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90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这感觉像是做坏事被老师抓了现场一样。

但是黄江却是不在意:“没关系,你说说看,你为什么会注意到这台车床,你又发现了什么。我不怪你脱队。” “真的?”

曹文清眉毛扬起来:“老师,我最早看到这台车床,就很好奇它身上这些电线是干嘛的。后来我看了它的铭牌,上面写数控车床。我也见过车床,在县里的农机局就有。但是没这样的。” “而且那种农机局的车床是人控制的啊。数控,控的意思就是控制呗,那【数】是什么?” “然后我看到了,这边进刀的这边除了给人控制的握把摇杆之外,还有一个小的马达?或者是电机?或者是类似的东西。” “我和我爸去农机局的时候我看过师傅操作机床。机床上有一个半自动的开关,可以刀具在纵向和横向匀速的运动。不过这种运动只能是直线,而且是依托于车床内的齿轮传递来完成的。”

曹文清越说越兴奋,逐渐的其他同学也聚集了过来。 “这个电机或者是马达我虽然没拆开,但是我看到它的外壳是和控制握柄连在一起的,想来是可以直接控制握柄。” “我还在其他的几个方向也发现了类似的东西我之前听过收音机,说咱们国家的计算机出口苏联什么的。收音机和《朝闻》里都说,计算机能干很多活儿。” “那我就在想,这【数控】的【数】是不是计算机啊?这个大家伙就是计算机吧!它是不是能和机床师傅一样,来摇动这些控制摇杆呢?” 曹文清指着车床旁边的大家伙说道。

黄江微微的长大了嘴巴,然后一边摇头接着又是点头:“姑娘,你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超乎我的预料。老贾过来!”

黄江招呼着另一名带队老师过来。

这名叫老贾的老师也听到了刚刚曹文清的话,他过来第一句就在黄江耳边低声道:“你说对了,这姑娘属凤凰的。我们科要了。” “废什么话!入学后让姑娘二年级的时候自己选。”

黄江低声道,同时不着声色的踢了老贾小腿一脚。

其他同学则是在窃窃私语,计算机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大家虽然从收音机或者报纸里听过,但毕竟没有见过。

而且黄江刚刚和同学们讲故事,故事里都是某某老师傅技术出色做出什么什么,感觉也没计算机什么事情啊。

有的人觉得曹文清是看到一台没见过的机床就在那儿瞎编吧。

贾老师被黄江叫过来,他也知道黄江叫自己是什么目的。

他对着所有同学说道: “今天啊,我给大家变个科学的魔术。看好了。”

老贾启动了机器,在机器完全热机之后,他将一根铝料放入卡料盘。

确定好刀尖中心和对刀为止后,他按下控制台上一个绿色的按钮。

只见没有人控制的情况下车床开始旋转,而刀具也在自动前进自动切削。

所有孩子都长大了嘴巴,在他们从未想过的方式中,一根复杂的铝制工件被加工完成。

老贾转头看向一脸震惊的曹文清道:“曹文清你没猜错,数控的数就是计算机的数字控制!” “这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包括北大、哈工大在内七八所大学联合研制,在我们学校落地验证……尝试着将我国制造业朝着一个更高更远的方向领航的设备。”

老贾将加工好的铝件递给曹文清道:“曹文清,你观察力和联想力不错。来学校后来我们机械专业怎么样?” “啊?”

曹文清也没想到,还没正式入学呢,学校里已经有老师开始抢人了。 ……

第六十九章 吃货

数控机床。这种在几十年后可以说是烂大街的玩意儿,在这个年底却是实实在在的高精尖。

历史上的后世,中国生产的数控机床都掉到几万元一台的价格。

可是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数控机床上使用的操作系统却不是自研的,或者说表面上套个皮,但实际上还是外国的操作系统。历史上后世在民用数控领域,从软件编程到刀路设置再到硬件生产全部能集合在一起的厂家少之又少。

后世的北京精雕算是少数从零研发,从软件到硬件都基本实现国产的厂商。

李锐虽然说不是工科专业的,但是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听过外校的一些朋友说过……

尤其是那些高中考进了工科学校的同学。

所有学工科接触机械的同学几乎都听过类似的故事。

工厂买了法扎克系统的机器,结果用的时候发现很多功能没有,什么圆弧补偿没有,什么正逆螺纹计算没有,什么宏程序调不出来……

什么刀库有十二把刀架但是默认只能使用前三把之类。

因为外国工厂在把这台数控机床卖给我们国家的同时,也把很多相关功能给锁死了。

按照他们的商业逻辑和行为来说,这叫做模组化出售。

简单来说就是买了一台机床就像是买了一款游戏一样。

机床(游戏)只给你附带最基本的功能,也就是一个简单的本体。你要想体验完整版,请购买模组(DLC)。

一台法扎克的机床,已经花了两百万买回来。开一个模组要再花十万。

而且有的时候有的模组并不是花一次钱就可以了。

有时候十万仅仅是一年的使用费。因为这些机床需要联网,需要总公司那边的授权。

一旦到期了,人家直接给你把模组给锁了。

而且因为你的机床和人家的总公司是联网的,你生产什么东西人家都一清二楚。

如果生产一些普通东西还好,要是生产涉密零件呢?要是生产可能威胁到他们的工件,人家可以直接远程锁定,把你花几百万买来的机器变成大死机。

而且你还没地方说理去。

所以李锐在曙光厂里买的机器全都是国产的。

尽可能选择如北京精雕这种从软件到硬件都是自研的厂商……如果没得选那也是选套皮的国产长机器,而不是买法扎克、哈斯、西门子之类。

第一是贵,第二是鬼知道这些厂商的机器有没有后门,会不会发现这个时空。

至少国产机器不用买模组,也不要求你联网,更不会远程给你把机器锁死。

这方面吃的亏不少了,所以网咖可以直接购买后世的国产机器,李锐还是让相关专家进行研发。

既然已经有了初代的计算机,而且准备迭代的计算机也在生产了。那么数控机床的研究也搞起来吧。

这玩意儿想要搞出名堂还是需要好些年的。即便是有破晓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几年的时间的研发还是需要的。

毕竟要做出来的是能正式生产,具有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成熟工业产品。

李锐可是太清楚数控机床的暴利了。在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只要能拿出稳定的第一代数控机床产品……

仅仅社会主义国家的订单都能将中国挤爆。

而且和威戈小药丸不一样,威戈虽然利润很高但是拉动的产业其实不够多。

所以胰岛素才显得那么重要。胰岛素可以拉动养殖业。而数控机床要是成型,对内不仅提高国家生产力,同时也可以以爆发性的实力拉动国内重工业。

甚至可以说,只要第一代数控机床成型,中国很多重工业项目就能摆脱吸血的尴尬处境,至少能盈亏平衡。

关于数控机床项目,本来李锐和基地的专家也考虑过要不要和苏联接触,一起搞这个项目。

但是老大哥方面只是听到提案就摇头。

因为他们总感觉中国好像要在这方面占他们便宜。

因为美国在今年生产出了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苏联也要紧随其后……

而中国在李锐提供各种数据和黑箱科技后发力其实仅次于美国,实际上领先苏联一步。

这场刚刚起步的数控机床大战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不过对于中专的普通老师和学生来说,他们显然不知道这台数控机床背后所涉及的大国博弈。

他们只是如同看神话一样的看着这台数控车床在贾老师的简单操作下,直接加工出了好几个复杂的零件。

有的学生家里父亲就是在机械厂工作的。

工厂里有些技术的工人回家最喜欢给孩子吹牛逼的就是又在车间里完成了什么什么很难的活儿……

什么什么别人都干不了的东西都让你老子干了之类的。

但是这些学生看着数控机床生产出来的东西,他们忽然觉得这玩意儿比老爹牛啊!

很多学生都拥挤了过去:“老师,我能不能学这个啊!” “老师,老师我也想学这个!” “老师,教我数控机床吧!”

瞬间,老贾就被围住了。

反而是被老贾看好的曹文清乘机脱身回到后面。

她有些好奇的看向站在原地的张福,道:“张福,你看同学都对数控机床很感兴趣都跑过去了,你怎么不去?” “机器在那儿又跑不掉。而且这种高科技的东西,到时候想学肯定是要考试,有资格的人才能碰的。他们咋咋呼呼的跑过去有啥用啊。”张福双手插在口袋里。

曹文清想了想:“你说得对。不过你看着好像对机械不是很感兴趣?” “还行吧。”张福言不由衷。

接下来黄江等人还带着这群学生参观了学校内其他的实训基地,里面有学农(种田、养殖),有学美工设计的,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学科:【食品科学】。

当来到这个学科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被送了一杯饮料。这可是好东西,大家很少喝的。

不少人直接一口干了。

黄江笑眯眯的问:“好喝吗?” “好喝!”同学们齐声回答。 “大家知道喝的是什么吗?” “葡萄汁!” “那我问你们一个问题,饮料用什么做得?” “葡萄啊!” “不对,不对,葡萄还有糖还有水才行呢!”

同学们的回答三三俩俩的。

黄江笑眯眯的看着这些学生,看起来学生们都没答对。

张福举起手,黄江点到他:“你有什么不同答案。” “水、糖浆、葡萄香精、葡萄皮红素、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钠……”

张福把一堆配料巴拉巴拉的报了出来。

黄江有点惊讶:“等会儿,孩子,你的嘴是个化学分析仪啊?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张福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这个啊……我家里买过这个葡萄汁饮料。我看着包装上面有配料表,我想着能不能记下配方,以后自己也造葡萄汁来卖。

后来一看,里面的配料我都不知道是啥啊。这葡萄汁生产不了,但是这配方我记下来了。”

黄江又发问:“那你喝过山海关的苹果味汽水吗?” “喝过。” “什么配料。” “水、糖浆、安赛蜜、苹果味香精、苹果红素、柠檬酸、柠檬黄、山梨酸钾、二氧化碳……” “水果糖吃过吗?” “吃过。” “背配料表来听听。” “哦……”

黄江一连试验了十几个市售的食品厂生产的食品,有的张福吃过,有的没吃过。

但是无一例外,只要张福吃过的,他就把配料表全都记下了。

黄江挠头:“你小子……怎么专记这些啊!”

张福不好意思:“我爸说我是个吃货,但是运气一直不好。家里弟弟多,大家分鸡肉。我总想吃大块的,但是每次夹到的都是生姜。

我就想着要是以后我自己能做饭,我自己要是能做好吃的食品,那我要做多多的。各种好吃的都做起来。” “老师,我这不算是吃货吧。”

第七十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

张福是不是吃货不知道,但是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

就像是曹文清所表现出来的善于观察、细心、反应敏捷等特质。

张福似乎天然上对食物有一种天赋。

食品科学这个分组就是专门将食品添加剂以及各种食品辅材进行实地投产的一个分组。

本时空之中,新中国的食品科学行业相比于历史上,那当真是大跨步的前进。

虽然历史上中有很多专家以及各种营销号跳出来说各种食品添加剂这不好,那不好之类的。

他们其中一部分说的是有那么一点点道理的。

但是有的很多理论更像是【抛开实际不谈】。就像是袋装生产的面包和蛋糕,如果没有保水剂以及各种添加剂,它们怎么可以做到保存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

很多人在城市里优越的日子过久了,觉得这种垃圾食品有必要生产吗?

但实际上他们但凡愿意屈尊降贵的往城乡结合部看看,或者是去工厂工人聚集多的工业区看看……

就会知道这些被很多专家和营销号驳斥为垃圾食品,健康杀手的玩意儿对许多中国人有多重要。

一块钱一个的月饼,八元钱一斤的散装饼干和蛋糕,七块钱一斤的散装糖果,十块钱一斤的膨化食品。

这些【工业垃圾】撑起了多少人的艰苦岁月,撑起来多少人童年的滋味。

工人和农民是傻子吗?

他们难道不知道一块钱一个的大月饼用的材料肯定不好吗?

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已经吃一块钱一个的月饼了,你还指望啥呢?吃不坏人就好了。

那还是在历史上,在现在这个时空更是如此。

李锐为什么一个劲的让基地里一些搞化学的专家自愿分出来搞食品化学。

是因为食品科学这个项目能帮国人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

在缺乏冷链,缺少冰箱的新中国。

保存肉类、蛋奶制品全都需要食品化学来支撑。

更不用说还有很多用来骗嘴巴,但是可以提升幸福度的东西了。

就像是长春糖果厂现在正在大量生产的代可可脂。

这个时代不要讲什么代可可脂不健康。因为大多数国人都活不到代可可脂对身体产生的健康危害其反应的时候了。

而且绝大多数国人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代可可脂给他们吃。

就像是在这个年代关心国人高血糖问题,倒不如先解决一下国人普遍的低血糖问题一样。

所以食品科学要搞,一边是在大学里研究更多的新技术。另一个就是在中专这边

教这些学生如何科学配比这些添加剂。

在这个科系里,原本黄江是请了相关的老师来给大家伙表演一下什么叫做化学制备饮料,让他们开开眼界。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