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被抓:我挖自家祖坟还犯法? 第2215章

作者:天榜李哥

  靖王接过一看,瞳孔猛地一缩.

第四千四百零九章 北境长城案

  那上面写的,不是北境长城案,而是南疆军需案中,一笔三万两白银的亏空,以及这笔钱通过几个钱庄辗转,最终流入安平侯府一名管事名下的清晰线索。

  “这是……”靖王惊讶地看着秦川。

  “这是胡松年招供的一部分,也是证据最确凿、最容易查实的一部分。”

  秦川解释道,“我们不提北境,只抛出这个小鱼饵。

  太子党陷害我不成,我们反手就用南疆案将安平侯一军。

  如此一来,今日之事,在陛下面前,就从‘靖王与太子党的意气之争’,变成了‘忠臣查案反被贪官污-蔑’的国事。您说,陛下会信谁?”

  靖王看着手中的奏折,再看看眼前这个临危不乱、反手就能布下更精妙棋局的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激赏。

  他忽然觉得,扳倒太子,或许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好!”靖王一拍大腿,眼中战意重燃,“本王这就进宫!我倒要看看,太子那张脸,今天会是什么颜色!”

  他拿起奏折,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一身的阴霾,一扫而空.

  秦川站在窗前,看着靖王远去的背影,目光幽深。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她将李默这条鱼钓了过来,就是为了逼迫太子和安平侯那两条大鱼,不得不浮出水面。

  而安平侯,这条惊慌失措的鱼,现在又会做些什么呢?

  她几乎可以肯定,安平侯现在最想做的,就是立刻联系他的保护伞,那个神秘的“幽灵卫”,让他们帮忙处理掉所有手尾。

  而这,也正是秦川想要的。

  她要顺着这条线,找到“幽灵卫”在京城的巢穴,将太子党这张盘根错节的大网,连根拔起!

  =

  安平侯府内,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了一般。

  名贵的瓷器被狠狠地摔在地上,化作一地碎片,就像安平侯此刻的心情。

  “废物!一群废物!”安平侯钱振,这个平日里总是笑呵呵、一副富家翁模样的侯爷,此刻面目狰狞,再无半分儒雅,“抓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官,竟然能被靖王当街给截胡了!李默那个蠢货,现在人还被扣在靖王府!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跪在下方的几名心腹幕僚噤若寒蝉,头都不敢抬。

  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幕僚,壮着胆子开口:“侯爷,此事……怕是不能全怪李少尹。谁也没想到靖王会亲自出面,而且……而且他好像早就守在那儿似的。”

  “废话!”钱振一脚踹翻了身边的椅子,“靖王早就跟那个姓秦的穿一条裤子了!本侯是怕这个吗?本侯是怕,李默那个软骨头,在靖王府里挺不住,把不该说的话给说了!”

  虽然李默知道的并不多,只当是太子要敲打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钦差,但只要他开了口,顺藤摸摸,谁知道会摸出什么来。

  更让钱振心惊肉跳的是,这次行动的失败,无疑是打草惊蛇。秦川那个女人,心思缜密得可怕,她肯定已经猜到是自己在背后搞鬼.

第四千四百一十章 是不是太冒险了

  不行,不能再等了.

  南疆的账目,还有北境的那些手尾……必须尽快处理干净!

  “备车!”钱振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去城西的‘静心茶坊’。”

  幕僚闻言,脸色一变:“侯爷,这个时候去那里,是不是太冒险了?万一靖王的人……”

  “就是要让他们看见!”钱振冷笑一声,神情诡异地平静了下来。

  “本侯现在就要去喝茶,光明正大地去。他们越是以为本侯会躲起来,本侯就越是要出现在他们面前。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他嘴上说得镇定,心里却清楚,自己必须去。他要去见“幽灵卫”在京城的负责人,只有动用这股藏在暗处的力量,才能帮他解决掉那些天大的麻烦。

  一辆外表朴素的马车,很快驶出了安平侯府的后门。

  而在侯府斜对面的一家酒楼二楼,两名扮作寻常酒客的汉子,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鱼,出水了。”其中一人低声说道,随即起身下楼,融入了人群之中。

  消息很快传回了靖王府。

  秦川正在和靖王府的首席谋士,人称“白扇”的徐先生,一同研究京城的舆防图。徐先生年约四旬,面容清瘦,眼神睿智,是靖王最为倚重的智囊。

  “静心茶坊?”听完手下的回报,徐先生抚着下巴的山羊须,若有所思,“这个地方,我有些印象。开在城西最偏僻的柳絮巷,生意冷清,却开了足足五年都没倒闭。茶坊的主人是个跛脚的老头,深居简出,性情古怪。侯爷在这种时候去这种地方,必有蹊le。”

  秦川的目光落在舆防图上,手指顺着柳絮巷的位置轻轻划过。

  “徐先生,这条巷子,通向哪里?”

  徐先生的扇子在图上一点:“柳絮巷是个死胡同,只有一个出口。但是,它的后墙,紧挨着漕运码头的一个废弃货仓。那片货仓,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是京城里有名的藏污纳垢之地,官府的人也很少去那里。”

  “一个明面上的茶坊,一个暗地里的出口……”秦川的眼睛亮了起来,“看来,我们一直要找的‘幽灵卫’巢穴,很可能就藏在那里。”

  “你的意思是?”一旁的靖王也凑了过来,他刚从宫里回来,脸上还带着几分兴奋。皇帝果然如秦川所料,听了他的“请罪”和南疆案的奏报后,龙颜大怒,当庭斥责了太子,并下令彻查安平侯,命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李默。太子灰头土脸,碰了一鼻子灰。

  “王爷,钱振现在是惊弓之鸟,他去茶坊,必然是去求援,甚至可能是去销毁重要证据。”秦川分析道,“我们不能让他得逞。但也不能大张旗鼓地去抓人,否则只会让他们毁掉证据,死无对证。”

  “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进去吧?”靖王有些急了。

  “不。”秦川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意,像只谋划着偷鸡的小狐狸,“我们不仅要让他进去,还要给他创造一个‘安全’的假象,让他把所有想藏的东西,都拿出来。”.

第四千四百一十一章 留出一条‘生路’

  她看向靖王和徐先生:“我需要王爷帮我办两件事。”

  “第一,立刻调动您在京畿卫戍中的人手,以搜捕逃犯的名义,封锁城西,特别是漕运码头附近的主要路口.

  但是,要故意留下柳絮巷和那个废弃货仓的口子。只围三阙一,给他们留出一条‘生路’。”

  “第二,我需要一些……京兆府的官服,还有一份像模像样的搜查令。”

  靖王和徐先生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秦川的计划。

  “你是想……假扮京兆府的人,来一招引蛇出洞?”徐先生的眼中满是赞赏。

  “不。”秦川笑道,“是敲山震虎,然后……瓮中捉鳖。”

  半个时辰后,柳絮巷。

  安平侯钱振已经从静心茶坊里走了出来,脸色比进去时还要难看。里面的那位“幽灵卫”负责人,代号“判官”,态度强硬,声称北境之事太过重大,他们也无法处理,只能销毁所有与安平侯府往来的账目和信件,让他自求多福。

  这等于是在告诉他,他已经被当成弃子了。

  钱振心中又惊又怒,但毫无办法。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判官”能信守承诺,把那些能让他掉脑袋的东西都处理干净。

  他正准备上车,忽然间,巷口传来一阵大乱。

  “京兆府办案!闲杂人等速速退开!”

  只见一队京兆府的差役,由一名看似是队率的官员带领,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直奔静心茶坊。

  钱振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就是:完了!靖王的人这么快就找来了!

  他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上了马车,对车夫嘶吼道:“快走!从后巷走!快!”

  马车夫不敢怠慢,猛地一甩鞭子,马车调转方向,向着巷子深处狂奔而去。

  而那队“京兆府差役”,对逃走的安平侯看都没看一眼,径直冲进了茶坊。领头的队率,正是换上了一身官服,还特意粘了两撇假胡子的秦川。

  她身后跟着的,则是李岩留在京中、由靖王暂时接管的几名禁军精锐。个个都是演戏的好手,那股子官差的蛮横劲儿,演得入木三分。

  “奉府尹大人之命,搜查乱党!都别动!”秦川压着嗓子,粗声喝道。

  茶坊里,跛脚老头,也就是“判官”,脸色剧变。他没想到官府的人来得这么快,这么准!

  他一边虚与委蛇地应付着,一边悄悄对一名伙计使了个眼色。那伙计会意,趁着混乱,溜进了后院。

  秦川假装在前面翻箱倒柜,眼角的余光却一直锁定着那个伙计。

  “跟上他。”她对身边一名禁军低声吩咐。

  那禁军点点头,悄无声息地脱离队伍,像一只狸猫,消失在后院的阴影里。

  此时,钱振的马车已经冲到了柳絮巷的尽头,撞开一扇破旧的木门,冲进了那片废弃的货仓区。他慌不择路,只想着尽快逃离这是非之地。

  然而,他没注意到,在他马车后面,几道黑影如同鬼魅一般,不紧不慢地吊着,正是靖王派出的王府亲卫.

第四千四百一十二章 七拐八绕

  而在静心茶坊的后院,那名溜进来的伙计,七拐八绕,最终来到一堵看似寻常的墙壁前。他摸索了片刻,按动了一处砖石。

  “轰隆隆……”

  墙壁缓缓移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里面传来一股陈腐的霉味.

  伙计正要进去,一只手突然从背后捂住了他的嘴,另一只手里的刀柄,狠狠地磕在他的后颈上。伙计连哼都没哼一声,就软软地倒了下去。

  那名跟踪的禁军将伙计拖到暗处,然后对着阴影里打了个手势。

  秦川带着人,迅速赶到。

  看着眼前深不见底的密道,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走,我们去看看,这幽灵的巢穴里,到底藏着些什么见不得人的宝贝。”秦川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真正的笑意。

  她提着一盏风灯,第一个走进了黑暗之中。

  一场精心策划的围猎,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刻。

  密道幽深,仿佛巨兽的食道,将人一步步吞入未知的腹地。秦川手中的风灯,是这片浓稠黑暗中唯一的光源,橘黄色的光晕在潮湿的石壁上跳跃,拉长了众人的影子,如同张牙舞爪的鬼魅。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复杂的味道,是泥土的腥气、石头的冷气、还有陈年霉菌混合着若有若无的墨香与铁锈味。脚下的石阶并不规整,有些地方还覆着一层滑腻的青苔,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侯爷,您当心脚下。”身后一名禁军精锐张武,压低了声音提醒道。他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此刻却像只猫一样,脚步轻盈无声。他看着走在最前面的那个清瘦背影,心里是实打实的佩服。这位小侯爷,年纪轻轻,心思却比活了半辈子的老狐狸还深,胆子更是大得没边。换做旁人,发现这种鬼地方,早就叫大队人马来了,哪有像他这样,只带几个人就敢一头扎进来的。

  秦川“嗯”了一声,没有回头。她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这条密道里。她注意到,每隔七八步,墙壁上就会有一个不起眼的刻痕,似乎是某种记号。这说明密道的设计者心思极为缜密,甚至可能还有其他的岔路或者机关。

  “都留神墙壁和脚下,”她低声命令道,“别碰任何可疑的东西。”

  “是!”身后的几人齐声应诺,声音在狭长的通道里激起一小片回音。

  又往下走了约莫百十步,眼前豁然开朗。他们来到了一个颇为宽敞的石室。石室中央摆着一张石桌,几只石凳,桌上还放着一副未下完的棋局,黑白子犬牙交错,杀气腾腾。

  “这里像是个前厅或岗哨。”秦川环顾四周,目光锐利如鹰。石室有三个洞口,通向不同的方向。她没有急着选择,而是走到那副棋局前,借着灯光仔细端详。

  “侯?,这棋……”张武也凑了过来,他虽是个粗人,但也懂些棋理,“这黑子,已经被白子围死了,再无生路。”

  “是啊,再无生路。”秦川的指尖轻轻拂过一枚冰冷的黑子,嘴角勾起一抹冷意,“看来,那位‘判官’先生,在我们进来之前,就已经给安平侯算过一卦了。”.

第四千四百一十三章 墨香味最浓

  她不再看棋局,转身指向左边的那个洞口,那里飘出的墨香味最浓。“走这边。”

  穿过左边的洞口,是一条更短的甬道,尽头是一扇厚重的铁门。门上没有锁,只有一个复杂的转盘式机关。

  “这……”张武上前试着推了推,铁门纹丝不动。

  秦川拦住了他,将风灯递给旁边的人,自己则凑到那机关前。这机关由三个同心圆盘组成,上面刻满了天干地支和一些奇怪的符号.

  “侯爷,您还懂这个?”一名禁军好奇地问。

  “不懂。”秦川回答得干脆利落,“但天下万物,离不开一个‘理’字。这种机关,无非是排列组合。他们既然要频繁进出,密码就不可能设置得太过复杂,必然有规律可循。”

  她一边说,一边缓缓转动着圆盘。她的手指修长而稳定,脑中却在飞速地计算。她想起刚才在外面茶坊里看到的一块牌匾,上面写着“静心清茗”,又想起那跛脚老头走路的姿态,七步一顿。还有墙上的刻痕,七步一个……

  “有了。”秦川的眼睛一亮,手指飞快地在圆盘上拨动起来。她将最外圈对准“天干”中的“庚”,中圈对准“地支”中的“申”,内圈则对准一个形似闪电的符号。

  只听“咔嚓”一声轻响,机关内部传来齿轮咬合的松动声。

  张武等人看得目瞪口呆,这位小侯爷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简直比军中专门研究机关陷阱的工匠还厉害。

  秦川没理会他们的惊叹,用力一推,沉重的铁门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嘎吱”声,缓缓打开。

  一股更为浓郁的墨香和纸张特有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门后,是一个巨大的石窟,四壁凿出了无数个大小不一的格子,格子里塞满了卷宗、账册和用油布包裹的信件。正中央,几张大案拼在一起,上面还摊着绘制了一半的京城地图,上面用朱砂和墨笔标记了密密麻麻的红点和黑点。

  这里,赫然是“幽灵卫”在京城的档案库和指挥中心!

  饶是秦川早有准备,看到眼前这一幕,呼吸也不由得急促了半分。她快步走到大案前,拿起一份摊开的卷宗。

  “北境,龙朔三年冬,军械司郎中暴毙,查无踪迹。事涉……羽林卫右将军,高显。”

  她又拿起另一本账册,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笔笔见不得光的银钱往来。

  “安平侯府,腊月初三,银三万两,用途:疏通南疆抚司衙门。”

  “户部侍郎,周牧,中秋节礼,‘南海夜明珠’一对,价值八千两。所求之事:拖延靖王府请调的赈灾粮款。”

  ……

  每一笔,每一条,都触目惊心。这不仅仅是安平侯通敌的证据,这是一张巨大的、盘根错节的、足以颠覆整个大乾朝堂的罪恶之网!而这张网的中心,无数条线索都隐隐指向了东宫——太子!

  “发财了……”秦川忍不住低声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是一种猎人看到最顶级猎物时才会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