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从天降
“那些整天在背后嚼孤舌根的人,总以为自己站着诺大的道理,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明白,时代变了,他们是绝对的小众,孤要建立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是远超历代的伟大王朝,我大汉的子民将走向四方世界,旧的礼法、旧的秩序,若不能顺应这个新时代,那就只能被扫进历史的尘埃。”
他走到厅堂门口,指向南方茫茫大海的方向:
“就像这乐浪郡,孤当年力排众议,坚持要在此屯驻重兵,把你们派来此地守边拓疆,很多人也不理解,觉得这是劳民伤财。但不要紧,孤和陛下今天来此,就是要给汝等一个富贵,这两年大家的辛苦终于要收获回报了——”
苏曜回首望向众人,看了眼万年,就见女帝缓缓起身,郑重宣布:
“朕与唐王决定,今日起在此设海东州,以乐浪城为州治,统马訾水(鸭绿江)以南诸地,复我故汉四郡疆土,并拓韩倭之地。田畴升海东州刺史,太史慈升海东将军,统领该州军政,赐节钺,许州内征伐之权!”
第1102章 天降百济
“什么?!”
“这”
听到万年宣布的话语后,在场文武可谓是满堂皆惊。田畴与太史慈更是愣在当场,难以置信。
海东州?这可是将整个朝鲜半岛及未来征服的倭国之地擢升为州级建制,与内地十三州平级!田畴一跃成为封疆大吏,而太史慈更是获得了“专征伐”之权,这是何等的信任与重托!
田畴的谨慎瞬间被这巨大的信任和重任冲垮,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臣……臣田畴,必竭尽驽钝,肝脑涂地,以报陛下、唐王知遇之恩!”
太史慈更是虎目含光,声如洪钟:“末将太史慈,定不负陛下与唐王重托!必率我海东将士,守土开疆,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苏曜满意地点点头,扶起二人:“起来吧。设州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今南方三韩之地不服统治,海东对面的倭岛诸国更是动向不明,以致我使团亦久无音讯。这次来,我便是要准备解决这两个问题。”
说罢,苏曜便拿出地图,挂在墙上下令:
“首先,子义你之前统管的辽东水军要即刻动员起来,出兵南方海峡,先拿下这两个岛屿。”
苏曜的手指落在朝鲜海峡上的两处岛屿:“此二岛名曰济州与对马,其扼守辽东与三韩海路咽喉,岛上不但可辟良港,屯水师,大岛更是水草丰茂,可养良马,作为我军前哨与补给基地最好不过。拿下它们,则我军进可攻退可守,紧握海东制海权!”
“末将明白!”
史慈目光灼灼,紧盯地图,道:“那对马岛什么情况末将不知,不过这济州岛倒是略知一二,据说是有州胡数千,自为邦国,与对面三韩往来密切,甚至还有姻亲之谊,咱们若贸然兴兵,那三韩酋长怕是不会坐视不理”
“子义多虑了。”苏曜哈哈一笑,“我天朝大军,自不会兴不义之兵,你先派船队出发,带陛下诏命,给当起酋长封官。”
“给他们两条路走——要么接了诏命,带着部众归降大汉,做我海东州治下的顺民,不但可以继续居其祖地,我还会派人赠给农具,教他们耕种和纺织,让他们过上远比现在富足安稳的日子。”
苏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要么,就视同藐视天威,抗拒王化!届时我大军压境,便不再是封官授印,而是刀兵相见!至于三韩?”
苏曜微微一笑:“孤自不会忘了他们,你且让州内大军也动员起来,孤明日便会亲自往南方走上一遭,说服三韩首领。”
说服??
太史慈听了心里一咯噔。他可不是第一天认识苏曜了,这句话背后意味着什么,他可是再清楚不过
太史慈抱拳应诺,目光落在地图上那片标注着“弁韩”“马韩”“辰韩”的区域,忍不住问道:“殿下,那三韩诸部若拒不归顺,是否直接……”他做了个挥刀的手势,眼中闪过惯战沙场的锐光。
苏曜轻笑一声,指尖在金杵上轻轻摩挲,那杵身顿时泛起细微的雷光:“先礼后兵,方显我大汉气度。孤会带着格里芬去见他们的首领,若他们识时务,愿献土纳贡、遣子入洛为质,孤可保其部落存续,甚至授予汉官爵位;若冥顽不灵……”
他话未说完,田畴已上前一步,补充道:“臣已让人查探清楚,三韩之中以马韩最强,首领金延自称‘辰王’,麾下有三万部落勇士,近年常袭扰我辽东边境,劫掠汉民为奴。弁韩、辰韩虽弱,却也依附马韩,对我大汉阳奉阴违。”
“三万勇士?”苏曜轻哼一声,“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就这样,当日,海东州正式挂牌,太史慈发动员令,苏曜则在安排完一切后携万年与莎菲娅游乐浪城,与民同乐。
而次日一早,晨曦微明时,格里芬一声长啸,便载着苏曜向南飞去。
在天空中,他看到了海岸边三百艘战船已扬帆起航,帆上赤色龙旗在海风中招展,如同一道赤色洪流一路南下,在战舰的后面还跟着上百艘大小民船,运输士兵。
这支舰队不止是向济州岛进军,同时也肩负着进行仁川登陆的重任。
至于为何要这样.
苏曜在天空中俯瞰大地,只见半岛中部山脉纵横,密林丛生,根本就没开出一条通畅道路前往南方。
这也是大汉对朝鲜半岛的控制一直局限于北部平原地带,难以有效深入南方三韩腹地的根本原因。陆路行军,不仅耗时漫长,更要面对复杂地形和潜在伏击,补给线也极易被切断。
“果然,跨海登陆,直捣黄龙,才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苏曜心中了然。太史慈显然深刻理解了他的战略意图,水陆并进,双管齐下。
格里芬速度极快,掠过舰队上空,引起下方将士们一阵阵惊呼和欢呼。苏曜并未停留,径直飞向半岛南部。
格里芬的速度远超任何骏马战舰,不到两个时辰,他便翻越了朝鲜中部的群山,抵达马韩地界,下方的景象也渐渐从高山密林变成了开阔的平原。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臣属于马韩的伯济国在此地的核心据点——慰礼城。
伯济国即百济国是也,而慰礼城便是此时百济国的王都,此城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汉江河畔,土地平坦又肥沃。
在后世,慰礼城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即汉城或首尔。
凭借格里芬的空中优势,苏曜很快锁定了慰礼城的位置。那是一座傍山临海而建的土石城寨,规模远不能与中原城池相比,但在这片土地上已算得上雄壮。寨墙内外,可见不少身着皮甲、手持青铜或铁制武器的士兵巡逻,寨子中心一处明显更为高大、装饰着兽皮旗帜与巨大兽骨的建筑,想必就是百济的“王庭”。
当格里芬巨大的金色身影出现在慰礼城上空时,整个城寨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天呐,那是什么?!”
“快看,那鸟上好像有人!”
“难道是,是天神的坐骑吗?!”
见此情景,城内的百济人——无论是士兵、贵族还是普通平民,纷纷冲出房屋,仰头望着这神话般的景象,惊叫声、祈祷声、孩童的哭喊声响成一片。许多人直接跪伏在地,向着天空顶礼膜拜
第1103章 百济秒怂
百济国,慰礼城。
且说苏曜驾驭着格里芬,在慰礼城城寨上空盘旋数周,金色的羽翼在阳光下闪耀,投下令人敬畏的阴影。
苏曜将城内的混乱与恐慌尽收眼底,接着瞬间就瞅准了那座最为高大的中心建筑——百济的“王庭”,他操控格里芬一个俯冲,便在震耳欲聋的呼啸与尖叫声中稳稳地降落在王庭前的空地,掀起滚滚扬尘。
“尔等首领何在?”
高坐在狮鹫背上,苏曜俯视着下方围成一圈,瑟瑟发抖的百济兵士,以当地方言喝问。
与此同时,格里芬还适时的发出一声震人心魄的长鸣,它巨大的鹰首左右转动,锐利的目光扫过四周,吓得百济卫兵顿时是魂飞魄散,狼奔琢突。
“不好了!”
“大王不好了!”
“天神降怒了!”
百济王肖古躲在王庭的石柱后,指尖攥的紧紧,几乎渗出血来。
方才卫兵的哭喊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他统治百济已有仅三十年,自问那也是见过了无数三韩诸部中的勇者,甚至亲封了数位勇士的。可到了如今,见到这鹰首虎身,背生双翼的巨兽从天而降,才知所谓的“部落勇士”在真正的力量面前,根本就是如蝼蚁般可笑。
“大、大王,那怪物……不对,那‘天神’在叫您出去!”贴身侍从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外面的卫兵都吓瘫了,再、再不出去,怕是,怕是……”
肖古王深吸一口气,扯了扯身上缀着兽牙的皮袍,强压下心头的恐惧。他知道躲不过去——那巨兽的目光仿佛能穿透石墙,若真惹恼了对方,整个慰礼城怕是要化为焦土。
于是乎,他只能咬紧牙关,提着腰间的佩剑,在一众贵族和祭祀长老们的簇拥下,颤巍巍地走出王庭。
刚到空地,一道冰冷的目光便落在他身上。苏曜坐在格里芬的鞍上,赤红的龙纹袍被风掀起,手中金杵隐隐泛着雷光,明明是凡人之躯,却透着令人窒息的威压。
“汝便是百济之主?”苏曜开口,以流利的本地话说,“孤乃大汉唐王苏曜,今日来此,只为一事——百济是否愿归降我大汉?”
肖古王喉咙发紧,身后的贵族们更是大气不敢出。
归降大汉?他们既与北边乐浪郡比邻,那对大汉自是不陌生的。可无论如何,他们都从未想过,对方的“王”竟能骑着神鸟从天而降。
族中大祭司悄悄扯了扯肖古王的衣角,示意他先虚与委蛇,可也有几个顽固的贵族按捺不住——那是负责边境事务的首领,常年北上出山劫掠边地汉民。他很清楚一旦归降,自己往日的特权怕会荡然无存。
“汝休要欺人太甚!”
这个满脸虬髯的贵族猛地冲出,指着苏曜怒吼:“我百济乃辰王邦国,岂会向你这外来者低头?你若再不走,我等便……”
话音未落,苏曜眼中便是寒光一闪。不等那贵族说完,他抬手一扬,金杵尖端顿时劈出一道银蓝色的雷光,直直射向对方。
“轰隆!”
雷光炸响的一瞬间,众人眼前便是碎石飞溅,尘土飞扬。
所有人都傻了眼,他们愣愣的看着那闪电直击的位置,待烟尘散去,他们赫然发现,刚刚那叫嚣的贵族竟已变成了一具烧焦的尸体,在地上冒着青烟。
随着那刺鼻的气味在四周弥漫,整个王庭前死寂无声,方才还蠢蠢欲动的百济贵族们全都面如土色,双腿打颤,捂着口鼻连呼吸都几乎停止。有些个胆小的更是直接瘫软在地,裆部渗出腥臊的液体。
苏曜缓缓收回金杵,目光冰冷地扫过噤若寒蝉的众人,最终定格在面无人色的肖古王身上:
“现在,还有人想试试孤的耐心吗?”
肖古王看着地上冒着青烟的焦尸,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天灵盖,牙齿不受控制地咯咯作响。他活了近五十年,见过部落仇杀的血腥,见过山林猛兽的凶残,却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手段——一道雷光便能取人性命,这哪里是凡人?分明是传说中能操控天地之力的神祇!
“不、不敢!”肖古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地面,声音带着哭腔,“百济……百济愿降!愿归降大汉!从今往后,百济便是大汉的臣属,年年纳贡,岁岁来朝,绝不敢有半分二心!”
身后的贵族与祭司们见状,也纷纷跟着跪倒,连大气都不敢喘。方才那名贵族的惨死就在眼前,谁也不敢再拿自己的性命去试探苏曜的底线。
大祭司更是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枚用兽骨雕刻的图腾,双手高举过头顶:“此乃我百济的‘镇族图腾’,今日献予上神愿您大慈大悲,庇佑我百济族人!”
苏曜坐在格里芬背上,俯视着满地臣服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对付这种信奉强权、敬畏鬼神的部落,讲道理远不如雷霆立威来得有效。他抬手示意,格里芬温顺地向前迈了一步,巨大的阴影将肖古王完全笼罩:
“想要得到孤的庇护自然可以,但你们往后需得遵循我大汉的法律。”
“首先,我听说你们这些年掳了不少我乐浪郡的汉民,立刻将他们全部释放。”
“然后,明日我汉军将在弥邹忽(今仁川)海岸登陆,汝等需即刻派人前去清扫出三里营地,备好粮草饮水,不得有半分怠慢。”苏曜的声音穿透空气,落在肖古王耳中如同圣旨,“另外,三日内,你需将百济全境的户籍、田亩、牲畜数量一一造册,交由海东将军太史慈查验。若有隐匿瞒报.”
“不敢不敢!我等万万不敢啊!”
肖古王额头抵着地面,连称“不敢”,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他原以为归降不过是象征性纳贡,却没想到大汉的规矩如此严苛——不仅要释放俘虏、提供粮草,还要交出全族的根基账簿,这几乎是将百济的命脉完全交到了对方手中。可看着地上那具焦尸,他连半分反抗的念头都不敢有,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谨遵神王(他们已不敢直呼唐王,下意识地用了更敬畏的称呼)谕令!我等立刻去办,立刻去办!”
第1104章 会盟三韩
肖古王在苏曜面前几乎是爬着后退,然后才在侍从的搀扶下起身。
他转过身去,对着身边的贵族和头人声嘶力竭地吼道:“还愣着干什么?!没听到神王的命令吗?快去!把所有抓来的汉人都放了,好生安置!召集所有劳力,准备粮食、清水、木料,迎接天兵!”
在肖古王的命令下整个慰礼城瞬间忙碌起来。他们将恐惧化为了动力,没有人敢质疑,也没有人敢拖延。苏曜驾驭格里芬在王庭上空盘旋监督,看到一队队被羁押的汉人百姓被从简陋的窝棚或地牢中释放出来,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此刻却茫然地看着天空中的神兽和忙碌的百济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当有人用汉语高喊“大汉唐王殿下驾到,我等得救了!”时,这些饱受苦难的汉民才终于反应过来,瞬间爆发出震天的哭喊和欢呼声,纷纷朝着格里芬的方向跪拜叩谢。
苏曜心中稍慰,但他并未停留太久,而是在下达了对百济国的最后一道命令后便驾乘格里芬回城。
百济国实在是太穷了,马韩占地虽大,但却是几乎都是些原生态的部落联盟,生产力低下的棒子们现在接待之后的汉军都要竭尽全力,再让他们负担格里芬的补给实在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于是在安排好这边的事务后苏曜便先且回返乐浪。
当苏曜驾驭格里芬的身影消失在北方天际后,那令人窒息的威压也终于随之而去。但慰礼城城寨中,死一般的寂静却依然持续了良久
肖古王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华丽的皮袍早已被冷汗浸透,紧紧贴在他肥胖的身躯上。只是抬手摸摸脖颈,他就仿佛还能感受到那金色巨兽灼热的呼吸和雷电萦绕的恐怖气息。
王上都如此了,周围的贵族和头人们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他们一个个面色惨白,相顾无言,不少人双腿仍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活下来了……我们活下来了……”一个年老的祭司喃喃自语,声音干涩而沙哑。这句话仿佛打开了某个开关,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巨大的后怕瞬间席卷了所有人。有人开始低声啜泣,有人则瘫软在地,望着天空发呆。
但肖古王毕竟是统治百济多年的首领,短暂的失神后,强烈的求生欲和作为统治者的本能让他强行振作起来。他知道,那位如同天神般的“唐王”虽然离去,但他的命令却比山岳还要沉重。稍有差池,下一次降临的可能就不是警告,而是彻底的毁灭了。
“快!即刻派出使者,通报辰王和各部首领,就说大汉神王已至,召各位大人前来慰礼城会盟。”
“就说神王有令,若十日不到者,视同藐视天威,当夷其部族!”
很快,苏曜的命令就如惊雷一般,迅速传遍马韩各部,并向着弁韩、辰韩等部蔓延。
百济国王庭的惨状和“神王”的威能,通过幸存者和飞驰的使者,被添油加醋地传播开来。雷击焦尸、金色神兽、飞天遁地的汉人王者……这些远超想象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在三韩之地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震动。
大多数部落首领在听闻消息后,毫不犹豫地立刻动身,带着贡品和本部兵马,日夜兼程赶往慰礼城。没有人敢拿全族的命运去赌那位“神王”的耐心。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
辰王金延,作为马韩部落的首领,闻知此讯后他的第一反应并非是畏惧什么神王,而是你丫的肖古王想要造反!
“混账!”
辰王金延在王帐中暴怒大喊:“肖古这个老狐狸!竟敢假借汉人之名,召集诸部,他这是要造反吗?!”
他统治马韩诸部二十余年,凭借狠辣的手段和强大的武力压服各方,绝不相信有什么“骑着神鸟、驱使雷电”的汉人神王。在他看来,这必定是肖古勾结外敌、意图篡夺他“辰王”地位的阴谋!
帐下他的心腹将领们也纷纷附和:
“大王明鉴!汉人远在乐浪,何时有过这等人物?”
“定是肖古那老贼的诡计,想诱骗大王前去,好加害于您!”
“请大王发兵,踏平慰礼城,诛杀肖古贼逆!”
这些人如此发言,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百济国乃是二百年前高句丽的一个落魄王子逃难,一路南下跑到慰礼城建立的国都。
上一篇: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下一篇:我的谍战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