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自从台湾、日本、韩国这些东亚基地丢失之后。美国对中国的侦查就差多了。这也和中国现代的导弹越来越厉害有关系,美国佬的侦查确实少了,怕被打下来。
不过如果是西南的话,美国佬说不定会试一试。毕竟之前防空导弹主要还是集中在了东南沿海地区。
可惜了,印度佬不让美国人在印度部署U2,不然的话过几年中国说不定能缴获极为先进的侦察机。U2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要是能拆开研究的话,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显然是有巨大贡献的。
反正美国人和印度人已经开始勾肩搭背了。美国军援也开始向印度输送。
为了支付美国人的低息贷款来购买美国人的先进武器。在1958年年中,印度单方面撕毁了和中国的粮食购买合同。他们需要将粮食卖给美国人,来抵债。
负责该项事宜的曾培洪极为愤怒,他致电印度贸易部长:"贵方这样单方面撕毁协议,有悖于最基本的商业合作契约精神.
印度的回复非常打官腔:“本年度因为本国出现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所以不能向中国完成粮食合同。”"印度就这么一句话就说完了所有回复。也不说违约赔偿,也不说明年能不能把份额补上。
这种无耻的行径到是没有把主席和总理气到。因为有李锐的资料打底,两人早就知道了这件事。
""粮食问题,果然还是不能够依靠外国啊。粮食安全,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安全后盾。"主席在看到曾培洪送来的信息之后,他皱着眉头说道。原本印度要是能继续购买粮食,买到1959年的话,那么能大大缓解中国之后的粮食危机。
现在看起来是指望不上印度了。
不过相比于曾培洪带来的坏消息,李锐到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只见李锐带着一块块由铝箔纸包装好的食物来到中南海,并且给主席和正在汇报工作的曾培洪摆摆手,示意他们注意一下自己手中的玩意儿。“你李部长现在忙啊,无事不登三宝殿。怎么今天有空来光临我这寒舍啊。”主席哈哈大笑的调侃着。
李锐也笑着回应道:“主席,您这是寒醦我呢。我最近不就是在忙一件事嘛,现在这件事忙好咯。特别来给你看看。”李锐把自己带来的由铝箔纸包着的食物在桌上放下。
前来汇报工作,顺便吐槽印度人不受契约精神的曾培洪好奇的看着李锐拿来的东西,他问道:“李部长,这些是什么啊?”李锐笑道:“增主任,知道什么是魔芋爽吗?”
曾培洪摇摇头。
“那么蛋白快呢?”曾培洪继续摇头。
“萄兢果冻和纤维粉怎么说?”
曾培洪一脸懵逼:“李部长,你说的这些都是什么东西啊?”
“好东西啊。"李锐呵呵一笑:“来,今天就让曾主任见识一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 开始备货
李锐带来的东西别说曾培洪了,就算是主席也没见过啊。主席也只是在李锐的报道里看到过类似的字眼。资料里面写过这些东西,算是主要二粮食作物之外的另外一种食物的补充。
魔芋这种玩意儿有很多劣势,比如说在中医里面认为魔芋性寒凉不适合老人小孩孕妇吃。
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它的产量极高。现在中国的主要粮食不管是水稻还是小麦,也只能是在实验田里面堪堪堪突破1C公斤的大关。这还是由农亚技术人员细心看管,并且施了大量的肥料,才能够达成的效果,普通农民是绝对不可能种出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粮食的。
即便是全国各地的农技站的技术员们拼了命的去帮那些农民进行农业科普,手把手教他们种地都做不到。
但是魔芋却可以轻松地做到亩产60公斤。这玩意儿的产量实在是太高了。而且还不需要怎么精细化管理。即便是非常粗放的养殖,只要气候合适,比如说在海南那种地方,随便找个稍微愿意干点农活,不要太懒的懒汉去做,一年都能够亩产4000公斤出来。
在即将到来的三年自然灾害面前,他这样超高的产量能抵得上他所有的缺点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魔芋这玩意儿在海南能够大面积种植。而三年自然灾害之中,海南是全中国受灾影响最小的地区。如果魔芋能够铺开种植。在进行深加工成为这些产品之后。那么完全可以用这个东西去想办法支援全国各地的梁慌,即便是不可能代替主粮,但也可以作为主粮之外的额外补充,大幅减少因为饥饿而导致的生病乃至死亡的问题。
曾培洪不知道即将到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当时这不妨碍他听到李锐对这些产品进行简单介绍后,做出的惊讶反应。曾培洪的一张嘴大大的张开好半天都合不拢。
“等会儿李部长,魔芋这个东西我知道。我有战友在海南工作,海南当地人都基本上不会吃这种东西。因为这玩意儿含水量太大,吃起来空落落的。而且味道还不怎么好,听说这种东西可以做成魔芋豆腐,但是好像也不是很好吃。”
曾培洪将他所知道的信息说了出来,他说的倒也没错,魔芋这玩意儿,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就想过把它当成一种食物来吃,毕竟它的产量实在太高了,但是它难吃也是真的难吃。
即便是做成魔芋豆腐,喜欢吃它的人也不多,因为不爱吃魔芋豆腐的人会觉得魔芋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而这股奇怪的味道需要用很重的调味才能够压得住那股子味道。重油重盐,然后放多多的辣椒。这种烹调方式显然不是现在相对贫穷的中国老百姓可以承受的。
那边李锐笑着将那些包装袋打开,将早已准备好的魔芋爽葫藕果冻,蛋白块等等全部倒在几个白瓷盘里。这些东西一被倒出来就有一股强烈的香味,穿了出来直冲鼻腔。
如果在原时空的后世,大家闻到这种味道,大概率要骂一声:“全是科技与狠活,这放了多少香精啊!”
本时空之中,中国人吃的还是少。闻到这股子食品工业科学调制出来的香精味道居然还让曾培洪和主席两人有些食指大动了。
“北京市食品工业研究所的年轻后生张福提出了非常好的想法。这半年来他苦心研究,算是交出了一份令人觉得满意的答卷了,“这里是几种不同口味的魔芋爽,主要材料用的就是魔芋。经过深加工之后味道还不错,可以尝尝。”
在李锐的招呼声中,曾培洪和主席也不客气。主席唤人拿来了筷子。直接从盘子里夹起了一片闻着就很辣的魔芋爽放到嘴里,仔细咀嚼了起来。
麻辣鲜香的味道,直冲脑壳。这个味道正对了主席喜欢的口味。他一边吃一边点头:“这个东西味道还不错嘛,吃起来口感又爽又嫩,还蛮有嚼头的,拿来下稀饭,下面条倒是很好的配菜呀。曾培洪,你来尝尝看。”
曾培洪听到主席怎么说,他也拿起筷子。夹起来一个看起来不是那么辣的魔芋爽,偿了一口。这是带着卤香味的一种口味。吃起来有点怪,但是味道还行,不算好吃,但也不难吃。放在餐桌上的话,自己大概也会吃。
之后两人又分别品尝了蛋白块和橘萄菊果冻。
蛋白块主要有木薯粉,蕨根纤维、糖和黄粉虫制成了蛋白粉混合而成。吃起来口感有些黏,非常耐嚼。口感和味道很难形容,但是因为加了糖,所以倒也不难吃。
而木薯粉混合纤维粉制成的特质食品粉。味道其实也还不错,因为用了人工增箱的香味剂,做了多种水果口味,橘子口味,芒果口味的。这玩意儿直接用冷水冲泡,直接能够形成像厚粥一样的东西。纤维粉这种玩意儿非常的耐饱,因为它不容易被消化,可以作为一种增稠剂来使用,木薯粉这种东西可以来补充这食品粉中所缺少的淀粉性物质。
自从上次和曹文清聊过之后,张福在这方面好像是开了窍一样。在食品工业上开始了,他狂飙突进之路。
主席和曾培洪吃过这些食物之后两人都赞不绝口。
“这个东西如果不占用我们主粮的田地,而且也不需要过多消耗我们主粮所使用的化肥,那么它大有搞头!平时是零食在战时它就是被荒的食物!”主席放下筷子,如此评价道。
“不过这种东西目前我们吃了说了还不算。想要将它推广到全国去,那么还要给更多的人尝尝看。看大家伙都是怎么说的。看看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如果大家都说好,那么就不用再去考虑了,全力以赴的去生产他吧!”
主席,这话算是给李锐下了一个定心丸。他已经准备好了。这些玩意儿要开始疯狂囤货备货了。
第一百六十九 章每个人的事业
“哎呀,这个东西也带上,去了海南估计用得到。还有这个,这个,这个……”在张祥的家里,张祥媳妇桂花正在急忙忙的给儿子张福收拾他的行李。
一边收拾还一边不忘记各种吐槽:“老张,你说这是什么事儿啊。儿子本来好好的,毕业分配说是留在北京的食品工业研究所上班,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现在好了,要跑去什么海南岛,一去可能还要一年两年的。海南岛那是多远的地方啊!"
正在餐桌上喝着散白吃着花生米的张祥咪了口小酒后才说道:“海南岛再远那也是咱们中国的地方不是?能有多远啊。能有隔壁两个胡同的老孙家的孩子去的远人家孩子直接丢西伯利亚帮着修铁路去了。你当时给人家送行的时候,给人家塞了一袋茶叶蛋,还说要人家孩子在外面好好工作为国争光。”
“这能比嘛!老孙家的那个又不是咱家孩子!” 桂花嗔怪的说着:“再说了,老孙家那个孩子壮的和熊一样,咱们张福小胳膊小腿的,还从没出过这样的远门呢。”
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现在桂花就把这句话演绎的非常生动。
张祥却道:“你这人,现在越来越像老太婆了啊。咱们儿子张福现在去海南是有出息了。你没听儿子说嘛,他去海南是帮着搞食品工业。”
“儿子带回来的那个什么魔芋爽,你不也吃了嘛。你不也说好吃嘛。海南那个地方除了种粮食,还可以这样种魔芋。咱们孩子现在直接把这种东西给工业化科学化的管理生产了。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这事情办成了,能让千万人不挨饿了。你个老婆子就别在那絮絮叨叨的了。”
桂花听到这话,她的眼泪却忍不住的往下掉:“孩子为国做贡献,我不反对。那为啥说一去海南就要两年,甚至三年都回不来啊!“
“工业生产,那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搞生产厂,一年就算能开始生产,那么后续要不要盯着﹖要不要让扶着厂子上马走一段?作为钢铁工人的张祥很清楚工业化的含义,更清楚张福能抓到这个机会是多么的重要。
“行了,你也别抹眼泪了。张福都二十岁了。他现在不拼一把,什么时候拼一把?等他三十岁、四十岁?就不说他为国家,为千万人民做出的贡献了。就为咱家孩子自己的前途想一想,他现在的研究有成果了,能落地了,以后回来了级别怎么着不得往上提一两个级别?指不定他回来的时候,他就不是张技术员,是张主在了!”
张祥这一套连唬带哄的,算是把桂花给哄好了。
“行了,别抹眼泪了。张福快回来了,你把东西给他收拾好吧。”
几乎就是张祥这话说完才五分钟,张福已经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他的脸上红扑扑的,还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
“研究所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张祥指了指自己对面的凳子,示意儿子坐在自己对面。
“安排好了,我的工作都已经交给其他同事了。现在我的任务就是帮着把海南的生产线扩大,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型工厂。”张福点头道。张祥点点头:“那你去海南的那个厂,算是什么个职位?”
“组织上说了,让我挂职副厂长。”张福此言一出,张祥夹花生米的手都抖了起来,花生米都没能夹起来。“你再说一遍,你挂什么职位?”张祥手还在抖。
“副厂长。”张福非常认真的说道:“今天计划委员会的李锐(副)主任来了我们所里。他夸了我研究的这些工业食品。他说我们国家虽然已经解放了九年了,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一些地方,我们的人民还在忍饥挨饿。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一场自然灾害就能让几千上万人重新过食不果腹的生活。
“我的这个研究能帮助很多人,在危急关头是可以救命的。李主任狠狠的夸了我!”张福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红色。作为一名二十岁的青年,他本就该为了这些事情而感到高兴和快乐。
因为他值得为自己的成就骄傲。一个青少年都不能为自己取得的成就去感到骄傲的社会是一种畸形的社会。而张祥和桂花则是被张福可以挂职副厂长这件事给震的不轻。
桂花都停下了收拾行李的手,她呆呆的看着张福:“阿福,你说真的?你去海南能当副厂长?”
“嗯,主要是分管技术的。短则两年,长则三年。把场子搞起来,我就回来了。爸妈不用担心,我的单位关系还在这。过年的时候我还能回得来呢。”张福看得出父母眼中那种担忧和惊喜。
惊喜的是张福年纪轻轻就有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业。担忧的是海南距离北京太远了,一来一去不知要多久。
张祥放下筷子,拿起酒杯给自己来了一杯酒,喝完后才喃喃道:“你比你老爹厉害啊。我这干了一辈子,还有几年就快要退休了。厂里提我当了个组长。我知道,这是广里看我这些年辛苦的苦劳。指不定你回来的时候,你爸爸我就要退休了。”
张祥今年也就四十五岁,年纪其实不算特别大。但是因为钢铁厂的特殊性,向他这种在一线高炉的工人都会比较早的退休。因为热辐射对人的伤害很大。一般情况卞五千五罗就退休了。有的时候五千岁也会办理退休。
张祥这些年给北京钢铁厂出工出力,拿了好几次厂里的劳模,拿了两次北京市劳模。代价就是才四十五十岁的中年人,现在脸庞却看起来苍老的像是五十五岁。
厂里在研究,张祥要不要转到二线去工作,管个仓库什么的。但是张祥拒绝了厂里的提议,他不耐仓管工作,情愿在一线做下去。他的技术还能再带一些徒弟出来。
这种情况下,工厂就要考虑张祥的提早退休了。张祥负责的高炉以后不会在建设了。因为厂里有了更好的设计,可以生产更好的高炉。厂里已经和张祥谈话了,他负责的高炉在过三年大概就要拆除,修建更新更大的高炉了。
张祥可以转去厂里做实习生培训,到了五十岁就给张祥办理提早退休。他这些年为了给工厂拼产量,给国家多炼钢,尤其是早年防护设备不到位,导致他身体遭受了太多的热辐射。工广每年一次的体检都表示张祥的身体情况不容乐观。
现如今张祥听到自己的孩子能去海南的工厂挂职一个副厂长,他忽然想到三年后就要拆掉的那个高炉,自己的时代终究是要过去了。现在是张福这小子的时代了。
张祥取来一个酒杯,倒满酒之后递给张福。“爸,你不是不让我喝酒吗?”
“今天让了,来,陪我今天喝一杯。”张福双手拿过酒杯和爸的酒杯撞在一起。叮~
“干!“张祥一口气干了。张福一仰头也把白酒干了,但是从没有喝过酒的他却被辣的压牙咧嘴,整个人的五官都变形了:“啊……还是汽水好喝。”
“哈哈哈哈!”张祥哈哈大笑:“你小子慢慢受着吧。”
桂花有些嗔怪的看了丈夫一眼,随后道:“这好几个月了,曹文清怎么来的少了?你这一走三年,人家姑娘怎么办啊?”
张福摆摆手:“小清的工作要保密,她出来的时间少了。她要忙于自己的事业,我也要忙于自己的事业。她要忙几年,我也要忙几年,刚好。”“你这孩子,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想啥呢。我之前就说了,你们俩郎有情妹有意,我和你爸就上门提亲去了。劳动节就把你们的事情办了。”
张福却道:“妈,你不懂的。”
“好好好,我不懂,我不懂!现在大了,就知道嫌弃娘了。“说着,桂花又开始抹眼泪了。这惹得张福又是一阵手忙脚乱的安慰母亲。
……一
张福出发的那天上午,家里人都请了假。不管是父母还是四个弟弟都在家里,准备一起送张福。“不用送了,有车来接我的。“张福无奈道。
“哥,你一走那么远,我会想你的。”“想我?想油炸糕吧!”
“哥,那你去海南,能带特产回来吗?”
“对啊,哥,海南有啥好吃的,你带回来呗!”“一群吃货! "张福给四个弟弟一人一个暴栗。
就在接张福的车还未到的时候,一阵自行车的铃铛声想起。曹文清和曹父骑着自行车来了。
“我今天特别请了两个小时的假,我……”曹文清气还没喘息匀,她下了自行车就急急忙忙的说道。(与此同时,桂花很识趣的把张福的几个弟弟赶回屋子里去了)
“我知道。”张福笑着打断曹文清的话:“你还是歇一歇吧。”
“张福,真对不起,我最近一直都没有时间陪你。你现在都要走了,我才临时请假过来。”曹文清低声道。
“我懂,你做的是大事。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是你可是我们新中国第一机工啊!“张福笑着看着曹文清:“在学校里的时候,同学和老师们都这么在背地里叫你的。你在数控机床技术上的参悟,让学校的老师都很快没东西教你了,最后变成你和他们一起研究。”
“小清,你注定是要做大事的。”张福看着曹文清的眼睛道:“你的能力,你掌握的技术,还有你的思想。你其他人不一样,你注定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的。你去做吧,做你的大事业。”
“你也说过,希望我能跟上你的脚步。你看,我现在也有自己的事业。我会配得上你的!”
张福的声音低沉有力。张福并不是一个多么高大强壮的男生,张福身材不算高,二十岁也只刚刚一米七,相貌也是普通,最多只能算是五官端正。而曹文清在学校里,老师们就说过,这个女孩就像是一只骄傲的凤凰。这说的不仅仅是她的性格和能力,同时也是夸赞她的美貌。那是一种英姿勃发的美,如旭日初阳一般的光彩耀目。
曹文清和张福谈恋爱,是当初很多人都没想过的。因为从各种方面来看,好像两人都不配。张福是那么的普通,看上去不起眼,和曹文清根本不搭。在这场恋爱中,张福一直是弱势的一方。他一直都不太自信。
但是现在,张福忽然明白了曹文清一直在追求的东西是什么了。他也忽然明白了曹文清一直所说的,跟上她的脚步是什么意思了人生在世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更多更伟大的东西。一些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当张福开始有了这些认知后,他终于决定强势一回,他低声问曹文清道:“小清,我回来后,我们结婚吧!”他咬着牙齿好不容易说出这话。这话把曹文清给震到了。
在远处远远看着两人的曹父和张父并不知道两人在聊什么。张父掏出一包大前门:“老曹,来一根?”
“不了,刚掐。”曹父摆摆手,他没什么烟瘾。
那边曹文清听到张福的话之后,她微微一愣,然后眼神中露出狡黠的笑意。“好啊。”
曹文清看着没有比自己高多少的张福,然后她做了一件这个年代很多女性绝对不会做,甚至是想不到的事情。在张福惊讶的神色中,曹文清双手捧着张福的脸颊,两人的脸庞越来越近。
当曹文清的双唇贴上张福的双唇时,张福整个人都大脑宕机了。什么伟大的事业!什么触动人心的事情!狗屁功!老子什么都不知道! 老子都忘记了!远处,张父叼着香烟,但是他连吸一口烟都忘记了。
曹父捂着心脏:“老张,来跟香烟。”
“好好好,亲家,来来来来。”张父忙不迭是,但是掏香烟的手都在颤抖,半天都掏不出香烟。
躲在房里偷偷观看的四个小弟也震撼了。纷纷发出了震惊的表情。
第一百七十章 困局
张福去海南,当的是技术副厂长。主管的就是技术方面的事宜,他还太年轻,经验也不够。工厂里的行政他现在还搞不好,只能跟着别人学。
而和他搭档的是一名叫做陈来福的中年人。最早山海关汽水搞公私台营的时候,陈来福就是公家派去的代表之一。这些年下来,山海关汽水已经成为了中国打出去的一张国际名片。
拥有许多种口味的山海关汽水不仅仅在国内(国内市场主要在华北华东一直到动北方,南方还有亚洲汽水厂)的国民饮料,也成为了包括苏联、东德、捷克、波兰等国家的国民饮料了。
毕竟在口味上,山海关汽水对比现阶段的其他国家的汽水有碾压式的优势。价格还不贵,即便是在南斯拉夫的市场是也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杀的难分难解,还占据了一些优势。
在德国也是如此,现在的德国分成了东西德。山海关汽水也卖到了西德,抢占了不少原本属于其他欧美品牌的市场。尤其是中国电影在东德的大肆传播下,闪电摩托和山海关汽水成为了一种潮流时尚。
陈来福因为在管理山海关汽水厂时的优秀表现,被组织上选定了。让他来负责在海南的魔芋食品加工厂。他是正职,还有其他几个副厂长帮助他一起搞,张福就是这几个副厂长之一。
等张福到了实地之后,他才发现这个海南魔芋食品加工厂比他想象的要大的多。而且这地方搞的魔芋田也太多了吧!
陈来福亲自接待了张福:“张福同志是吧,以后咱们就要搭班子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就要我们来完成了。”张福重重的点了点头,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了。同时他内心中的猜测也越发肯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