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498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罗汝才听到这话,才敢战战兢兢地爬了起来,不过此时此刻他的内心还是无比紧张。

  要知道他本来想着进京之后一定要在太子和皇帝面前留个好印象,结果没想到一上来就把太子认成了太监,这算怎么回事啊?

  这一刻,罗汝才紧张得浑身都在冒汗。

  朱慈烺端坐在桌旁,将罗汝才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

  他知道对于罗汝才这样的草莽而言,面对皇权的威严,心生畏惧乃是人之常情,若真能做到泰然自若,那才叫反常呢。

  就在这时,有宫女小心翼翼地端着茶盏走了过来,马宝赶忙伸手接过,然后双手将茶盏递到了朱慈烺面前。

  “太子爷,请用茶!”

  朱慈烺接过茶盏,轻掀茶盖,一股淡淡的茶香袅袅升起,他轻抿一口,这才缓缓开口道:

  “罗将军在陕西那边的所作所为,本宫都已悉数听闻。”

  “你以一己之力重创闯贼,为朝廷稳定了西北的局势,此乃大功一件。”

  罗汝才闻言,心中那块悬着的巨石终于落地,同时暗自松了口气。

  他深知尽管自己当时的举动从朝廷的角度看是有利的,但毕竟造成了十万百姓的伤亡。

  所以真要追究起来的话,他就算有十条命也不够砍的。

  但如今听到朱慈烺亲口承认他的功劳,这就如同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下一刻,他赶忙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道:

  “多谢太子殿下明鉴,臣愿为朝廷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朱慈烺微微点头,目光在罗汝才身上停留片刻,然后继续说道:

  “以你目前的身份,无论是留在京城,还是陕西、河南等地都是不合适的,毕竟你们这些农民军与当地官员、百姓之间的矛盾太深了,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燎原大火。”

  “所以,还是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前往辽东吧。”

  “到时候你去辽东做个参将,好好把你的才能发挥出来对付建奴。”

  对于罗汝才,朱慈烺还是打算按照之前的计划把他送到辽东去。

  毕竟这家伙看起来确实挺毒的,想必对付建奴也有几分本事,所以还是去辽东“祸害”建奴吧!

  不管到时候有什么阴谋诡计,直接往建奴身上使就行了。

  而罗汝才当然也知道以自己的出身和过往是不可能留在京城当官的,那些朝廷官员一个个眼高于顶,视他们农民军为洪水猛兽,又怎会容他在京城立足?

  因此他早已做好了去辽东的打算。

  更何况朱慈烺居然让他做参将,要知道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职啊!

  在朝廷的官职体系中,正三品已然是不低的位置,也算是手握实权,威风凛凛了,罗汝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当下,罗汝才赶忙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地板上,道:

  “臣遵命,臣定不负太子殿下厚望,誓在辽东建功立业。”

  朱慈烺再次点头,紧接着似乎想起了什么,然后笑着问道:

  “听说你这次进京还带来了十多个农民军,这是想干什么?”

  罗汝才本来是不打算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其他人的,但眼前这位是大明太子,是大明未来的掌权者,他不敢有丝毫隐瞒,只能如实将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

  “回太子殿下,臣自知罪孽深重,也害怕陛下怪罪,所以带这些人来是想让陛下知道,我们这些农民军为何会走上造反之路。”

  “此前陕西、河南一带天灾不断、百姓们生活困苦,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官府却横征暴敛,毫不体恤民情。”

  “我们也是为了活下去,才不得不造反的,好在如今陛下圣明,愿意接纳臣等,所以臣以此祈求陛下的原谅,希望能原谅臣之前的所作所为。”

  朱慈烺听到这话,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你倒是聪明,没说假话,要是你刚才敢有半句虚言,今日这关你怕是不好过了。”

  “本宫虽年幼,但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你既有诚意,想必陛下也会原谅你的。”

  罗汝才听到这话,心中一惊,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又出了一身冷汗。

  但他还是强装镇定,连忙说道:

  “在太子殿下面前,臣岂敢说谎?臣所说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假,愿受天打雷劈之罚。”

  话说到这里,接下来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朱慈烺随即又道:

  “行了,下去好好休息一下,大概就这两天的时间陛下就会召见你。”

  “届时,你便按你想的来就是了,你是一个聪明人,应该知道如何把握分寸。”

  罗汝才再次磕了一个头,道:

  “臣知道,臣定不会辜负太子殿下的教导。”

  “行了,下去休息吧。”

  朱慈烺挥了挥手,示意罗汝才可以退下了。

  跟聪明人说话其实没那么麻烦,点到为止就很好了,无需过多赘述,对方自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罗汝才这才站了起来,然后在一个小太监的带领下退了出去。

  等到离开东宫之后,罗汝才浑身上下早已被冷汗浸透了,冷风一吹,他整个人打了一个机灵,仿佛从一场噩梦中惊醒。

  此时此刻,他对于这位大明太子实在是有了新的认知!

第348章 周皇后怀孕,崇祯觉得自己又行了!

  本来刚看到这位太子的第一眼,他只觉得平平无奇,不过是个养尊处优的少年罢了。

  但是聊了几句之后,他就发现这位太子爷实在是心思深沉,如同深不见底的潭水,让他一个在江湖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都感到有些害怕。

  那敏锐的洞察力,仿佛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的眼睛,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该有的心智。

  不过也幸好他这次是抱着十足的诚意投降朝廷的,不然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想到这里,罗汝不由得才加快了脚步,匆匆离开了这个让他心生敬畏的地方。

  当天晚上,月色如水,洒在宫廷的琉璃瓦上,泛起一层银白的光辉。

  朱慈烺闲来无事,在书房中踱步片刻后,最终还是打算去见见崇祯,然后跟他说一下罗汝才的事情。

  因为他担心到时候万一崇祯脑子一抽,非要弄死罗汝才的话,那这件事情就不好处理了。

  不仅会让那些农民军寒心,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而此时,坤宁宫内,烛火摇曳,映照出温馨而祥和的氛围。

  崇祯正和周皇后坐在榻上,轻声细语地聊着天。

  崇祯的目光时不时地看向周皇后的肚子,那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温柔。

  好吧,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不断努力,周皇后又怀孕了!

  这对于崇祯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因为不久之后,崇祯又要当爹了,再加上自己马上就要过寿,这简直可谓是双喜临门了!

  这两件喜事对于眼下的崇祯而言,当真是喜不自禁。

  周皇后看着面前一脸微笑的崇祯,满眼也都是幸福之色。

  毕竟她也没有想到自己还会再生孩子,在她看来,自己年纪已不算小,能再次拥有身孕,实属意外之喜。

  当然,现在的周皇后其实也就三十一岁而已,正当风华正茂,只是在古代这个时候,却已然是徐娘半老了。

  紧接着,只见周皇后轻轻摸了摸肚子,感受着那里面微弱的生命跳动,然后笑着看向崇祯说:

  “陛下,您说臣妾这次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黄莺出谷。

  崇祯听到这话,慈爱的笑了笑道:

  “皇后放心,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朕都喜欢。”

  周皇后也是莞尔一笑,那笑容如同绽放的花朵,美丽动人。

  就在夫妻二人情意渐浓,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中时,一阵不合时宜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打破了这份温馨。

  “陛下,太子爷求见,说是有事情要和您商议。”

  崇祯听到这话,有些不爽地皱了皱眉头,那原本上扬的嘴角瞬间耷拉下来。

  他正和周皇后享受这温馨的时刻,却被突如其来的朱慈烺打断,心中自然不悦。

  倒是一旁的周皇后反应够快,她深知朱慈烺深夜求见定有要事,因此赶忙说道:

  “陛下,烺儿这么晚来见你,肯定是有重要事情要和你商议,你还是见见他吧,臣妾先回寝宫等你。”

  说完这话,不等崇祯开口,周皇后便在几个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起身,然后向着寝宫内走了进去。

  崇祯也不好说些什么,随意的整理了一下衣衫,这才说道:

  “让太子进来吧!”

  片刻之后,朱慈烺便走了进来。

  当然,朱慈烺这个时候也知道周皇后怀孕的消息,具体的时间大概是在十天之前。

  当时周皇后身体不太舒服,就宣了太医过来诊断,结果一诊断就查出了三个月的身孕。

  当朱慈烺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怎么说呢,感觉确实是有点意外,毕竟朱慈烺也没料到崇祯会在这个时候再给他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

  不过仔细想想,这件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因为眼下的崇祯和周皇后年龄并不算大,放在后世,也算是正当壮年了,怀孕生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朱慈烺其实也不介意再多几个弟弟妹妹,只要崇祯不搞事情、乖乖待在后宫,谁管他生几个孩子呢?

  反正将来这群弟弟妹妹都要扔到海外去当藩王。

  这也是他早就制定好的计划,将皇室子弟分封海外,既可以避免国内的权力争斗,又可以拓展大明的疆土。

  朱慈烺进来之后,四下一阵打量,发现只有崇祯一个人坐在这里,周皇后却不见踪影。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随即开口问道:

  “父皇,母后何在?”

  崇祯则是直接说道:

  “你母后说有些累了,所以去里面休息去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这才点了点头,随后径直走到崇祯对面,一屁股坐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精致的茶盘走了过来,茶盘上放着一盏热气腾腾的茶。

  小太监微微躬身,将茶盏轻轻放在朱慈烺面前,轻声说道:

  “殿下,请用茶。”

  朱慈烺直接伸手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然后抿了一口。

  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流下,瞬间驱散了身上的丝丝寒意,让他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放下茶盏,朱慈烺这才看着崇祯说道:

  “父皇,罗汝才进京了。”

  罗汝才?

  崇祯听到这话,原本有些不耐烦的表情顿时变了一下,他的眼睛微微睁大,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然后问道:

  “就是那个农民军首领罗汝才?”

  朱慈烺点了点头:

  “就是他!他今天早上刚刚进京,而且下午的时候儿臣已经见过他了,还和他聊了一下。”

  他的语气平淡而沉稳,仿佛在诉说着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崇祯听了这话,顿时更感兴趣了,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道:

  “那你准备怎么安置他?该不会要把他留在京城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