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被抓:我挖自家祖坟还犯法? 第2225章

作者:天榜李哥

  她走上前,仔细观察着桌上的算盘、笔墨和一本摊开的账簿。片刻后,她拿起算盘,手指在上面飞快地拨动了几下,然后将算盘放在了账簿上一个特定的位置。

  只听“咔”的一声轻响,账桌旁边的墙壁上,一幅山水画缓缓向一侧移开,露出了一个暗格。

  暗格里,静静地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盒子。

  钱掌柜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他像看怪物一样看着秦川:“你……你怎么会知道……”

  “很简单。”秦川淡淡地说道,“账簿上最后一行记的是‘蒙顶甘露,一斤,入库’。而算盘上显示的数字,是‘一六八’。‘蒙顶甘露’是茶,产自蜀中雅安。雅安在唐时的邮驿编码,恰好就是一六八。你用这个来做暗格的密码,倒是别出心裁。”.

  这些知识,都是她前世在图书馆里当管理员时,从各种杂书中看到的,没想到今天竟派上了用场。

  萧承煦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他上前打开其中一个最大的盒子,里面,果然放着一个和皇后手中一模一样的白玉瓶。

  他心中一喜,正要拿起,却被秦川按住了手。

  “殿下,小心有诈。”

  秦川从头上拔下一根银簪,小心翼翼地拨开瓶塞,一股奇异的药香顿时弥漫开来。确认无毒后,萧承煦才将解药拿了出来。

  然而,在白玉瓶的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

  萧承煦拿起纸条,只见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两行字:

  “此药可解‘蚀骨’之毒,然,药效仅能维持一月。一月之后,余毒复发,神仙难医。欲求根除之法,请君西行入蜀,亲临唐家堡。”

  落款,是一个血红色的“唐”字。

  萧承-煦拿着纸条的手,猛地收紧。

  唐门!

  他们竟是如此的阴魂不散!

  这根本不是解药,这只是一个钩子,一个催命符!他们算准了自己会找到这里,算准了自己会拿到这所谓的“解药”,然后用皇帝的性命,逼着自己前往蜀中,去他们的老巢,那个龙潭虎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京城的危机暂时解除,但一场更凶险、更漫长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萧承煦抬起头,望向西方的天空,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滔天的战意。

  “蜀中,唐门……”他一字一顿地念道,“好,很好。本王,会亲自去会会你们!”

  萧承煦冰冷的目光从纸条上移开,落在了被赵无忌死死按住的钱掌柜身上。

  那张肥胖的脸上,此刻已经没了之前的嚣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计谋得逞的诡异得意。

  “靖王殿下,这趟蜀中之行,您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第四千四百五十九章 唐门的盛情

  钱掌柜喉咙里发出咯咯的笑声,像一只被踩住脖子的肥鸭,“唐门的盛情,可不是谁都有福气消受的。”

  萧承煦没有理会他的叫嚣,只是将那张写着“蚀骨”解药的纸条和白玉瓶一并收入怀中。

  他蹲下身,平静地看着钱掌柜,那眼神里没有怒火,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反而让钱掌柜的笑声戛然而止,心中莫名地升起一股寒意。

  “本王会去蜀中,但不是被你们逼着去。”萧承煦的声音很轻。

  “在你死之前,本王想知道,京城里,除了万珍楼,还有哪些唐门的据点?你们的上线是谁?通过什么方式联络?”

  钱掌柜把头一偏,一副宁死不屈的模样:“靖王殿下就别白费心机了。我们唐门子弟,嘴里都藏着毒囊,只要我想,随时都能……”

  他的话还没说完,赵无忌蒲扇般的大手猛地捏住了他的下颌,只听“咔”的一声脆响,钱掌柜的下巴竟被硬生生卸了下来。

  剧痛让他浑身抽搐,口水和眼泪瞬间糊了一脸,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只能发出“呜呜”的悲鸣。

  “跟我赵无忌玩这套,你还嫩了点。”赵无忌不屑地撇了撇嘴,“军中审讯的法子,有一百多种能让你想死都死不了。要不要挨个试试?”.

  钱掌柜眼中终于流露出惊恐之色。他混迹京城,见过各种狠角色,但从未见过赵无忌这般,动手干脆利落,眼神里却像是在看一头待宰的猪,没有丝毫情绪波动。那是真正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才会有的眼神。

  “没用的。”秦川在一旁开口了,她的目光扫过钱掌柜因为惊恐而微微颤抖的手指,“唐门的人都受过严酷的训练,酷刑对他们来说,只会让他们意志更坚定。想让他开口,得换个法子。”

  她走到钱掌柜面前,蹲下身,与他对视。她的眼神很清澈,也很平静,没有威胁,没有逼迫,就像在看一件寻常的物件。

  “钱掌柜,你在京城潜伏了十五年,对吧?”秦川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拉家常。

  钱掌柜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秦川没有理会他的反应,继续说道:“你本名不叫钱富贵,你叫唐坤。十五年前,你离开蜀中时,你的儿子唐小宝才刚满三岁。你跟他说,爹出去给他挣一座金山回来。为了让他相信,你还亲手用糖人给他捏了一个你自己的样子。”

  钱掌柜的身体猛地一震,脸上的肥肉都在颤抖,他死死地盯着秦川,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这些事,是埋在他心底最深的秘密,除了唐门最核心的几个人,绝不可能有外人知晓!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小厮,到底是谁?

  秦川仿佛没有看到他剧变的脸色,自顾自地说了下去:“你每年都会收到一封从蜀中寄来的家书,信上会附一张你儿子的画。去年,你儿子画的是一匹马,他说,希望爹能骑着高头大马,像个大将军一样回家。那封信,就藏在你卧室床头第三块砖石后面的暗格里,对不对?”.

第四千四百六十章 最脆弱的地方

  “你……你……”钱掌柜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了。酷刑没能让他屈服,死亡的威胁没能让他动摇.

  但秦川这几句平平淡淡的话,却像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他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

  他引以为傲的伪装和意志,在对方面前,竟像透明的一样,被看得一清二楚。

  这些信息,自然不是秦川凭空得知的。

  在之前的世界里,她整理过一本关于古代秘密组织的研究资料,其中就有关于唐门内部成员管理的档案分析。

  唐门为了控制外派的弟子,会详细记录下他们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性格弱点,并以此作为控制和要挟的手段。

  而这些资料,恰好是唐门一个叛徒泄露出来的。秦川只是根据钱掌柜的年龄和地位,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和诈术,没想到竟一语中的。

  “呜……呜呜……”钱掌柜不再挣扎,这个刚才还视死如归的硬汉,此刻竟像个孩子一样,发出了压抑的哭声。

  萧承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示意赵无忌把钱掌柜的下巴接了回去。

  “我说……我都说……”钱掌柜瘫软在地,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求王爷……给我儿子留条活路……”.

  一个时辰后,天已大亮。

  萧承煦、秦川和赵无忌三人,已经回到了靖王府。钱掌柜招供出的一切,让京城的局势变得愈发波诡云谲。

  唐门在京中盘踞多年,势力早已渗透到各个角落,甚至在朝中,都有他们安插的棋子。万珍楼,不过是冰山一角。

  “殿下,此事必须立刻面呈陛下!”赵无忌面色凝重,“唐门狼子野心,竟敢将手伸到宫里,这已是谋逆大罪!”

  萧承煦却摇了摇头,他的脸色比任何时候都要沉静。“父皇现在的情况,受不得刺激。而且,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钱掌柜的口供,在那些老狐狸眼里,随时可以被说成是我们屈打成招。”

  “那怎么办?就这么干等着?”赵无忌急了。

  “不。”萧承煦看向秦川,“秦川,你有什么看法?”

  被点到名的秦川正在走神,她还在回味刚才审讯时的感觉。那种将心理学和信息差结合起来,兵不血刃地击溃对手的快感,让她有些着迷。听到萧承煦问话,她才回过神来。

  “殿下,我认为,现在我们要做两件事。”秦川整理了一下思绪,条理清晰地说道,“第一,将计就计。唐门要我们去蜀中,我们就去。这既是陷阱,也是机会。只有深入虎穴,才能找到彻底根除毒素的方法,也才能查清他们真正的图谋。第二,稳住京城。我们必须在离京之前,安排好一切,既要保证陛下的安全,也要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她的分析,与萧承煦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点了点头:“具体怎么做?”

  “去蜀中的事,不能以靖王的名义去,太过招摇。殿下可以向陛下一病,然后以寻医问药为名,秘密前往。这样既能麻痹唐门,也能让朝中的对手放松警惕。”秦川顿了顿,继续道,“至于京城,我们需要一个有足够分量和能力的人,在我们离开后,能镇得住场子,并且绝对可靠。”.

第四千四百六十一章 部分兵权

  萧承煦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人影。“镇国公,林伯父。”.

  镇国公林博彦,是萧承煦母亲的亲哥哥,也是当朝宿将,手握京畿卫戍部队的部分兵权,为人刚正不阿,是皇室最忠诚的拥护者。

  “没错。”秦川点头,“但要说服镇国公,光凭我们的一面之词还不够。我们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所有人都看到唐门威胁的契机。”

  “什么契机?”赵无忌追问。

  秦川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唐门不是在朝中安插了棋子吗?我们就把这颗棋子,揪出来,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

  当天下午,靖王萧承煦身染重疾、卧床不起的消息,便如风一般传遍了整个京城。

  一时间,靖王府门前车水马龙,前来探望的王公大臣络绎不绝,但都被王府管家以“王爷需要静养”为由,一一挡在了门外。

  皇宫,养心殿。

  皇后坐在床榻边,亲手为皇帝擦拭着额头。皇帝的脸色依旧苍白,但呼吸比之前平稳了许多。那瓶来自万珍楼的“解药”,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

  “陛下,靖王他……”皇后欲言又止,眼中满是担忧。

  皇帝缓缓睁开眼睛,眼神虽有些浑浊,但依旧透着帝王的威严。“承煦的性子,朕了解。他这个时候‘病倒’,必然有他的道理。唐门……这群藏在阴沟里的毒蛇,是该好好清理一下了。”

  “可是,他们要承煦去蜀中,那不是羊入虎口吗?”皇后急道。

  “是虎口,也是龙潭。”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朕的儿子,是龙。朕倒要看看,是他这条龙能搅动蜀中风云,还是唐门那座小庙,能困得住真龙。”

  他挣扎着坐起身,对身边的太监总管吩咐道:“传朕的口谕,召太子、雍王、以及六部九卿,明日早朝,于太和殿议事。朕,要亲自上朝。”

  消息传出,满朝文武为之震动。

  所有人都明白,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在朝堂之上,拉开序幕。

  翌日,太和殿。

  金色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格,照在冰冷的地砖上,却驱不散大殿内凝重的气氛。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揣测和不安。龙椅之上,久未上朝的皇帝身着龙袍,面色虽显苍白,但腰背挺得笔直,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臣子。

  太子萧承德站在百官之首,一身明黄色的太子蟒袍,面带关切之色,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身后的雍王萧承启则是一脸的幸灾乐祸,时不时地瞥向靖王的位置——那里,空无一人。

  “众卿,朕抱恙多日,有劳诸位为国事操劳了。”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病后的沙哑,却依旧充满了威严,在大殿中回响。

  “为陛下分忧,乃臣等本分!”百官齐声应道。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太子:“太子,朕听说,老七病了?”

  太子萧承德立刻出列,躬身道:“回父皇,七弟昨日突染风寒,卧床不起。儿臣已派了太医前去诊治,只是……只是七弟的病症有些奇特,高烧不退,人也昏沉,太医们都束手无策。”他说得情真意切,仿佛真的在为自己的弟弟担忧.

第四千四百六十二章 锐利起来

  “哦?竟有此事?”皇帝不动声色,目光却变得锐利起来,“京中名医众多,太医院更是卧虎藏龙,怎会连一个小小的风寒都治不好?”

  此话一出,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又紧张了几分。一些心思敏锐的大臣已经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就在这时,一个官员从队列中走出,跪倒在地:“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众人看去,正是御史中丞李思源。此人是太子一党的骨干,向来以言辞犀利、专好攻讦闻名。

  “讲。”皇帝淡淡地吐出一个字。

  李思源叩首道:“陛下,靖王殿下乃国之栋梁,身系江山安危。如今病势沉重,非同小可。臣听闻,川蜀唐门,医毒之术冠绝天下,其门中有一种名为‘还魂丹’的奇药,能治百病,活死人。为靖王殿下计,为我大周江山计,臣恳请陛下,立刻派遣使臣,携带重礼,前往蜀中,为靖王殿下求药!”

  他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大义凛然,仿佛真的是在为萧承煦的身体着想。

  太子立刻附议:“父皇,李大人所言极是!七弟的病拖不得,儿臣愿亲自为使,前往蜀中,为七弟求回神药!”

  雍王萧承启也不甘示弱,跟着出列:“父皇,儿臣也愿为七弟分忧!”

  一时间,太子党羽纷纷出言附和,整个朝堂上,都充斥着请求前往蜀中求药的声音。他们表面上是在关心靖王,实则是在将萧承煦往火坑里推。谁都知道唐门是什么地方,也都知道皇帝对唐门的忌惮。他们这么做,一是为了坐实靖王“病重”的事实,让他无法再参与朝政;二是为了逼迫皇帝表态,若是皇帝同意,那便是将靖王送入险地,若是不同意,便会落下一个不顾儿子死活的冷血名声。

  好一招恶毒的阳谋!

  龙椅上的皇帝,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他没有看那些上蹿下跳的臣子,目光反而落在了队列末尾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

  那里站着工部虞衡司郎中,宋文博。一个从五品的官员,在今天这个场合,几乎没有他说话的份。

  “宋爱卿,”皇帝突然开口,点到了他的名字,“你主管天下矿藏、山川地理,想必对蜀中之地,比旁人要熟悉一些。你来说说,这唐家堡,是个什么去处?”

  宋文博显然没料到皇帝会突然问他,他愣了一下,连忙出列,躬身道:“回……回陛下。臣……臣才疏学浅,对唐家堡所知不多。只知其地处蜀中险要,山高路远,寻常人难以进入。且……且唐门中人,性情乖张,不喜与外人往来。”

  他说话时眼神躲闪,语气也有些结巴,看起来一副老实巴交、胆小怕事的模样。

  “是吗?”皇帝的语气意味深长,“只是性情乖张吗?朕怎么听说,唐门擅长制毒和暗器,行事诡秘,江湖上人人谈之色变呢?”

  宋文博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连忙叩首:“陛下明鉴!此……此皆为江湖传言,当不得真。唐门虽隐世,但亦是我大周子民,想必……想必也是知礼守法的。”.

第四千四百六十三章 奉召觐见!

  他越是辩解,神色就越是慌张。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通报:“镇国公林博彦,奉召觐见!”

  话音未落,一个身形魁梧、须发皆白的老将军,身着朝服,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他没有看任何人,径直走到大殿中央,对着皇帝纳头便拜:“臣,林博彦,参见陛下!”.

  “林爱卿平身。”皇帝抬了抬手,“你来得正好。朕正与众卿商议,是否该派人去蜀中唐门,为承煦求药。你也听听,给朕拿个主意。”

  镇国公站起身,虎目环视一周,他那如刀子般的目光扫过之处,刚才还叫嚣不已的太子党羽们,都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

  “求药?”镇国公冷哼一声,声如洪钟,“是求药,还是送死?!”

  他猛地一转身,死死地盯住了工部郎中宋文博:“宋大人,你刚才说唐门是知礼守法的良民?那老夫倒要问问你,你府上后院那口枯井之下,藏着的十数箱淬毒的铁蒺藜和袖箭,是准备用来做什么的?是打算在你家后院开个铁匠铺吗?!”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宋文博的脸色“唰”的一下变得惨白,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抖如筛糠:“国……国公爷……您……您在说什么……下官……下官听不明白……”

  “听不明白?”镇国公从怀中掏出一本账册,狠狠地摔在宋文博的面前,“这是从万珍楼搜出来的账本!上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三年来,你以工部修缮河道的名义,调用了多少朝廷的铁料,又以何种渠道,将这些铁料偷偷运送给你唐门的同党!你以为你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你早就被盯上了!”

  这本账册,自然是秦川的手笔。她根据钱掌柜的供述,连夜伪造了一本以假乱真的账册。上面的每一笔记录,都与工部的档案严丝合缝,根本查不出破绽。这正是她的计划——借镇国公这把最锋利的刀,斩断唐门在朝中的这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