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毕竟召集内阁、六部尚书以及勋贵这件事情,怎么看也是皇帝该行使的权力啊!
太子敢这么做,这不是摆明了越权吗?
说的更夸张点,都能和造反扯上关系了!
说起造反,他们这些大臣们心里也早就有了一些猜测。
毕竟几个月前,这皇宫里似乎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但这种事情涉及到皇权,再加上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哪里敢多说什么?
而且现在太子和皇帝的关系处的还挺好,没有一点嫌隙的样子,这个时候谁要是敢跳出来质疑太子越权或者造反,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再者说了,现在的大明可比之前强多了,简直可以说是起死回生了!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朱慈烺!
如此种种,哪有人敢说半点朱慈烺的不是?
当然,朱慈烺此刻并不知道倪元璐在想些什么,就算知道了他其实也不在乎。
反正他早就和崇祯和解了,这个时候谁要是跑到崇祯面前揭发他之前造反,崇祯都能直接砍了他!
就在倪元璐心有所想之时,朱慈烺的声音再次响起。
“倪大人,我们也出发吧,先去皇宫等着,等其他官员到了再一起商议此事。”
倪元璐回过神来,赶忙起身说道:
“臣遵命。”
随后,两个人便一起前往了皇宫。
因为来得太早,其他的官员还没有赶到,所以倪元璐只能在太极殿先候着,而朱慈烺则是直接来到了后宫找到了崇祯。
崇祯看到朱慈烺来了,不用想就知道肯定又有什么大事儿,于是直接开口问道:
“说吧,这次又是什么事儿?”
朱慈烺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将之前倪元璐呈上来的奏疏递给了崇祯。
崇祯好奇的打开奏疏仔细地看了一下,然后神情瞬间缓和下来,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不错,这件事情户部办得不错,照这样分摊下去,这三千万两的大明国债应该很快就会卖掉。”
“到时候明年修路也就不是问题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
“儿臣也觉得这件事情户部办的不错,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先要和内阁以及一众文武勋贵打个招呼,再用《大明日报》做宣传,如此一来才能顺利推广下去。”
“毕竟大明国债的发行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让大家都了解清楚,才能消除他们的疑虑,让他们愿意购买国债。”
崇祯听到这话,也是点了点头。
“确实应该如此。”
朱慈烺随即又道:
“儿臣刚才已经让人召集了六部尚书、内阁以及一些勋贵,让他们在太极殿等着。”
“父皇你这边准备一下,我们就可以过去了!”
崇祯听到朱慈烺这话,心里着实有些无语。
朱慈烺以前行事虽说也十分大胆,但好歹还遮遮掩掩的,怎么现在就这么明目张胆地以太子的身份下令召见内阁、六部尚书以及勋贵呢?
这不是摆明了告诉众人他在行使皇权吗?
虽然他不在乎,但这种事情还是要低调一些的。
不过崇祯转念一想,突然又不在乎这件事情了。
自己都打算退位让贤了,为什么还要计较这些小事儿?
紧接着,就在崇祯准备离开后宫前往太极殿的时候,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随后他转身走到一旁的两个木盒前。
伸手从两个木盒中各自拿出了一沓厚厚的大明国债。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顿时觉得有些好笑,忍不住问道:
“父皇,你这是打算今天就要把这些大明国债卖出去啊?”
崇祯听到这话,却是一脸认真地说道:
“既然要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此事,这些东西自然也得带上啊!要是能卖出去的话,今天卖出去一些也是不错的。”
“反正他们有钱!”
朱慈烺听到这话,愈发觉得好笑,但也没有说些什么。
随后,父子二人便直接前往了太极殿。
与此同时,太极殿中早已汇聚了一群文臣武将。
不过这个时候,这些文臣武将还有些懵逼,因为之前被传唤的时候,只是说皇帝有重要事务相商,让他们速速前往太极殿,并没有说明具体是因为什么事情。
等他们来了之后,这才发现原来召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群人。
眼下六部尚书、内阁以及勋贵加起来,林林总总的共有二十多个人。
众人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这么多重要人物齐聚一堂。
内阁首辅薛国观率先察觉到了倪元璐的异常,因为倪元璐是最先来到这里的。
他看着倪元璐便开口问道:
“倪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倪元璐听到这话,赶忙笑着回答道:
“回禀首辅大人,此前太子殿下与下官商议了一下有关于修建水泥路的事情,太子殿下有一些想法,今日就是来商讨此事的。”
“至于其中的细节,您等会就会知道了。”
薛国观听到这话,一时间也不好再问些什么了。
虽然他这个内阁首辅是所有文官的领袖,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严格来说,内阁和六部的职责其实还是分开的。
哪怕他是内阁首辅,也不能直接过问户部的所有事情。
更何况这件事情还是倪元璐和朱慈烺一起商议的,他就更没有资格过问了。
他只能耐心地等着,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另一边,几个勋贵也围在英国公身边,纷纷问道:
“英国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陛下怎么会突然召见我们?”
英国公这会儿其实也是一脸懵逼,因为他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
因此他只能无奈的说道:
“诸位,本国公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想来肯定是一件大事,不然陛下和太子殿下也不会把咱们一众的文臣武将全都召集过来。”
众人听了这话,都有些无语,因为英国公这话完全就是废话!
他们算是白问了!
第304章 看来今天不买大明国债的话,都出不了皇宫了!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纷纷猜测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的时候,一个尖锐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陛下驾到!太子殿下驾到!”
听到这话,众人赶忙噤声,之前还有些嘈杂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紧接着,崇祯和朱慈烺缓缓走了进来。
等到崇祯和朱慈烺坐定之后,文臣武将们赶忙行礼。
“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崇祯淡淡的点了点头道:
“众爱卿都平身吧!”
众人听到这话,这才纷纷站了起来。
紧接着,崇祯也懒得再客套了,直接开口道:
“诸位爱卿,今日朕之所以把你们召集起来,其实是为了修建水泥路一事。”
听到这话,众人心里瞬间恍然大悟,原来崇祯之所以召见他们,是为了修建水泥路的事情啊!
说实话,修建水泥路差不多是崇祯登基以来做的最得人心的一件好事了。
因为在水泥路修通之后,整个京城的环境瞬间变得好了起来。
以前京城的道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百姓出行极为不便,而且街道上也总是脏兮兮的。
可自从水泥路修通之后,道路变得平坦宽阔,干净整洁,百姓们出行方便了许多,商人们的货物运输也更加顺畅了。
众人都对这水泥路啧啧称奇,就连他们这些文臣武将也是如此。
正想着,就见崇祯又开口道:
“倪爱卿,接下来的事情就由你来说吧!”
倪元璐听到这话,赶忙站了出来,恭恭敬敬地说道:
“臣遵旨。”
随后他直接面向众人开口说道:
“诸位,根据户部和工部的核算,这次修建整个京城的水泥路总共花费了一千八百万两银子。”
听到这话的时候,以薛国观为首的文臣这边倒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毕竟内阁早就知道了修建京城水泥路的花费情况,所以他们并不觉得意外。
但反观一旁的勋贵,顿时就有些愕然了。
他们虽然知道修路很费钱,但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费钱!
要知道这可是一千八百万两银子啊!比以前朝廷一年的税收都要多!
虽然这银子不是他们的,但他们还是感到有些心疼!
紧接着,倪元璐继续说道:
“即便修路如此耗费银子,但是等到明年开春,朝廷还要继续修路,并且要同时修建三条路。”
“一条是京城通往宣府,一条是京城通往天津,一条是京城通往辽东。”
“这三条路目前估算大概需要四千万两银子。”
什么?
听到这话的时候,别说是勋贵那边炸窝了,就连文臣这边都忍不住了。
其实要是再花个两千万两的银子用来修路他们还是没什么意见的。
毕竟按照改革之后的税收来看,往后每年朝廷最少都会有六千万两银子的收入,两千万两的银子也拿得出来。
而且修建这些道路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京城通往宣府的路修通后,可以加强京城与边疆地区的联系,提高军队的调动速度。
京城通往天津的路修通后,可以促进京城与沿海地区的贸易往来。
京城通往辽东的路修通后,对于辽东的防御和开发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四千万两的银子.
这实在是有点夸张了!
要知道朝廷明年还是要继续打仗的,而打仗就是烧银子,军饷、粮草、武器装备哪一样不需要花钱?
除此之外,还要往蒙古驻兵、往辽东移民、救济受灾的百姓,这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想到这里,内阁首辅薛国观再也忍不住了,没等倪元璐继续说下去他便直接站了出来拱手道:
“启禀陛下,臣觉得此事不妥,虽然户部如今还有不少银子,但一下子拿出四千万两的银子来修路,这是否太夸张了?”
“朝廷的财政状况虽然经过改革有所好转,但也不能如此大手大脚地花钱啊。”
“而且这些银子要是都花在修路上,其他方面的事情该怎么办呢?还请陛下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