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244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那就是对付即将到来的三万建奴大军!

  不过当然,郑芝龙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他知道即便眼下大明水师的人数是建奴的四倍还多,但要是真打起来的话,却依旧不是建奴的对手。

  毕竟大明水师擅长的是海战,并不擅长陆战,再加上对方都是骑兵,这场仗就更加没法打了。

  但是也没关系,因为郑芝龙和黄蜚也自有一套属于他们的打法。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黄蜚这边丝毫不敢懈怠,不断加固原本的防御工事和城墙。

  然后又在四周埋设拒马桩,布置各种各样的陷阱。

  一门门火炮更是擦拭得锃亮,并且早已装填好弹药,只等建奴到来!

  终于,在等待了一天一夜之后,建奴的三万骑兵终于气势汹汹地赶到了这里。

  当看到眼前那重新加固的高大城墙、密密麻麻的防御设施以及停靠在岸边的数百艘战船时,济尔哈朗和阿济格都惊得瞪大了眼睛,内心充满了震惊与愤怒!

  济尔哈朗不由得心中暗自叫苦:

  明军怎么会准备得如此周全?此次怕是要无功而返了!

  阿济格更是忍不住愤怒地咆哮道:

  “该死的明军,居然敢在这里建造城池,真把这里当他们的地盘了?”

  “早知如此,就该多带些攻城器械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完全没有办法。

  要知道他们此次前来带的都是骑兵,根本没法携带任何攻城器械,这就导致他们现在根本没法攻城,只能在远处干着急。

  更让他们忌惮的是,城墙上架着一门门擦拭的锃亮的火炮,那些火炮就像一只只张着血盆大口的猛兽,随时准备吞噬他们的生命。

  而大明战船之上,同样装配了不少威力巨大的火炮,只要他们稍有靠近,明军便会毫不犹豫地开炮射击!

  他要是就这么走吧,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又心有不甘。

  大老远的从锦州赶到这里,好不容易见到敌人了却无计可施,这说出去实在是有点丢人。

  于是商议之后,他们还是进行了两轮试探性的进攻。

  一时间,建奴们嘶吼着冲向城池,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阵猛烈的炮火。

  轰!

  轰!

  轰!

  刹那间,硝烟弥漫,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炮弹在他们中间炸开,掀起一片片尘土和血肉。

  两轮进攻过后,建奴这边已是死伤数百人,鲜血染红了城外的土地。

  而且看得出来,这些人不止死于炮火,还有不少人死于明军提前挖的各种陷阱!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终于彻底冷静了下来,再也不敢轻易靠近。

  此时此刻他们心里都明白,眼下的局势对他们极为不利。

  想要进攻吧?

  没有攻城器械!

  想要从盛京调火炮过来,却又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一来一回最起码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

  而且,即便火炮运来,明军完全可以凭借战船的优势抛弃城池,驶入海中。

  等他们放松警惕时,明军又会驾着海船杀回来,到那时,他们将陷入一场永无休止的消耗战。

  正当济尔哈朗和阿济格陷入绝望,不知如何是好时,皇太极的书信终于送到了。

  “报!两位王爷,这是陛下的亲笔书信!”

  一匹快马突然从远方奔来,随后一个人翻身下马,气喘吁吁的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送到了济尔哈朗和阿济格面前。

  两人相视一望,眼神中皆是无比的震惊。

  因为直觉告诉他们,应该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但紧接着,济尔哈朗还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信。

  然而信中的内容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心头。

  济尔哈朗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只见他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地说道:

  “怎么会这样,我们居然真的输给了明军?”

  阿济格在一旁也凑过来看了信,同样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输了就算了,居然还折损了七万精锐?”

  “而且明军还正向盛京逼近?”

  “该死的!为什么会这样?”

  此时此刻,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简直都要被气疯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不过是离开了几天,怎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故?

  好好的松锦之战,怎么就打成了盛京保卫战?

  原来,皇太极在信中告知他们,辽东之战已经惨败,大清损失了七万精锐。

  如今明军的十万大军正步步逼近盛京,形势岌岌可危,让他们务必接到信之后尽快返回盛京救援。

  要是晚了的话,说不定盛京可就保不住了!

  片刻之后,济尔哈朗满心懊悔,一脸愤恨地说道:

  “都怪我们当初轻易分兵,中了明军的圈套才落得如此下场。”

  “要是当时不分兵的话,说不定就不会输得如此彻底了!”

  阿济格也气得咬牙切齿,怒道:

  “该死的明军,他们实在是太狡诈了!他们不敢和我们正面战斗,只会使些阴谋诡计!”

  抱怨归抱怨、咒骂归咒骂,但他们心里也都清楚,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当下最要紧的任务就是尽快带领这三万兵马返回盛京救援。

  他们深知盛京是大清的根基所在,一旦被攻破,那整个大清就有被彻底覆灭的风险。

  至于面前的大明水师.

  他们此刻也无暇顾及了。

  反正据他们之前得到的消息,那一万多的关宁铁骑似乎已经被被大明水师运回了大明,如今这里就只剩下不到十多万的大明水师了。

  虽然大明水师人数众多,但他们都是步兵,根本无法深入辽东腹地作战,最多也就是占据这一片沿海区域而已。

  相比于盛京的安危,这点威胁简直不值一提!

  于是,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简单商议了一下,随即果断下令,带领着三万多骑兵朝着盛京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时间马蹄声如雷,卷起阵阵尘土,他们离去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如此狼狈。

  而不远处的城墙上,郑芝龙和黄蜚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郑芝龙嘴角微微上扬,笑着看向黄蜚说道:

  “果然不出太子所料,建奴要撤了。”

  黄蜚点头应道:

  “是啊,太子神机妙算,建奴又怎会是他的对手?咱们接下来可得好好谋划这辽东的布局了。”

  作为朱慈烺的岳父,郑芝龙一直和朱慈烺保持着频繁的书信来往,再加上海运比陆运快多了,所以他早就知道松锦之战获胜的消息。

  不过在郑芝龙看来,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场仗要是大明败了,那才不正常呢!

  等到建奴的三万骑兵彻底消失在远方,郑芝龙和黄蜚便开始了新一轮的部署。

  首先,安排一部分工匠和士兵在沿海重要据点建立瞭望塔,密切监视建奴的动向,一旦有异常,能够及时传递消息。

  同时,组织工匠对现有的防御工事进行进一步改造,不仅加固城墙,还在城墙周围挖掘更深更宽的护城河,河中设置尖刺等障碍物,让建奴难以靠近。

  除此之外,他们将战船重新编队,一部分战船停靠在港口作为移动炮台,随时支援陆地防御。

  另一部分战船则组成巡逻舰队,在近海区域游弋,防止建奴从海上偷袭。

  总而言之,他们要趁着建奴败退之际,迅速占领这一片区域。

  而且,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短时间内都不用担心建奴再来找麻烦了。

  因为一旦明军的后续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这片区域就将彻底归属于大明。

  到那时,他们便可以以这里为中心,对建奴进行更为严密的封锁!

第189章 左手规则,右手真理,你不服咱就干!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

  转瞬之间,两天的时间便已悄然流逝,朱慈烺给阿布奈定下的最后期限也终于到了!

  按照之前的约定,若是阿布奈同意朱慈烺提出的条件,那他将得到五十万两银子,用来抚恤和犒赏他的军队。

  可若是他拒绝,或者在这规定的时间内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朱慈烺便会默认他不同意。

  到那时,这件事也就彻底画上句号,就当从来也没发生过!

  不过,这件事对于朱慈烺而言,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因为就在昨天晚上,他就收到了郑成功和张世泽从义州城寄来的回信。

  靠着那三十万两银子,郑成功和张世泽成功收买了阿布奈手下的几个大将。

  他们都纷纷表示愿意带领自己的手下归降大明。

  人数约有五千左右!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虑,万一这些蒙古人是诈降的怎么办?

  为的就是骗大明的赏银!

  毕竟人心难测,尔虞我诈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但朱慈烺却毫不在意,因为只要有点脑子的,都会知道这个时候诈降实在是毫无意义。

  眼下明军刚刚在战场上打败了建奴,士气正旺,大有势不可挡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诈降、欺骗大明,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这些蒙古人又不是傻子,他们怎么会放着明军给予的高官厚禄不去享受,反而冒着被砍头的巨大风险去诈降呢?

  再者说,这些蒙古人在跟随阿布奈之前,大多都是普通的牧民,过着风餐露宿、朝不保夕的生活,根本没享受过几天好日子。

  如今,大明抛出了橄榄枝,又是高官又是厚禄,这突如其来的富贵,让他们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心只想归降大明。

  至于阿布奈这个蒙古大汗,在他们心中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毕竟,这个蒙古大汗的称号还是大明皇帝封的。

  实在没多少含金量。

  再者说了,既然连蒙古大汗都是大明皇帝封的,那他们自己归降大明,又怎么能算是背叛呢?

  总之,一切都在按照朱慈烺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就在朱慈烺以为阿布奈真的打算硬气到底,坚决不接受他的条件时,阿布奈却在晚上的时候主动找上了他。

  当阿布奈踏入房间的那一刻,朱慈烺着实吃了一惊。

  因为眼前的阿布奈整个人显得十分憔悴,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精力一般。

  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面色疲惫不堪,就好像几天几夜都没合过眼一样。

  这一幕看的朱慈烺心中不禁有些无语,不过是做个决定而已,有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狼狈吗?

  紧接着,只见阿布奈先是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这对朱慈烺说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