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09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导致了那些负责困难地区的官员有些消极怠工。

  他们总是会有各种的理由和借口来搪塞,或者说是在搞了,但其实进度很慢。

  这让老好人的勃列日涅夫都气的不行,没有完成十月革命庆祝日前的政治任务,搞得他是一身的骚。

  “远东贯通线路确实有困难。我们要克服冬季的极寒天气,还有一部分地区要穿过永冻层。我们的时间确实是慢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勃列日涅夫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认错。

  “我们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那么多的困难。同志们错误的估计了技术难度……”

  勃列日涅夫这话还没说完呢,在他对面的赫鲁晓夫就开口道:“我觉得这不是没有估计到技术难度,而是因为傲慢。中国在东北地区架设网络的时候就碰到过和我们一样的困难。”

  “尤其是中国的野心很大,他们想要用网络贯通全国。包括那些极寒的地区。他们甚至把网线迁到了漠河。那里的冬季野外最低温度也能到零下五十度。”

  “他们明明有相对成熟的对抗寒冷的技术。并且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我听说下面的一些技术专家们极其傲慢。他们自认为自己能解决问题,他们自认为自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但是他们错了,不是吗?”

  在中国方面帮赫鲁晓夫站台之后没多久,他就重返了苏共中央。

  可能是新斯派也觉得需要把他引他入进来,来对抗势力越来越强大的勃列日涅夫一系了。

  而赫鲁晓夫重返中央之后确实是和勃列日涅夫很不对付。因为勃列日涅夫是赫鲁晓夫提拔的。

  结果赫鲁晓夫被踢出去核心圈子的时候,勃列日涅夫没想着拉一把,反而是把赫鲁晓夫的势力尽可能的吃掉了。

  这可谓是深仇大恨了。不说两人必须死一个,但是总要把对方搞下台才能罢手吧。

  赫鲁晓夫继续道:“而且之前中方来我们这边交流数控机床。我记得那位叫做曹文清的女同志吧,她来交流几个月。是来培训我们的高级工程技师的。”

  “但是据说有人很傲慢,甚至有人在私底下开别人的黄色笑话。导致曹文清同志提早半个月结束交流回国。”赫鲁晓夫看着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同志,这些部分都是你分管的。难道你不该好好的反思一下吗?!”

  勃列日涅夫嘴巴抽了抽道:“这件事,当时不是已经让那些人当时做了批评和讨论了吗?”

  “又是这样。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赫鲁晓夫看着勃列日涅夫:“在你的领导下,有的同志根本罔顾中央权威,更加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对待我们的盟友!你们太傲慢了!”

  “够了,赫鲁晓夫同志!我们苏联的同志们有自己的骄傲和自豪。你不要总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说话。你要知道你是苏联的中央领导人,不是中国的!难道你自认为你是中国指派过来的吗?!”

  还好开的是小会。如果是大会,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这么激烈的争吵,都害怕上演全武行。

  “够了!”莫洛托夫拍了桌子:“事情不能这么搞下去了。勃列日涅夫同志,这里有一封匿名的举报信。里面详细的写了关于你向中国索贿,并且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要求中国部分部门向你和部分干部提供物资。这个事情你怎么看?你有什么需要辩驳的地方吗?”

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不做,有人做

  这个匿名信是谁写的?

  不重要了。

  问题是它在这个时间点出现的时机,是不是太巧合了。哪有这么巧的事情,这件事到底是谁做的呢?好难猜啊!

  反正赫鲁晓夫同志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做的。

  是我写的举报信吗?肯定不是啊。我都没有署名。

  再说了,敢做就不要不敢认啊。堂堂苏维埃男儿,怕什么呢。

  勃列日涅夫瞪着眼看着赫鲁晓夫好一会儿,赫鲁晓夫打着哈欠,假装看不见勃列日涅夫的眼神。

  莫罗托夫敲了敲桌子:“勃列日涅夫同志,你有什么可以解释的吗?”

  “啊,这。”他转头看向了克格勃的安德罗波夫。这位克格勃主要领导人之一老神在在的,并没有想要和勃列日涅夫对视的模样。

  而在一旁,作为本次小会议的书记官,谢列平正在把这一切都记录在本子上。

  勃列日涅夫知道,自己这次可能是惹了众怒了。

  所以低声道:“这个事情……我会调查的。会调查的。”

  勃列日涅夫喜欢和稀泥,不代表他是个蠢货。要真的是个蠢货的话,他也混不到现在的这个位置。

  他的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莫洛托夫现在掏出这封信,而且是在会上而不是在私底下。

  就证明了莫洛托夫对自己不满了。安德罗波夫没有开口出声,证明他也被通气了。

  这件事就是其他集团联合起来敲打勃列日涅夫派系的。

  “不仅仅是调查。”莫洛托夫强调:“是要处理一批人。公开索贿?还是对中国?简直可笑!”

  是挺可笑的,关键是莫洛托夫那帮人索贿的额度还不算高。家电和豪车罢了。

  而且他们索贿了之后和中国敲定的合同,其实莫洛托夫一派是不满的。给中国的价格太高了。

  但是考虑到中央的权威性,不可朝令夕改,所以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结果交给你们做,你们搞了钱,最后还没搞好。而且后续和中国的接触之中,你们还持续的索贿。

  新斯派尤其是谢列平所代表的团派(共青团一系,囊括在新斯派旗下)的青壮干部代表们更是觉得脸都丢光了。

  勃列日涅夫团结的中老年干部很多,这些中老年干部想要干部终身制,更在乎自己碗里的肉家里的床。

  但是青年干部更在乎的是脸上的光。

  “勃列日涅夫同志,网络的搭建还是交给赫鲁晓夫同志去做吧。你和安德罗波夫同志配合一下,把蛀虫清理一下。”

  莫洛托夫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大家举手表决吧。同意这个决定的就举手。”

  赫鲁晓夫同志是第一个举手的,举的高高的。

  安德罗波夫也举手,莫洛托夫举手后书记官谢列平也举手了。

  原本还有一些犹豫的人也一个一个的把手举起来。

  到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也只能嘴角抽搐的举手同意。

  “好,全票通过这个决议。讨论下一个问题,关于中东中的……”

  ……

  会议结束,这次会议是削了一把勃列日涅夫的权。还要他自我纠察一下。

  莫洛托夫也是消不掉勃列日涅夫的,而且也不能消。只能是说控制勃涅第帮的势力范围。

  他已经看出了勃涅第帮如果持续扩大对苏联的危害了。

  但是想要消灭?太难太难了。莫洛托夫不是斯大林,他举不起沉重的屠刀。

  只能是温和改良。

  置于能改成什么样子,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莫洛托夫的任期也就几年了,他需要考虑下一位接班人了。

  勃列日涅夫并非莫洛托夫心中的最佳人选。

  但是这老兄却是最受干部支持的。

  莫洛托夫属意安德罗波夫和谢列平两个青壮派。

  但是相比于勃列日涅夫,他们俩人只能算是羽翼未丰。很难撼动勃列日涅夫的地位。

  现在好不容易趁着抓到勃列日涅夫的把柄,把安德罗波夫安排去刷一波功勋和声望。

  莫洛托夫需要把谢列平也安排一下。

  所以他找到了会议结束后,有些得意的赫鲁晓夫。

  “喝一杯。”

  “嗯?好。”

  ……

  莫洛托夫的办公室里,赫鲁晓夫举着一杯白兰地闻了闻:“很棒的酒,上次在这个办公室喝酒,还是斯大林同志在的时候。”

  “斯大林同志,是啊。转眼之间他已经离开我们那么多年了。”莫洛托夫提到斯大林的时候眼神有些怀念:“这一杯就敬斯大林同志吧。”

  “第一杯敬斯大林。”赫鲁晓夫举杯一饮而尽。从前的某段时间里,他距离成为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只有半步之遥。

  可惜就差半步。而现在,他是再也没有机会了。能作为中央委员退休,就是他最大的荣耀了。

  “你把谢列平同志从克格勃的任上卸下,让安德罗波夫同志上去是很好的选择。谢列平同志主持克格勃的时候卢比杨卡空荡荡的,简直不像是克格勃。”赫鲁晓夫说的地狱笑话真的是不分时候不分场合,更加不分对象。

  莫洛托夫是真的厌烦赫鲁晓夫这张破嘴,所以他开口道:“谢列平同志反对政治迫害,讲究抓人抓脏,讲究证据。这是克格勃专业化的重要阶段,他做的很好。”

  “当然,当然。我没说谢列平做的不好。我只是说安德罗波夫可以做的更好,比如说让他去查勃涅第帮,他肯定能比谢列平同志做的更好。安德罗波夫同志下手更狠一点。”

  赫鲁晓夫笑着说。

  莫洛托夫有些烦躁,不想和赫鲁晓夫兜圈子,直接说道:“我想要把谢列平安排去当网络架构的第一负责人,他当主要领导。”

  赫鲁晓夫的笑容渐渐收敛:“这和说好的不一样。”

  “你还想要怎样?难道你还想要当苏联主席?”莫洛托夫冷冷道:“不要幻想了。想这些,还不如想一想如何让谢列平同志和安德罗波夫同志好好的上位。你也不想以后勃列日涅夫同志上位后,每天打开电视机都是看到他在讲话吧。”

  赫鲁晓夫联想到这个画面,他感觉到有些窒息。行吧,最少不能让勃列日涅夫同志上来啊!

  赫鲁晓夫只能拼了。自己当不了主席,但也不能让勃列日涅夫当。勃涅第帮,你们罪大恶极啊!赫鲁晓夫咬牙切齿的恨。

  于是关于谢列平的工作职务也很快定了下来。

  他将要全权负责全苏联的网络架构工作。

  中央再给他们这些青壮派铺路。

  而谢列平也在面对他上任后的第一个难题,下面的苏联施工队并不想要在那些很困难的地方施工。

  而他也找到自己的办法。

  因为有赫鲁晓夫的支持,他在沟通之后下了决心,你们不做?那就直接找中国的施工队来做!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个怪异的人?

  贵州,贵阳。

  贵州有扶贫办,这不稀奇。全国各地都有相关的部门。

  不过贵州和其他几个发展不好的省份的扶贫办和其他一些省份的扶贫办不一样。他们有一个结构性扶贫。

  扶贫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输血性扶贫,一种是结构性扶贫。

  输血性扶贫指的是给贫穷地区输入资源,比如说修建道路,提供技术,提供教育以及减免税收等。

  这种扶贫是能帮一些地区脱贫的。比如说现在的浙江和江苏、福建、广东地区的脱贫工作基本是输血性扶贫。

  其特征是,只要给当地足够的其实资金和解决实际困难,他们就能产生正向收益。就相当于整个经济的水车能转起来了。让他们产生内在的经济动力,那么问题就可以解决。

  在这些省份,这种扶贫是比较容易看到成果的。

  而结构性扶贫就不一样了。有的地区依靠输血性扶贫是无法脱贫的。因为其本地人口结构、地理劣势、产业劣势等等都去处在一个难以启动的状态。

  依靠输血性扶贫,那当真是需要海量的资源进去。而且还不一定能填平。

  结构性的贫困,那就只能打破造成贫困的结构。

  落在贵州这个地方,很多地方的贫困就一个句:贵州路难,山路十八弯。

  元时空之中,贵州人口少的时候新中国没能力对这进行大刀阔斧的扶贫改革打破结构。

  等到中国有钱的时候,贵州那些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多到动不了了。

  六十年代,贵州人口在一千五百万左右。到了元时空后世的2020年之后,这个数字已经涨到三千八百万人口了。

  多了两千三百万出来,都够组成一个欧洲中等规模国家了。

  扶贫办的扬中华主任正拿着一份未来十年贵州脱贫的计划书发呆。

  “十年内,对黔东南地区异地移民工程完成初步建设。”

  “十年内,逐步搬迁山区困难人口一百五十万,完成异地扶贫移民。达成扶贫战第一阶段的胜利。”

  “其中包含贵州本地异地搬迁扶贫,于其他省份的移民扶贫工作。十年时间内,动员二十至三十万人前往华中、华南、东北地区务工移民,以摆脱贫困。”

  扶贫办的扬中华主任今年刚上任。他是从其他地方调来的,来贵州就是打硬仗的。

  他知道和他一样的人还不少,有的去了宁夏,有的去了四川大凉山。也有去了云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

  去这些地方搞扶贫的,都是准备好要吃硬仗的。

  杨中华他们这些都是在其他地区经过考验的,有能力的干部。这才放到这些地方来做事。

  现在贵州这边的扶贫早就已经开始。最先搞起来的就是张福牵头搞的各种油辣子调味品之类的工厂。

  这些工厂开始建设了,也是拉动了贵州省内的建筑岗位。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