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26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这段剪辑和镜头语言,其中很多部分都是摄影干事们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模仿。

所有的学徒都是从模仿师傅开始,只有当他们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他们才能彻底离开师傅的扶持,走出自己的天地。

现在基地里的摄影干事们所做的一切,在李锐看来只是一场对后世传媒的拙劣模仿。

但是他并没有给大家压力,他相信这里总有人能在模仿后走出自己的道路,他们只是需要时间。

而现在,他们拙劣的模仿已经足够对同时代的同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了。

这段模仿后世《舌尖上的中国》的片段已经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影响有多大呢?这么说吧,现在莫斯科正在看电视的居民们正在疯狂的找零食。

欧洲的观众们正在往嘴里塞面包或奶酪,咖啡厅蹭电视的各位每桌都叫了一块小心点。

酒吧的客人比较惨,因为午餐肉和香肠不敢吃,只能让酒保多来点花生和炸土豆了。

西柏林的威廉一家也吞了吞口水,威廉转过头对母亲说:“妈,那个中国罐头没有丢吧。”

“没呢。”

“热了吃掉吧!我刚刚都吐饿了!这下德鲁没有再说什么中国罐头不好的事情了,欧洲主流报纸的报道变成了一种戏谑。

当远在伦敦的独角兽日报主编贝尔?克莱德通过电报得知这一切后,他又忍不住准备开始写嘲讽主流媒体的文章了,而这篇文章伴随着美军战俘家书问题,成为了欧洲最近最火热的议题。

因为在这段节目的后半段,战俘营里的管教已经允许美军向家里写信。

当然,美军收不收那就不是志愿军能左右的了,但是咱确实帮你传话了。

当飘飘洒洒的美军家书像是落雪一样落到美军阵地的时候,欧洲观众都看傻了。不仅仅他们看傻了,一些在欧洲做生意的美国人也看傻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当战俘营里的战俘们开始写家书的时候,电视机前的观众就开始期待了。

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这些美国战俘的家书能不能被他们的家人收到。

因为上次就是因为家书的问题,导致了战俘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不过现在中美之间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沟通渠道,美国那边要求中国在朝鲜先停火后谈判。

这个条件,从中央到彭德怀,都是直接拒绝的。谁能不知道老美耍什么把戏啊。

英国和法国还在一边帮腔拉偏架呢。资本家当家做主的国家里,你要是相信他们的任何一句话,你都要死的很惨。

所以对于这些美国家书,战俘营的管教们也用很朴实的话语告诉这些战俘。

“把你们的姓名,籍贯,服役部队等等全都写上去。我们会想办法送到你们友军的手里的。

至于他们会不会收,收到以后会不会回信,回信怎么过来。那都可能是比较麻烦的。”

“所以,这些家书你们写不写,权利在你们。能不能收到回信,权力在美军。”

话都说得这么直白了,那大家还有什么好说的,写吧。

于是乎电视机的观众就看到一个奇景。

志愿军空军部队飞到美军上空,不是轰炸,而是抛洒美军家书。这就是志愿军和美军交流的方式。

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想着:“美国会收这些家书吗?他们会把这些家书给传回去吗?”而这场战俘营节目第三集的片尾,非常诛心的给了一个姓名名单,就是那些写了信的美国大兵的名字和服役部队,他们全都打上去了。

而配合着这波电视宣传的,则是苏东国家非常有默契的帮着一起开了一个专版。

专门印刷了上万名美军士兵的名字还有服役部队和籍贯。

这些都是写了信回家的士兵们。这场电视节目,连同前面的《揭秘》一起,一共两个半小时。

但是这两个半小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

因为就在第二天,之前一直鼓吹欧美产品健康,并且准备用舆论攻势打压中国产品的欧美商人遭受到了第一波反噬。

能接收到电视信号的西德范围内,包括西德和东德周边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大规模的退货潮。

主要退货项目集中在了美国生产的肉罐头、英国生产的酸黄瓜泡菜、法国和新大陆生产的葡萄酒等。

《揭秘》这个节目太狠了,这个年代的人有一种迷思,那就是:视频是不会骗人的。

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相信《揭秘》的内容。当然关键也是之前欧美这些年就出现过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

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所以在底色上老百姓就不相信厂商的操行。

以美国为例,目前食品行业常见添加剂多达八百四十种。

但是在51年就有美国大学的化学教授发声说到:“我们国家的食品工业添加剂中,至少有一半的添加剂不该使用在食品上。它们哪怕仅仅只是摄入一点,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部分添加剂还有严重的重金属或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这些残留依靠人体自身的代谢能力是无法派出的。

当然,这大学教授的话在美国是很难受到重视的。

因为食品公司会让他闭嘴。

但是这些食品公司可没法让中国闭嘴。

所以在《揭秘》的节目里,非常直观的展示了欧美现在许多常见食品添加剂所带来的危害。

从致人残疾,到让人脑萎缩,一直到长期使用某些有毒有害的添加剂会导致生下来的儿童是畸形儿等等。

在栏目里都做了详细介绍,并且点名了很多款现在正在出售的产品。

其中自然是包括荷美尔旗下的斯帕姆在内的多款产品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并且其中部分产品在添加的豆粕和淀粉中使用了超量的溴酸钾,长期食用会导致肝肾脏器衰竭。

以及其他大量的问题等等。《揭秘》这个栏目根本就不用造谣,只要把这个时代欧美厂商干的事情仔细说一说,就不会有人喜欢他们的产品。

欧美全部的食品公司,现在都存在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且使用有毒添加剂的事情。

至于使用不好的原材料,那更是小儿科了,祖传手艺。

现在的欧洲已经从二战的阴影中缓了过来,基本上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的经济水平。

美国的午餐肉罐头已经不是他们的必须选择了。

而且西欧国家除了英国之外,谁家里没有几道好菜啊,谁真的稀罕吃美国肉罐头啊。

而在这个电报已经很普及的时代,《揭秘》里的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的飞速传遍了欧洲大大小小的角落。

还有专业团队拉姆抱着正义之心,第一时间偷到了这些拷贝,送去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典等等国家。

由此而引发的退货狂潮让人为之心悸。

是的,荷美尔和AMROUR在内的一众食品公司的老板都快犯心脏病了。

仅仅一周的时间,欧洲的订单就像是雪崩了一样。

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肉罐头和香肠订单被退掉了。

而由此引发的问题是连锁性的。大量的订单被退回,以及被指名道姓的批评。

要知道,五十年代的世界已经是联通的了。虽然没有网络,但是电报体系在欧美国家已经很普及了。

美国那边又很多人也收到了关于《揭秘》这个节目的很多讯息。虽然政府部门让主流媒体一再发声,让民众不要相信中国人子虚乌有的东西。

但是中国人真的是子虑乌有吗?很显然不是。因为其中很多的内容和细节都有理有据,是美国人能够找到旁证的。

再加上美国食品公司之前的各种不做人的行为,在资本主义大本营的美国:食品公司的肉罐头等食物也出现了大量的下滑。

并且谣言就像是瘟疫一样扩散,政府禁止人们讨论这个。但是越禁止,有的时候传播的越快,就在节目在欧洲播放了才一个星期,美国这边也已经开始传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了。

尤其是节目里公布的那些有毒的食品添加剂名录让美国人如坐针毡。

而给这些信息来个一锤定音,并且让人确信不疑的,却是欧洲一个小报的整活运动,《独角兽日报》经过上一次鼓吹大英帝国应该重新崛起的言论后,已经在英国拥有了一定的销量和固定读者了。

而主编贝尔或许是为了报复他太某报开除的原因,他对太某报和泰晤士报有着偏执的仇恨。

连带着对主流媒体有一种阴阳怪气的嘲讽。

所以在主流媒体一起嘲讽中国产品的时候,他没跟风。反而是在中国发了《揭秘》之后,他立马跟进写了好几篇文章,狠狠的抓住了英国民众的眼球。

《到底谁的食品是安全的?》《国家的堕落,从婴幼儿牛奶的肮脏开始》《我们是在吃肉,还是在吃毒药?》这些文章疯狂的阴阳怪气那些之前讽刺中国产品,鼓吹欧美产品的主流媒体,恰好符合了民众心中的一种期望。

而真正的致命一击是贝尔采访了伦敦大学的一名化学教授,这名化学教授公开表示,现在很多食品添加剂根本就不应该用在食品上。

八百多种添加剂中,至少有四百五十种是严重违规不可被人食用的。

哪怕是用几十上百毫克,那也是犯罪。

在每个年代都会有一些愿意站出来说话的人,这个英国的教授和之前的美国教授一样,他们有知识,知道那些东西是错的。

他们想要站出来指证,可是没有人给他们说话的渠道。《独角兽日报》虽然是一个小报纸,但也算是渠道,它有一部分忠实读者了。

而当这个教授的话在报纸上被披露出来,慢慢开始发酵引发了欧美食品界的地震。

尤其是在一部分人的推波助澜之下。

这些欧美肉制品公司的股价也随之大跌。

华尔街周一开盘,多家食品公司的股价如跳水一样的往下掉。

荷美尔的总裁气的跳脚:“华尔街的那群狗娘养的婊子!他们想要做空我们!"股价大跌自然不仅仅是订单被退回的原因,更重要还有华尔街的那群鳄鱼们闻到了血腥味。

他们打算趁着这个风口做空几个如荷美尔这样的大厂。

什么?这样的大厂做空了,对美国的食品加工行业没有好处?这么做不道德?拜托了,我都在华尔街工作了,我要什么道德啊?J?P?摩根和高盛以及其他一些大金融机构下面的一些套皮马任公司马力全开,就等着荷美尔这样的巨人倒下,他们坐在上面吃肉呢。反正根据西方经济学原则,一个荷美尔倒下,市场上很快就会有另一个荷美尔出现。

所以我们金融鳄鱼何必为它的死亡而流泪呢?何美尔在内的好用个食品公司开始自数。

一是和美国政府谈判,一是和华尔街的金融大鳄谈判致市,还有市,?场的危机公关等等。

荷美尔和受到波及的十几家食品集团组成联盟,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救行动。

他们疯狂的在各大媒体,从美国欧洲进行宣传。"我们采用的都是最健康的猪牛肉!""绝对没有中国人污蔑的那样肮脏。"“我们始终是把顾客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但是当有民众要求他们开放厂房给顾客们参观的时候,他们却支支吾吾的。

面对民众对有毒添加剂的问题,他们也没有做出相应的答复。这让民众任然不满,不满的情绪在蔓延,欧洲的退货单越来越多,美国本土市场也出现了短期的萎缩,各大公司的现金流受到了考验。

因为他们还要组织钱去救市。

而在和美国政府与金融大鳄的谈判中,他们得到了救市的计划。

但是这个计划却几乎要扒掉他们两层皮用来填饱华尔街那群吃人不吐骨头的贱人。

而食品公司股价的持续走低,让很多持有这些公司股票的人陷入财产危机,许多人纷纷破产甚至背上高额的债务。

当第一个投资者从华尔街的天台跳下去的时候,就预示着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而与此同时,对中苏合营罐头的订单却如雪片一般的飞过来。

中方莫名的惊喜,主管中国商务方面也管着肉罐头厂的赫鲁晓夫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现在大家唯一头大的问题就是这么多牛和猪去哪弄来? 1949年苏联经互会已经成立,这个为了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之间加强经贸往来,并且扶持落后国家(也带有强行指定和控制某些国家经济产业发展)的组织现在被委以重任。

现在大家都需要更多的牲畜。当然,欧美的公司已经开始推动国家立法,要禁止这些商品进口之类的。

这一次的电视舆论攻击,李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特别是给欧美同行上了一课。

一个节目就让美国肉制品产业在一个星期里蒸发了数亿美元,肉类协会痛苦的满地哀嚎。% z0 ?# i9 Y# L) 这吓得很多和中国之前在东柏林展出的商品处于竞品关系的同行纷纷开始查自己的黑点,看看有没有会被中国抓住把柄的地方。

而给欧美上的这课可不仅仅是食品界的变天。

就在同时,在美国华盛顿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正在集结。

数以万计的民众集合在一起,高举着标语和口号:“我们需要孩子的信!"战俘的家属们聚集在了一起。这一次中国志愿军俘虏了数万美军,这数万美军身后是数万个家庭。

如果说这些战俘全都是大头兵或许还好说。

可是这里面还有很多中高级军官呢。光是被俘虏的将军都有三个,还有很多团营一级的军官,这些人可都是在美国国内有背景的。

看着华盛顿街道外喧闹的人群,马上就要离职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现在特别怀念麦克阿瑟。

“要是麦克阿瑟在就好了。”他咕哝着。

因为麦克阿瑟解决这些人可有经验了,想当年在胡佛村麦大帅撵老兵和撵狗一样,自己当时都被麦大帅撵的到处跑。

杜鲁门甚至再想,要不要让麦克阿瑟现在就回美国来,再续他的撵人大业?这样麦克阿瑟以后的名言除了“老兵不死只是有些粘履带”外,还可以加一句“老兵家属不死,就是更粘履带”。

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炸死就好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大诗人杜甫写的这首《春望》里面的诗句当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全世界,不管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只要在进行战争。那么不管是在外作战的将士,还是在后方等待着他们归来的亲人,书信往来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对后方的亲人来说,自己的血亲上了战场生死未卜。终日提醒吊胆的日子并不好过,一封报平安的书信寄回家,家里人能开心的和过节一样。

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人类感情,不分信仰、种族、国家、文化。

现在的美国大兵虽然是在朝鲜半岛作战,但是现在这个年代越洋电报已经很发达了。

虽然说从亚洲发报到北美的价格很昂贵。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