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7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院子已经被冯石的媳妇儿打理成了菜地,还养了几只老母鸡。冯石一般是不住在这的,他现在长期住在破晓基地。

今天会回来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姑娘大学毕业了,从外地回了北平。

自己这个当爹的好几年都没见过姑娘了,这在不来见见,那就太不称职了。

而且冯石还给姑娘带了一个小礼物。吉普车开到自家院子前停下,冯石刚下车就看见自己媳妇儿在菜地里摘豆角。

“老冯,你可算回来了。姑娘一直在等你呢!”冯石的媳妇儿纳兰英看见他回来,眼前一亮。

虽然都在北平城,但冯石每次都要隔好两三个月才能回家待一晚。

冯石五十岁了,纳兰英比他小六岁也四十四。她不像一个将军夫人,她没有美丽动人的容颜,也没有所谓高贵出尘的气质。

她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半,她的脸上满是风霜,她的双手粗粝的如一个老农。

但她就是冯石的媳妇儿,是一名新中国开国将领的夫人。

走进院子冯石拉过媳妇儿的手:“走,看看姑娘去。”

“姑娘想吃豆角,我给她摘些豆角,你先进去。今晚咱家吃炒豆角、荷包蛋、还有个丝瓜。给咱闺女好好接风。”

“我同事送了我些好东西,等会儿一起摆上来。”冯石一笑指了指他怀里的箱子。

李锐这人还是喜欢请客的,三五不时会给冯石和陆光达一些自己的小零食。

也会给表现优秀的科研人员奖励巧克力、汽水、零食之类的。

不过冯石从来都不舍得吃,一直都囤着。现在倒也囤了不少。这次回家他都带回来了,不过他也把印刷有日期和详细信息的部分都撕掉了。

这次他带回来了一罐小白猪火腿午餐肉罐头、一罐黄桃罐头、一个铝箔纸包装的巧克力派和一个铝箔纸包装的烧鸡。

这些都是没有生产标签和详细信息的,有也被冯石毁掉了,冯石倒是不怕往家里带。

于是今天晚上冯家的晚宴显得特别豪华隆重。

除了荷包蛋、豆角、丝瓜外,还能吃到午餐肉、黄桃、烧鸡和巧克力派。

把这些东西满满当当摆上桌的时候,冯石的女儿冯媛眼睛都直了:“爸!你这不是被资本家的糖衣炮弹腐蚀了吧!你这哪来的这些东西啊!”

二十二岁的冯媛看到这些稀罕的玩意儿,第一个联想到的并不是这些东西有多好吃,而是害怕自己革命一辈子的老爹被腐蚀了。

冯石哭笑不得:“你这姑娘。在你眼里,你爸就这点觉悟?这都是爸同事给的,我平时留着,今天全给带回来了。”

冯媛瞪大眼睛盯着冯石:“冯石同志,你和我说实话,你是不是答应帮人办事,才拿到这么多东西的?”

“你这……人家和我平级,求我办什么事啊!”冯石无奈的伸手使劲揉搓自己女儿的头顶。

把姑娘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头发弄得乱七八糟的。

冯媛恼怒的把冯石的手打开:“妈你看,爸真讨厌。我刚编的麻花辫。”

正在端菜上桌的纳兰英笑道:“我看你啊,活该。你爹是老革命,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你别把你在学校里当共青团主席的劲儿使在你爹身上。”

所有菜都码放整齐了,冯媛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巧克力派。

姑娘一眼就看出那是个甜品了,但她还是明知故问:“爸,那是什么啊。”

“这……好像是叫巧克力什么的,我也不懂。”冯石真没记住名字:“你想吃就吃呗,吃了就知道是什么了。”

冯媛笑嘻嘻的把巧克力派拿了过来,用小刀小心翼翼的切成平均的三份。

“老冯同志,这是你的。纳兰同志,这是你的。这块切破了的,就是小女子我的啦!”

没有女孩会不喜欢甜品,七十年后是这样,七十年前也是这样。

浓郁的巧克力和绵软的蛋糕胚刚一入口,冯媛的眼睛就瞪得滚圆。

“这……这……这也太好吃!这比牛舌饼还好吃呢!这……这就是是书上说的巧克力?!”

纳兰英也尝了一口,味道确实好吃,比市面上卖的点心都要甜,而且有股子难以形容的香味。

冯石没有动这块巧克力派,他拿起筷子夹了口烧鸡吃。味道有点怪,和自己原来吃过的不太一样,但也算好吃。

那午餐肉倒是比自己从前缴获的日本罐头好吃多了,能正经吃到大块的肉。

冯媛吃完巧克力派,加了块午餐肉。她其实不是很喜欢这玩意儿,因为以前爹总是缴获小日本的各种罐头。

她小时候三五不时就能吃到,那个罐头味道一点都不好。

不过这个罐头和小日本的罐头完全不一样,比老爸从蒋匪军手上缴获的美国罐头还要好吃很多。

“爸,你这同事怕不是个很有钱的归国华侨……”啪!冯媛的话还没问完,她脑袋就被纳兰英用筷子头重重的敲了一下。

“你爸的工作你别瞎打听。有烧鸡有罐头还堵不住你的嘴?”“哦……”冯媛撅起嘴弱弱的哦了一声。

冯石笑了笑,喝了口小酒。

他转移话题:“闺女你大学毕业了,组织上对你是怎么样的安排?”

“说是想让我去市委的工业局工作。”说起这冯媛眉头就皱起来了。

“去市委工作?这挺好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纳兰英满意的点点头。

“妈妈啊,我在大学学的是工科啊!我去市委能干嘛啊。”冯媛不满意的摇晃着自己的母亲,同时把目光投向冯石。

“肯定是因为知道我是你闺女,所以上面特殊照顾了!”冯石对于女儿的指责倒是不恼,他夹了一筷子烧鸡边吃边说:“你自己是个什么想法?”

“当然是学以致用啊!”冯媛挺起胸膛:“我们国家百年积弱,就是因为工业不发达。我是共青团员,还是学校里的团委主席,我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我想上一线,进工厂!到那里才是我的广阔天地,我要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纳兰英听到女儿要进工厂,她自是万分不舍。

她说道:“你进市委工作不也是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贡献吗?进工厂可比在市委辛苦好几倍。”

“我不怕辛苦。市委工业局的工作留给那些上了岁数的老工程师去做更合适。我们年轻人就是要到一线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冯媛的目光坚定,闪烁着异样的神采。

“爸,要不你和你的老战友说说。看看什么工厂缺人?我从技术员开始干起。”

纳兰英转头看向冯石,眼神里有一丝对女儿的不舍。

冯石放下酒杯:“工厂很辛苦的。你学的是炼钢是吧。技术员也是要下一线的,高炉刚烧起来车间里温度能有六七十度。人走进去都能热晕,你吃得消?”

“吃不消我可以慢慢锻炼克服。”

“工厂里都是钢筋铁块,你这身子骨碰一下怕是就伤着了。”“千锤百炼,我能把自己练成一个铁姑娘!”

冯石看了看女儿,他又举起酒杯:“如果有一份很重要的工作,一个对国家对民族都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你做。但你可能有很多年都见不到我们。

哪怕见到了也不能相认。甚至你需要隐姓埋名,未来几十上百年都没有人知道你做过什么。哪怕你做过天大的功劳也没有人会记住你。你愿意去做吗?”

“啊?!”纳兰英手上的筷子掉在地上:“老冯!你在说什么,你要女儿去干什么啊!”

冯石没有回答自己的妻子,他的双眸盯着自己的女儿。

冯媛呼吸微微一窒,她在一瞬间眼眶就红了,声音带着哽咽但语气无比坚定:“我愿意!我愿为我新中国的崛起奉献终身!”

纳兰英已经开始低头抹眼泪了,她没有阻止女儿和丈夫,但这不代表她不伤心。

“冯媛同志。”“到!”

“过几天政治部的同志会和你接触。从今天开始你将不再是我的女儿。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

“是!”“还有,冯媛同志。”“到。”

“把这块巧克力……派给吃了,我不爱吃甜不拉几的东西。”“是,保证完成任务!”

第十三章 小甜水换汇计划

1950年四月二十五日。

这是李锐穿越到1950的第二个月了。

破晓基地周围已将一般的民房改造,并且做了封闭。这里越来越有一个基地的样子了。

这两个月来李锐做了很多事情。

不仅仅是让基地内的科研工作者们查阅各种资料,计算各种麻烦的难题。

同时还为扫清新建设新中国的阻碍而出了不少力气。

比如说全国目前展开的轰轰烈烈的剿匪运动。

李锐花了时间收集整理资料上交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再三核实消息的准确性,并且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确定这份资料的准确性后。

军委下发给了各省的剿匪总指挥们。按照这份李锐提供总结出来的资料,各个将军们有如神助。

往往是那些土匪们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消灭了。

最近一个月北平的报纸天天都在报道某地又剿灭了一窝土匪之类的新闻。

整个新中国的剿匪速度以一种加了十六倍快进的速度在推进。

那些盘踞在山头的土匪和蒋匪军都纳了闷了,这共军真的变成天兵天将了?

怎么自己藏什么地方他们都知道?而除了剿匪之外,李锐还整理了一大批武器设计的图纸上交了军委。

轻武器从五六半到八一杠,这些都是能在网络上找到详细资料的。

具体军委选择什么枪支生产,那就让各部委开碰头会,选一个最适合当前中国生产的武器出来。

重武器如五九坦克、六二坦克等参数图纸也能找到,虽然不是很全,但也很有用了。

还有一些五六十年代算是很先进的牵引榴弹炮的设计图,早期的喀秋莎设计图等等。

这些都一股脑的上交了。具体怎么选择,如何同苏联谈判获得专利许可等事项让中央军委的头头脑脑们去头疼吧。

1950年的新中国,除了吃饭问题、剿匪问题、和即将到来的抗美援朝问题之外。

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经济问题。

而经济问题是伴随着新中国诞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十年与知青下乡、大炼钢铁等等后世为之诟病的问题。

很多人把这些问题简单粗暴的归咎于政治问题上,这是一种不负责任且不讲历史经济与新中国现实状况的做法。

而且新中国的自我造血能力是有所缺失的。

她几乎没有办法从外部获得补给,所以只能对内进行工农业剪刀差。这造成了农民和农村的长期贫困。

虽然以后农民的日子是过得不愁衣食了,但还是穷。

长期的工农业剪刀差也打压了后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作为2022年的穿越者,同时在大学里也是读了政治经济学上了马列毛概的政法学生,李锐对这方面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因为缺少外部贸易为中国的成长输血,让我们国家无法顺利交换到先进国家的重型装备。

朝鲜战争虽然换来了苏联援助。但援助总归只是援助,这是要看别人脸色的。而且这些援助一下来,也对我国的上层政治基础造成了巨大的动荡。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单纯靠援助导致我们国家的长时间都是一条腿走路。这不好,也不应该。而且现在朝鲜战云密布,军队高层里战争嗅觉敏感的人已经察觉到了。

朝鲜随时可能开战,只是不确定中国是否会参战。但最高领导人已经看过李锐的《伟大的抗美援朝》,他们已经在着手准备朝鲜战争的事宜。

李锐没能力去直接插手抗美援朝。

毕竟自己只是带了一百二十台电脑过来,又不是带了一百二十台高达。

正面战场和军队布置与训练这些事情不需要李锐去插手。

他相信那些打老了仗的开国将领们比自己更厉害。

尤其是看了自己给的资料之后,他们心理对该怎么打应该已经很有普了。

自己别去关公面前舞大刀了。

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在另一条战场上帮助志愿军,也是为了支援新中国。

所以他给中央打了一封关于与苏联外贸交易的文件。

这份文件很快就被周总理和毛主席重视了起来。

因为中国现在太需要外汇了。美元就不要想了,现在美国和我们还是敌对状态,根本不可能做生意。

他的那些盟友也是没戏。

现在中国可以做生意的只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了。

而在这其中苏联的外汇是最重要的,因为苏联有许多中国需要的设备。

这些东西老大哥是不会送给你的,需要你拿真金白银来换。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