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87章

作者:泡泡的猫

  武松起身走出集英殿。

  刚刚出门,何运贞便从身后抓住武松,问道:

  “哥哥,你的意思,可是支持新法?”

  “对,我的小老弟,怕你看不懂!”

  何运贞身体突然松弛下来,像泄了气的皮球,软绵绵靠在武松身上。

  “你这是作甚?”

  “哥哥,你可吓死小弟了!”

  “怎的?你觉得圣上还想调和新旧两派?”

  “是,都这么以为,我怕会错意,忧心一天。”

  何运贞彻底没力气了。

  武松扶着他走出皇宫,林震才从后面追上来。

  “大哥,大哥,今日殿试该支持新法还是旧法?”

  何运贞斩钉截铁地回答。

  林震愣了一下,看向武松,问道:“大哥,该新法还是旧法?”

  武松一样肯定回答。

  林震懵了...

  “我听闻圣上任用新旧两党,该是中立才对。”

  何运贞懒得解释,说道:

  “不与这厮聒噪,哥哥送我到巧月楼去,我要在温柔乡里睡一天。”

  武松找了一辆驴车,按照何运贞说的路线,往巧月楼找妓女耍去。

  留下林震在原地凌乱...

  王禄从身后走过来,看着发呆的林震,问道:

  “怎么了?”

  “武省元说...应该支持新法。”

  王禄愣了一下,随即冷笑道:

  “放屁!圣上调和新旧两党,如今蔡太师在位,肯定是中立!”

  “武松此人虽然学问不错,但终究是穷乡僻壤来的村夫,不知朝政。”

  王禄冷笑,觉得这次殿试稳了,一定能把武松踩下去。

  省试的时候,武松的表现太耀眼了,把所有人的光芒都压下去了。

  特别是《传习录》刊印,武松声名远播、震动京师。

  而这一次殿试,王禄有百分百的把握,自己的策论才是正确的。

  武松支持新法,取死之道!

  临川陈欢附和道:“武松只是一个乡野村夫,哪里比得上王公子,令尊常伴君侧,知晓圣上心思。”

  王禄颇为得意地说道:

  “我爹是户部右侍郎,有直奏圣上之权,自然知道圣上的心思。”

  庐陵欧阳雄听着两人的对话,脸色惨白...

  听王禄这样说,林震终于松了口气。

  擦了擦额头冷汗,林震对着王禄作揖道:

  “王公子所言才是正理,虚惊一场。”

  临川陈欢鄙夷道:

  “我等读书之人,应有自己的见解,而非人云亦云。”

  “武松说甚么,你就信甚么,与蠢猪何异。”

  被骂蠢猪,林震心中愤怒,但当着王禄的面,林震不敢发作。

  “走吧,吃酒去。”

  王禄大摇大摆离开,带着几个小弟往青楼去。

  所有卷子送到贡院糊名,用红笔抄录成朱卷,然后由考官阅卷分档。

  最后排定名次,交给皇帝赵吉审阅。

  北宋之初,皇帝亲自审阅每一份考卷,亲自排定名次。

  后来因为太累了,交给知贡举的官员负责。

  皇帝只负责看优秀卷子,其余不看。

  当然,对于殿试排名有疑问的,考生可以申诉,申请重新阅卷。

  国子监祭酒董逸坐在静室中,仔细审阅每一份卷子...

  时间过得很快,卷子快看完的时候,董逸心里咯噔一下...

  没看到武松的卷子?

  国子监博士胡瑗脸色也不好。

  他们两个都希望武松中状元,也觉得武松应该中状元。

  可是...都没有发现武松的卷子。

  所有阅卷考官的想法一样,都觉得宋徽宗会选择中立调和。

  所以,排名在前面,都是中立派的考卷。

  凡是主张新法,或者旧法的,一律排到后面去。

  最后阅卷完毕,董逸心如死灰。

  排名前二十的卷子,没有武松。

  他看过武松的考卷,读过武松的书,知道武松的行文风格

  前二十的卷子,绝对没有武松。

  怎么会这样...

  “祭酒,卷子和排名都好了,是否送入宫中,请圣上过目?”

  董逸深吸一口浊气,疲惫地点头。

  科举乃国之大事,谁都不敢公然舞弊。

  武松答题不准,那也没办法,只能如此了。

  考官把名次、卷子同时送入皇宫。

第83章 殿试落榜,武松错了?

  何运贞怀抱两个小娘子,美滋滋吃着点心,等待发榜。

  武松大马金刀靠在榻上,因为身材魁梧,软榻几乎坐不下。

  “我到床上去,这榻太小了。”

  武松感觉不得劲,何运贞笑道:

  “哥哥,这楼里的娘子都被你弄得散架了,可没有娘子再能陪你了。”

  “不用,我自己睡觉便是。”

  武松正要进屋,一个小厮匆匆跑进来,喊道:

  “公子、公子,出来了、出来了。”

  武松停下来,何运贞气定神闲地问道:

  “我是不是榜眼?”

  “嗯?那我家哥哥总是状元。”

  何运贞有点失望。

  按照他的预测,其他人都猜错了,只有武松和他猜对了。

  那么,武松是状元,他也能混个榜眼。

  “也不是。”

  何运贞惊讶地看向武松,问道:

  “谁是状元?”

  “李杰是状元!”

  何运贞感觉心脏遭受重击。

  “榜眼是王禄,探花是陈欢。”

  小厮说完,何运贞瘫在榻上,脸色惨白,整个人懵了...

  状元、榜眼、探花,一甲进士没有武松。

  也就是说,武松猜错了。

  不应该支持新法,而应该主张中立。

  “哥哥...这..怎么回事?”

  何运贞努力压制心中冲动,但声音还是在颤抖。

  武松笑了笑,对小厮说道:

  “名次、卷子送进宫了没?”

  “刚刚送进去,我打听到消息,就来禀报公子。”

  “你再去宫门口候着,这排名必有变动。”

  小厮愣愣地看着武松...

  贡院定了的名次,还有变动?

  何运贞大骂道:“去啊!”

  小厮慌慌张张往外跑。

  武松转身进屋睡觉,留下何运贞坐卧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

  “公子,再饮一杯。”

  “不喝,滚!”

  两个小娘子赶忙退下,让何运贞自己等着。

  武松已经睡着了,能听到呼噜声。

  何运贞坐不住,穿上鞋子,亲自往宫里打探消息。

  这里是皇帝赵佶批阅奏章的地方,也是和大臣议论朝政的地方。

  知贡举官员把殿试名次、卷子送入殿内。

  赵佶穿着红袍出来,身边跟着一个气质阴柔,却也挺好看的太监。

  此人是皇帝赵佶的贴身太监杨戬。

  这个杨戬不是二郎神,就是宋徽宗赵佶的太监总管,深受信任。

  坐在龙椅上,拿起名单查看:

  一甲进士:李杰、王禄、陈欢。

  赵佶先拿起李杰的卷子审阅,脸色渐渐不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