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当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第462章

作者:满洲里电鳗

  “都看过了?”

  赵锋的声音响起。

  “回禀大王,都看过了。”

  李伯智躬身道,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此报,是我们掌握舆论,向民众宣传政策风向的最佳手段!”

  赵锋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所以,它很重要!”

  四人身体一震。

  尤用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臣有一问。那篇署名“树人”的文章,见解独到,一针见血,不知是哪位大才?臣,心向往之。”

  黄枭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既然是匿名,自然要为他保密。此事,切莫再问。”

  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中下层的将领,现在还不理解。无妨。”

  “等到今年冬天,暖房里的青菜送到军营。”

  “等到明年北伐,肉食罐头摆在他们面前。”

  “他们,自然会明白。”

  赵锋站起身,目光扫过四人,变得锐利。

  “从明日起,《大楚日报》的重心,要变。”

  “第一,加大力度,宣传大乾的腐败,揭露吴烨的昏庸无道!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为何要伐乾!”

  “第二,着重报道我北境四大营的练兵情况,宣扬我大楚将士的悍勇!为明年的大战,凝聚军心,鼓舞民心!”

  “孤要让这天下,在决战之前,就先分出个胜负!”

  四人齐齐躬身,心中热血沸腾。

第68章 射坤英雄传!(1更!)

  时间一晃,又是半月。

  大年二十九,除夕前夜。

  家家户户挂上了红灯笼,年味渐浓。

  城南最大的“悦来客”茶馆,早已座无虚席。

  就连过道上,都挤满了伸长脖子的人。

  他们不是来听什么名角唱曲的。

  而是来听说书的。

  “上回书说道,那江南七怪,千里迢迢,只为寻找郭靖,教他武艺,践行与丘处机十八年之约!”

  “这郭靖啊,天资鲁钝,但胜在勤勉!学武那叫一个刻苦!可偏偏,他还有另一位师父!”

  “这师父是谁?正是那铁尸梅超风!”

  说书先生一拍醒木,声如洪钟!

  “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何其歹毒!郭靖若是学了,岂不堕入魔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别啊!张先生!再讲一段!”

  “就是!这《射坤英雄传》刚到精彩的地方,怎么就没了!”

  “我给你加钱!”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铜钱像雨点一样砸向台前。

  说书先生擦了擦汗,拱手告饶:“各位客官,不是小的不想讲,实在是……今天的《大楚日报》,就刊载到这里啊!”

  众人一片哀嚎。

  这《射坤英雄传》。

  正是半月前。

  《大楚日报》上新开的连载。

  作者署名,依旧是那个神秘的——树人。

  这故事一出,便如同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襄阳城!

  里面闻所未闻的武功招式,侠肝义胆的江湖豪情,家国天下的恩怨情仇,让所有人都沉迷其中。

  从贩夫走卒,到王公贵族,无不追捧。

  尤其是普通百姓,他们看不懂那些关于国本、功勋的争论。

  但他们看得懂郭靖的憨厚,黄蓉的灵动!

  为了能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故事,无数不识字的百姓,甚至开始主动去识字班认字。

  《大楚日报》的销量,因此暴增!

  ......

  几位平日里眼高于顶,非圣贤书不读的大儒。

  此刻却围坐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

  “下一段,当写郭靖与黄蓉于宝应初会!黄蓉戏耍店小二,郭靖一掷千金,方显其诚!”

  “非也非也!依老夫看,当先写王府之会,让欧阳克、完颜洪烈等人登场,引出后续更大的冲突!”

  “你们都错了!大王给的大纲里,这一段的精髓,在于“情”之一字!要将那少年少女的懵懂,写得淋漓尽致!”

  他们争论的,正是《射坤英雄传》的后续写法。

  赵锋哪里有时间亲自去写。

  他只是抛出了故事的大纲和开头几章。

  便将这活计,交给了国子监。

  起初,这些人还一百个不情愿。

  认为此等“话本小说”,有辱斯文。

  可当他们奉命续写,沉浸其中后。

  一个个,比谁都上头!

  如今,谁能争取到下一章的执笔权,已经成了国子监里最高的荣誉!

  ......

  襄阳城外,官道之上。

  一队满载货物的商队,正缓缓向东而行。

  “刘掌柜,你这几车货,用油布裹得这么严实,是丝绸还是瓷器啊?”

  一名相熟的行商好奇地问。

  领头的刘掌柜,神秘一笑。

  他拍了拍离自己最近的一辆马车,压低声音。

  “比丝绸瓷器,金贵多了!”

  “哦?什么宝贝?”

  “最新的《大楚日报》,整整一千份!”

  那行商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如今,这《大楚日报》在南十六郡,早已是一报难求!

  襄阳城内一文钱一份的报纸,运到广陵,能卖到一百文!

  运到最南边的岭南,甚至能卖到五百文!

  无数商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催生出了一批专门往返于襄阳与其他郡县,倒卖报纸的“报贩子”。

  刘掌柜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有了这报纸,还做什么丝绸生意?”

  刘掌柜脸上满是得意:“这一趟,顶我过去跑一年!”

  行商满脸羡慕。

  却也知道,这生意不是谁都能做的。

  没有通天的关系,根本不可能在襄阳,一次性拿到这么多报纸。

  而无数的百姓,就在这追读小说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看完了报纸上的其他内容。

  【大乾皇帝吴烨,为修鹿台,耗银三百万两,逼死万名工匠!】

  【大乾兵部尚书,克扣北境军粮,致使三军将士,冬日无衣无食!】

  【论,大楚为何而战?为万民!为天下!】

  【我陷阵营将士,一顿可食三碗肉!皆因大王发明的肉食罐头!】

  一篇篇文章,配上通俗易懂的插画。

  将大乾的腐朽与大楚的强盛,鲜明地对比出来。

  一个念头,如同种子,在南十六郡所有百姓的心中生根发芽。

  大乾,该亡了。

  大楚,当兴!

  明年开春的决战,我们,必胜!

第69章 朕,不会败!(2更!)

  北地,大乾京城。

  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仿佛随时会降下大雪。

  皇宫,紫宸殿。

  殿内烧着上百盆银丝炭,温暖如春。

  龙涎香的气味浓得化不开。

  与殿内金玉的冰冷气息混在一起,形成一种腐朽的奢华。

  大乾皇帝吴烨,斜倚在铺着整张白虎皮的软榻上。

  一名容貌绝色的宫女。

  正小心翼翼地将一枚剥好的鲜红荔枝,送入他的口中。

  这荔枝,是从南楚的商人那进到的。

  吴烨知道,进货的人也知道。

  彼此心照不宣罢了!

  吴烨享受着口中的甘甜,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殿内,一片死寂。

  所有宫女、内侍,都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

  一道黑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殿中央。

  他单膝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