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349章

作者:台风校长

且说另一边。

李长笑自空间中脱出,便沉下心神,修复山水万物,十山九江尽复原貌,冀雪遗躯被他火术燃尽。

唯一可惜处,是那五城十二村皆被毁,李长笑修复山水在行,因山有山形,水有水势,乃天地自然而成,李长笑无需处处雕琢。然那生活气极重,人气极浓,且数目极多的凡人房舍,修复起来,便极为棘手且耗费精神了。

思来想去,干脆全权交由王如意。想到此,他步子轻快,与王如意汇合时,对方已带领数十万百姓,一步一步走出十山九江之地。

数十万百姓兼容统筹,岂是容易之事。为提高迁移效率,李长笑事先散布数十万梦境,并在王如意体内种下一颗梦种。王如意通过梦种,发号施令,百姓便会如梦游般遵从。也正是因此,才能自那凶险万分的棋斗、法斗、拳脚刀剑斗中,护得百姓安宁。

与王如意汇合,问询其一二状况,得知一切良好后,李长笑又问,她身为大余帝王,可想好如何安置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

王如意摩挲着下巴,来回踱步,心中思考应对之策,又直直言道。无非有二,其一,鼓励迁移,在周围市县,开放落户条件,再划分土地耕种。

其二,鼓励返回原籍,重建家园,免除此地三年劳役,免征三年税,休养生息。

王如意前后思量,更倾向第二种,然终究已失帝位,此刻亦是束手无策。

接下来几日,二人皆在考虑安顿百姓。王如意生得帝王相,先让数十万百姓,散布于各个城、县之中,王如意再以微服私访为名,于周遭城镇一一游历。

再过问当地政务,借此安顿流民入城,如此一来,耗时三五日有余,数十万百姓纷纷入城,暂时得以安顿,王如意便也松了口气。

只是今日劳顿,却也真把她累得个够呛,双腿都快走断了,整个人飘忽忽,心想这天下之大,快把腿走断的帝王,只怕仅自己一人而已。

安顿流民途中,王如意得一消息,面色顷刻铁青,在那众神围剿五城十二村之际,顶替自己,高坐庙堂宝座的那人,下令再造遮身袍、罪孽绳、糊脸泥,称一但抓住要犯,便用此套装束招呼。

听此消息,一度将王如意拉回那黑暗岁月,往事仍旧历历在目。又气又恐,以此为由头,硬是抱着白衣睡了一宿。

帝王心机,果然深沉。

设法安顿流民时,王如意借机“中饱私囊”,将一切处置妥当时,身上已有数十两银子,满满当当,装满一袋子。王如意扬着头,得意洋洋看着李长笑。而今情况也不同了,到她手掌财政大权了。

于是一国之君,变为了管钱婆,一路上,李长笑想喝点凡间美酒,还需与她言上几句好话软话,把她哄得高兴了,莫说什么酒啊、菜啊,便是要片地皮,也不过是手一挥的事。

倒也应了当初那句,“到朕养你”的戏言,两人玩玩闹闹,一路北上。

此一路,亦是此行程最后尾声。王如意时常躺于草地,望着皎皎明月,不愿入睡,如此躺着便好。

第526章 北上,寿宴将近

自十山九江一战,四神君殒命,十二山神皆灭,又安顿数万百姓妥当,一路北上,沿途再无遇神节。

那敕封小神自还未死尽,皆惊恐四散逃去,惶惶不可终日。且说那二人北上,一路游玩,明那大战将更凶,敌手更强。却未扰其丝毫心态。

沿途多是步行,途经一人城,城中守卫皆戒备,二人略一打听,原是那女帝寿辰将近,各方人马,早早备好喜庆的寿物,正运往大余城,等着讨好女帝。

李长笑以此调侃王如意,王如意恍惚中才念起,原再过些许时日,便是国之寿辰了。自剥名后,她暗无天日,不知时间流逝,只一味步行、受苦、昏厥,如此反复。

得救后,又行走江湖,惩恶扬善,那红袖女侠的威名不知传至何处了去。前事暂了,这一行朝帝都去,朝风云处去,才念起这般流离经历,已横跨数月之久,连自己寿辰都将近了。

她挽起耳边秀发,那暗蕴几分威仪的峨眉微蹙,告诉李长笑一个秘闻。其实那并非她真实寿辰,国君身重,所生年月必是吉时良辰,然王如意诞时乃是大凶,故父皇前后思量,只能秘而修改,提前一个月有余。

由此她真实寿日,需在那国之寿宴上,再推迟整好一月,不过都是些寻常小事,过便过了,早一月,晚一月,又有何差别呢?

王如意双手负后,百无聊赖的踢着路边小草,脚尖一点一点,小草一垂一垂,别有一番乐趣所在。

谁又能想到,这平常路边,以脚尖逗弄小草的女子,竟是大余真正的主人呢。

国君寿宴,外邦来朝,大余热闹更甚,若入人流汇聚之大城,能时有碰到进献队伍。久闻那女帝爱衣裙、爱美,便投其所好,或是备好精美衣裙,针针线线皆值万金,或是配送耳饰、香薰…

种种皆有,不止有外邦相送,那城中大员、村中百姓,也皆要有所表示。城中大员网罗当地奇物,送至金银珠宝,村中百姓无钱无银,便上供米食。

那一场寿宴还未临近,便把大余弄得风风雨雨,人尽皆知。王如意北上途中,渐了解事由,气得脸都铁青了。

尤是路过数村,听闻村中百姓破口大骂,说她不过勤政数年,便已有昏聩之势,今后日子,怕是要受苦喽。

此类骂声不在少数,甚至算得上委婉。更难听之言更多之,言那女帝何止昏聩,早已被色心蒙蔽,寿辰当日,竟在城中选美,大行歌舞。

又于大余城中兴土木,前后揽括近十万余人,为其搭建欢愉场所,又下令邀百官共乐。莫说色心蒙蔽,色之一字不过人之常情,可大可小,不耽误国事便可。然那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之事,却是实打实之。

这可洗不得。总之这寿辰一事,让女帝骂声一片,然有人欢喜有人愁,于某些人而言,昏聩的女帝,远比勤政的女帝更有巧可取。

若史书有载,后世帝王见此方记载,不知会作何感想。王如意怒归怒,却也无奈,眼见那朝奉之物,自各地远向大余城,送至“自己”手中,却偏偏拒绝不得。

李长笑还调笑问她,以前也这般收礼敛财?王如意闻言更气了,莫大的黑锅,就这般扣在她头上。她勤政爱民,可是一代明君,除却如寻常女子一般爱美,倒真无其他癖好。

总之一路北上,王如意的脸是越走越黑,心情郁结,本南下之行,远离朝政,那朝中事务传不入她耳,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耳不听,心自清。与李长笑南下一途,多轻快。然自北上后,近月之事,一一传入其耳,才知这期间,那小真做了这般事。

立万丈高楼,需长年累月,然崩塌不过一刻,朝中忠臣被疏远,被流放,或被杀头,奸诈小人得重用。

上位数月,却不理朝政,她尤记得剥名前夕,手中有三份奏折,关乎各地灾情,还未来得及批注,北上途中,路过一处,见因朝中不作为,灾情愈演愈烈,百姓流离失所,惨绝人寰。

又叛党滋生,又恶匪作乱。

王如意自是心疼,本欲潇洒乘风去,傲游云端独享清乐。渐见此情形,又悲又叹,终放不下他们。

她注定失去些什么,才能换来些什么。故余下行程,她十分珍惜每分每秒,闲暇时,便会问李长笑,问他为何要帮自己。

李长笑目的可多了,为陵墓,为百姓,为顺心,为修行,随便一个,都挑不出丝毫毛病,大意、私心皆有。然王如意却又失望,想在那无数理由中,听到独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她目光热烈。

李长笑欲言又止,最后却未开口,只道是天下之事,难尽善尽美,他总要离去,思前想后,便不再说那易引人误会的话语。

若真真顺心而言,将心声悉数吐露,那万千理由中,确有独属于王如意的一份,见她可怜,见她娇艳,见她灿烂,见她热烈,理由亦是很多,也皆是出自真心。若说出口,王如意定又会欣喜,可…

多年而来,唯有其鬼仆玉罗刹,最了解那李长笑,他是最矛盾之人,潇洒却不洒脱,重情却又淡情。

看似逍遥天地间,天不可拘,地不可束,见者皆赞叹羡慕。

然蓦然见回头。

却不过独身一人,茫茫一片罢了。

纵使是那最了解他的鬼仆,也早已魂体稀薄,缩至魂珠…

潇洒自是潇洒,却不过半真、半假、半装、半傻而已。

第527章 北上

寿宴之事如火如荼,条条官道车马不绝,金银财宝、各地奇珍皆在路上。民间骂声一片,更因财宝重,引得匪祸横行。

殃及池鱼,连那寻常赶路的百姓,都遭其所波及,死于非命之手。红袖女侠再扬名,那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传言死于其手者,早已不计其数,且皆是万恶之徒。

因名声渐大,江湖中对那女侠真容越发好奇,然只听其名声,未见其人,纵使江湖相遇,对方也总披上一件红斗笠,有半透轻纱垂下,那面容半显不显。

眼尖目锐者,大体可看出此女容貌不差,却总看不清。也正是那神秘感,使得红袖女侠的威名大肆传播。

相比于男子,显然女子更喜听红袖女侠的故事,常用作“巾帼不让须眉”的典型案例。王如意飘飘然,却也挺有危机意识,从李长笑那里学了两手简单剑术。

她要求倒挺多,厉害的,好看的,轻松的,一下子便可成为高手的。世界哪有这种好事,不过近日内,习得一两剑,却也绰绰有余。

只需拿准时机,那一二剑可杀高手,必要时也算防身之术。第一剑,即是抽剑,此一剑抽剑即见血,是偷袭、杀人、耍帅的妙剑。是李长笑无数次抽剑所悟,动作简单。第二剑乃是拨剑,用作防御居多,凡间武学皆可拨动。

一攻一防,仅仅两剑,于某些特定情形,上可震慑群雄,下可自保脱身,万分实用。王如意亦是很快学会,虽远不及李长笑,却也拿捏了几分要意。跃跃欲试下,又遇一恶匪,这一次她亲自出手,一剑将恶匪斩杀。第一次亲手杀人,王如意无半点不适,一来,她绝非少女心性,二来,因她而死之人,太多太多。

长剑在滴血,王如意擦拭血迹,缓缓收剑。

有江湖帮派,于各地散布请帖,邀红袖女侠入了龙湖山庄坐客,江湖中众说纷纭。大余境内,龙湖山庄颇富盛名,江湖中有能力,有胆识之人,皆以受龙湖山庄相邀而自喜。

其名声之大,便是远在朝廷之上的王如意,也听到过一二传闻。查看地图,发现正巧顺路,便受邀入席。

应邀前夕,王如意早早穿束好衣物,又去街里街外各种酒铺,找近半日不见人影,一气之下,先独身去应邀。

对李长笑的飘忽,她早已习以为常,三天两头便失踪一下,据他所说,要么是醉倒在不知名之处,要么是杀山水神去了。

反正总有正事,王如意手脚自由,行动方便,虽期盼李长笑能常陪身旁,却不能以此为囚笼。

以其之聪慧,以及那两招剑术,自保已是无碍。抵达山庄,见山庄内早已设好宴席,各地侠客汇聚,红袖女侠登场,所有目光皆汇聚。

互相恭维一番,王如意一一回应,寻一座位坐下,见案上均是山珍海味,眉微蹙。自跟了李长笑,日日吃食以粗饼白水果子居多,皆粗物,然别有其韵。

那香气扑鼻的奢侈之食,色香味俱全,然奇怪的是,竟然没多少食欲。不知多久,龙湖山庄的主人亲临,与众江湖侠客同食共饮,酒足饭饱后,才进入正题。

原是那山庄主人,所谋甚大,见朝中女帝日渐昏聩,行为越发乖张,自近几月来看,大为暴君潜质,甚至所行之实际,已是暴君之实。

故山庄主人号召群侠,要为天下除暴,欲在那寿宴中袭杀女帝,也好叫后世君王,再行享乐祸民之事时,有所忌惮与约束。

王如意闻言,面色奇怪,又暗含几分愤怒。这帮贼子,让朕去刺杀朕?虽说小真确实该死,但不可明面上死,因为那贼可顶着自己的身份。

山庄主人一番话语,将现场带入沉默,王如意为自己找补几句,提出不同看法,言那女帝如今虽不堪,然先前的功绩,却也是实实在在之事,且宫中多防护,江湖散客去刺杀,无异于以软击石。

庄主带不善之色看来,上下打量王如意,又默默转头看向四周江湖侠客。一人拍案而起,自告奋勇欲北上刺帝。

紧接着,纷纷有人同意,如此一来,王如意便似孤岛般,孤立无援了。近十位场中之士,竟只有她一人不同意。

“既红袖女侠有别的看法,便请在这山庄中,多待上几日吧。”庄主面色铁冷,一甩袖子,侍女齐齐上阵。

王如意抽剑威慑,两剑之威终究有限,最后仍是被擒下,左右各一侍女,擒住她双臂,扣住其肩膀,似押送犯人一般,使得她直不起腰,屈辱极了。

堂堂帝王,阴沟里翻船。

好在山庄之主乃为正道人士,并未打算将王如意如何,只是下令捆起来扣押入山庄深处。待刺帝之行告成,再将其放出。

于是…

那王如意被侍女押解而下,直入龙湖山庄内部,行至一小房间中,被五花大绑,关押了起来。

手腕,脚腕,皆被套一铁圈,铁圈收束,似紧身手镯脚镯,紧紧扣住。此乃是封锁筋脉之物,一但扣上,手掌无力取物,脚掌无力撑地,顷刻变作“废人”。

又被五花大绑,抛在那房间后,便再无逃脱可能。王如意羞愤欲死,自不担忧自身安危。但又在那人面前,再丢一番脸面,怕是无可避免的了。

果不其然。

后半夜一道笑声将王如意惊醒,王如意迷迷糊糊睁眸,见一人站在窗边,捧腹而笑。上下打量狼狈的王如意。

王如意脸都涨红了,却一句辩驳的话都说不出。最后暗啐了一口,心神一松,又彻底睡了去。

万事…皆有白衣在。

全身心皆可托付于一人,那感觉是奢侈的。

第528章 女帝寿宴

更可气的是,李长笑那厮前所思量后,发觉将王如意留在此地,远比自己待着安全,因其自习两手剑术,有渐飘之势,李长笑沿路捕杀众神,还需时不时留意王如意安危。

于是做了个让王如意恼火的决定。闲聊半个时辰,拍拍屁股走人了,险些把王如意气哭不可。对李长笑又爱又恨又无奈,只能默默数鸭子入睡。

另一边。

沿路杀神,李长笑剑渐锋锐,那自洪荒天下而来,形似人,心是兽的香火神祇,所留终是祸患。

既可演练术法,又可积德行善,李长笑何乐而不为,此前因顾忌王如意,只杀周边小神,那稍偏之地大多无碍。

现在王如意被擒,反倒更加安全,李长笑自不介意,一人一剑又朝南去,游过山山水水,去那偏远僻地。

那剑下亡魂聚。

白衣造化生。

又杀之一神后,他掌中生莲,那莲半透半实、似虚似幻,幽幽转动,茵茵波光。“造化”虽为妙法,却有其形。

这朵莲花,便是“造化”此术之形,代表李长笑对此术的领悟、理解种种。修行、炼器、炼丹……凡提升之事,皆从实物中来。造化正处初期,需在一场场血与火,验证、反思、创新,再得新感悟。

月色下。

有人手捧莲花,脚下的山水神明尸首,那莲花波光粼粼,衬得那人韵蕴超凡。非仙非凡,介二者间,风吹树过,簌簌而响,鸟雀蝉鸣。

李长笑收了宝莲,再朝深山中去。那山轻抖,水清晃,似乎在恐惧此人之到来。矛盾的是,那人又假意缠绕,真假一道作主修大道,此道造诣自是最深。假意撩人之人,并非遮蔽视野隐身而行,而是剥离世间,似从未存在之人,在山野间漫步。

神们察觉不到他。

但随着其所临近,大灾天降,大祸将临,山水不安,山水之神更是徒生恐惧,然拔剑后,却有心茫然。

不知何时起。

淡淡的恐惧,笼罩了大余境内山水众神,却不知恐惧从何而来。

足有四日,近半数山水神祇皆折腰,余下零零散散四处奔逃者,一时半会不易寻出,加之寿宴将近,李长笑只得作罢,收剑朝回赶去。

又是两日。

再在那龙湖山庄深处,见到被关押的王如意,后者满脸幽怨,见到李长笑后,索性不做理会,翻了个白眼便别过头去,还在生着闷气呢。却不算受委屈,龙湖山庄之主为人正道,令侍女好生招待,虽手足铁圈未解,然身上绳索,每日傍晚时分便会松开,搀扶其自院内游走活动。

早、晚膳也精心备至,说句不好听的,可比跟着李长笑舒服多了,王如意轻哼一声,侧躺过去,假装看不见那讨厌鬼。

“走不走?”李长笑问道。

这一问,顷刻间把王如意矜持粉碎,她立马接话道:“走!怎能不走!”

那眼神似乎在说,你这死鬼,终于来接人家了。别有一番风情。

本心中幽怨,在这刻一下子便原谅了,眉眼透着喜意。

夜色下,两人离开了龙湖山庄,离去前,王如意才发现,这山庄内上至武功高强,各方享有盛名的江湖侠客、下至照顾衣食寝居的侍女仆从、皆眼底有一抹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