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42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但是爸爸现在经常哭。十岁的妹妹吴燕问吴俊:“哥哥,爸爸为什么最近老是哭啊。”

  吴俊想了想:“可能是因为他想要见到爷爷奶奶了吧。”

  吴燕用指头点了点自己的下巴:“哥哥,你见过爷爷奶奶吗?”

  吴俊摇摇头。

  吴燕:“爷爷奶奶会和外公外婆一样对我们好吗?”

  吴俊脚提着石块:“不知道呢。”

  “爷爷奶奶家在哪里啊。”

  “好像是乡下。”

  “啊,那乡下会不会很脏啊。”

  “不知道呢。爸爸说要带我们回去见奶奶和爷爷。”

  两个孩子对于未知的大陆乡下有着一种莫名的害怕,因为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但是又有一丝莫名的期待,因为爸爸总在说家里多好多好。

  吴俊十二岁了,已经懂事了,不是好骗的小孩子。他才不相信乡下会好呢。乡下都是脏兮兮的。但是爸爸妈妈都做好了很多准备,自己和妹妹是一定要去的了。

  因为爸爸说他离开爷爷奶奶已经十多年了。爸爸想念爷爷奶奶了。吴俊把自己的小心事都记在了学校要求写的寒假日记里。

  在登上海船,第一次出海的时候。吴俊和妹妹吴燕都很激动,因为小朋友并没有出过海。

  台湾距离福建并不算远。从马祖到马尾,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海轮开不到几个小时。

  吴俊和吴燕发现,船上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小朋友,也有很多和他们父母一样的大人。

  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玩耍,大人们则和自己的父母一样,有一种克制的激动。

  所有人都带着重重的行李,吴俊和吴燕也要背着自己的小背包,装着自己的衣服鞋袜。

  如果说在海轮上的几个小时还算轻松惬意的话,那么等到了大陆,来到了火车站,吴俊和吴燕两兄妹才感觉到了恐怖。

  火车站里人潮攒动。

  “抓紧爸妈的手,不许乱跑!”

  不需要父母的提醒,吴俊和吴燕也不敢乱跑。因为人太多了。

  而登上了火车也并不代表着就舒服了。现在大陆是绿皮火车,还好现在人员流动性没有七八十年代那么大,所以火车倒也没有拥挤到到处是站票。

  这个时候,大家伙勉强还是有座位的,站票也有,但是不多。

  绿皮火车上不禁烟酒,这对吴俊和吴燕这对小兄妹来说就难受了。

  他们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和陌生的叔叔阿姨在车上聊天,他们还会突然说一些自己完全听不懂的方言。然后大家在那抽烟或者喝酒。

  而这整段火车的旅程足足有三十多个小时。他们还只有硬座。

  两兄妹太难熬了,他们在旅途中唯一好的记忆就是在停靠在某个车站时,站台有售卖烤鸡腿烤鸭腿。

  当时爸爸直接从窗户翻下车去,赶在其他人之前先买了几个烤鸡腿和烤鸭腿,然后在从窗户翻车上来。

  站台卖的烤鸡腿烤鸭腿数量是有限的,动作慢的人就没买到。

  吴俊和吴燕两兄妹啃着烤鸭腿,喝着旁边阿姨送的亚洲汽水,两兄妹一口鸭腿一口汽水,这大概是旅途上最愉快的经历了。

  吴俊决定把这一段也记录在自己的寒假日记里。

  而等到火车好不容易到了老家的县城。父亲吴代春却站在火车站出站口前久久不能回神。

  母亲拉了拉父亲的手问:“怎么了?”

  父亲看着宽敞的县马路低声道:“我……不认识这里了。”

  吴俊注意到父亲眼眶含泪,他不明白这有什么好哭的。

  父亲并没有带着自己和妹妹就去乡下,因为父亲也不认识这个他离开十几年的地方了。

  他掏出归乡证,在县里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下。因为他说家乡变化太大,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回去了。

  吴俊却觉得没什么感觉,因为他觉得这里和新竹市差不多啊,有什么变化?

  但是爸爸却说,这里从前很破很破,县里的房子又矮小又破旧,不能和新竹那样的工业城市比。

  爸爸会站在招待所的窗户边,看着县城外面的大烟囱。这种工厂烟囱吴俊见多了,他不知道有什么好发呆,他现在唯一的感想就是这里好冷,冻的自己眼睛疼,都要流眼泪了。

  这辈子第一次来北方的吴俊第一次见到雪,那是他在招待所醒来的早上。

  妹妹吴燕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趴在了窗户边上,双手捧着自己的小脑袋张大着嘴巴,连连发出低声的赞叹:“哇~哇哦~”大眼睛里全是迷醉的神色。

  看到吴俊醒来,她转头说道:“哥哥!看下雪了!这是书里说的雪诶!”

  吴俊也披着衣服跑了过来,他也瞪着眼睛看雪。就连爸妈什么时候起床的,他都没有注意到。

  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他都已经觉得很饿了。

  这时他才发现,招待所的房间里多了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年轻人。

  爸爸正在和他热切的聊天。

  “吴俊,吴燕,这是你们的堂哥,快来叫人。”

  吴俊和吴燕乖乖叫人。

  对方笑眯眯的看着兄妹俩:“我一大早就借了村里的拖拉机来的。奶奶今天三点起来和面做了包子,我猜你们应该还没吃早点。”

  年轻人的军大衣棉袄里裹着一个厚厚的包裹。层层叠叠的打开,是用油纸包着,还带着余温的包子。

  吴俊和吴燕拿起来咬了一口,是猪肉粉条馅的。油脂很香,很适合在冬季的早上来上一个填饱肚子。

  爸爸和妈妈也吃了,相比于两个小孩吃的很开心。两个大人在开心中还有一些更深的感情。情

  而当两个孩子随着大人一起坐上拖拉机,向着那个名叫父亲家乡的地方去时,他们在某个瞬间好像突然明白为什么父亲会一直哭了。

  因为在满天洋洋洒洒的雪花中,村口已经聚来了一大帮人。他们听着拖拉机的响动就来了。

  他们远远的就看见了父亲。

  他们用自己听不懂的乡音喊着:“春娃子回来了?!”

  “春娃子,你没死就好了,没死就好啊!”

  “春娃子,走走走,上我屋里喝酒。多少年没见了,你婆娘都娶了,孩子都这么大了。”

  “哎呀,这俩孩子长的真好看。姨姨给你们拿糖吃啊。”

  好像半个村的人都来了。

  都来见一见这个消失了十几年的春娃子。在这里,父亲不再是那个守着小摊努力炒粉赚钱,还要和黑帮打生打死维持一家生计的大男人。

  而是村民口中的春娃子,是他们的发小,是他们的邻居,是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

  父亲的礼物还没拿出来,吴俊和吴燕已经被村民的礼物给塞满怀抱。

  而当村民们拥着一对老人走过来的时候,周围的声音都安静了下来。

  正想问母亲自己怀里的糖果能不能现在吃的吴俊也安静了下来。

  那对老人和父亲长的很像,即便是不用介绍吴俊也知道,那是自己的爷爷奶奶。

  他刚想开口喊爸爸一声,那边就看见爸爸冲上前去,双膝跪地一头重重的磕在地上:“爹娘,孩儿不孝,今日才回来了!”

  话未说完,人已泪如雨下。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可远离人民

  有人不远千里,只为了还故乡一个团圆。这是吴代春等老兵作为子女、作为兄弟对家里的一种亏欠。

  应该说很多当年逃到台湾的国党军队大头兵,其实都很冤。其中不少人是抓壮丁来的。

  如吴代春这种在火车站被抓上火车的还算好。有一部分人可是锁着脖子,就如同押送囚犯一样送到国党军队里的。这一路上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再加上国党军队的克扣成风,被抓壮丁的人很多都直接饿死在了路上。

  更不用说虚无缥缈的安家费,还有所谓的军营待遇了。

  这种地方,根本就是把人变成鬼。

  而现在他们能有机会团圆,对于很多人来说简直就是圆了一辈子的梦。

  如吴代春一样,这次很多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当然,不是所有的结局都是完美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和吴代春一样幸运的。

  吴代春的大哥大姐和父母都还活着。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过这个大年,这自然是邀天之幸。

  也有的人父母离开世界,只能在三尺坟包前哭天抢地。

  也有人兄弟姐妹全死于战乱、疾病、灾荒之中,家中仅余下风烛残年的老人,也只能抱头痛哭。

  更有人回到家乡,家中亲友已经全部去世连尸体都找不到了。自己回乡只能为他们树一个衣冠冢,还中国人一个质朴的愿望:莫要无魂归之处。

  有人开怀大笑,有人痛哭流涕,有人心如死灰,有人做完一切饮恨自尽。

  神州大地上亿万生民,悲欢离合尽不相同。

  或许只有真正的经历过底层的苦楚,不忘底层百姓的煎熬,不忘这世间种种痛楚,方能坚持朝着共产主义事业走下去。

  主席如此,李锐也如此。

  李锐是跟着主席的道路走的,他觉得自己是主席思想的坚定拥护者。

  只不过主席有的时候会提出一些让人很难办。

  “主席,这事儿我真的办不了!”李锐看着面前都毛主席,他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要挠秃头了。

  “你这要求不就相当于微服私访吗?!白龙鱼服什么的,戏文里面听着有意思,我要是真的做了,中央书记处不要扒了我的皮啊?!”

  “哎呀,那里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我又不是皇帝老子,哪有什么微服私访。我是叫你开车带我在北京兜一圈,我又不下车。你帮我买点北京市面上的特产就好咯。”面对李锐的为难,主席老神在在的说着。

  主席这个人吧,有的时候是雄才伟略的战略家,有的时候却是性格浪漫甚至有些天真的诗人。

  在解放北京,但是还没举行开国大典前的一段时间里,主席是没有住在中南海的,而是住在北京郊外的香山。

  至于主席的微服私访,其实是有“前科”的。

  开国大典前夕,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常委都有明文规定。中央领导进城需要和组织上汇报,路线和安排都要说明。这是为了安全而作出的考虑。

  接过主席自己违反了规定,就带着秘书和保卫员进了城。

  在北京城溜达了一圈,当时的北京城面积很小,从前门走到天安门算是走完半个城了,也仅仅只需要半小时。(注:当时北京内城很小,原本北京有一个很大的外城,在四十年代因为战乱,所以外城也很凋敝。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当时北京的七里之郭算是没了一大半。)

  主席就这么带着保卫员和秘书,大摇大摆的在北京城转悠了一圈,还吃了不少小吃。也是万幸没出事,出了事那就是大事了。

  这件事让主席被其他领导联合起来批评了。主席也只能是认错。

  这也是主席在延安待习惯了。在延安,主席也是习惯在村子里溜达来溜达去,静极思动的时候把自己口粮的面给磨了,还要给村子里其他的村民磨面。

  村里(或者附近村里)来了唱戏的,主席那是抄起板凳就要去听戏。

  这都是属于他人生中浪漫的一面。(浪漫:纵情、不拘小节、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现在主席浪到自己头上了,李锐突然觉得太浪漫也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主席振振有词:“我又不是出去玩,当中央主席太久了,我感觉我脱离人民也太久了。”

  “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听他们的回报,走的也是安排好的地方。见的人也是安排好的人。吃个饭有医生管,看个戏有书记处管,出去散个步有保卫科管。我觉得我脱离人民太久咯。”

  “久到我已经忘记人民真实的笑容,真实的哭泣,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什么,我都快通通忘记咯。人还是要接地气啊,不然就要成天上的神仙了。”

  李锐:……

  李锐扶额。

  李锐:“哎~”

  “那就一个小时,不能再久了。要是被书记处发现,我可吃不消哦。”李锐说完这话就想打自己大耳刮子。

  因为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嘛!

  自己怎么就心软了呢。李锐啊李锐!你真是天下第一号的大白痴!

  于是,天下第一号大白痴开着汽车,带上两个保卫员,带着主席在北京城转悠了起来。

  如主席所说,他有很多地方是不会去,或者说不会安排他去的。

  比如说早上的农贸市场。

  李锐没有开轿车,而是开的贴了防窥膜的吉普车,省得有人能从车外面看见看里面的情况。

  而且现在因为中国生产的汽车数量不少,所以开小吉普车虽然说在现在的中国不多,但至少不那么扎眼。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