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102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毕竟蒙古已经亡国近十年了,他们一个个的也都成了亡国之奴。

  而今大明皇帝竟要册封林丹汗之子阿布奈为新的蒙古大汗,这岂不是说大明是支持蒙古复国的?

  这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因为这不只代表着蒙古复国,同时也代表着两国的关系更加融洽,他们也能更好地做生意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到了第二天。

  为了这次册封,巡抚衙门经过重新布置显得富丽堂皇,无数的商人和百姓聚集到了门口,想要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第112章 崇祯:吾儿当为尧舜,大明,是你的了!

  巡抚衙门内,红毯铺展,金碧辉煌的仪仗队肃立两侧,各色旌旗迎风招展,彰显着大明皇家的威严与荣耀。

  临时从宣府找来的乐师们这会儿也是十分的卖力,一时间鼓乐齐鸣,声震九霄,仿佛天地都为之动容。

  随着方正化一声令下,仪式正式开始。

  崇祯身着龙袍,头戴皇冠,端坐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目光如炬的看着正在向他缓缓走来的阿布奈。

  在众人的瞩目下,阿布奈终于来到了崇祯面前,然后缓缓跪了下去。

  随即,站在崇祯身边的方正化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念及蒙古各部与我大明世代友好,特册封孛儿只斤·阿布奈为蒙古大汗!”

  “愿两国从此永结同心,共御外敌,共享太平。”

  “钦此!”

  言罢,方正化便将诏书亲手递给了阿布奈,一同递给阿布奈的,还有一枚临时打造出来的国玺

  阿布奈双手接过诏书,眼神中难掩激动之色。

  “臣孛儿只斤·阿布奈谢过大明皇帝陛下!”

  又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之后,这场册封仪式这才结束了。

  巡抚衙门外,百姓和商人们无不欢呼雀跃,因为这一幕代表着宣府将会迎来更加和平的未来。

  朱慈烺也没有违背之前对阿布奈的承诺,当日下午便将答应阿布奈的物资准备妥当,然后转交给了阿布奈。

  这些物资皆来自八大皇商,虽给了阿布奈一部分,但剩余的仍多不胜数。

  除金银珠宝要带回京城之外,其余皆留在宣府,以备日后与阿布奈交易之用。

  朱慈烺知道阿布奈定会带着大量牛羊马匹来交换这些东西,届时再将这些牛羊马匹运回京城,京营的那些士兵也都能吃上肉了。

  为了大明士兵的口粮,他这大明太子可真是费尽心思。

  当晚,阿布奈来找朱慈烺辞行,准备明日一早离开宣府前往草原,聚拢那些不愿臣服于建奴的蒙古部落和蒙古人。

  朱慈烺自然没有异议,随即同意。

  不过临行前,阿布奈将琪琪格留了下来。

  琪琪格此时神色黯然,但她明白,为了蒙古的未来,她只能如此。

  等到阿布奈离去后,她才看向朱慈烺,问道:

  “太子殿下,你准备怎么对我?”

  朱慈烺闻言一愣,问道:

  “什么怎么对你?”

  琪琪格继续道:

  “我知道我哥哥的苦心,所以我不会违背你的任何命令,你想对我做什么都可以。”

  说着,便做出一副任凭朱慈烺处置的模样。

  仿佛不管朱慈烺现在想做什么,她都会接受!

  朱慈烺顿时无语,他要是成年的话,没准会真的对琪琪格做点什么。

  但唯一就是他没成年啊!

  现在的他只有十三岁,就和后世的初中生差不多,身体各方面都没发育完全,他可不想因一时之快而损害身体。

  毕竟,大明皇帝多短命,他还想多活几年呢!

  想到这里,朱慈烺开口道:

  “会倒茶吗?”

  倒茶?

  琪琪格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朱慈烺。

  朱慈烺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晃了一下手中的茶杯。

  这下子,琪琪格终于明白了过来,满脸的无语。

  她本已做好最大牺牲的准备,却没想到这大明太子竟只把她当作一个丫鬟来对待。

  这让她心中五味杂陈,却又无可奈何。

  不过仔细想想,这对她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儿,最起码她不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琪琪格怀着复杂的心情去送了阿布奈和她的族人们,直到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上,她才黯然神伤地回到了巡抚衙门。

  从现在开始,她就是一个人了!

  吃过早饭之后,朱慈烺就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下一步计划了。

  这份计划的核心在于清理朝廷中的东林党、楚党、浙党等势力。

  他早已为此做好了准备,将自己之前的那本生死簿带到了宣府,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众多官员的名字。

  尽管其中只有少数人与此次事件有关,但在朱慈烺看来,这些人都是侵蚀大明的蛀虫,必须予以清除。

  崇祯这会儿并未离开,他站在朱慈烺身旁,翻看着生死簿上的名单,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片刻之后,他抬头看向朱慈烺问道:

  “这些人,你全都要杀掉?”

  朱慈烺面无表情地回答:

  “当然了。”

  崇祯一时语塞,又低头看了一眼上面的名字。

  周延儒、范复粹、冯铨、邹元标、钱谦益、李建泰

  名单上的人有一半他都认识,另一半则从未听说过。

  但既然能上这逆子的生死簿,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人,而且应该都颇有家财。

  看着旁边的几个太监忙碌地抄录名单,准备下发抄家圣旨,崇祯心中思绪万千。

  他转头看向朱慈烺,突然开口问道:

  “逆子,等这次回去之后,你是不是又打算把朕重新关到后宫?”

  朱慈烺抬头看了崇祯一眼,淡淡地回答:

  “不然呢?父皇应该也清楚,就凭现在的你,是掌握不了大明的。”

  “你会给孙传庭十万兵马、然后不问他去了陕西怎么做,也不派监军,只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军饷,全力支持他的剿匪计划吗?”

  “你会给洪承畴需要的一切支持,不插手任何事情,全力支持他在辽东的布局吗?”

  “你会给郑芝龙他想要的东西,然后让他、以及他的二十万水师彻底臣服于你吗?”

  “你不会!因为你害怕这些人像袁崇焕一样欺骗你!”

  “可你要是不支持这些人的计划和布局,那你就救不了大明!”

  “到时候大明的下场无非只有两种。”

  “一种是闯贼越发势大,最终攻破京城,大明灭亡,咱们全家一起自杀殉国!”

  “一种是建奴彻底攻破锦宁防线,然后再攻破京师,咱们全家一起自杀殉国!”

  “与其这样,你还不如把这天下交给儿臣算了。”

  “反正你已经试过拯救大明了,但你没有成功!”

  “既如此,为什么不让儿臣试试呢?”

  “儿臣想让你记住一件事情,那就是整个天下,真正希望大明可以永世长存的大概也就只有你我父子二人了。”

  “其他人或许多少都有点小心思,但你我父子二人绝对不会有小心思,我们为的、以及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让大明能够再次走向巅峰!”

  这一番肺腑之言,直接把崇祯说沉默了。

  就连那些正在抄录圣旨、以及正在四周护卫的锦衣卫们也都沉默了。

  因为他们知道朱慈烺说的没错。

  这大明,需要的不是崇祯这样的皇帝,而是太子爷这样的皇帝。

  有太子爷在,大明定会再次走上巅峰!

  和之前不同的是,崇祯现在虽然在沉默,但他却并未生气。

  因为现在的他已经认命了。

  他明白,就算自己回到京城,再坐上那个位置,也做不到像朱慈烺一样好,甚至有可能会把大明带回原来的轨迹。

  因为他多疑的性格是无法改变的!

  他无法彻底的相信任何人、也无法给予任何人全力支持。

  这是之前他毫无保留的相信袁崇焕留下的后遗症,他真的不再相信任何人了!

  而这样的人,真的不适合做一个皇帝!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他彻底认命了!

  此时此刻,看着眼前的朱慈烺,崇祯突然想到了他的皇兄临终之前对他说的那句话:

  吾弟当为尧舜,大明,是你的了!

  而现在,他也真的很想发自内心的对朱慈烺说出同样的话:

  吾儿当为尧舜,大明,是你的了!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也幸亏他没有说出来,不然朱慈烺最少得恶心好几天,毕竟这些话有点太不吉利了!

  最终,崇祯只是叹了口气,说道:

  “就按你说的做吧!等回去之后,朕还是待在后宫里面,你继续监国!”

  “只要你愿意,朕随时都可以把皇位禅让给你!”

  “不过,你不能再把朕困在坤宁宫了,整个后宫朕都可以自由行走,只要不出后宫就行,你觉得如何?”

  朱慈烺考虑了一下,觉得这样也没啥问题,便点了点头:

  “那就这么说定了。”

  “除此之外,儿臣每年给父皇拨一百万两银子,随便你怎么花,儿臣不管。”

  “只要父皇你别给儿臣惹事儿就行。”

  就这样,父子之间难得达成了共识。

  很快,抄家的圣旨就全部都准备妥当了。

  朱慈烺又叫来锦衣卫和自己的亲兵以及白杆兵,然后将他们分成一百人一组,带着圣旨前往各地抄家。

  不过这次抄的不是京城的家,而是这些人远在江南各处的老家。

  即便还没有给那些家伙定罪,但抄家的事已经可以先行一步了,毕竟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

  于是乎,一支支兵马再次从宣府出发,直奔大明各地而去。

  而在这段时间里,秦良玉正式接手了宣府总兵的位置。

  她将自己的白杆兵打散融入边境守军之中,大大增强了宣府的军事实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