个点。

  但这种专注并没有维持多久,亚当纯粹拿他当小孩子看待,后面讲了织布机,讲了通过图案传递长篇信息,电流脉冲、电压脉冲、电磁感应,又讲了逻辑上的0和1如何映射为物理上的绕和穿……

  看完整封信,他笑骂道:“话真多。”

  信看了三分之二时,他已经了然,亚当向他提供了一种新的存储原理,虽然没有明说,但纵观整封信,大概亚当会将这种存储方式命名为编绳存储器或绳芯存储器。

  这种存储方式不如磁芯存储器的存储量大,但胜在稳定,可以在很多特殊环境应用,王安实验室多了一项产品。

  “只是,专利该怎么算?”

  此时。

  冼耀文和凯莉起身准备出门,冼耀文给凯莉讲述第一个故事。

  “1963年,科技比现在进步,一个不存在的国家大洋国,一个不存在的情报机构CAO,有一个不存在的间谍唐。”

  “《一九八四》里的大洋国?”

  “只是借用一下,后面可以换一个。”

  “CAO是什么缩写?”

  “不是英文缩写,是一种小范围应用的中文注音符号,CAO标注的中文字符翻译成英文就是‘Fuck’。”

  窃听器的那头,CIA黑猫小组的约翰·唐尼和理查德·费克图面面相觑。

  “约翰,目标是不是知道被窃听?”

  “我不知道。”约翰·唐尼摘掉耳机,“可惜听不到后面的话,不然大概能分析出来。”

  在凯莉的笑声中,两人出了房间,漫步于过道。

  “唐是一位监听人员,负责监听与任务有关的目标,他在目标的房间安装一种新型窃听器APP,这种窃听器很小,却可以存储一个月时长的录音。”

  “有这么先进的窃听器?”

  “谁知道,也许科技的发展速度会很快,2051年的人能够穿越时间来到1951年。”

  “时间旅行者吗?”

  “嗯哼。”冼耀文淡笑道:“你说起时间旅行者,我忽然又有了灵感,一个关于时间旅行者的爱情故事。”

  “亚当,让间谍故事见鬼去,我想听爱情故事。”

第779章 断水行动

  马来亚,柔佛。

  一辆福特GPW上,坐着刚见过柔佛苏丹伊布拉欣·依斯干达的儿子、苏丹接班人伊斯迈,正前往居銮的李月如。

  柔佛州是马来亚联邦比较特殊的存在,独立性较强,拥有效忠苏丹的私人军队柔佛御林军;伊布拉欣的脾气比较火爆,敢于蔑视英国派遣的殖民官员,也老派、专制,不太好打交道。

  正因如此,代表伊特曼(Eatman)来柔佛洽谈建立蔬菜种植园的李月如,没有直接找伊布拉欣,而是找了性格温和、现代化的伊斯迈,双方洽谈相当愉快,伊斯迈欢迎伊特曼来柔佛投资。

  当然,伊斯迈没有理由不表示欢迎,依斯干达家族形式上是柔佛州的苏丹,但政令并不是在柔佛州各处畅通无阻,柔佛州不少地方直接掌控在英国佬手里,依斯干达家族根本无法干涉。

  伊特曼的蔬菜种植园就是打算建立在英国佬的直控范围内,拜访依斯干达家族相当于“拜码头”,顺便表明伊特曼愿意向苏丹“交税”。

  主动纳税,不欢迎就是脑子缺根弦。

  李月如一行四辆福特GPW上,三辆来自第26廓尔喀步兵旅下辖第2廓尔喀步枪队,由相当于高级上尉军衔的苏贝达尔·玛乔“托德·斯隆”带领,一辆来自柔佛御林军,算是伊斯迈表达的诚意。

  路不太好,车辆颠簸,但李月如手里拿着地图,与托德·斯隆不时讨论周围的地形。

  种蔬菜是为了运出去卖,路该怎么走,路况如何,马共出现的是否频繁,都是她需要掌握的情况。

  车队缓慢行进,忽然一个廓尔喀士兵大声喊道:“Grenade!”

  话音未落,冼耀文给李月如增派的保镳叶静雯将李月如压在身下,一只手在后腰一抹,一把马匣子到了手里,往大腿处一磕,三十发弹夹上弹成功,把枪打横举起,照着刚才记忆中出现人的位置扇形扫射。

  只是一梭子,她将马匣子放于一旁,从胸前抽出一把马牌撸子,上膛后握在手里,另一只手给马匣子换弹夹。

  马匣子再次放于一边,从腰上取了一个白磷烟雾弹拿在手里,头如翘嘴咬钩时的鱼漂,快速上下起伏,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马共除了少数精锐,大多数都是拿枪或半拿枪的原树胶园工人、锡米矿工、小商贩,游击队的精髓在一个“游”字上,遇见正规军通常是游而不击,遇见能拿捏的,口号喊起来、能或不能代表的都代表一下,杀出去捏软柿子。

  叶静雯看着被廓尔喀士兵轻易点名射杀的游击队员略有一丝诧异,此情此景真不好判断游击队长是愣头青,还是眼前的游击队员是诱饵,目的是引诱追击或以人命消耗他们的子弹。

  刚刚翻身下车,躲在车头发动机一侧的托德·斯隆在这个时候喊道:“停止射击,不要追击,检查弹药。”

  叶静雯闻言,默默嘀咕,“这个英国佬和以前遇到的英国废物不太一样。”

  嘀咕归嘀咕,她的目光却是警惕观察着周围,排除掉平视可视范围内的危险后,她微微仰视,观察周边树上是否隐藏着危机。

  少顷,托德·斯隆又喊道:“危险解除,打扫战场。”

  咔,咔。

  几个廓尔喀士兵拿出挂在腰间的MK-I三血槽刺刀装在李恩菲尔德步枪上,在其他士兵的保护下,来到一具具尸体前,刺刀扎进尸体胸口一扭,见尸体没有反应,拔出,换位置连扎两下,依然不见反应,走向下一具。

  待所有尸体都被扎了窟窿,对尸体进行搜身。仰躺的随意一点,趴着的小心翼翼,生怕胸前压着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