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223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可惜,这次的运气就不怎么好了,因为这两支箭都只是射在了明军的铠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虽然火星四溅,却未能对明军造成实质性伤害。

  岳托满心遗憾地看着被明军重重包围的祖大寿,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

  因为他知道想要亲自射杀祖大寿已经没机会了。

  下一秒,岳托用力将手中的弓箭扔在地上,然后抬起头望向了最前面的军队!

  此时此刻,他清晰的听到不断有喊杀声从前方传来。

  他心里十分清楚,不能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当下,最关键的是前方的战况,那里才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他必须尽快率领骑兵前去支援!

  想到这里,岳托也就不再去看祖大寿了,而是果断下令道:

  “不要再理会祖大寿了,全军立刻前往支援前方!”

  他身旁的将领们纷纷领命。

  随后,岳托的骑兵分成两路,像两条灵活的黑色长龙,小心翼翼地绕过眼前这片令人作呕的尸山血海,朝着前方的战场疾驰而去。

  岳托刚带着骑兵离开不久,皇太极便赶到了这片战场。

  看着眼前惨不忍睹的场景,皇太极不禁皱起了眉头。

  放眼望去,整个视野里全是横七竖八的尸体与战马,它们杂乱无章地堆叠在一起,有些尸体已被无数的马蹄和脚步践踏得面目全非,肢体破碎,血肉模糊。

  鲜血在地上汇聚成了一条条小溪,蜿蜒流淌,场面血腥到了极点。

  皇太极心中暗自估算,就凭祖大寿那区区五千人的骑兵队伍,竟然让他们付出了超过一万五千人的惨重代价!

  这是他战前无论如何都没有料到的!

  以往与明军作战,他们总是以少胜多,打得明军丢盔弃甲。

  可如今呢?

  形势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祖大寿仅用五千人,就杀了超过一万五千人的大清勇士!

  想到这里,皇太极满脸愤恨地看向仍在战场上顽强奋战的祖大寿,心中充满了不甘!

  恨不得亲自上去将祖大寿碎尸万段!

  到了现在,他再也没有了丝毫的惜才之心,满脑子想的都是该怎么弄死祖大寿这个祸害!

  但他毕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统帅,很快便冷静了下来。

  因为在他看来,祖大寿的死是必然的!

  毕竟此时此刻包围祖大寿的大清勇士少说也有七八千人,反观祖大寿身边的明军早已不足七百!

  以十倍的兵力优势想要拿下祖大寿,简直是易如反掌!

  所以祖大寿这边已经不需要他在操心了。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支援正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前军。

  从那不断传来的激烈喊杀声判断,双方的战斗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随即皇太极转过头,看向身旁的代善目光坚定地说道:

  “代善,你即刻率领剩下的军队去支援前方!”

  代善听到这话,赶忙恭敬地拱手道:

  “遵命!”

  然后迅速转身,骑上自己的战马,带领着部队迅速离开了,带起的尘土再次弥漫在空气中。

  而此时,前方战场上的局势愈发复杂。

  伴随着岳托骑兵的加入,建奴这边的骑兵总数已达三万之众,就算之前被燧发枪干掉了一些、又经过了拼杀,如今也还剩下两万三千人左右。

  而明军的骑兵之前只折损了不到一千人,还剩下五万九千多人。

  从兵力数量上来看,明军占据一定优势。

  然而让人颇为无奈的是,明军的战斗力总体来说还是稍弱于建奴一筹的。

  再加上这片战场空间十分有限,双方的骑兵在这样的地形中根本难以施展自身优势,这就导致战斗莫名其妙的陷入了僵持状态。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仿佛一首死亡的交响曲。

  双方的士兵们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让整片大地都变得泥泞不堪。

  与此同时,画面回到了松山城内。

  朱慈烺利落地带上独属于自己的龙纹头盔,然后翻身上马,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

  下一秒,他看向旁边的李虎道:

  “把龙纛立起来!”

  随后,朱慈烺目视前方打开的城门,心中默念道:

  “祖大寿,你可要挺住啊!本宫来救你了!”

第177章 立起龙纛!压过去!压过去!

  本来依照朝廷规制,龙纛作为天子专属的至高象征,哪怕贵为太子,也绝无资格动用。

  但是在这战局最为关键的时刻,在场众人皆沉默不语。

  因为这些日子的相处,他们早已敏锐察觉到皇帝似乎对太子言听计从。

  基本上太子说什么皇帝都不会反驳。

  既然如此,他们这些人又怎敢说些什么?

  很快,几名士兵站成两排,双手紧紧握住龙纛杆,齐声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

  一个个身子后仰,脚步稳稳扎在地上,才缓缓将那面高达九米有余的巨大龙纛竖起。

  这龙纛被四条粗壮的绳索牢牢固定在一辆特制的战车上,绳索的每一股都由坚韧的牛皮和粗麻混合编制而成,十分结实。

  战车由四名身强体健的士兵驾驭。

  战车周围环绕着一群身材高大壮硕之人,他们身着厚重的甲胄,平均身高足有一米九!

  这便是护纛营了!

  护纛营的成员都是从各处挑选的精锐,个个天生神力,有万夫不当之勇。

  即便在战场上战车遭遇意外,他们也能凭借自身的力量独自扛起龙纛。

  因为龙纛绝不能倒下!

  一旦龙纛倒下,护纛营全员不问缘由即刻斩首,这是千百年以来的规矩!

  就这样,龙纛被高高立了起来!

  只见这龙纛之上绣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那金龙的鳞片由金线一针一线绣成,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若要挣脱束缚,翱翔天际。

  朱慈烺骑着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缓缓走出,身后一万骑兵整齐排列,他们身着的铠甲由精铁打造,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个个身姿挺拔,犹如一片黑色的钢铁洪流。

  每一名骑兵的脸上都带着坚毅的神情,眼神中透露出视死如归的决心。

  在骑兵之后,是五千重甲步兵,他们身着厚重的重甲,每走一步都发出沉闷的声响。

  仿佛每一步都似能让大地为之震颤!

  就在这时,刺眼的阳光穿透层层硝烟,毫无遮挡地照射下来。

  朱慈烺的眼睛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光刺激,下意识眯起双眼,右手迅速抬起,用手臂遮挡阳光。

  片刻之后,他才逐渐适应这强烈的光线,随后居高临下地俯瞰着眼前的这片战场。

  只见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双方最起码又有数千人战死在这片土地上。

  战场上,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有的尸体残缺不全,有的肢体扭曲,鲜血将土地染成暗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味。

  朱慈烺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甚至有一位总兵也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不幸阵亡,他的尸体被丢弃在一旁,身上的铠甲满是刀痕和血迹。

  不过即便知道了,朱慈烺也不会表现出过多情绪波动。

  因为这是一场关乎两国国运的大战,在这样的战争中,任何的伤亡都实属正常。

  紧接着,他轻轻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和血腥气息瞬间涌入鼻腔,这气息让他心中涌起一股特殊的使命感。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眼神中充满坚定与决然。

  “压下去!!!”

  声音洪亮而有力,在所有人心中回荡。

  传令官接到命令,双脚猛地一蹬马腹,战马嘶鸣一声,朝着远方狂奔而去,用尽全身力气吹响号角。

  “呜”

  那低沉而激昂的号角声,如同一声惊雷,划破战场的上空。

  一万多人的骑兵瞬间闻声而动,如汹涌的洪流,朝着山下勇猛冲锋。

  一时间,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大地颤抖,地面上的尘土被纷纷扬起。

  前方正与清军激战的明军,在杀得难解难分之际,忽然听到一阵激昂澎湃的号角声。

  这声音穿透战场的喧嚣,传至众人耳中,让明军将士们心中猛地一惊。

  他们下意识纷纷回头望去。

  只见松山上,一万骑兵如猛虎下山般汹涌奔涌而出。

  而在最前方,那面巨大的龙纛高高飘扬,猎猎作响,在阳光的照耀下,龙纛上的金龙鳞片闪烁,熠熠生辉,仿若要腾飞而起。

  看到龙纛突然压了下来,士兵们的脑子瞬间就炸了!

  不是

  龙纛怎么压下来了?

  不至于啊!

  几位总兵更是震惊得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就连身体也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心中满是恐惧与疑惑。

  这是因为他们深知龙纛的意义,龙纛之下,必是君王所在之处!

  也就是说

  崇祯真的带兵压上来了?

  因为松山地势高耸,所以从他们所处的方向望去,那一万骑兵好似从天而降的神兵,裹挟着排山倒海的气势而来,场面极为震撼!

  但很快,他们的脸上突然就涌起兴奋的红晕,恰似燃烧的火焰,心中的恐惧和疑惑瞬间被强烈的斗志所取代。

  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极度渴望,随后再次朝着对面的建奴勇猛无畏地冲了过去!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龙纛的出现,如同给明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极大地的鼓舞了士气,让他们的热血沸腾到了极点!

  与此同时,原本在原地待命的八万边军步兵,也被这一幕惊得呆立当场。

  要知道他们原本的作战计划是:

  先等炮兵对建奴进行一轮狂轰滥炸、然后在等京营士兵用燧发枪对建奴进行射击,打乱建奴的阵型,使其阵脚大乱。

  然后骑兵再冲上去与建奴骑兵展开激烈厮杀,等到战场局势趋于明朗时,步兵再一拥而上,彻底将建奴消灭干净。

  可是,如今龙纛毫无征兆地突然出现,完全打乱了他们原有的作战部署。

  不过这些边军的军官们皆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他们迅速回过神来,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大声下令道:

  “兄弟们,跟着龙纛冲啊!”

  “陛下就在龙纛之下!”

  声音在所有步兵中回荡,八万边军步兵听到命令,瞬间热血上涌,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激动的光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