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只想万定
“你为什么要救我?“比干直视着楚阳的眼睛,“以你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完全可以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救我对你有什么好处?“
楚阳早就料到比干会问这个问题,他淡淡一笑:“大人,在下虽然年轻,但也明白一个道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什么意思?“比干皱眉问道。
“大人应该看得出来,陛下现在的状况越来越糟。“楚阳缓缓说道,“照这样下去,商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在下救你,是因为在下认为,你比陛下更适合作为在下的主人。“
这话说得很直白,也很危险。如果比干是个迂腐的忠君之人,听到这番话必然会勃然大怒,甚至可能去向纣王告发。
但楚阳赌的就是比干的智慧。一个拥有七窍玲珑心的人,不可能看不清当前的局势。
果然,比干听了这话后,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道:“你的意思是,你想背叛陛下,投靠我?“
“不是投靠,是合作。“楚阳纠正道,“大人,以你的智慧,应该明白商朝现在的处境。西岐势大,朝廷腐败,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商朝就会土崩瓦解。“
“与其等着被动地接受失败,不如主动地寻找出路。“楚阳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大人,你愿意和在下合作,共同寻找一条新的道路吗?“
比干听了这番话,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虽然忠于商朝,但也不是盲目愚忠。以他的智慧,当然能够看出商朝现在的危机。
但是,要他背叛自己效忠了一辈子的王朝,心理上的障碍还是很大的。
“你想要我做什么?“比干最终还是问道。
“首先,完成陛下交给你的任务,去西岐打探情况。“楚阳说道,“但在那里,你不是要为陛下收集情报,而是要为我们的未来做准备。“
“什么准备?“
“建立联系,寻找盟友。“楚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西岐那边有很多有识之士,他们现在虽然是商朝的敌人,但在某些方面,他们的立场和我们是一致的。“
比干明白了楚阳的意思。他是想让自己在西岐那边建立联系,为将来可能的合作做准备。
“你有把握吗?“比干问道。
“大人,富贵险中求。“楚阳笑道,“而且,以大人的智慧和人望,想要在西岐那边立足,应该不是难事。“
比干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但我有一个条件。“
“大人请说。“
“无论将来如何,我都不会做伤害无辜百姓的事情。“比干严肃地说道,“如果你的计划涉及到屠杀平民,我宁死也不会配合。“
“大人放心,在下的目标是权力和地位,不是杀戮。“楚阳保证道,“而且,保护百姓本来就符合我们的利益,毕竟民心才是最大的力量。“
两人商议了一番细节后,比干就离开了小庙,回府准备出发前往西岐。
第669章 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翌日清晨,朝歌城外晨雾缭绕,秋意正浓。楚阳身着青色道袍,腰佩斩妖剑,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站在城门外等候。不久,比干也换了一身便装赶来,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商人。
“护国法师,让你久等了。“比干拱手道。
“比干大人客气了,我们这就出发吧。“楚阳微笑回应,心中却在盘算着这次西岐之行的真正目的。
一路上,比干不时询问楚阳对此行的看法,而楚阳则巧妙地引导着话题,让比干对西岐的实力和前景产生更深的思考。
“大人,你觉得西岐现在的实力如何?“楚阳边飞行边问道。
比干沉吟片刻:“从明面上看,西岐的军事实力不算太强,但他们有个优势,就是得民心。现在天下百姓对商朝的统治多有怨言,而西岐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支持。“
“大人分析得很透彻。“楚阳点头道,“不过,我听说西岐那边还有不少修士相助,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底气所在。“
“你指的是那些阐教弟子?“比干眉头微皱,“确实,如果有圣人门下相助,西岐的实力就不容小觑了。“
“不仅如此,听说还有一个叫姜子牙的,此人虽然修为不高,但手段了得,被元始天尊亲自任命为封神之人。“楚阳故意透露一些信息,“有这样的人物坐镇,西岐的前景确实不可限量。“
比干听了这话,心中的想法更加复杂。作为商朝的老臣,他当然不希望看到西岐强大,但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也不得不承认楚阳分析的合理性。
正当两人谈话间,前方出现了一条蜿蜒的河流。河水清澈,两岸垂柳依依,景色颇为优美。更让人注意的是,河边有一个老者正在垂钓,看起来悠然自得。
“咦?前面有人在钓鱼。“比干好奇地说道。
楚阳神识一扫,心中立刻明白了来者的身份。那个看似普通的钓鱼老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此人虽然修为不算太高,只有金仙境界,但身上的气息却极为特殊,隐隐带着一丝天道的痕迹,这正是封神榜和打神鞭带来的特殊效应。
楚阳心中一动,这真是天赐良机!姜子牙作为封神量劫的关键人物,能够提前接触到他,对楚阳的计划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大人,不如我们下去休息一下,顺便向这位老先生问问路?“楚阳建议道。
比干点头同意,两人降落在河边不远处。那个钓鱼老者听到动静,抬头看了看他们,然后继续专心钓鱼,似乎对两人的到来并不在意。
楚阳和比干走近,楚阳主动开口:“老先生,打扰了,敢问此地离西岐还有多远?“
钓鱼老者抬起头来,打量了两人一眼,然后淡淡道:“二位是要去西岐?从这里向西走,大概还有三日路程。“
楚阳仔细观察着这位传说中的姜子牙。此人年约六旬,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眼中时时闪过智慧的光芒。最让楚阳注意的是,姜子牙的钓鱼方式很奇特——他用的是直钩,而且还离水面三尺高,这分明就是传说中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多谢老先生指点。“楚阳拱手道谢,然后好奇地问道,“不过老先生这钓鱼的方式,似乎有些特别?“
姜子牙哈哈一笑:“年轻人眼力不错。老夫这钓鱼,钓的不是鱼,而是有缘人。“
“有缘人?“比干也被勾起了兴趣,“老先生此话怎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姜子牙放下钓竿,转身看着两人,“但真正的有缘人,求的不是眼前的小利,而是心中的大道。“
楚阳心中暗笑,姜子牙这是在试探他们的来意和品格。不过,这也正好给了他一个接近姜子牙的机会。
“老先生高见。“楚阳故作敬佩地说道,“不过,在这乱世之中,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追求大道呢?大多数人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
“正是因为乱世,才更需要有人站出来匡扶正义。“姜子牙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个道理。“
比干听了这话,心中一动,忍不住问道:“老先生的意思是,现在的天下需要改变?“
“改变是必然的。“姜子牙点头道,“只是不知道这改变是向好的方向,还是向坏的方向。“
楚阳接话道:“老先生既然如此见识,想必对天下大势也有独到的看法。不如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姜子牙看了看楚阳,然后看了看比干,最后点头道:“也好,老夫正好无聊,就和二位聊聊天下事。“
三人在河边的石头上坐下,开始了一场关于天下大势的讨论。
“老先生,以您之见,现在的商朝还有救吗?“楚阳率先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姜子牙沉吟片刻:“商朝立国六百年,根基深厚,但现在确实出了不少问题。君王昏庸,奸臣当道,百姓怨声载道。如果不能及时改革,恐怕真的要走向衰亡。“
比干听了这话,脸色有些难看,但也不得不承认姜子牙说得有道理。
“那老先生觉得,应该如何改革呢?“比干问道。
“改革需要从根本做起。“姜子牙缓缓说道,“首先,君王要清醒过来,远离佞臣,亲近贤良。其次,要整顿朝政,清除腐败,让有能力的人能够发挥作用。最后,要体恤民情,减轻赋税,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啊。“楚阳摇头道,“现在的纣王完全被妲己迷惑,根本听不进任何劝谏。而且朝中奸臣势力庞大,想要清除他们谈何容易?“
姜子牙点点头:“确实如此。所以,有时候改革是行不通的,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
“其他方式?“比干敏感地问道,“老先生指的是什么?“
姜子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二位觉得,如果一个王朝已经腐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是应该勉强维持,还是应该让它自然消亡,为新的王朝让路?“
这个问题让比干和楚阳都沉默了。比干是因为忠君思想的束缚,不愿意承认商朝可能灭亡的现实。而楚阳则是在思考姜子牙这话的深层含义。
“老先生的意思是,商朝已经没有希望了?“楚阳试探性地问道。
“希望倒不是没有,只是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太大。“姜子牙叹了口气,“有时候,破而后立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那新的王朝又该如何建立呢?“楚阳继续追问,“总不能凭空出现吧?“
姜子牙看了楚阳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果真的有新王朝出现,那必然是顺应天意的。“
“老先生说的天意,是指什么?“比干问道。
“民心即天意。“姜子牙简洁地回答,“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楚阳心中暗道,姜子牙这是在为西岐的正义性做辩护。不过,他的话确实很有说服力,连比干这样的忠臣都开始动摇了。
“但是,“楚阳故意提出反驳,“推翻一个王朝容易,建立一个新王朝却很难。如果新的统治者同样昏庸腐败,岂不是让百姓再次陷入痛苦之中?“
这个问题让姜子牙眼前一亮,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能够提出如此深刻的见解。
“年轻人说得很对。“姜子牙赞许地点头,“所以,新的统治者必须具备足够的德行和能力,才能担当起治理天下的重任。“
“那老先生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具备这样的条件呢?“楚阳继续引导着话题。
姜子牙沉思片刻,然后说道:“首先,必须有仁德之心,真正关心百姓的疾苦。其次,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能够制定正确的政策。最后,还要有坚定的意志,能够抵御各种诱惑和压力。“
“听老先生这么说,天下能够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恐怕不多吧?“比干感慨道。
“确实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姜子牙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光芒,“比如西岐的姬发,就是个很不错的人选。“
楚阳心中一震,姜子牙终于露出了底牌。他竟然在这里为西岐做宣传,而且还是当着商朝丞相的面。
比干听了这话,脸色更加复杂。作为商朝的重臣,他当然知道姬发是谁——那可是商朝的头号敌人。但从姜子牙的描述来看,姬发确实符合一个好君主的条件。
“老先生对姬发很了解?“楚阳明知故问。
“算不上了解,只是听说过一些传闻。“姜子牙淡淡道,“听说此人仁德贤明,爱民如子,而且身边还聚集了一大批贤能之士。如果他真的能够统一天下,对百姓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这话说得很巧妙,既表达了对姬发的赞赏,又避免了直接的政治表态。但在楚阳听来,这分明就是姜子牙在为西岐造反寻找道德支撑。
“可是,“比干忍不住说道,“姬发毕竟是商朝的诸侯,如果起兵造反,就是叛臣。无论他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姜子牙看了比干一眼,然后缓缓说道:“这位先生说得也有道理。但是,如果一个君主已经失德到极点,臣子是应该愚忠到底,还是应该为了天下苍生而另择明主呢?“
这个问题直击比干的内心。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他当然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但作为商朝的臣子,他又不能背叛自己的君主。
“这个问题很复杂。“楚阳适时地插话,“忠君和爱民有时候确实会产生冲突。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
“年轻人说得对。“姜子牙点头道,“世事无绝对,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三人又讨论了一会儿,天色渐晚。姜子牙收起钓竿,准备离开。
“老先生,天色不早了,不如和我们一起找个地方休息?“楚阳主动邀请。
姜子牙摇头道:“多谢二位好意,老夫还有事要办,就不同行了。不过,今日和二位的谈话很有收获,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再见面。“
“一定有机会的。“楚阳笑道,“老先生如此见识,相信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
姜子牙深深地看了楚阳一眼,然后点头告辞,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
等姜子牙走远后,比干才对楚阳说道:“这个老者很不简单,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很独到,而且隐隐有为西岐张目的意思。“
“确实如此。“楚阳点头道,“不过,他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大人,你觉得他说得对吗?“
比干沉默了很久,才说道:“有些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但是,作为商朝的臣子,我不能认同他的立场。“
楚阳暗自一笑,知道比干心中已经开始动摇了。今天这场谈话的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与此同时,已经走远的姜子牙却在一座山头停了下来,眉头紧皱地思考着什么。
刚才和那两个人的谈话,让他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那个年轻的道士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说话的内容却很有深度,而且隐隐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
更让姜子牙疑惑的是,他竟然看不透那个年轻人的真实修为。以他现在的境界,加上封神榜和打神鞭的加持,一般的修士在他面前都无所遁形。但那个年轻人给他的感觉却很模糊,就像是被什么东西遮蔽了一样。
“奇怪,真是奇怪。“姜子牙喃喃自语,“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我会看不透他?“
想了很久,姜子牙也没有得出结论。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金光洒向大地。楚阳和比干收拾行装,继续向西岐进发。
“护国法师,昨夜那位老先生的话,你觉得有几分道理?“比干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
第670章 西岐的真实情况
楚阳看了比干一眼,知道昨夜的谈话已经在他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这正是楚阳希望看到的结果。
“大人,实话说,那位老先生的见识确实不凡。“楚阳缓缓说道,“虽然他的一些观点有些激进,但不得不承认,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很有道理。“
比干点点头,心中的矛盾更加激烈。作为商朝的重臣,他不应该认同那些质疑商朝统治合法性的观点。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他又不能否认商朝确实存在严重的问题。
“大人,不如我们到了西岐后,仔细观察一下那里的情况。“楚阳建议道,“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只有亲眼看到,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你说得对。“比干同意道,“这次我们就是要了解西岐的真实情况,不能被传闻左右。“
两人加快速度,终于在午时分抵达了西岐的边境。远远望去,西岐城高大雄伟,城墙坚固,但与朝歌那种威严肃杀的气氛不同,这里给人的感觉更加祥和安宁。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城门外聚集了许多商贩和百姓,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显得安居乐业。这与商朝境内那种人心惶惶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起来这里的百姓生活得不错。“比干观察着城门外的景象,心中暗自比较着与朝歌的差异。
“确实如此。“楚阳点头道,“我们先进城看看情况。“
两人来到城门下,守城的士兵并没有严格盘查,只是例行询问了来意,得知他们是商人后,就放行了。这种宽松的管理方式,与商朝边境那种森严的戒备又是截然不同。
进入城内,比干的震撼更加强烈。西岐城的街道宽阔整洁,店铺林立,商贩们在街头叫卖着各种货物。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一种朝歌城内已经很难见到的东西——希望。
“奇怪,这里明明是要造反的地方,为什么看起来比朝歌还要繁荣?“比干心中困惑不已。
上一篇: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