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为什么到了后世,世界饮料巨头只剩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强争霸的局面?

说到底就是这两家在食品科学上下了大功夫。

在后世别人说起百事或者可口可乐的成功都会从营销、广告、成本、规模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可是在1950年,这俩家公司已经在欧美市场站稳脚跟。

他们有营销吗?有,但靠的可不全是营销。这个年代他们拼的还是口味。

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各种饮料厂,为什么最后全输了?说到底口味不如人家。

因为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是最早重视食品科学的饮料公司。

他们在不断的改良自己的配方,改良自己的口味。

而李锐之所以想要开汽水厂甚至后续的零食厂,他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首先汽水厂和零食厂的技术门门槛较低,最大的技术门槛就是现在还没被现在化学家发现的一些化学成分。

只要有后世带来的化学配方,那就可以模仿到后世零食八九成的味道。

第二则是生产成本很低,后世一瓶可乐卖三块。

其中最大的成本是用来包装的塑料瓶或易拉罐。

第二大成本是饮料里的水和运费,至于其他的东西成本几乎可以忽略。

这是一个利润高而成本低的产品。

第三,生产汽水几乎不占用中国的口粮,甚至可以不使用蔗糖而全部使用阿斯巴甜类的代糖制作。

就算是后面生产薯片和膨化食品,那也只需要极少的口粮。

第四,这些加工厂一旦成立,那就能扩大城市就业岗位。

而城市制造业岗位增多则可以拉动相应的服务业岗位增加。

第五,如汽水厂这样的产业一旦落地,并且能抢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

那么国内的汽水厂就可以盘活上下游产业。

从包装印刷到化学制备,一条龙的效应就会显现出来。

第六,以上种种都能顺利落实的话,那么势必会让城市产业工人数量变多。

而工人变多则相应的可以扩大内需。

外贸这种事情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计算盈利多少,而是要全盘考量。

如今李锐的身份已经是破晓基地的主任,享受部级待遇的干部。他已经带入自己的角色,考虑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出发。

而不是从一个时空倒爷的身份考虑,怎么样才能赚更多钱。因为对于国家来说,只有工厂里炼的钢,农场里长的稻穗才算是财富。

钱最终是要花出去落地的,不然对国家来说只是一堆废纸。这年头其实中国也有自己的饮料厂。

李锐这次就带来了。“天津那边生产的山海关汽水。”李锐将一个玻璃瓶装的汽水拿了出来。

后世北平那大名鼎鼎的北冰洋汽水现在还没诞生,华北这一带的汽水大哥大是天津的山海关汽水。

李锐起开瓶子,给三位领导人各倒了一杯。毛主席他们又都喝了一口,喝完之后皱起了眉头。

“我知道山海关汽水,我当年在天津的时候还喝过。那时候还觉得挺好喝的。现在喝着怎么感觉变味了啊?”

周总理的剑眉都皱在一起了。

“他们是不是改配方,以次从好了?”李锐呵呵一笑:“周总理,这还真不是山海关汽水厂改配方了。主要是大家刚刚喝了后世的汽水,品味一下子就提高了。好和坏都是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知道的。”

现在这年代,所有的汽水厂有一个算一个,喝起来都有一股廉价的香精味。

像山海关橘子味汽水还使用了很多色素,喝完之后舌头都会变色。如果放在后世,那妥妥的是香精色素严重超标。

但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山海关汽水已经是非常高档的饮品了。

七十年的发展,未来工业对1950年这个时代来说是全方位碾压的。

包括食品工业。如何不使用一滴果汁,但却让顾客喝到满口的果汁味饮品,并且不觉得假。

这可是无数食品公司耗费了数十年,花费了几百亿研究出来的成果。

毛主席掏出根烟点上后说道:“山海关汽水在中国已经是最好的汽水了。就连从前东交民巷的外国人和各使领馆工作人员都喝过这款汽水。

在天津最有名的起士林西餐厅也是使用山海关汽水,那些洋人不也喝的很开心,并且对山海关汽水称赞不绝嘛。”

“所以这不是山海关汽水的问题,而是七十年后的汽水质量远胜于我们现在的汽水。不管是从味道还是从口感上来说,都是全面胜出。”

“如果我们生产出来的汽水有这么强大的产品力,那么在苏联销售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我觉得李锐同志的提议是可以去做的。就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现在能不能生产出后世这种口味的汽水。”

对于这个问题李锐早就做了调查,他拿出资料交给三位大佬:“毛主席你们请看,这是我们经过调查后得出的结论。由天津的山海关汽水厂牵头,我们国家现在完全可以制造出这样的汽水。”

“饮品口味的问题也不大,陆光达同志找了几名化学系的同事按照后世的资料配方做了试验。有了完整的资料,他们完全可以调配出一模一样口味的饮料。”陈云点了点头:“那小李同志啊,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国家和苏联虽然可以贸易。但是中苏班列紧张。

我们的火车皮可能没有那么多,运力没有那么大。如果生意做成功了,我们可能会面临着货物订单有了,也生产出来了,但是运不出去的尴尬。”

李锐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了,所以他回答道:“这个问题我想过,所以我的想法是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那么的规模。那么就在国内生产饮料原浆,在莫斯科开办灌装工厂。中苏合营,由苏联提供生产设备,中国提供原浆。利润分配由商贸部的同志去谈。”

“我们要以莫斯科为中心,像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我们商品的宣传。让我们的影响力辐射出去。

以后我们也许不仅可以在苏联做生意,还可以将商品卖到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甚至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不可能啊。”

三人听后微微一愣,还是毛主席先笑着说道:“我们的李锐同志野心很大啊!但是这野心大的好!我们要有放眼全球的眼光野心和胆量。”

“陈云,现在重任就落在你这边了。”周总理拍了拍陈云的手臂。

陈云笑着摇摇头:“我会亲自督促商贸部门的同志处理这项事的。生产的事情就让山海关汽水厂去做吧。

不过李锐同志你们要做好后勤技术保障啊。这件事能不能成功,关键还是看你们破晓基地啊。”李锐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第十六章 天桥

“好了,李锐同志。国家的经济建设要搞,但是你们基地的经济建设也要搞哇。”

毛主席抽着烟,透过弥漫的烟雾看着李锐。

“你那边的经济,有没有头绪啊?”“报告毛主席,已经开始了。”李锐回答道。

毛主席指的经济自然不是指普通的经济,而是指李锐的个人存款,也就是未来资金的状况怎么样了。

因为这件事是中央完全插不上手的。只能由李锐自己想办法。

中央不是没有考虑直接和2022年那边的政府取得联系,然后直接获得那边的帮助。

但这不是一个一定能行得通的办法。

别人凭什么要帮助一个平行时空的国家?

尤其是自己这边只能单向付出,完全没有其他收获。

尤其是当知道网络虽然是由国家掌控,但是各大网站和平台却大多数掌握在私人企业家手中后,毛主席更是做出了批示。

要求李锐那边绝对不能透露出他穿越的消息给2022年那边。

“我们有少部分同志在后世已经忘记初心咯。而那些掌握着网络话语权的资本家更是恨不得把我们这些闹革命的红脑壳打倒。”毛主席如是说。

“最好是把我们封进棺材,丢进太平洋里去,那些资本家才会安心。只怕是我们还没能和那边的政府联系上,就被资本家和他们手下的小鬼把我们的网给掐掉咯。”

“就算是联系上了,也不能保证能和中央直接对话。冒的风险很大,得到的收获却很小,不要轻易尝试。我们现在需要的还是先积蓄力量,有了本钱之后再说。”

这是毛主席做出的批示,毛主席也要求李锐要优先想办法解决基地未来资金紧张的问题。

而李锐这两个月来也不是吃干饭的,他做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计划,并且在许多平台媒体上都注册了多个账号。

这两个月他不断的刷各个平台的视频,找出其中流量比较大的。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比对,看看是否能在1950年的中国进行拍摄。

最后还真的被他找到了一些思路。

刷视频的同时他也让冯石找了一批政治过硬的军中摄影师来进行突击培训。

这群摄影师是不接触破晓基地核心的。

他们只在外围接受培训。

而培训的项目则是学会如何使用DV。

因为拍摄视频这种琐碎的事情李锐不可能去亲力亲为的,他需要有人帮他去做。

而且拍摄视频的内容也不能太单一。

他在十几个平台上注册了三百多个账号。

他要用广撒网多捞鱼的办法来从未来赚钱。

这件事不可能全部由自己做,必须要培养一批能帮助自己完成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士。

第一批次选定了十名摄影师。

李锐也相应的购买了十台能拍摄2K视频的DV。

幸亏2022年的祖国已经足够发达了,2K清晰度的DV一台只要四百元。

加上备用电池和内存卡也不超过六百元。

李锐从自己的库存里掏了六千块购买这批设备。

并且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培训这批摄像师,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DV。并且学会后世流行的运镜方式。

经过一个月的培训,这批本来就有基础的军队摄影师已经能熟练掌握DV摄影的技巧。

并且在拍摄手法上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们已经超过李锐这个半桶水的老师了。

而在毛主席询问李锐基地经济情况后的第三天,李锐就已经拿着自己早就相好的各种拍摄计划交给这十名摄影师。

让他们去具体执行这个计划了。

虽然这些军中摄影师对DV设备和李锐给他们上课的内容都感到惊讶。

但是来的时候上面就交代了,不该问的别问。所以他们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

只管学习,不问问题。不打听DV的来历,也不打听李锐的教学提纲,更不问自己为什么要拍的东西又什么用。

问就是祖国需要。对于这种忠诚且政治可靠的同志,李锐是非常欣赏的。

“今天大家按计划去拍摄,谁拍的好有奖励!”一名摄影战士问:“主任奖励什么啊?”

“奖励你们上次喝过的苹果味汽水,一整瓶!”李锐的话让战士们都激动了起来。

因为上次有两名摄影战士提出了新颖的拍摄手法收到了李锐的嘉奖,不仅是口头嘉奖。

晚上吃饭的时候还给两人奖了一瓶苹果味的汽水。

那俩战士也没吃独食,让大家那杯子分着喝了。

那种甜蜜蜜的滋味是大伙这辈子都没尝过的。

大家一致认定那肯定是好东西,这次听到李锐又要奖一瓶,大伙都摩拳擦掌的想要拍摄些好东西呢。

北平,天桥。天桥之所以叫天桥乃是因为封建时期天子要从这里的一条汉白玉拱桥经过才能去祭天。

所以得名天桥。天桥除了天子过桥的含义之外,同时也是北平最重要的文娱场所。

一条天桥,卖小吃的、卖水果的、卖艺耍把式的、拉洋片的、西洋景的,各色人等不下千人。

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各种卖艺的,说相声,唱大鼓、唱戏、演山东二黄等等节目都能在天桥找到。

而且和后世看这些文娱节目要先买票进场才能看不同,现在的天桥可是先看,看完了观众觉得好才给钱。

要是觉得演的不好看,人家扭头就走,一分钱都不给。

为什么说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呢?因为如果世上都是白嫖党,那这些靠手艺吃饭的都要饿死。

李锐早就盯上了天桥这座宝库了。天桥中有很多有本事的艺人,都是平地抠饼对面拿贼的本事。

他们的手艺都是过硬的。

刚在新民茶馆演了一个下午场的刘宝瑞回到后场擦了擦汗,拿起大碗茶一饮而尽。

他的好友侯宝林撩开后场的帘子走了进来:“演了一个大段?”

“说了段君臣斗。”刘宝瑞喘了口气。

侯宝林坐在他旁边的板凳上:“下午没碰见为难你的吧。”

“嗨,新中国建立了,哪还有为难咱们这些苦哈哈混饭吃的手艺人啊。今儿个下午场我看见有四个解放军战士来听我的单口相声,笑的前仰后合的。茶钱付了,打赏的钱也付了。”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