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18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而想要打入对方的舆论主阵地,那就必须要在对方国内安插一批二五载,说着忠君爱国的话,干着卖国主义的勾搭。

这种人李锐在后世可是见过不少,对于这种事情也颇有经验,但可惜的是这个年代想要在欧美国家发展出这样的二五仔还挺难的。

毕竟不是网络时代,公众话语权还不归属于个人自媒体,而是被大集团所掌控着。

这一次没能在话语上直接将美国按死,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和这样的巨无霸打交道,不要想着一口气将他拍死,除非有能力对美国50个州,每个州都打上一两千枚核弹。

不然想靠纯粹物理_上的方式战胜他们很难。

而这次能割一波美国的肉,让美国向欧洲进行放血,并且中国还能从中受益,这已经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了。

毕竟此长彼消。只要多来几次,总有一天两国实力可以倒转过来。这是一种正向的回馈。

而且对于中国来说这条延伸至欧洲方面的大龙只能算是整个棋盘上的一角闲棋。

成固可喜,败亦欣然。

国与国之间斗争很多时候就如这样下围棋一样,不能够计较一子两子的得失,更何况中国的这一步棋也算是获利颇丰了。香港那边给欧洲涨价的货物,那些欧洲贸易商眼都没眨的就全吃下了。

而在这一盘亚洲大棋之中,最关键的落子依旧是在日本。

在欧洲搞那些事情,主要的目的就是牵扯美国方面在亚洲分心,毕竟现在美国东西两线作战。并不是只有物理层面的战争才能叫做作战。

冷战开始了,思维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对抗都是战斗。

美国既要在西线和苏联进行这样全方面的争斗,又要在东线和中国进行全方面的争斗。

现在他们颇有一些自顾不暇的感觉了。欧洲的水被搅浑了,美国将注意力全部转移了过去。

现在赤军在日本的发展就要宽松的多,因为他们现在只需要对一副吉田茂所率领的官僚阶级以及和以裕仁天皇为首的贵资阶级。

可这两个阶级都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自杀性的腐败。

而现在在日本渔村与底层的产业工人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正在印证的这一 点,他们的贪婪和腐败终将要把他们自身送上绝路。

第二百七十四章 教育从娃娃抓起

七豆鱼村日本千千万万的普通渔村之一,他和那些散落在日本本岛沿海部分的渔村没有任何区别。

至少是大家看不出什么区别来。如果说七豆渔村有出什么特别厉害的人物的话,那就是从前他们这里有个叫做黑田侍的船长,打鱼还挺厉害的,是附近渔村里面相当出名的船长。

如果要出海打大鱼,附近的渔村都会请他来带队。

每年鱿鱼潮汛来的时候,他都会带着人一起出海捕捉鱿鱼,并且每次都满载而归。

除此之外,这里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让人在意的地方,当然现在黑田士郎已经不能够将其称为渔民了。

市里面的官员都要称呼他为黑田大人。

因为从朝鲜战场上下来之后,他的级别可是一路向上攀升,已经是尉官了。这几乎是普通平头老百姓这辈子所能攀升到最高级别的军官了。

佐官级别的那可都是家里有着深厚背景才能够当上的。

当然现在黑田大人也有自己的背景了,他入赘了三井家,取了三井家族中一名分支的女性当了他的妻子。

黑田虽然还没有改姓,但是大家都知道,只要他能够保持自己努力,继续向上攀升,尤其是有三井这样一个大家族来帮他铺路,只要他能够到达佐关级别,甚至再往上一点,那么他的孩子一定会继承三井家族的姓。

虽然说东亚文化同中同源,但是在很多细微的地方还是有不少差别的,就拿姓氏这种东西来说。

以传统中国文化来说,进行改姓这件事情是非常耻辱的一件事情。

即便是在中国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的时候。也没有听说过女子嫁入男家要改姓夫家的姓。

至多是某某家某某氏。将夫家的姓挂在女性的前面,但是不会改女性本身的姓。

而在日本以及许多欧美国家之中,女性一旦嫁人的话,那么姓氏则会被抹去,填上夫家的姓氏。

姓名这种东西你要说不重要,那他也确实不重要,只是一个在社会上的代号,但你要说重要,那又非常重要,因为这代表着你在这个社会上真实存在过的一种证据。

在传统中国中就算是地位低下的女性都不会随便的更改自己的姓氏。更不用说男子了。

生下的孩子,如果要随其他家族改名换姓,那么对传统中国思想来说,那就是人生中最大的耻辱。

但是日本在这方面完全没有什么顾忌。改名换姓在这里似乎是一种稀松平常的事情,尤其是平民,如果能够入赘贵族取得贵族的姓氏,那更是一个莫大的荣耀。

而三井家族显然就是一个贵族,如果往上追溯的话,三井家的历史可能超过了700多年。

在足利幕府时代,他们就已经是日本的贵族阶级之一了。

姓名这种东西你要说不重要,那他也确实不重要,只是一个在社会上的代号,但你要说重要,那又非常重要,因为这代表着你在这个社会上真实存在过的一种证据。

在传统中国中就算是地位低下的女性都不会随便的更改自己的姓氏。更不用说男子了。

生下的孩子,如果要随其他家族改名换姓,那么对传统中国思想来说,那就是人生中最大的耻辱。

但是日本在这方面完全没有什么顾忌。改名换姓在这里似乎是一种稀松平常的事情,尤其是平民,如果能够入赘贵族取得贵族的姓氏,那更是一个莫大的荣耀。

而三井家族显然就是一个贵族,如果往上追溯的话,三井家的历史可能超过了700多年。

在足利幕府时代,他们就已经是日本的贵族阶级之一了。

这么一来七豆渔村的日子反而会稍微好了一点,但是这好一点也仅仅是对比周边渔村的情况而已。

痛苦是依旧的,难受依旧是存在的。尤其是在七豆鱼村内,还藏着一名来自中国的赤脚医生吴斌。不断的告诉他们什么是阶级苦。

算起来从1950年开始,吴斌已经在日本待了4年了。从刚来日本时,自己的日语还说的结结巴巴的。到现在他的日语已经是有周边地区的口音了。

即便是当地人仔细听也不会觉得他说的话有什么问题,根本听不出他是一个外国人。

而且长期居住在海边,吴斌的皮肤也变得粗厉黝黑,也越发的像个渔民了。

但他也只是像一个渔民罢了,他的本职工作依旧是那个赤脚医生。

而在他的日语越发精进的同时,他不仅仅在当赤脚医生,同时他还把七豆鱼村与其上下两个渔村的乡村老师的责任担负了起来。

在周边村民的支持下他和渔民们一起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木板房,充当小学的教室。

七豆鱼村和周边两个村子的孩童都被他集合起来一起上课教育。

说来也是可笑,明明这是一群日本人,却要由一个中国人来教他们日本字怎么写。

除了教这些日本孩子的拼写能力之外。

吴斌的教材,几乎都是他托国内的同志想方设法弄到日本的。

那是一套在1952年李锐监督主持编纂修着全套乡村教材。

因为作为后世人,李锐可是太清楚城乡之间的教育环境差异了,在后世这个鸿沟是很大的。而在50年代这个鸿沟就更大了。

因为在李锐所在的后世,大多数乡村除了那一些极度闭塞的地方之外。大家至少还是生活的像个现代人,即便农村和城市有差距,但是大多数农村孩子至少知道什么是电灯,什么是电话,什么是飞机,什么是火车。虽然可能会有一点落伍,但是在城里的孩子唱了一年的孤勇者之后,农村的孩子晚上一年也一样在唱孤勇者。

而在50年代的中国则不是如此。主席说的好,建国的时候我们中国还有3亿多的农民生活在16世纪。他们甚至认为卡车能拉屎肥田。

所以在乡村教材的编撰上,李锐要求所有的编辑人员必须要脚踏实地。并且派了许多人下乡调研。

因为农村的孩子教育可不仅仅只是教他们会读几篇文章,念几首诗会四则运算就好了。

他们需要一些更实际的东西,能够快速拉近他们和城市孩子差距的东西东。

城市的孩子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农村的孩子在学习墓地里为什么会有鬼火?

城市的孩子在背诵二月春风似剪刀时。农村的孩子在学习怎么形成的鬼压床。

如此等等。给农村孩子的教材,除了教他们识字算术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他们这个社会百科。欣赏古诗,欣赏文章,这种事情可以放到以后慢慢来,快速而正确地教他们认知这个世界才是最有用的。

不要书读完了走在墓地里还大叫着鬼火,不要因为自己脑子清醒了,身体还很累,又去找神婆来给自己驱邪,去驱逐鬼压床。

而这一些用于农村的教材被吴斌搞了过来,并且他自己将其翻译成了日文,在这里教导这些孩子。

这些东西对于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比那一些枯燥难以理解的文章,更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并且不仅仅是孩子,就连很多大人在闲暇之余也会过来旁听这些课程,因为这些课程是大人们也都觉得用得到的。

而除了这一些科普类的课程之外,还有思想品德思想教育这样的课程。

树立一个正确的认知观念,需要从孩提时代开始。

吴斌已经察觉到日本人的观念,老一辈的人怕是很难完全改过来了,那么自己只能够从小一辈开始。

这些没有读书的孩子在自己的影响下,等到他们长大了,自然会和老一辈产生差别。

不要用日本的观念去教育他们,而是用中国的。而得知了吴斌在日本所做的事情,李锐这位文化和教育部部长也是非常支持他。

不仅派人专门将那些教材翻译成日文送到日本供吴斌以及他的同伴们在日本教育那些孩子们使用。

同时还将大量的科普和教育影片一并发了过来。

需要教育的不仅是中国老百姓,日本的老百姓,尤其这些底层老百姓,更需要教育。赤军成功后也并不是天下大吉。

日本底层的社会逻辑观不改正,那么早晚有一天他们依旧是要走上军国主义复辟,最后对周围国家产生伤害的老路。

而伴随着李锐送来的这些东西。七豆鱼村慢慢的成为了周边渔村繁华的区域。

就像是在今天七豆渔村的码头上停泊着许多外村的船只,他们密密匝匝的挤在一起。就好像是一堆沙丁鱼一样。

大量外村的渔民摇着小船来到这里。他们带上了自己的小板凳或者是蒲团。趁着天还没黑的时候,在渔村的一个晒咸鱼的大空场地。上早早的找好位置。

而黑黝黝的吴斌正从自己诊所兼居所的二层小木屋的最内侧翻出了被自己用层层包裹紧紧包扎的放映器材。

“海边的海风也太大了,太潮湿了。也不知道这机器还能再用多久。”吴斌摸了摸自己包装放映机的口袋,最外侧已经有点潮湿了,还好自己包的厚,解开多层包装,里面的放映机摸起来还是干爽的。

这让吴斌心里松了口气。

"吴老师!快点吧,大家都等着您呢!”17岁的小叶子是渔村的渔民,同时也是吴斌的学生。

她一脸兴奋的对着吴斌说道:“大家知道能看电影,都来了隔壁村的几个大哥正在打赌,看谁能够踩发电机踩的比较久呢!”

吴斌笑了: "好的,我马上来。

说着话他收拾一下东西,拿了两盘交卷出去。这是最近国内发来的。

一个是《建国五年小记》

一个是《日本剥削始末》。

第二百七十五章 要拿回来的地位

七豆渔村有一个很大的晒咸鱼的场地。这也是渔民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毕竟新鲜鱼类的保存一直 到七十年后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有全程冷链,需要有大的冰柜等等东西。

而现在这些东西显然不是一个小渔村置办的其的。去距离十五公里外的市(日 本的市相当于中国的区或者乡,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县城和地级市)里才能买到保温的箱子和冰块。

除非是抓捕到经济价值很高的鱼,比如说冬天的狮鱼,或者是鱿鱼汛期来临时通过海钓获得的鲜活鱿鱼。以及海钓获得的金目鲷等这些很贵很贵的鱼类。

不然一般七豆渔村卖鱼都是死活不论的一起卖给收购商人的。其中卖不掉的部分就会拿来做咸鱼。

周边县市会有餐馆过来收购七豆渔村的特色咸鱼:一夜干。

所谓[一夜干]是专门指一种短期腌晒的咸鱼。其特点是腌晒时间很短,听名字[一夜干]就能了解,这种咸鱼理论上只要一夜(八小时)的腌渍晾晒就能做出来。(有时候需要三夜, 看天气和鱼大小来定。)

这种短期腌晒的咸鱼相比于腌晒很久的咸鱼其实味道更好。因为没有完全脱水,所以这种一夜干咸鱼的肉质还富有弹性,又因为有适当的脱水,鱼肉更加紧致。并且在腌渍晾晒期间,鱼肉内的脂肪开始出现酯化反应,为鱼肉添加了一种更为醇厚的香味。这种一夜干的做法特别适合那些脂肪肥厚大小适中的海鱼(约半斤到三斤重的海鱼)。

河鱼因为脂肪不够海鱼肥厚,所以反而做不出海鱼一夜干的风味。毕竟缺少了最重要的脂肪酯化过程。

这种肉质紧致又有弹性,还带有独特香味的一夜干在日本一直 是非常受欢迎的食物。

这种东西在后世不算是多么了不起的玩意儿,短期腌咸鱼嘛。主要看鱼肉品质、风干掌握程度、脂肪酯化反应充不充份,基本就能看出一条一夜干好不好吃了。

但是在这个时代,[一夜干]技术仅仅被日本极少数渔村所掌握。并且成为一种不传之秘。

是的,这种在历史上七十年后的时代随手上网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做法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却 是一种需要独守的秘密。

后世随便一个人上网查一下就可以做(第一次大概率做成臭鱼)的东西在这个年代却可以让一个渔村的人去追杀盗取秘密的外乡人。

而七豆渔村原本是不掌握制作一夜干的技术的。他们只会传统的晒小鱼干和大咸鱼。但是日本是岛国啊,臭咸鱼实在是不值钱的玩意儿。但是一夜干就不一样了,能卖上一些价格。

尤其是在后世去过日料店的话就会知道,一夜干的烤鱼或煎鱼价格很贵,比用新鲜鱼做的烤鱼煎鱼还要贵上不少。不光是在外国如此,在日本本国也是如此。

而在两年前,七豆渔村突然掌握了晒一夜干的技术。成为周边饭店的重要采购点。老牌的料理亭也过来买过货,称赞七豆渔村的一夜干品质很好,比他们在东边的一些渔些村买来的还要好。

而七豆渔村的一夜干技术从哪里来的?这就要问问拎着两盘胶卷前来晒鱼场的吴斌了。

“吴老师好了。”

”吴老师您好。

“吴老师辛苦了。”

吴斌走过的地方,周围的渔民不论老少,也不论是本村还是外村,他们都纷纷对吴斌低头鞠躬,腰都弯的低低的。

吴斌走来也一路微微弯腰鞠躬示意。倒不是他没礼貌,主要是向他鞠躬的人太多了,如果他要还礼的话,他腰可能要断掉。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