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43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主席的那台献礼红旗,那就太扎眼了。一看就知道了主席的车。

  城南的农贸市场,早上八点。这里已经人声鼎沸了。

  因为临近春节,南城的老百姓几乎都赶来这里买年货了。

  现在不仅仅是农贸市场里都是人,就连农贸市场延伸到外面马路两边都是小摊贩。

  “热乎乎的玉米面大饼子!一个吃饱大肚汉,两个吃撑一家人!又香又脆又甜的玉米面饼子!一毛钱俩,一毛钱俩!”(注:现在物价,大米一斤0.1~0.14元)

  “盐焗鹌鹑蛋!盐焗鹌鹑蛋!又咸又香的盐焗鹌鹑蛋,五毛钱一斤!五毛钱一斤嘞!”

  “拉面拉面~热乎乎的拉面嘞!”

  “炸糖糕,炸糖糕!红糖的,白糖的,没有糖的!”

  主席坐在车里,听着外面的叫卖声,他笑出了声:“李锐,你给我买个没有糖的炸糖糕,我要尝尝什么味道。”

  这自然不需要李锐下车买,保卫员抢先下去买了。

  热乎乎的炸糖糕,闻着就很香,主席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被烫的有些龇牙咧嘴。然后他发表了一个非常中肯的意见:“这小贩没骗人,这确实是没有糖,一点都不甜啊!”

第三百八十二章 忙忙碌碌

  炸糕很香,但是不甜,主席吃的一头雾水。

  “这个炸糕的手艺很好,炸的外酥里嫩,咬起来的口感好得很呐。但是这炸糕没有味道,老百姓怎么会买呢?是不是因为很便宜啊?”

  这是主席唯一能想到的原因了,那就是这种炸糕便宜一点。

  果然保卫员说道:“主席,这个炸糕比红糖和白糖炸糕便宜几分钱。”(注:这里的炸糕是按斤卖的)

  “没有便宜很多呐,那老百姓怎么还要买这个呢?”主席还以为没有糖的炸糕会便宜很多,但是便宜的价格没有他想的多。

  他的预想是中国虽然发展了这么多年,但还是太穷了,老百姓几分钱几分钱都要扣扣搜搜的花,哪怕是过年了都要省着点。

  主席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毕竟从前没解放那会儿,过年想要吃一顿饺子都是奢侈品。不说饺子用纯肉馅或者是半肉馅吧,很多人家连包饺子的百面粉都弄不齐。

  过年能吃一顿白面包白菜的饺子都不错了。而当初李锐在元时空读大学的时候有过几个月支教的经历。去的是陕西某个犄角旮旯的山里。

  他还另外两个同学算是把村里唯一的商业综合体——小卖部——的货源给包圆了,但凡能吃的都给买了。因为那个地方真的太穷了,学校里实在是没什么东西可以提供给他们吃的,每天都是面条,李锐快吃成面条了。全靠小卖部的榨菜和辣条过日子。

  最后临走,学校校长和村长说,感谢他们几个月来给孩子们上课,要给他们饱一顿饺子。

  李锐和自己的同学听到这话都感动的感激涕零,因为他们知道这里经济很困难。到吃的时候两人更是默默流泪。

  因为饺子是白菜面条馅的……

  总有人的日子是困难的。所以李锐在保卫员开口前抢先说道:“主席,买这种便宜几分钱的炸糕,有一部分老百姓还是因为穷,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能省几分钱就是几分钱。”

  “不过事务的发展也要辩证的看,也有一部分老百姓现在的日子好了,他们的追求高了。你看那边。”

  主席顺着李锐手指的方向看去,在炸糕的旁边还有一个小摊子,摊子边上插着一个幌子,风一吹幌子飘起来,上写着:玫瑰糖、桂花糖、薄荷糖。

  很多人在隔壁买了炸糕就来这边买糖浆,或者是买了糖浆再去隔壁买炸糕。

  “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实事求是的来说是提高了。所以有一些老百姓已经不满足单纯的红糖、白糖的炸糕了。他们会自己买糖浆沾着没有甜味的炸糕吃。”

  主席观察了一会儿,好像还真是这样。他相信这不是李锐给自己安排的。毕竟他出来也是临时起意,李锐怎么也没办法安排这出戏给他看。

  能自己额外买糖浆,这就是老百姓生活好了一点体现。

  虽然是因为春节了,大家大方了一点,平时肯定舍不得买这些糖浆的。

  “我们现在的糖浆生产越来越大规模了。62年全年,全国糖生产量突破了350万吨了。这算是全国副食品供应中最充足的一种了。”

  李锐如此说道,主席突然觉得手里没有味道的炸糕也变甜了不少。

  “能吃到糖吃到蜜,那就好啊。北京城可以供应的上,还要想办法扩散到全国啊。那些偏远的地区,让老百姓也能一点点的吃上甜蜜蜜的味道,那才是好啊。”

  李锐点点头:“正在努力。”

  主席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毕竟很多偏远地区的道路难行,想要进出都困难,只能慢慢用水磨功夫熬。

  而在农贸市场里买菜进出的老百姓也并没有关注路边的这辆小吉普车。他们正在奋力的采购着自己过年需要的东西。

  主席坐在车里,看见有大板车拖着半扇半扇的猪往农贸市场里面送。

  “猪肉来了!猪肉来了!不要抢,不要抢!今年今猪肉供应充足,保证大家伙都能买得到啊!”在农贸城最中心的区域就是卖猪肉的地方。

  过年了,怎么不得包饺子?有人爱吃羊肉的,有人爱吃牛肉的,但是牛羊肉贵,还是猪肉最实在。肉便宜,油水还大。

  不管是猪肉韭黄、猪肉白菜、猪肉大葱,都是好馅料。

  五花猪肉九毛钱一斤,买的人和打抢一样。

  “同志,我要十斤!”

  “没那么多,最多五斤五斤买。不然后面的人就买不到五花肉了。”

  “行,那来五斤。再给我一个肘子。”

  “哎呀,同志这里写了牌子,买了五花肉就不能买肘子。你现在只能买排骨。”

  “排骨还要七毛钱一斤呢?”

  “你要不要?”

  “要要,来五斤。”

  如此的对话在肉摊上不断传出。没办法,这年头骨头不值钱,排骨和脊骨还算好,还有人要。那些肉被剃干净的扇子骨和棒骨,两毛钱一斤都没人要。

  也就是今年开始油料供应相对充足,不然的话就连排骨和龙骨都没人要的。

  而猪肉摊旁边卖鱼的摊子早就卖完了。都要春节了,八点钟还想买到鱼?你不早上五点来守着,根本没戏。

  主席坐在车里看着车外的北京市民们买着各种食品,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

  这些往往是一家老小齐出动,老妈去抢购猪肉,老爹去抢购鱼或者是米面糖,小孩负责排队买其他食杂。

  北京市面上的烟火气在这一刻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这也是主席最爱看的。

  当然,主席的嘴巴也没停下过。他让李锐慢慢开,他要慢慢看。一边看,同时一边看到路边有好吃的就买回来吃。

  比如路边卖的包子,这吃食卖的也挺俏的。队伍排的老长了。

  路边还有卖杂粮煎饼的。还有卖卤煮火烧的。当然老北京最爱的芝麻酱烧饼也必不可少。

  短短的一段路,主席看着老百姓们采购,自己也采购了一堆,大家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

第三百八十三章 过个肥年

  南城的农贸市场充满了烟火气,因为北京南城一直都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而且北京能算好吃的小吃也都在南城了。

  虽然说南方人未必吃的习惯,但是芝麻酱花卷、芝麻酱烧饼这些东西是在南城最多也是南城做的最好。

  街边买二八酱的地方排队也是人潮汹涌。老北京其实最喜欢的还是芝麻酱,但是纯芝麻酱成本太高所以售价也就很贵。二分芝麻八分花生的二八酱就成为了老北京老百姓的美食了。

  二八酱泄开混白糖,把白糖搅匀了,再拿这种甜的二八酱往炸油饼或者是馒头、烧饼里面一夹,这也是很多小老百姓的好吃食。

  老北京还就是爱那股子浓烈的香味。

  农贸市场的路不长,但是小车开的很慢。边走边看,这是人民的烟火气,是最真实的一面。

  而在继续向前走,离开了农贸市场的这块地方,前面有一个杂货市场。

  这里卖的东西就更加五花八门了。从针头线脑,再到布匹棉被, 还有小玩具服装鞋袜之类的。

  相比于王府井第一百货商店,这里卖的东西更乱也更零碎一些。

  相比于人潮如织的农贸市场,这里的人流量就要少上不少。但还是挺多的,农贸市场买的东西都是吃的,而这里买的都是用的。

  最最关键的是南城杂货市场是有二手回收和二手物品贩卖的。

  因为本时空之中,负责计划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是李锐,李锐是反对彻底消灭市民、农民小经济体的。

  小微经济的活跃是对大经济环境的补充。李锐一直在坚持保留一部分自耕农,保留一部分小微经济实体。

  不要搞全政府经济的大包大揽。很简单一个道理,搞全政府经济的大包大揽,政府其实没有能力把所有经济问题都解决的。

  就像是刚刚农贸市场边上的小摊子来说吧,老百姓是这些购买需求的。政府能全解决了?

  你连包子店都不许让人开了,老百姓只能去国营包子店吃包子?要是国营包子店的包子不好吃呢?或者是根本买不够呢?

  有人要吃茴香包子,有人要吃糖包子,还有人要吃韭菜粉条包子等等等等,一个众口难调就能把国营包子店挤兑的没什么好口碑了。因为你满足不了所有人。而你想要满足所有人,你要付出多大的行政成本?

  所以保留一部分的小微经济体,可以在市场上起到对国营经济部门的刺激性。国家只要把控好大的方向,大的工业体系。这些微小民生的问题,由国营部门和老百姓的小微经济体合作解决。这也是鲶鱼效应。只要做好把关和控制,小微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补充手段。

  就像是这南城杂货市场,相比于王府井的第一百货,这里就是小微经济的聚集地了。

  “我不反对小老百姓做些小生意,毕竟小商贩和小手工业者都属于我们新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小自耕农一样,都属于小资产阶级。而小资产阶级的存在也是我们逐步向共产主义迈进前的重要阶段。”

  主席坐在车里看着南城杂货市场,他一边吃着炸糕一边说道:“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小商小贩会不会作出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东西来。我可是知道,原来北京城里流行过一种骗局。在火车站卖便宜的皮包,人一买就上当咯。那根本不是皮的,而是用纸做的。”

  “但是纸做的手艺太好了,摸起来看起来都和皮的一样。但是一下雨就坏菜了。当年二三十年代在北京、上海非常流行这种骗局啊。”

  纸做的假皮包这种事情,李锐也听说过。还真别说,李锐其实还挺想弄一个的。倒不是为了上当受骗,主要是想见识一下纸做的皮包到底是怎么以假乱真充当真皮皮包卖的的。这是门好手艺啊。

  现在纸做的包假装皮包卖是诈骗,但是再过三十年,物资丰富了。到时候纸做的假皮包卖的比真皮包贵可能都很合理,说不定还会有真皮包假装纸皮包卖。

  到时候指不定自己还要给纸做皮具申请个非遗什么的。

  当然这话李锐现在没有说出来。因为显得太超前了。

  所以李锐说道:“这点主席可以放心。因为生产的环节是由国家把控的。我们国家政府在经济行为中主要负责原材料、深加工等。这些杂货市场里是没办法搞假货的。因为现在市面上根本没办法去搞假工厂甚至是假的小作坊也搞不起来。只要把控生产原料和电力用量的去向,其实很容易从源头就遏制住制假问题。”

  主席听到这里才比较放心的点头。

  这世上很多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只要把控了源头,而且愿意去管事,那么很多坏事是不会发生的。

  南城杂货市场里,主席看到有人买了新的棉大衣(军大衣那种款式),这一看就是过冬要穿的。

  还有人从杂货市场淘换来了二手的收音机设备。不少设备其实都是损坏后被这边店老板修好,然后在拿来卖的。

  现在也有针对他们的规定,从你们店里走的货物,你们店需要质保两年。

  还有人带着孩子来淘换一些玩具。扯一些新布,赶在过年前赶制两件新的衣衫。

  这里卖的东西稀奇古怪,主席看上一个带着老鹰浮雕的铜门锁,李锐给他买了回来。

  “这是哪个师傅拿铜锁练习雕刻雕手艺哦,这老鹰雕的还蛮好看的嘛。”主席把玩着小铜锁,还挺爱不释手的。

  他很高兴,因为市面上有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才能证明老百姓的日子真的好了不少。

  因为要是小老百姓饭都吃不饱,谁有心思弄这些怪玩意儿啊。

  就像是南城杂货市场里二手书摊上络绎不绝的人群。

  北京四九城逛了一遍,主席算是满载而归。有吃的有玩的。

  只是李锐一在提醒:“您要是被发现了,请口风紧一点。就对书记处说是您自己溜出去的,千万不要把我供出来!”

  主席一拍脑袋:“晓得咯,晓得咯。你李大部长什么都不知情,是我一个人溜出去买的炸糕、烧饼、小玩意儿。”

  李锐无奈的摇摇头,行吧,就这么着吧。还能咋滴?

  刚刚路过的地方,看着有家卖牛肉包子的。看着可真诱人啊,包子皮都被牛油给浸透成半透明状了。

  李锐忍不住开车回去,排队买牛肉大包子。

  寒风中他和排队的市民闲的没事侃大山。谁都不知道这位排队的男人是计划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中央部长级高官。

  大家牛逼吹的兴起,有一位大哥信誓旦旦的说道:“看吧,你们别不信,咱们今年全国肯定过一个肥年!”

第三百八十四章 臭美

  如这个大哥所说的一样,今年大概是真的要过一个肥年了。

  不能说全中国所有地区吧,毕竟有的地方真的是太难了,道路难走行政难以覆盖,现在的中国还没有办法把所有的地区都毫无难度的串联起来。

  但是向彭家村那种,把几个行政村和十几个自然村合并起来,形成一个几万人的乡镇。这种事情其实也是在推广的。

  因为这算是一种集村并寨了。

  其实李锐来到本时空之中就考虑过集村并寨的问题了,只不过推行起来太难了。

  现在中国很多农民还是小农经济,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得到一堆农民的支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分地政策。

  分地政策可是把原本一穷二白的很多贫农从流氓(无房者为氓,无地者为流),变成了拥有几亩地的小资产阶级。不管这个资产多么的微小,多么的不值一提。但这对于农村的贫农来说都是巨大的提升。

  按照李锐后世的习惯用语,这属于阶级跨越了。

  而集村并寨和推行农村合作社的难度在哪里呢?最大的难度就是如何安排小农的经济。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