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32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要是火车误点了,也不知道我家那孩子还能不能吃上饭。”

  “哎呀……”

  “马大姐,你就消停一会儿吧。今天和你家马洛一起回来的,可是听说有好几百个北京的孩子呢。你瞎担心个啥,政府还能让几百个孩子出事不成?”桂花忍不住吐槽的。

  所谓关心则乱,就是如此。就像是前段时间海南刮台风,自己也是心烦意乱的乱,就怕张福被台风给吹跑了。虽然想想也知道台风天张福肯定是在房子里不出去的。但是自己就是控制不住的想要瞎想。

  没办法,关心则乱罢了。

  而就在马大娘望眼欲穿的时候,自行车的铃铛声终于在巷口响起。

  “孩子他娘,我把马洛接回来了。这小子三年不见一点没瘦,还长胖了呀!”

  巷口处传来老马咋咋呼呼的声音。

  马大娘一听就不乐意了:“你个老马,别把孩子看错了。你个大近视眼。咱们孩子去工地干三年的测量员了,还是在苏联那地方,都说那里冬天比哈尔滨还冷。这三年还能胖了!”

  马大娘压根不相信的走了出来,家里的两个小子也要看看三年没见面的哥哥长成什么样子了。

  因为妈妈老说哥哥在外面吃苦了,这三年遭了不少罪。在兄弟俩朴素的思想之中所谓的遭罪,那肯定就是挨饿肚子。

  因为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对他们而言最遭罪的事情就是吃不饱饭。

  老娘常说哥哥在外面遭罪了,那肯定是比他们吃的还要惨。

  兄弟两个想到这里也走出家门,准备抱着自己的哥哥哭个稀里哗啦的。

  但是刚走出去家门就发现自己老爹领着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站在家门口。

  这大汉身高1米75,体重怕是也有175斤。

  膀大腰圆,肚子上一圈肥肉。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都饿的有些偏瘦的兄弟俩呆愣的站在门前不敢相认。

  马大娘也是呆呆的站在门口。不都说遭罪吗,咋自己的孩子还吃得这么胖呢?

  马洛看着明显老了几岁的老娘还有瘦弱的弟弟们,他拍了拍自己的大肚腩,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妈,工地上真的是大肥肉,天天吃到饱啊,我没骗你。”

  听到马洛这么说,还没等马大娘又有什么反应呢。刚刚被抽了一筷子的马小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因为他觉得自己可是太委屈了。自己不过就是想要偷吃一个豆腐丸子。你看哥这三年在外面偷吃了多少大肥肉啊。自己可是太委屈了!

  另一个弟弟也跟着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也不知道是伤心是委屈,还是羡慕哥哥在工地吃了三年的大肉。亦或者是兼或有之。

  反正两兄弟一哭,马洛也要跟着哭。不哭,好像不合适。

  都要哭都要哭。只不过每个人哭的原因不同罢了。

  而在安徽比马洛更早几天出发的许大有已经做上了支书彭学武的拖拉机后斗。

  坐在拖拉机后斗里的除了他,还有其他好几个村里面一起跟他外出务工的村民。

  彭学武在得知葛丹不回来之后,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最后点点头说道:“好,这小子性子跳脱,该闯就去闯闯。他要是能在苏联扎下脚或者是能在国家的建筑单位扎下根。那都是他的本事。他老叔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我,我给他把他家的旧房子修理一下。要是他在外面扎不住脚留不下来,那就回来。咱们彭家村还有他一间房住一口饭吃。”

  许大有等村民纷纷点头。彭学武这个支书当的让人服气,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今天彭家村的村民。都聚集在村口的晒谷场上。因为大家伙知道那些外出务工的男人们回来了。

  倒不是想要盯着那些男人带回来的礼物。而是同一个村子,大家伙要么沾亲带故,要么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

  现在他们回来了,大家伙都想看看他们是不是完好无损的回来。

  大家盼到日头西斜,月亮都快和太阳换班的时候。他们终于听到了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

  当运载着这些外出务工男人的拖拉机开到村口晒谷场时。那些家里有人外出打工的村民们早就按捺不住了。

  他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过去。都想第一时间见见自己的亲人好友。

  许大有的妻子也在这其中。许大有也第一时间发现了自己的妻子。三年不见,自己的妻子看上去憔悴了不少。

  想一想也是,在农村里一个女人要带着孩子生活。还要忙活田地里的事情。两头都要抓,能不累吗。

  就算是有娘家人帮着照应一下。但是人家也要过自己的生活,不能事事都求着人帮忙啊。

  许大有心中是有愧疚的,所以他见到自己妻子的第一反应时,他所想到的是把自己包里带过来的给妻子的礼物送出去。

  但是他才刚刚把包拿起来,刚想喊自己妻子的名字给她礼物的时候。自己的妻子就哭着跑了过来紧紧的抱着他:“大有哥!咱们在家不走了吧。”

  许大有缓缓地放下了包,他也抱着妻子泪流满面:“不走了,我这次哪都不去了。这三年挣的钱够了,咱们再家里起个房子。咱俩好好过日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好不好?”

  女人看着男人,重重的点头:“嗯!”

  这些人回来了,这三年有太多太多的变化。很多人与家人团聚了。但是也有人因为工程的事故。而永远留在了苏联的土地上。

  还有人虽然回来了,但是家中的亲友却已经有人天人永别。

  明月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几家欢喜饮美酒,几家哀愁在街头在巷口。

第三百六十章 新农村

  这次中国之前出去的数百万劳工中有许多人回来了。他们带回来了许多的东西。

  简单的说,仅仅是物质上的东西他们就带回来不少。就像是许大有从苏联带回来的大头娃娃巧克力,还有俄罗斯大香肠,以及各种棉毛织品。这些东西没有中国商场里卖的同类型的商品精致。但是却有一种粗犷的美。仅仅是一上手或者是吃一口就能感受到这其中的沉甸甸扎扎实实的感觉。

  这些东西做的外形或许不咋地,制作也没有很精致,但是用料是真的好。

  只要用料够好,基本上都不会太难吃太难用。(注:妻子怀孕期间想吃瘦肉丸,但是外面卖的怕是不干净,本人就买肉回来按照配方做。做好之后一点都不想瘦肉丸,一股火腿肠的味道。大概是因为纯肉只加木薯粉和一点点调味料的原因)。

  这些都算是极好的东西了。当然,这相比于他们带回来的工资来说,还算不得什么。

  国际汇款是要手续费的。所以这些年,这些外出务工的工人们除了必要的家用费用会每几个月或者每半年一次邮寄一次回来之外,真正的大头都是存在手上。等着自己回来的时候在全部带回来。

  每个人都揣着厚厚的钱袋子回来的。现在新中国发型的最大纸币面额是十块。他们这三年下来,一般都能存个几千块回来。

  这就是厚厚的一摞钱啊。

  大家伙就怕自己的钱在半路上丢了或者是被偷了。

  所以带钱回来的时候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许大有在自己的内裤里封了口袋,有几百块在内裤里。还在自己的工鞋内底挖了一个小坑,这里又塞了几百块。

  还有自己上衣缝了内兜,行李袋封了个只能暴力破坏才能拆开的口袋。

  这些地方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一共藏了几千块钱回来。

  许大有的老婆秀莲在家里点算着许大有这些年存下来的钱。除开之前许大有给家里邮寄的家用之外,从五七(年底)年到六二年的工作中,许大有一共存下了三千七百多块钱。

  再加上秀莲这些年干大队的活,还有她节省下来的生活费(许大有邮寄的)。一家子居然有了四千块的存款了。

  “你咋还能存下这么多钱呢?我就是怕你在家里带着孩子过不好,才想着给你多点钱的。”许大有看着老婆这几年存下来的钱,他半是感动半是心疼。

  虽然说食物是按需分配的。但是只要钱能出高一点,总能从别人手上弄点吃喝的来改善一下生活。

  秀莲把钱都清点好了之后,她才缓缓说道:“可不敢瞎花,这钱是你在外面拼死拼活流血流汗赚出来的。不留着,咱们娘几个可不敢全都花了。前三年困难,现在日子好了。今年夏粮大丰收。”

  “广播里也说了,今年全国粮食生产初步稳定了下来。咱们的好日子要开始了。”秀莲说着突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彭支书在上上个月让人把砖窑给重新开了起来了。支书还在搞一个什么预制板厂。”

  “要是支书让你去做事,你可别去啊。”秀莲突然叮嘱道。

  许大有好奇:“为什么啊?”

  秀莲道:“嗨,我娘家的哥哥也是被支书叫去上班了。但是预制板厂这个月才开始正式生产。砖窑也生产了两个多月了。但是一分钱工钱都没发下来。支书一直说等等,说再过几个月就好了。”

  “听说是村里账面上没有钱了。钱都被支书拿去买材料了,开不出工资,所以让大家伙打白工呢。要等着卖了货才有钱进账,才能给开工资。”

  “前三年自然灾害。别说村里乡里起房子了。就连县城里面的工厂给工人盖宿舍的事情都停了。现在砖窑和什么预制板厂的生意根本就不好。”

  许大有听到这话,他暗自琢磨了起来。

  但是还没等他回过味来呢,啪啪啪的拍门声音响起。

  打开门一看,来的还真的就是支书彭学武。

  彭学武递了一根卷烟过来:“大有,出来,有事和你聊聊。”

  彭家村村口晒谷场。

  许大有跟着彭学武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不光是他们两人在这,还有其他几个村名,都是当初和他一起出国务工的那些。

  他们在或站或蹲的在月光下的晒谷场上抽着卷烟。卷烟一看就是彭学武发的。这些一般的村民可不太会抽这种带包装的香烟。

  “支书。”

  “彭支书。”

  看见彭学武来了,晒谷场上的众人纷纷打招呼。彭学武摆摆手,让他们随意。随后彭学武直接坐在晒谷场的石碾子上开始叭嗒香烟。

  这六七个出国务工的村民和许大有一样,多半是的了家里的叮嘱,知道村里的砖窑和预制板厂现在没工资。他们都怕彭学武开口让他们打白工,所以也都没有开口说话。

  彭学武抽着烟,看着这些人,他突然笑了起来,两撇胡子翘了起来。

  “知道村里的砖窑和预制板厂的事情了吧。”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回话,就是傻笑。

  “怎么,你们看不上我彭学武,觉得我要把你们带到沟里去?”彭学武又笑着说。

  这下村民们没有蹲着的了,纷纷站起来表态:“哪能啊。支书这些年做的事情咱们谁不知道啊。咱们出去工作了,家里的老人女人孩子没被欺负,这不都是因为支书照顾的好。”

  “支书,村里有需要你说话。不就是卖膀子力气嘛。什么钱不钱的。”

  这些村民们如此说道,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是态度是要表达出来的。

  对于他们来说彭学武是很重要且有能力的支书。不信他那是不可能的。

  彭学武则是哈哈一笑,把抽到烟屁股的香烟深吸了一口,就剩下一点点小小的烟屁股,然后才丢在地上踩灭烟火。

  “你们这些人的小心思我还能不知道?村里那些在砖窑打白工的壮劳力的想法我能不知道?但是我也说了,就苦这几个月。”

  许大有开口:“那支书你说吧,你要我们去砖窑还是预制板厂干活,我们都没有话说。”

  “你们啊。”彭学武的目光从他们的身上滑过:“我不要你们去砖厂和预制板厂干活,那是大材小用。你们这里有人会轧钢机,有人会电焊,有人会砌墙,有人会安装水电管线。许大有是不是还当过小组长?”

  面对彭学武的问话,许大有立马回答道:“是,我是当过一个小组长,帮着管过工地。”

  “这就是了,你们去什么砖窑。我打算用我们村的名义成立一支建筑队。”彭学武用最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出了让这些村民感到最石最破天惊的话语。

  “建筑……建筑队?!支书,咱们就是村子,能成立建筑队吗?建筑队不是市里的单位才行吗?”许大有和一众村民都瞪大了眼睛。

  “是的,建筑队!”彭学武非常肯定的点头:“今年年初我就已经去县里问了,县里问不到我就去市里问了。我就问你们回来后,我们能不能成立建筑队?”

  “你看看你们,在苏联修了这么多年的房子和工程。一个个都是身怀技能,都在全世界最好的工程队待过了。凭什么以你们为骨干,我们就不能成立一个自己的建筑队呢?”

  彭学武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挂着微笑,就一如他当年带着队伍打回老家解放老家时的模样。

  “谁说建筑队就要城里的单位才能做?城里的建筑队才有几个。城里、县里、乡里的工程有多少?就靠那几个建筑队,咱们农村的工程项目怎么办?”

  “谁给我们农村修路盖房子?谁说咱们农村只能盖一层平房了?咱们农民咋就不能住上楼房?就不能通上自来水和电了?”

  彭学武大手一挥:“这不对!咱们农民有钱了也可以盖楼房。我去城里找了专门的施工单位问了。盖一间平房的单价成本是要比盖楼房贵的多的。”

  “就算是咱们农村需要前后院子养鸡养鸭,但是要能统一规划起来,把房子挨着房子的搞,也能剩下一大笔建筑费用。你们说不好吗?”

  听到这话,许大有等农民都心动了。但是许大有还是有些不安的问到:“支书,话是这么说。但是咱们真的能接到这些活吗?咱们去那盖房子呢?”

  彭学武大笑的拍拍许大有的肩膀:“你是不是想要盖房子了?”

  许大有一愣,随即点点头。然后彭学武一个个的问过去。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都想要盖房子。

  “其实何止是你们想要盖房子。这些年家里有些钱的人家谁不想盖房子?但是盖房子的工匠可不好找,手艺不好的谁敢让他盖?”

  “知道我为什么要让村里壮劳力打白工,都要让他们把砖窑和预制板厂搞起来开工吗?因为我知道,现在咱们农村该到盖房子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谁先走出这一步,谁就吃到这一块肉!咱们彭家村建筑队,就是要在整个寿县乃至整个淮南干出一个名堂!要让以后全淮南的农村想到盖房子就想到咱们!”

  彭学武豪情壮志的看着众人:“怎样,大家伙有没有心气?把你们从苏联学到的能耐都给我抖起来。给城里人看看,咱们的新日子?!”

  许大有被说的心潮澎湃,他猛的踏出一步:“有!支书你下命令吧!风里雨里,我跟你闯了!”

  “支书,算我一个!”

  “好好好,我以为回乡又只能种地呢。现在能发挥所长。好啊!支书你说什么,我干什么!”

  “哈哈哈哈!”彭学武看着众人的神情,他豪情壮志在胸中,他从当支书的那天起就发誓要把彭家村从娶不上媳妇的穷困光棍村改成富裕村。而现在,他的野心更大了,富裕村?不够,他要干出一个让城里人都羡慕的新农村!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展拳脚

  “这个彭学武真的打算搞一个建筑队出来了?”在县政府里,县长看着下面送上来的资料笑着问到。

  “真的,材料都报备上来了。”县长秘书把东西给县长看了看。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