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78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直接对接了国内的需求。这也是这次加工资的原因之一。

  而这样一来,就让广大的中国老百姓发现,市场上突然繁荣起来。尤其是各种工业产品。

  不管是收音机、随身听、闹钟、手表、钢笔等等。这些东西的供应好像都一下子变得充足了。

  百货商店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变多了。

  现在已经退休了的冯石,现在每天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和老婆那兰英到处闲逛。

  都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但是冯石人虽然退了,但是对于国家的发展,军工的发展,民生的发展都还是很关心的。

  他有觉悟,退休了之后不随便打听消息。哪怕李锐是他的老战友,也是他女婿,他也不乱打听。

  他更喜欢去看,就像是早上起床运动一会儿之后,和自己媳妇纳兰英一起熘熘达达的前往南门菜市场买菜。

  现在南门菜市场门口的摊位变多了,各种各样天南海北的东西也都有了。

  不光是李青的关东煮和麻辣烫、油旋的摊子。还有来自陕西的肉夹馍。这东西本来在北京也只有西安饭店这样的国营饭店在做。

  但是现在也有人在菜市场门口开摊了。

  不过肉夹馍价格贵,毕竟里面都是大块大块的猪肉,就算混一些卤豆干来压低成本,但是价格还是贵。所以卖的不算很多,更多人是解馋。

  冯石和那兰英买了一个,两个人分着吃。

  “这东西好,之前只能去西安饭店才能吃。现在好了,菜市场门口的小摊子也有了。老百姓不用去西安饭店了。”冯石连连称赞。

  纳兰英道:“西安饭店那么大的门头,一般老百姓怕是不敢随意进去。都怕进去吃顿饭要好几块钱呢。”

  除了肉夹馍,还有凉皮这种玩意儿也出现在了摊位上。菜市场里面也出现了一个卖水煎包的摊位。之前北京几乎是没有卖水煎包的。

  这水煎包的摊位不是上海那种生煎馒头的路数,而是河南河北一带肉菜粉条混合馅料的那种。

  这样的水煎包比生煎馒头更适合现在的北京。因为这样的水煎包价格能更低,还能有些肉香味,吃着过瘾。

  冯石对着纳兰英笑道:“有些时间没出来逛菜市场了,没有想到现在菜市场花样多多了。”

  正排在冯石和纳和兰英后面也准备买水煎包的一个小哥听到这话,他笑着接茬:“老同志看起来是有段时间没逛街了。现在你真要好好逛逛。这菜市场一繁荣,东西一多。那些国营饭店都不一样啦!”

第二百六十八 章 改进与讨论

  冯石和纳兰英跟着队伍一起买水煎包。这种河南风味的水煎包在之前的北京是真的很少见很少见。

  虽然北京也有国营的河南饭店,但是河南饭店一般做的都是大菜,比如说鲤鱼背面之类的菜色。

  这和西安饭店还不一样,西安饭店有做羊肉泡馍、烤羊肉串、肉夹馍之类的小吃。那是因为这些小吃也算是上的了台面的东西。毕竟都用了牛羊猪肉做主料了。而且用料还不少,还是主材。怎么样也上台面了。

  但是河南有很多小吃真的是很民间很乡土。就像是这粉条水煎包这种东西。肉很少很少,最多就是有点点肉味。多的是粉条和菜的味道。

  但是这种碳水加碳水,然后煎一下的做法有一种令人舒适的饱腹感。

  这种乡土小吃虽然没有那么上得了厅堂,但是能存在这么多年也是很有道理的。没那么华丽,但是却令人舒适。当然,主要是便宜。

  两毛钱能买五个水煎包,要是女生的话,差不多都能吃饱了。

  冯石咬了一口后赞道:“嗯,不错。和我在河南出差的时候吃到的味道几乎一样。挺香,猪肉粉条韭菜的,韭菜挺鲜亮。”

  纳兰英也尝了一口,吃个新奇:“就是吃起来感觉挺饱的。又是面皮又是粉条子的。”

  之前和他们搭话的年轻人也用盒饭装着水煎包,边吃边说:“可惜啊,没有我姥姥老家的胡辣汤。要是有胡辣汤再配上这水煎包,那可中了。”

  冯石来了和小哥交谈的兴趣,他和那兰英的胃口本来就不大,就把剩下的两个煎包给了小哥:“同志,我和我爱人年纪大了,胃口不太好,这俩煎包你要不嫌弃,你吃吧。”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呢。”小哥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煎包到他眼前,那吃的叫做一个快啊。刚刚二十岁的年纪,正是能吃呢。要是敞开了吃,十几个水煎包也能吃得下去,就是钱包遭罪。

  “小同志,你刚刚说现在国营饭店也改了?”冯石站在路边和小哥聊着。

  小哥也是自来熟,刚刚吃了老同志的两个水煎包,自然也是有问就答:“那是。我就是南门街面上国营红星饭店的员工。我们的红星饭店现在就在改革呢。”

  冯石更是来了兴趣了,因为他在北京吃过好几次红星饭店了。他开口道:“红星饭店,我吃过啊。你们家的爆肚挺好吃的。”

  “对,爆肚是我们家特色。但是现在只靠爆肚不行了。咱们灶上的师傅炒菜不太行,不研究这个。南门这边菜市场里吃的东西多了之后,来咱们饭店消费的顾客就少了。”小哥实话实说。

  “菜谱老是不更新,就那么十来个菜。顾客都吃腻了。咱们饭店的店长去区里开会,咱们的饭店也要改制。要给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以后啊,上级单位就只负责咱们的基本工资。但是想要开出好的福利,就要看咱们的营业额了。”

  小哥说道这里一拍腿:“这就逼的咱们店长和灶上的师傅吹胡子瞪眼了。必须要师傅学习新菜,并且把老菜的水平提升起来。不然就想办法换师傅了。”

  “那你们那老师傅轻易的就能学新菜了?”纳兰英好奇。

  小哥道:“上级每两年都会下发新的菜谱,让各饭店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如果有不懂的,还可以开介绍信去北京饭店之类的大饭店去学习两天。之前啊,就是那师傅懒。反正爆肚弄得好,就弄爆肚,顾客也不挑理。但是现在不行了,外面的玩意儿多了,就会开始抢顾客了。”

  “现在咱们不改,可是挣不着福利了。现在这师傅啊,学的可认真了。还去国营峨眉饭店学了宫保鸡丁。水平不说比峨眉饭店如何,但是好吃多了。主要是比峨眉饭店便宜。老同志,你们有机会啊也可以来咱们新红星饭店试试。”

  冯石和纳兰英都是笑着听着这小哥的话。

  小哥吃饱喝足,擦擦嘴就要去上班了,他和冯石两口子再见。

  冯石转过头对纳兰英道:“这倒是对国营饭店有刺激作用啊。之前去红星饭店吃饭,除了爆肚之外,还真的是没啥好吃的。吃别的都觉得钱花的不值。”

  纳兰英道:“现在啊,吃爆肚我都觉得不止。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咬爆肚我都嫌累的慌。”

  冯石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道:“那咱们再去红星饭店吃个午饭咋样。已经有差不多半年多没去过吧。刚好看看这红星饭店改的咋样了。原来那个老师傅炒菜确实不行,现在咱们再去看看?”

  纳兰英道:“那晚点吧,现在才八点。人家中午十一点才开始营业呢。你不是说想去百货大楼逛一逛嘛。咱们去看看。那边八点半开店,刚好咱们去看看。”

  “行。”

  两人熘熘达达的到了王府井商场那边。现在的王府井还不是元时空后世的游客一条街,还是北京市区内的商业中心地带。前门大街是饭店多,王府井大街是商店多。

  今天是休息日,来王府井逛街的老百姓也多。

  今天来王府井倒是看了个稀奇的事情。倒不是王府井商场里的东西有多么稀奇。

  主要是王府井大街上的新华书店搞了一个活动,一个讨论赛。是讨论,不是辩论,辩论赛这东西很容易陷入为了赢而赢的诡辩技巧之中。

  而讨论是为了让一个问题讨论的越来越清晰。让大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而今天在新华书店门口搞的讨论,是关于社会主义与财富的话题。

  冯石一看这个辩论主题他就走不动道了,了他拉着纳兰英道:“咱看会儿,看会儿。”

  纳兰英看着和老小孩一样的冯石也是没办法。和他们一样看新奇的人不少,都围在了新华书店的门口。

  也还好是王府井大街足够宽大,不然这么多人都能引起交通堵塞了。

  而在新华书店的门口,两帮大学生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

  “今天咱们讨论的问题很简单,也很关系诸位老百姓的生活。那就是财富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什么样的财富才算社会主义,什么样的财富算是资本主义?”

第二百六十九章 讨论则明

  这种讨论很有意思,本身不是官方搞的。又都是一群大学生群体在这里讨论,那就不算涉及政策政治。

  但是现在这个现代大学生稀少,很多大学生以后是有大概率踏上领导岗位的。而他们现在讨论出来的东西,很有可能会影响十年后的中国。

  这种讨论发生在北京,尤其是发生在王府井大街这个距离中南海都没多远的地方。冯石下意识的觉得这其实是中央的一种投石问路。

  先让民间群体将这个问题摊开来说。因为他也知道,国家要开始对内攀升经济了。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发财富和主义的讨论。

  不如让民间先讨论,也算是一种预防针。道理总是要讨论讨论,才能得出大家都认同的结果的。

  不过冯石有这种思维敏感度,但是周围看稀奇的北京市民就未必有了。他们更多的是看新奇。

  而这样的讨论,其实也是对他们的一种科普。一种思想的传播。

  主持这场讨论的正是王府井大街新华书店的店长。他站在讨论台的中央,用一个喇叭对全场人说道:“咱们今天讨论的是财富和主义。”

  “因为最近啊,咱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出工作者,前往其他国家工作。包括咱们的老大哥苏联,还有现在革命的新日本。也有在在两大阵营之间摇摆不定的法国等。”

  “这些人从外国回来之后啊,心里就产生了一些矛盾的纠结和想法。那就是像苏联很发达,但人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很合理对吧。”

  “但是法国也很发达,老百姓也有钱。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是资本主义,不该是剥削老百姓嘛。”

  “所以咱们的这些外出工作者就想不通了。为啥咱们中国也搞社会主义,但是现在还挺穷。而且啊,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穷哥们也很多。也有人就寻思了,是不是搞社会主义就是要穷啊。”

  “那咱们岂不是要穷一辈子了?!”店长这话用比较夸张的语气,倒是让现场的很多人笑了起来。但是也无意间戳到了很多人的心思。

  因为北京这边出外国工作的人不少。现在的北京还不是人口两三千万的大都市。很多时候整个北京城里的人也都是你认识我、我认识他,他又认识你这种关系。

  所以很多讯息是会在民间传播的。

  这些年出去中国商场工作,或者是出去外国当建筑队工作的人不少了。很多人也算是走出去看了眼世界的一隅。所以有引发这种思考很正常,这种思考不能一棒子打死,而是要说清楚讲明白。

  “所以啊,咱们今天就开了这个讨论的舞台。让咱们北京几所大学里的优秀学生们上来讨论这个话题。”

  店长话音落下,围观的群众鼓掌。这时一名男大学生主动站上讨论台,拿起话筒道:“我是来自北师大的学生,我先来说说我的观点啊。我个人认为,穷不属于社会主义。不是说社会主义就要穷。相反,社会主义应该要富裕。这种富裕不是说要有多少有钱的富豪,富豪是创建在剥削他人劳动剩余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不然一个人凭什么能获得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加起来都积累一辈子都没有的财富呢?”

  “所以,我个人认为,社会主义的财富应该是全民都富裕。财富应该是要大家都有,才能算是财富。”

  不过这大学生的话音才刚落在,站在他对面的大学生群体里,有一个学生走了上来道:“这位同志,你说的太空泛了。甚至有有些太假大空了。”

  “你说的很好,大家都知道共产主义最后的目标是消灭剥削,达到一种精神物质上的人人平等。但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这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东西。不能泛泛而谈的说穷和富。”这个上来的同学看起来年纪要更大一些。可能是个研究生,所以思考这个问题似乎也就更久一点,更多一点。

  “比如说我们就以现在在北京市越来越多的个体户为例子吧。有的个体户很赚钱,比工厂单位里的老师傅中小领导的收入还要高。”

  “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就有同学们讨论过。个体户的经营是否是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形态。”

  面对这位研究生的问题,刚刚的大学生显然无法回答。不过他回答不上来,却有其他的同学能回答。

  一名看上去也是研究生的女同学走上台,道:“我认为,不能简单的将个将体户和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阶段简单粗暴的归咎在一提。就像是不能将农村生产大队将多余的农产品出售,视作资本主义做买卖一样。”

  “今年的新闻,大家应该都已经看到了。湖南某地生产大队大丰收。蔬菜产量巨大,本地农村和乡镇无法吸收。大队组织拖拉机运输去城市销售。获利的钱给大队的社员。这在之前就已经引发过讨论。生产大队到底是牟利性组织,还是生产性组织。”

  “我始终坚持这场讨论最后的论点。那就是生产大队并没有为某个私人服务,它只是将农村剩余与城市剩余进行了主观能动性的交换。抛开拖拉机的消耗费用,其余费用都分给了农村的社员。所以它不属于牟利性组织。”

  “这也就是我所坚持的另一个观点。那就是什么样的财富属于社会主义?什么样的财富属于资本主义?这主要看在创造和使用这些财富的时候,是否能进行公平合理的二次分配。让财富流向这个社会需要的地方。这才是最主要的。”女研究生抱有此观点。

  而这些讨论在街面上公开讨论,自然也是会引起北京市民们的讨论。

  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穷只是因为我们底子差。而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必然也会富裕的概念被这些学生们讨论出来。

  还有关于财富的流向与分配,这种很多市民没有考虑的方向也被这些学生们讨论出来。

  他们是在讨论,同时也是间接给市民们上课。

  冯石和纳兰英嘴角都挂起了微笑。

  “这就是小李一直说的开民智吧。果然道理还是要越辩越明的。”那兰英笑道。

第二百七十章 落下帷幕

  而讨论还在继续,一开始本科的学生们早讨论。后来一些研究生也来讨论。到后面一些围观的老百姓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过还好,大家都很自觉,都是一个个的说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拥而上,把路都堵的水泄不通。更不会让人说不出话来。

  冯石和纳兰英听了很久,这种大讨论挺好的。

  因为谈论出来了很多东西。

  “刚刚有一名从法国回来的同志,他在法国干了一年的建筑工,说道法国的发达。以及他们工人福利不差的问题。在这里我知道可能我们有的同志并不了解,法国在非洲是有殖民地的,一直到现在法国依旧从非洲吸血。所以这也是法国和北约有间隙,和我们关系不错,但是依旧和我们不是同路人的原因。”

  有的大学生在给市民们科普道。

  “而且不仅仅是法国,还有其他的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殖民和剥削其他国家起家的。就像是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再后来咱们中国清朝赔了很多钱,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那些都是给其他强盗国家提供了起家的资本。”

  有一名历史系的研究生在台上拿着话筒非常认真的对着围观的市民们说道。

  “所以,刚刚有同志说为什么我们国家穷?这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不管是从前封建时期的老爷们不做人,还是后来半殖民时期的被其他国家吸血,再到后来的战争战乱。我们中国实际上是有几百年的时间裹足不前。”

  “我们现在不富裕,物质条件看似没有发达国家好。那是因为我们起步晚,但是大家可以看得到我们这些年的进步。从建国到现在十六年,别的地方不说了。就说我老家天津和现在上学的北京,是不是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好过了很多。”

  “我知道还有很多农村地区,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前,是生活模式在十六十七世纪的古代的。但是现在很多农村都是跑步进入二十世纪初期了。”

  “这些都很好,是我们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所以财富和主义。我也认为应该是以创造和分配财富时的方式来划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如果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以剥削他人的方式来占有财富。那么这个财富就是资本主义的。如果创造这个财富的目的是为了让某些人凌驾于他人之上,那么这个财富就是资本主义的。”

  “如果在财富的流动中,是向私人目的的流动,那么这些都是属于资本主义的财富。”

  “真正的社会主义财富,应该是以集体与个人共同创造,为了所有人更好的明天而创造出来。不是为了谁当人上人,不是为了谁凌驾于谁之上。更不是单纯的为了享乐主义。而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的福祉而去创造和分配的。”

  这位历史系研究生的话让现场很多人都忍不住鼓掌。很多人之前没有想通的东西给想通了。

  当然,还是有人高喊的问了一句:“但是按照这个说法,咱们创造财富,大那是不能有享乐主义。那么咱们怎么能过上好日子呢?”

  这位研究生回答:“这位同志显然是陷入到了享乐主义等于好生活的迷思之中了。好的生活,好的物质基础,那是我们推动社会发展带来的产物。十六年前,北京市普通工人一辈子都吃不起一顿东来顺涮肉吧。那时候你要是个苦力,去东来顺吃涮肉那就是享乐主义。这种享乐主义来一次,一个苦力工人一个月白干。”

  “但是现在,东来顺一盘羊肉一块钱,锅子和煤火费是三毛钱。这次调工资后,北京市工作了五年的工人平均工资能有五十多块。一个人吃一顿东来顺四到五块钱,相当于两个工作日的收入。还是贵,但是已经不是完全消费不起了。”

  “这样,吃涮肉就不是享乐主义了。因为它已经在我们广大老百姓可以支撑得起的消费范围内了。而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断的推进扩大我们的社会发展。现在我们看涮肉,以后咱们看烤鸭。各位老少爷们,我就在这里拍胸脯的说吧。咱们国家在这么发展十年。”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