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905章

作者:剑从天降

  印度次大陆,这才是这第二波大军的目标。

  他们将在翻越葱岭后一路南下,与贵霜大军联合,讨伐印度次大陆上那些不臣的诸侯,第一步就全取富饶的恒河流域,为大汉立足印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苏曜自己,则驾乘格里芬,带着莎菲娅先去了趟贵霜,与萨米拉久别重逢,享受了两日团圆日子后,又一番交代,安排好了贵霜与汉军后续的对接工作后便回到了安息故都尼萨。

  这一趟,由于苏曜与莎菲娅等级的提升,格里芬这一次的速度又更快了些,上次24日的耗时这一次不算在贵霜王都的两天,只花了16日的时间。

  尼萨城的街道上,原本因战事紧张而略显沉闷的氛围,在看到空中那道金色身影时瞬间沸腾。

  守城的士兵率先抛下手中的长枪与长戟,跪倒在地高呼“圣主”,消息如同野火般蔓延,商贩丢下摊位、工匠放下工具、妇孺跑出屋舍,密密麻麻的人群汇聚在道路两侧,朝着格里芬降落的方向叩拜,尘土随着无数人的动作扬起,却丝毫掩不住他们眼中的狂热与敬畏。

  苏曜驾驭格里芬,稳稳落在昔日安息王宫的广场之上。

  几个月没见,这座老旧的行宫已被汉军修葺一新,破损的宫墙得到加固,沾染血污的石板也被清洗替换,已能看出几分往日的威严。

  没让苏曜旧等,片刻后,张辽、鲁肃与安莫提等人便匆匆赶来拜见:

  “末将(微臣),恭迎圣主与王妃归来!”

  苏曜翻身跃下狮鹫,伸手虚扶:“诸位免礼。东方最近事务颇多,朕也是方才忙完。如今安息战事怎样,王妃(阿米娜)最近如何?”

  苏曜话音刚落,那边安息正妃阿米娜就挺着有近五个月大的孕肚,在侍女的搀扶下走来。

  “圣主!你可回来了!”

  阿米娜先是瞥了眼莎菲娅同样微微隆起的小腹,道了声恭喜,然后就立刻把最近安息的情况向苏曜汇报:

  “圣主归来,臣妾心中巨石总算落下一半。您若再不回来,时间久了,前线这局势恐怕就真要生变了。”

  原来,一切果如苏曜等人所料,继任的安息六世国王自然不会老老实实等他们来攻,而是利用冬季休战的机会,狠狠的纠集了一波强大的武装力量。

  “其联合波斯故地的几个大贵族,又拉拢了里海沿岸那些不服我们的斯基泰部落,聚集了近十万兵马,屯兵百牢门,数次派兵袭扰我军粮道,还扬言要‘驱逐汉贼,恢复安息荣光’。

  “若不是张辽将军有所准备,赵云将军与巴赫拉姆将军亲率大军截击,他们几乎都打出了山脉,来到尼萨城下。”

  说到此处,阿米娜的语气多了几分愤懑:“更可恨的是,那些人得知您不在尼萨,不知从哪派了许多奸细,到处散布谣言,引得许多归附小邦与部族不安,恐伪王势大,首鼠两端。不但贡赋拖拖拉拉,甚至还有人暗中通风报信,实在是可恨。”

  “哦?那你们是怎么处理的?”苏曜表情平淡问。

  虽然阿米娜说的十分严重,但苏曜之所以在中原老神在在的游山玩水,自然也是通过系统地图大概了解这边情况的。

  战线不会说谎。如今数月下来,安息前线比他离开时已是更近一步,不但已经夺取了科佩特山脉,甚至一口气推到了卡维尔盐漠,拿下了几乎半个波斯,兵峰直逼埃克巴坦纳——即后世的哈马丹,既是古波斯米底王国的首都,也是阿赫美尼德王朝诸多首都中的一个。

  阿米娜见苏曜居然面不改色,反倒露出几分了然笑意:

  “多亏文远将军调度有方,子龙将军与巴赫拉姆将军执行得当——文远将军坐镇后方,以‘连坐法’约束各归附部落,凡私通伪王者,一经查实,全族迁离故土,充作军役;而子龙将军则亲率轻骑,与巴赫拉姆将军和于夫罗单于一起打了个漂亮仗,聚歼贼众三万余人,大破敌军.”

  阿米娜娓娓道来,很快就把当时战事情况向苏曜讲清。

  那是两个月前,刚刚开春时的事情。

  安息临危继任六世国王先是动员国内两万余步兵与近六万骑兵,又加上斯基泰诸部落的两万余骑兵,屯兵百牢门,观望局势。在当他们得知苏曜不在后,立刻就展开宏大的收复失地行动。

  当时,由于安息依然控制大部科佩特山脉防线,故而他们的骑兵队很快就四处出击执行骚扰歼灭的任务。

  而此时的汉军部队却分兵严重,饱受兵力不足的困扰——汉军精锐的并凉骑兵随马超在北方里海周边扩张,关张的混编精锐则在南方波斯湾沿线活动,中部尼萨城周边,只有苏曜带来的赤云骑精锐与部分游牧仆从骑和巴赫拉姆率领的安息绿营,在局部战场上处于绝对的劣势。

  这在平时苏曜带队中路的时候自然不成问题,百战百胜的圣主陛下一个人便可抵百万雄兵,多少人杀过来他都能一路平推。

  然而当苏曜不在后,安息国伪帝则在其奸相的支持下,充分利用了汉军分兵的特点,全力主攻尼萨城方向,以大量骑兵执行多批次的袭扰任务,让汉军无法将力量拧成一股劲,只能疲于奔命的应对,一度打出了相当大的声威,震动整个安息东部疆土。

  但是,那伪王及其谋臣显然低估了张辽的稳健与赵云的锋锐,更低估了巴赫拉姆这位老将对安息战术的熟悉程度。

  很快,他们便在汉军调整战术后付出了血的代价.

第1129章 求援罗马

  埃克巴坦纳,安息王临时行宫。

  安息王沃洛加西斯六世愤怒的咆哮:

  “踏马的!”

  “混账!!!”

  “怎么会这样,之前不还说马上要拿下尼萨城了吗?!”

  早一些前,就在苏曜在洛阳大搞大议礼的时候,安息东部一场大战刚刚落幕,那接连不断的悲惨战报把安息王锤得是痛不欲生。

  幸福离开的太突然,他怎么也想不到,前一段还捷报频传的前线怎么会一瞬间就崩了场。

  六世陛下突然打了个冷颤:“莫非是那个魔头回来了不成?”

  “不,他没有回来但是巴赫拉姆那个叛徒,他…他太了解我们的战术了……”

  新任的宫廷总管跪伏在地,颤颤巍巍的解释:

  “巴赫拉姆!还有那个叫赵云的汉将!他们就像幽灵一样,总能出现在我们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打的我们头破血流!”

  不需要苏曜出手,汉军本身的力量就已经形成了对安息军巨大的代差。

  不管是士兵装备的质量,还是初级火器武器的应用,乃至骑兵集群作战的战术,都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于是,在他们逐渐摸清了安息军的战术后,张辽与鲁肃等人很快就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战术,利用诱敌深入之计引安息军深入尼萨城周边抢掠,然后再一举歼灭。

  宫廷总管的声音带着哭腔,趴在冰冷的地砖上不敢抬头:“陛下,那些汉军狡猾至极,他们一开始的虚弱都是骗人的,送了好多运粮队都是为了麻痹我等!”

  “半月前,他们传出消息,说尼萨城粮草告急,要从木鹿起运一批大规模的粮食救急。”

  “这等好事,咱们前线的将军哪里会能错过?当即是布置大军准备干票大的——如果能够打掉他们这波粮草,尼萨城很快就能不攻而克。”

  “为此,前线的胡拉木将军亲自点了三万骑兵,其中有五千人都是咱们最精锐的铁甲重骑,更有四千斯基泰部落的骑手助阵,可谁知道,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啊!”

  沃洛加西斯六世猛地攥紧拳头,鲜血顺着指缝滴落:“三万精锐!怎么会全没了?!那粮草队到底有多少汉军护送?!”

  “护送的汉军连三千人都不到啊!”总管哭得更凶了,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可那些汉人太会藏了!他们把主力藏在粮道必经的‘黑风谷’两侧的山岩后面,连旗帜都埋进沙子里!胡拉木将军带着人追到谷口时,只看到几十辆运粮车,还有几百个看似松散的汉军步兵,哪里会想到是陷阱?”

  他颤抖着回忆战报上的细节,嘴唇抖得哆哆嗦嗦:“咱们的骑兵冲进去时,那些运粮车突然翻了!里面根本不是粮食,全是晒干的柴草和油桶!还没等咱们反应过来,谷顶就滚下来好多冒着烟的铁球——就是汉军那种能炸响的‘震天雷’!轰隆一声,山谷里到处都是火,战马吓得乱蹦,骑兵们根本坐不稳马鞍!”

  “更狠的是赵云和巴赫拉姆!”总管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极致的恐惧,“赵云带着几百个白袍骑兵,从谷后绕过来,直接断了咱们的退路!他手里那杆银枪快得像闪电,胡拉木将军身边的十几个亲卫冲上去拦他,全被他一枪挑落马下,连胡拉木将军自己,都被他一枪刺穿了喉咙!”

  “巴赫拉姆那个叛徒更不用说!”总管咬牙切齿,却又带着浓浓的无力感,“他带着以前的旧部,穿着安息的铠甲,混在乱兵里,专挑咱们的百夫长、千夫长杀!还喊着‘降汉免死,顽抗者死’!好多士兵本来就怕了震天雷,见巴赫拉姆都反了,直接扔了弓箭投降!”

  沃洛加西斯六世踉跄着后退两步,撞在身后的黄金宝座扶手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眼前发黑,耳边全是总管的哭诉,还有战报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三万骑兵,只逃回来不到两百人,还都是缺胳膊断腿的残兵,连斯基泰部落的首领都被赵云生擒,当着降兵的面斩了首级!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六世喃喃自语,眼神空洞。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安息骑兵天下无敌,就算汉军有些邪术,但也挡不住他大举骑兵的冲击。

  可他却没想到,结果竟然如此残忍,那个传说中的可怕魔头还没参战,自己前线的大军就一败涂地。

  “陛下,还有更糟的!”总管突然想起什么,脸色变得更加惨白,“逃回来的士兵说,黑风谷里的汉军,不仅有震天雷,还有能连发的弩箭!一次能射三箭,射程比咱们的复合弓还远!好多骑兵还没冲到近前,就被弩箭射穿了铠甲,连人带马倒在地上!”

  六世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连发弩箭?!世上竟有这种武器?!”

  “是真的!”总管连连点头,“逃回来的千夫长亲眼所见,还捡了一支汉军的弩箭回来,那箭头是铁做的,比咱们的青铜箭头锋利多了!”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支长约半尺的铁制弩箭,双手捧着递上前。

  六世颤抖着接过弩箭,冰冷的铁触感传来,让他浑身发冷。这弩箭的箭杆笔直,箭头打磨得极其锋利,尾部还有三个小小的羽翼,一看就是从未见过的工艺。

  他突然明白,汉军的强大,不止是那些邪魔妖术,他们冶铁与锻造的工艺也已经远超了自己。

  “混账,混账……”六世颓然坐在宝座上,手中的弩箭“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他想起之前还幻想夺回尼萨城,再反攻驱逐汉军,但现在看来,那些想法简是有些天方夜谭了。

  “让前线的人撤下来吧重整防御,保住百牢门,给我死死守住科佩特山脉防线,没我的命令不准人再出击!”

  “可是陛下,”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忍不住上前,“此刻撤退,军心必然涣散,汉军若趁势追击……”

  “那就让他们追!”六世猛地打断他,眼中布满血丝,“在山地里,我们的轻步兵和弓箭手总能发挥些作用!总比在平原上被他们的铁骑和那种…那种会爆炸的魔鬼武器全歼要好!执行命令!”

  六世陛下终于认清了现实,他知道汉军的强大不是自己就能轻易撼动。

  于是,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对跪在地上的宫廷总管吼道:“立刻派人,不,你亲自去!带上我最珍贵的礼物和最谦卑的国书,走海路,尽快赶到罗马!告诉罗马元老院和那位新皇帝,东方的恶魔已经苏醒,他们的胃口绝不仅仅是一个安息!如果安息倒下,下一个就是罗马!我们需要他们的军团,需要他们的黄金,需要一切可能的援助!”

  “快去!”

第1130章 虎蹲破关

  且说安息人放下了尊严,求助于罗马,同时在国内也全面转入战略守势,只想维持眼前的战线。

  但张辽等人却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大败的后遗症很快就显现出来。

  “冲锋!”

  “全军进攻!”

  赵云与巴赫拉姆一同,根本没给他们任何重整的时间,便发起了凶猛的反击。

  安息人寄予厚望的科佩特山脉防线?

  一个礼拜都没有抗住,便在汉军雷霆万钧的攻势下土崩瓦解。

  他们倒并非都是望风而降,也有部分人尝试过守关,但当那些汉军先锋们推出了几台蹲伏状的黑黢黢的圆柱筒后一切都化为了乌有。

  所有人都想不到,那个不大点的东西竟有如此威力,可以将之前人力投掷的天雷直接发射轰击他们的城门。

  没错,这正是火炮,或者严格来说应该早期迫击炮——虎蹲炮。

  这可是苏曜一直想搞的东西。

  大型火炮现在洛阳已经能制造一些了,但携带困难,若说野战攻城,那还必须要是迫击炮才行。

  但很可惜,一直以来似乎是由于工艺问题,即便苏曜描述的很清楚,但现代那种简便强力的迫击炮也一直无法复现。

  这一次汉军推出来的这几台就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牺牲了不少火力和射程的情况下终于得以问世。可即便如此,产量也极其稀少,全靠顶级工匠手搓。

  不过,即便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血虐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安息人却已完全足够。

  当那一排五个虎蹲炮一同发出惊人的咆哮后,安息人寄予厚望的雄关坚垒,便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摇摇欲坠。

  轰!轰!轰!轰!轰!

  接连五声巨响,仿佛天罚降临。

  初次发威的虎蹲炮由于准头问题,并未能顺利命中城门。

  但他们的炮弹散布城头,顿时也掀起了阵阵恐慌。

  “妈呀!”

  “这是什么?!”

  砖石碎块混合着尘土漫天飞溅,一段女墙甚至直接被轰塌,让躲在后面的安息守军惨叫着跌落。

  这远超他们理解范围的恐怖打击,几乎摧毁了守军本就因前线溃败而摇摇欲坠的士气。

  “妖术!是汉人的妖术!”

  “闭嘴!”

  “死守防线!”

  守将的呵斥刚响起,然后就又是一阵.

  轰!轰!轰!轰!轰!

  第二轮的炮击紧随而至,这一次校准后的火炮终于打到了城门,将他们守城的信心摧毁的丁点不剩——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巨大城门,在震耳欲聋的巨响和冲天而起的火光木屑中,轰然倒塌。

  “城门破了!快跑啊!”

  守将的呵斥被淹没在恐慌的浪潮中。许多安息士兵丢下武器,抱头鼠窜,仿佛慢一步就会被那会喷火吐雷的魔鬼武器吞噬。

  甚至没等汉军步兵发起冲锋,关隘的防御便已然自行崩溃。

  没等硝烟完全散去,赵云银枪一举,发起冲锋:“城门已破,随我冲!”

  赤色的洪流席卷大地,赤云骑带领追随苏曜的匈奴乌孙等游牧骑兵们长驱直入,撵着这些溃兵们一口气直接打穿了山谷,兵锋直指百牢门。

  百牢门乃是安息人在科佩特山脉防线的核心据点,地势险要,营垒森严,囤积着大量粮草与后备兵力,保护着身后的波斯腹地,地位类似于保护长安的潼关。

  也因此,百牢门此时正是安息军总帅伊斯帕布丹的据点,他受命要将此地打造成阻挡汉军兵锋的最强壁垒。

  但是,这位总帅万万没有想到,汉军的推进速度如此骇人听闻。前方的溃败如同雪崩,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完全消化败报、整顿好麾下部队的士气,赤色的狂潮便已马上就要杀至城下!

  “大人,大人不好了!”

  “三天,最迟三天,汉人就要兵临城下了呀!”

  “现在城里已经乱套,该如何应对,还请您尽快拿个主意啊!”

  汉军兵锋之锋锐显然严重打击了百牢门守军的士气,城中人心惶惶,各个面有惧意。

  不少人甚至开始悄悄打起了投敌的主意.考虑到巴赫拉姆将军的影响,许多人私下里都觉得,与其为那个昏聩的伪王和注定覆灭的安息陪葬,不如早早向汉军投诚,或许还能保全家族富贵,甚至在新朝谋得一席之地。

  总帅伊斯帕布丹脸色铁青地坐在帅帐中,听着帐外隐约传来的骚动和恐慌的议论,心中一片冰凉。

  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