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284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几人这才匆忙起身,可无论是脸上还是心理,依旧充满了疑惑。

  就在这时,朱慈烺神色严肃地向前走了几步,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随后开口说道:

  “诸位,接下来要告知你们的事关乎国家最高机密,若无本宫和陛下的允许,你们若敢泄露给他人,那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你们可听明白了?”

  几人听到这话,顿时吓得脸色大变,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但紧接着还是纷纷拱手回应道:

  “臣明白,请殿下放心。”

  开玩笑,都到这个时候了,除了答应还能怎么着?

  紧接着,崇祯这才缓缓开口道:

  “诸位,实话告诉你们吧,根本就没有什么刺杀,所谓的刺杀,不过是朕和太子精心策划的一场戏罢了。”

  什么?

  崇祯这话一出口,薛国观等人满脸皆是不可置信之色,纷纷抬起头,震惊地看向崇祯和朱慈烺,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一般。

  之前他们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有人刺杀崇祯,怎么到了崇祯口中就成了一场戏了?

  很快,英国公率先反应过来,他颤抖着手指向崇祯的手臂,结结巴巴地说道:

  “可可是陛下,您确实受伤了呀,臣当时看得真真切切,那箭确实射穿了您的手臂啊。”

  “不然您手臂上的伤如何解释?”

  “若是做戏,也不能如此吧?”

  崇祯听到这话,笑着拍了拍手臂,神色轻松地解释道:

  “这伤口是前两天朕不小心自己弄伤的,只是划了一道口子,并无大碍。”

  “至于之前你们看到的场面,不过是一个巧妙的机关罢了。”

  “你们要是不信,朕便让你们看看!”

  说着,崇祯便欲拆掉手臂上的纱布给众人看伤口,但很快却被英国公拦下了。

  英国公赶忙说道:

  “陛下,无需如此,臣相信您。”

  英国公可是看得真真切切,眼下的崇祯虽然手臂虽缠着纱布,但基本活动并无问题,根本不像是受了重伤。

  如果他的手臂真的被贯穿了的话,是绝对不可能这般轻松自在的。

  这足以证明崇祯说的话都是真的!

  之前的刺杀,居然真的只是一场戏!

  可是到底是为了什么?

  与此同时,在场的其他三位老臣也都明白了一切。

  薛国观更是眼眶泛红,几乎要哭出来。

  只见他突然上前一步,‘扑通’一声便跪在崇祯面前,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说道:

  “陛下,您为何要这般行事?有何事不能与臣等商议,为何要冒如此大险?”

  “您可知,老臣当时真的差点被吓死啊!”

  崇祯看着眼前的薛国观,心中也是突然泛起一丝感动,随后赶忙伸手将他扶起,叹了口气说道:

  “朕为何如此,难道你不明白吗?”

  薛国观听后,不由的也是在心中长叹一声,因为他已然明白,崇祯之所以会这样,肯定与税收之事有关。

  果然,只听崇祯接着说道:

  “关于大明的士绅们偷税漏税之事,朕早有耳闻,但朕万万没想到,他们竟如此贪婪,今年上交的夏税,居然只有区区五百万石!”

  “在他们眼里,朕就是那么好欺负、好糊弄的吗?”

  李邦华性子急躁,虽主管兵部,不该插手户部之事,但此刻实在忍不住,随即向前一步,大声说道:

  “陛下,这天下士绅大多数皆是贪婪之徒,只知吸食大明的膏血,若再不加以整治,大明必将被他们蚕食殆尽。”

  崇祯听后,颇为欣慰地看了李邦华一眼,点头说道:

  “爱卿所言极是,这便是朕接下来要与你们说的,朕打算借此次‘刺杀’事件,一举解决那些妄图侵蚀大明根基的士绅们。”

  在场几人听后,脸色瞬间变得古怪起来。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崇祯所说的‘解决’,绝非简单惩处那么简单,背后或许隐藏着一场大规模的整治行动。

  不然绝不会费尽心思的非要搞出这么一场‘刺杀’的戏码来。

  难道崇祯是打算对天下的士绅大开杀戒?

  若真是如此,这动静可就闹得太大了,整个朝堂乃至天下都将为之震动。

  在这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这些官员以及勋贵,本质上皆属于士绅阶层的范畴。

  难不成崇祯也要对他们大开杀戒?

  就在众人胡思乱想之时,朱慈烺已然察觉到了众人的忧虑,旋即在一旁补充道:

  “诸位尽可放心,所谓的‘解决’并非将他们屠戮殆尽,毕竟此次牵涉的士绅官员数量实在过于庞大,单纯的杀戮根本无法解决这一难题。”

  “除此之外,本宫已经知晓你们补缴田税一事,所以只要主动补缴田税的,之前的罪责一概不究!”

  众人听闻此言,刚稍稍松了口气,朱慈烺便又接着说道:

  “然而,对于那些不愿意补交田税、依旧选择抗税之人,本宫也绝不放过!”

  “但凡继续抗税之人,不论有无功名在身、无论是平民还是勋贵,一律当斩!家产尽数抄没!其家人男的流放、女的打入教坊司!”

  “若煽动百姓抗税、抹黑朝廷者,诛灭九族,家产尽数抄没!”

  “且以上罪行皆不需要审理和复议,只要证据确凿,立刻实行!”

  “若是这样的罪名还不够,就再给他们加一个弑君之罪!”

  “总而言之,本宫就是要他们把欠大明的税全部都补回来!”

  在场的几人听到这话,瞬间被吓得冷汗连连。

  明末这个时候,每年都会有南方的士绅进行抗税漏税,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天启年间的‘五人墓碑记’了!

  虽然史书上把这五个人写得非常悲壮,但根据后世之人的各种研究和解读,这才发现这件事情根本没有那么简单。

  说的再直白一点,这五个人就是因为抗税才被杀的。

  而这一点刚好符合南方士绅们的集体利益,所以这五个人的地位不断被拔高,直到最后就成为了所谓的‘抗税英雄’!

  当时的天启皇帝面对这种事情也没了办法,补税之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至于后来的崇祯.

  他哥都没做到的事情,崇祯自然就更加不可能做到了!

  也就是说,到了明末这个时候,皇帝们完全那群南方的士绅没办法。

  毕竟皇帝对付士绅们的终极手段也不过就是杀几个人而已,相对于士绅庞大的利益团体来说,这根本影响不到什么。

  反而他们可以借着皇帝杀人的事情大肆抹黑皇帝,说皇帝为了收税不择手段、不顾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死!

  一般的皇帝还真的拿他们没有办法!

  但是很明显,这些招数对眼前这位太子爷是没用的。

  因为这位太子爷实在是太狠辣了!

  朱慈烺也不管眼前这几人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依旧继续说道:

  “等他们把之前欠大明的田税补缴完了之后,朝廷还要对天下田亩展开清查,重新进行丈量,进而大力推广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之策。”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薛国观等人听到这话,顿时一脸茫然,显然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无奈之下,朱慈烺只得从头开始,详尽地讲述了一遍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具体含义和操作。

  待他叙述完毕,在场众人皆以一种仿若看待怪物般的眼神凝视着他,那眼神中满是震撼。

  因为他们实在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太子爷,既然能想到如此精妙的计策!

  其实朱慈烺本来还想推行均田制的,也就是限定每个人拥有的土地数量,防止大明再产生士绅这样的群体。

  不过他最终还是暂时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是因为他心里清楚,饭要一口一口吃,一口气全吞容易噎死。

  就大明目前情况而言,先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才是当务之急,至于其他的,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而且明朝的鱼鳞图册其实也有类似限制土地兼并的作用,可作为日后进一步改革的基础。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倪元璐率先回过神来,只见他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高声赞叹道:

  “妙计,妙计啊!”

  “倘若能将此项政策顺利推行,我大明的赋税问题自此便再无后顾之忧。”

  “依臣估算,往后每年至少能征收三千万石以上的粮食,再加上其他税收,我大明的税收每年全部加起来可达六千万两白银以上!”

  “比太祖时期的税收都要多一倍!”

  “哈哈哈哈哈哈.”

  话说到最后,倪元璐突然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全然不顾君前失仪之罪!

  没办法,他实在是太兴奋了!

  自从当上了大明的户部尚书,他没有哪一年不为钱发愁,眼睁睁看着大明的国库年年入不敷出,甚至连官员的俸禄和军饷都拿不出来了。

  直到现在,突然太子爷提出了一个计策,每年最少可以固定获得三千万石田税,再加上商税,那每年最少就是六千万两白银的入账!

  作为户部尚书,你说他能不高兴吗?

  这么多钱,那可是花都花不完啊!

  旁边的薛国观等人也瞬间想明白了这点,一个个顿时也都露出了激动之色。

  心中不由的感叹道:

  这计策果然是神来之笔,从前期筹备到后续执行,简直可谓是面面俱到,无懈可击。

  若是真的推行下去,这大明最少可以再安稳两百年!

  不过很快,薛国观还是反应了过来,然后上前拉了一下倪元璐的衣袖,道:

  “倪大人,莫要君前失仪!”

  倪元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有点太过于兴奋了,随即赶忙就要下跪请罪。

  只是没等他跪下去,朱慈烺就赶忙上前一步将他扶了起来。

  “倪大人不必如此,现在又不是在朝堂之上,不用讲究那么多繁文缛节!”

  对于面前的这位老臣,朱慈烺还是颇为尊敬的。

  毕竟在明末这风雨飘摇之际,愿意为大明殚精竭虑的臣子已为数不多,倪元璐算得上其中之一。

  就在这时,薛国赶忙拱手说道:

  “太子殿下,此乃绝妙之计,臣心悦诚服,定会竭尽全力推动此事落实。”

  眼见薛国观这个内阁首辅都表态了,其他三人也都赶忙拱手道:

  “殿下圣明,臣等愿尽心尽力推行此事!”

  说这话的时候,英国公的心这才算是彻底放松了下来。

  要知道在来之前,英国公已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甚至以为自己难逃罪责、要为崇祯殉葬了。

  结果如今得知一切不过是崇祯的计划,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他高兴的事情吗?

  至于交税,那算事儿吗?

  要知道他此前已将所有的欠税全部都补交了,况且太子爷刚才也说了,只要是主动缴税的,之间的所有事情一概不究,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突然就在这时,英国公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脑海,猛地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