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紧接着,他们如同一群愤怒的狮子,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朝着前方的建奴冲了过去。
在龙纛的引领下,整个战场上已无任何既定计划,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
那就是跟着龙纛冲就完了!!!
龙纛所在之处,就是他们冲锋之处!
边军步兵这一动,之前的京营士兵顿时也坐不住了。
郑成功和张世泽等人远远望去,心中皆是一阵惊愕,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因为他们清楚地看到,那龙纛之下的并非是崇祯,而是朱慈烺!
下一秒,没有丝毫犹豫,郑成功猛地抽出腰间的长刀,高高举起,大声下令道:
“上刺刀!跟着龙纛冲过去杀建奴!”
他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斗志,颇为震撼人心!
京营的士兵们听到命令,迅速给手中的燧发枪上了刺刀,动作熟练而迅速,随后一个个的如离弦之箭般冲了上去。
就连那些平日里负责后勤辅助的辅兵,此刻也被这热血沸腾的场面感染,他们拿起身边的棍棒或短刀,也都纷纷冲了上去。
此刻,要不是热气球无法迅速降落,热气球上面的士兵都恨不得直接跳下来冲上去和建奴厮杀了。
他们在热气球上焦急地跺脚,却没有任何办法。
总而言之,此时此刻,只要是能动的明军,几乎全部如汹涌的潮水般跟着龙纛像建奴冲了过去。
他们一个个都红了眼,心中燃烧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怒火!
与此同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对面的建奴们突然陷入了茫然之中。
他们完全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之间,这群明军就变得如此勇猛了?
刚才也不这样啊!
只有身处后方不远处一座高坡之上的皇太极,凭借绝佳的视野,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
皇太极双手不自觉地抓紧缰绳,指节泛白,手背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他了解汉人的文化,也明白那面龙纛对于明军而言,到底承载着怎样的意义!
那是皇权的象征,是军心的凝聚,是让明军甘愿赴死的信仰!
而且
龙纛所在之处,必是天子所在之处!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崇祯正在带着明军冲锋
刹那间,皇太极的脸色变得惨白如纸,毫无血色,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顺着脸颊滴落在地上,整个人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一阵阵莫名的寒意突然从心底升起。
不得不说,他终究还是小看了崇祯!
原本他想着,即便崇祯御驾亲征,也定然不敢亲临战场,只会龟缩在城内指挥大军。
毕竟据他所知,崇祯这一辈子都未曾上过战场、甚至极有可能连北京城都没有出过。
在他的认知里,这样的皇帝就算真的御驾亲征,也是绝对不可能亲自上战场的!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崇祯竟然真的敢来到战场,而且还直接率领所有的军队压了上来。
那面龙纛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是在向所有人证明,他并非像传闻中的那般不堪。
而这一幕,足以让所有明军视死如归,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
这一刻,皇太极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心若死灰。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战场,看着明军那汹涌的攻势,心中已然明白,这场战争他们大概率已无胜算。
然而,就算是现在想要撤退,似乎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双方决战的区域,距离松山城不过两公里左右,骑兵全力奔跑起来,也就几分钟的时间。
所以,没过多久,这支骑兵就已经冲到了战场之上。
此时此刻,所有的明军骑兵也早已知晓这一情况。
他们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开始不断向着龙纛靠拢,马蹄声整齐而有力。
‘哒哒哒’的马蹄声如同密集的鼓点不断炸起。
每一名骑兵都像是一把利刃,汇聚在一起,组成了一支犹如利剑般的队伍。
下一秒,这支‘利剑’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猛地插进了建奴的军阵之中,直接冲破了建奴原本就有些松散的骑兵队伍。
这一瞬间,所有建奴都感到一阵惊骇。
他们的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微张,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悍不畏死的明军!
仅仅这一次冲锋,明军那边顿时死伤几百人,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而建奴这边更惨!
一下子就死了数千人!
但即便如此,这群明军依旧视若无睹,他们嘶吼着,喊杀声震耳欲聋,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决心,径直朝着建奴的中军杀了过去。
紧接着,后来的明军骑兵迅速对周围被冲散的家奴展开了屠杀!
此时他们的眼神早已充血,面目因愤怒和杀红了眼而变得狰狞,一个个犹如从地狱而来的恶魔,手中的兵器挥舞得虎虎生风。
所到之处,建奴纷纷倒下。
看到这一幕,建奴们彻底慌了神,即便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试图重新组织防线,可建奴士兵们早已乱了阵脚,四处逃窜,压根就不听从号令!
有的士兵甚至丢掉了手中的兵器,只顾着逃命。
就这样,七万明军骑兵如汹涌潮水般充斥着整个战场,好似锋利的刀锋,直直扎入清军军阵之中,随后开始肆无忌惮地冲杀着周围的一切。
但凡挡在他们面前的人,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会在顷刻之间被无情绞杀,有的甚至直接被践踏成一摊肉泥,残肢断臂散落一地。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和硝烟味,令人作呕。
刹那间,建奴的大军彻底崩溃!
而这一切,只因为最前方的那面龙纛,和那面龙纛之下的‘皇帝’!
还未接近最前方战场的代善,原本正意气风发地率领着部队前行,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像是突然被施了定身咒,猛地停下了脚步。
此刻的他眼中满是惊恐,嘴巴张得大大的,呼吸瞬间都变得急促而沉重,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因为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现在他要是再冲过去的话,也只会被明军无情的绞杀!
下意识地,他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皇太极。
只见皇太极此刻也是一脸的震惊,往日的威严此刻已被慌乱所取代,脸上写满了绝望。
虽然刚才接到的命令是带领军队冲击,但此时此刻,代善心中权衡利弊,迅速做出了一个违背命令的决定。
他没有丝毫犹豫,声嘶力竭地大声吼道:
“撤退!撤退!撤退!”
那声音仿佛要冲破这混乱的战场,伴随着他的吼声,代善一马当先,扭头便朝着皇太极冲了过去,身后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好似一面投降的旗帜一般。
他身边的骑兵自然也看到了前面发生的事情,心中同样涌起一股恐惧。
这种恐惧像是瘟疫一般在骑兵队伍中迅速蔓延。
如今看到主将下令撤退,并且一马当先的转身就逃,他们还有什么犹豫的?
当下二话不说,直接折返了回去。
一时间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一行人朝着皇太极奔了过去,扬起的尘土仿佛是他们溃败的遮羞布。
看到代善直接向自己冲了过来,皇太极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着。
他并没有责怪代善的意思,因为他明白,面对这样的情况,撤退才是正确的选择。
这一战!
他们算是彻底败了!
而随着代善这一撤退,周围的建奴也彻底没了继续战斗的勇气,瞬间彻底崩溃!
一瞬间,无数建奴开始不要命地逃跑起来,他们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有的建奴鞋子跑掉了,光着脚在地上狂奔。
有的建奴头盔掉落,被后面的人踩在脚下。
更有的为了尽快逃走,甚至不惜将旁边战马上的同伴拉下马来,然后自己骑了上去不要命的狂奔。
但这一幕,已经不是皇太极可以左右的了。
紧接着,在皇太极的示意下,皇太极身边的传令官哆哆嗦嗦地拿起号角,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号角放到嘴边,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呜”
那声音低沉而悲凉,在战场上回荡,仿佛是独属于他们的哀歌。
眼下他们的大军已然崩溃,想要再战已是不可能,只能看看能不能顺利撤退了。
当然,事到如今这大概也只是一个奢望了。
因为现在明军七万骑兵,还有十几万的步兵全部都压了上来,漫山遍野都是明军的身影,怎么可能让他们轻易撤退呢?
但现在也已经顾不上这些了,能保留多少兵力就保留多少,能活下来多少人就活下来多少吧!
皇太极心中哀叹一声。
下一秒,皇太极直接调转马头,带着身边残余的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头也不回地朝着锦州方向逃了过去。
虽然这样的举动很屈辱,但也是无奈之举。
皇太极是个聪明人,当局势无法逆转的时候,他会迅速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能活着,就还有机会,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而此时此刻,在他们身后的明军,简直犹如一台巨大的绞肉机,毫不留情地绞碎着眼前的一切!
无论是建奴的骑兵、步兵,还是战马,都会瞬间被淹没在大军之中,只留下阵阵惨叫和兵器碰撞的声音!
那声音仿佛是死亡的交响曲,奏响了建奴的覆灭之歌。
与此同时,祖大寿这边,他身边已经不足百人了。
五千跟他突围的大明将士,已然都死在了这战场之上!
活下来的人,包括祖大寿在内,身上满是鲜血和尘土,坚不可摧的甲胄上面都被砍出了一道道血印!
他们只觉得疲惫不堪,仿佛下一刻就要倒下!
但最终还是依旧拼着最后一口气,和周围的建奴战斗着。
并且他们其实并不知道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他们早已被建奴拉扯着摔下了马,此时正聚在一起,背靠背和建奴进行最后的白刃战。
每一次挥刀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仿佛死亡对他们而言只是时间问题。
祖大寿的手臂因为长时间的拼杀,肌肉酸痛到了极点,每一次抬起都像是在举起千斤重物。
可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杀建奴!
就算是死,也要多杀一个建奴!
可就在这时,也不知为何,周围的建奴们瞬间变得无比惶恐,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随后一个个不要命地开始朝着锦州的方向狂奔了过去。
这瞬间让祖大寿等人不知所措,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们停下手中的动作,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
突然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闷雷之声,震的脚下的土地都在颤抖着。
祖大寿一脸诧异的扭头看向后方。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面高高竖起的龙纛,和钢铁洪流般的大明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