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08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还有他对苏共中央提出的每届换届必须更换1/4委员的提议,太过于激进了。即便是没有做错事,即便一切都做对做好了。但是也会被替换掉。这一点不好。”

  听到主席这话,聂帅也忍不住点点头道:“是啊,现在苏联国内的问题也挺严重。他们几个派系之间的斗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了。上次勃列日涅夫同志带队来中国,他们的代表团成员公开索贿。这一点还挺让人寒心的。”

  “而且现在苏联地方上和中央的矛盾也在加剧。”在这个时候李锐适时的开口说道。

  “我们中国商场的同志们,这些年扎根于欧洲市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乌兹别克斯坦。在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了单一棉花的种植。这几乎毁掉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而这样的事情还不少。”

  “乌克兰需要上交70%的农业产出。波罗的海三国要上交60%的税收。中亚各国只能够从事农业和矿产的开发。罗马尼亚想要进行本土的工业发展,被苏共中央一票否决。”

  “这些地区的老百姓已经是颇为的怨声载道了。如果不是因为我们中国商场开过去,向这些地区提供了海量的轻工业和民生用品来缓解民生经济危机。只怕这些地方已经会出现反苏浪潮了。”

  李锐说到这里,也是有些忍不住叹气。苏联搞经济和政治,太喜欢搞一刀切了。这就是懒政。

  这种一刀切的后果就是谁都不舒服。

  “不过又因为我们中国商场提供了大量的民生物品和轻工业产品缓解了这些地方的紧张局势。导致了苏共中央中的有一批人错误的理解成为他们的政治路线没有任何问题。这让他们在制定政治规划的时候,越发的粗暴。”

  “现在这个时候尚可勉力维持。但是如果勃列日涅夫同志那样的守旧派上台。并且真的推动了他的终身干部制度。那对于苏联,对于我们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恐怕都将是一场灾难。”

  “最可怕的是我们到时候用海量的工业产品,填上苏联缺的那一角。但是他们恐怕也不会感谢我们。在守旧派之中已经有这样的声音传出来了。”

  李锐已经表态了。

  赫鲁晓夫进苏共中央,他也当不了最核心的领导人。但是他至少能把水搅浑。

  勃列日涅夫当上核心领导人,那才是真正的完蛋。

  先计算不好的部分。

  从前的苏联是老师是老大哥。中国跟随着他的步伐前进。

  但是现在苏联内部已经出现了部分修正主义的苗头。

  任由他们扩大。对于中国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很有可能会走回原时空之中,中苏武力对峙的局面。

  以本时空中,中国的体量和苏联对峙的话。那么做梦都要笑醒的就是美国人了。

  所以这种事不能发生。所以情愿让赫鲁晓夫这条鲶鱼丢回苏共的水塘。把那些家伙好好刺激一下。

  这样至少还有些希望。如果苏联的修正主义逃不掉。那也希望他们只是小修而不要大修。

  至少还能当一个社会主义苏联。

  小会议室里大家都讨论的很激烈。

  最后主席发言:“既然如此,大家举手表决吧。”

第一百三十一章 也是有内忧

  举手表决,最后李锐提议的把赫鲁晓夫送进苏共中央的提议得到了通过。

  虽然说中国无法左右苏联内部的领导人选举,但是现在在社会主义阵营之重,中国的话语权举足亲重。

  说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现在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点像是李锐在中共中央党内的地位。

  不管你苏联谁当老大,都需要中国帮忙站个台,中国不支持的话,你这老大当的绝对不安生。

  毕竟现在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最大的后勤国家了。

  “让赫鲁晓夫同志去苏共中央当鲶鱼,刺激一下现在苏共中央的死气沉沉。莫洛托夫同志守成还行,但是开阔进取的锐意不足。”

  “现在这世界,可是并不安稳啊。希望苏联能在这方面振作起来啊。”

  主席的发言也是有些怒苏联不争了。

  本时空之中变数很多,美国收缩了对亚洲的战略,就加强了对西欧和中央的战略态势。

  尤其是在支持以色列搅乱中东问题上,那更是不遗余力。

  美国全力支持以色列的武装,大量的武器装备流入以色列。让以色列的武装力量不断的强大。

  中东问题搅和的一塌糊涂。那些中东国家真的是有一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

  以色列对埃及的战争也在这种情况下,比元时空之中更早的发生了。

  六天的时间内,摧毁了埃及的空军和机场。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西奈半岛等。现在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地区也在进入争夺之重,眼看着阿拉伯国家也要忍不住的。

  这里面苏联是要负责任的。因为苏联再三警告阿拉伯联军“避免主动挑衅”。

  这就相当于苏联一直在给阿拉伯联军拉偏架,而美国那边又一个劲的鼓舞以色列,让以色列干就完了。

  结果就成了这样了。

  而且苏联还在中东地区没有搞的很好。

  美国在中东开始贩卖他们的普世价值。而且美国现在可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东西进阿富汗这样的地方。

  现在的阿富汗还不是帝国坟场,也不是一个大家提到之后就觉得是个贫穷破败战乱不断的国家。

  相反,现在这个时期,阿富汗正在经历自己国家历史上的辉煌灿然时期。

  虽然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是现在的阿富汗的世俗化和先进化程度是要比元时空后世更好的。

  比如说女性上街并不强迫一定要带纱巾。女性可以去工厂和公司上班,也能和男人一样接受同等的教育。甚至成为政府官员等。

  尤其是女性可以自由的穿短裙,这在元时空后世的阿富汗来说,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不过阿富汗现在城市和农村很割裂,城市要世俗化和先进。但是农村依旧是长老们把持着)

  现在阿富汗首都的繁荣程度是很好的。不比东欧国家的大城市差。

  现在的阿富汗是苏美两国之间摇摆。苏联想要增加对阿富汗的影响力,但是很难。

  还有伊朗,现在的伊朗情报部门和以色列勾勾搭搭的,想要在中东做二五仔。

  伊拉克则是在接受了苏联的武装援助,要在中东和伊朗分庭抗礼。

  现在苏联的问题也很多,完全不比中国的少。也就是苏联现在的体量大可以压得住。不然的话早就爆雷了。

  这场小会把苏联现在的矛盾和雷都讨论了一遍。

  当然还有中国接下来会遇到的困境。这些都讨论一遍。

  一直到晚上九点,才算是完成这场讨论。

  这个时候总理说道:“同志们差不多了。今天是我们李锐同志大婚的日子啊。这个时间很晚了,还是要留给李锐同志洞房花烛夜啊。”

  这个时候大家才缓过神来。觉得总理说的很对。这才纷纷告辞。

  李锐也是忙到现在,冯媛早就回曙光厂了。因为冯媛工作的关系,两人的新房也就定在曙光厂了。

  等李锐赶回去的时候,冯媛趴在桌上睡着了。她的桌上还放着化纤面料项目的整个改装建议,她也是工作到刚刚,最后困到睡着。

  等李锐把她缓缓抱起,放到床上的时候她才悠悠醒来。

  看见李锐,她道:“你回来了?聊完了?”

  “嗯,聊完了。”

  “抱抱。”

  “好,抱抱。”

  ……

  赫鲁晓夫现在是高兴了,中方愿意帮他站个台。这是极好的消息。

  他可以重回苏共中央了。

  他是真的很想狠狠的亲吻李锐,要感谢李锐啊!因为他听说了,是李锐首先为他站台的。

  不过可惜了,李锐对和苏联老头亲嘴这个事情毫无兴趣,还是和自己老婆亲亲吧。老婆还香香的,不像是苏联老头充满味道。

  不过对于赫鲁晓夫从夫来的一百五十亿卢布的大单,感谢还是需要的。

  继续请赫鲁晓夫带队的代表团吃吃喝喝。还别说,赫鲁晓夫带来的这个代表团还没有和勃列日涅夫的团队一样索贿。

  没有开口要汽车和家用电器。还是和以前一样,花钱插队买了不少东西。

  “这些事情咱们都谈妥了,我还有一件事。”赫鲁晓夫对着李锐说道。

  李锐好奇:“还有什么事情?您开口。”

  “网络技术是我让格鲁什科夫和季科夫来中国搞的。但是现在苏联那边却把这个事情交给了勃列日涅夫同志的人来做。”

  说道这里,赫鲁晓夫嘿嘿笑了一声,声音里有些嘲讽:“不是我看不起勃列日涅夫同志的能力。但是我个人感觉他应该是搞不好这件事的。”

  “所以呢。”李锐适时的问到。

  “所以,勃列日涅夫同志搞这个,大概是不行的。到时候我会争取我来搞。到时候我来搞这个,希望中方帮我提供更多的技术援助。”

  对于赫鲁晓夫的话,李锐不置可否:“我们现在提供的技术援助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这自然,这是自然。但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勃列日涅夫同志的搞法,有些太保守,他们……嘿嘿。”赫鲁晓夫笑了笑,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

  只是说道:“当时候让那群在中国搭建网络技术的团队直接去苏联帮我吧。我会给一个合理的报酬的。”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争锋相对

  说起来从勃列日涅夫带着谈判条件回去苏联搞网络技术也有一段时间了。

  他们到底搞的怎么样了呢?

  应该说搞得其实并不是很好。

  因为勃列日涅夫那一派怎么说呢。各有各的想法吧。

  他们虽然说是团结在勃列日涅夫的旗帜下,但是勃列日涅夫这个人其实非常不适合当绝对领导。

  因为他太喜欢和稀泥了。这对于绝对权威的领导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就像是勃列日涅夫弄到了搞网络技术的职权。但是他下面的人会想要争一下功劳啊。

  这很好理解,网络技术这种东西搞起来之后,能做多少事情啊。这以后都是后世留名的好事啊。

  有功劳上,那不是王八蛋吗?

  所以就会有人抢。而勃列日涅夫又喜欢和稀泥,总想着你好我好大家好。

  原时空之中,也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他才被一众人推上苏联领导人的位置。

  但是这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大家都要功劳你怎么办?

  那不就只有和稀泥了。给派系内的几个势力划分一下,你做这个,他做那个。

  大家一起排排坐分果果。

  这样搞,其实就是大家都吃不好。

  因为搞网络技术,说起来简单,但是在苏联这地方可是很难的!

  因为苏联地广人稀,你要搞网络不是说动动嘴就好了的。

  最次最次也要架设电话线作为信号传输装备吧。

  军方的还不希望和民用的混合,所以军方本身就是一条独立的线。

  苏联也不是哪个地方都有电话线的。就算是退一万步说,都有了。但是电话线需要经过交换机、解码器等等东西才能传播网络信号。

  那么问题来了,基站谁来修?

  苏联的地理问题一直都是很大的问题。到原时空后世,俄罗斯的网络基站都修建的一塌糊涂。信号覆盖都很成问题。

  在这个时代更是问题了。有的地方就是很不好建设。

  大家都想要吃肉,没有人喜欢啃骨头。

  勃列日涅夫有很难强按着那些人的脑袋,逼着他们搞。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就苏联那种状况,有的时候真的是要下行政死命令,才能让这些家伙听话的。

  现在都十月了,苏联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进入冬季了。但是他们铺设网络的计划还没达到预期。

  “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么慢。”莫洛托夫很少发脾气,但是这一次他在克里姆林宫里很生气的质问勃列日涅夫。

  “为什么我们的网络铺设进程这么慢?!”

  不要怪莫洛托夫生气,因为一开始就说好了,要赶在十月革命庆祝日之前,苏联至少要贯通几条重大的网络线路。作为十月革命庆祝日的献礼。(十月革命庆祝日在俄历十月二十五日,在公历十一月七日)

  尤其是要贯通从远东地区到莫斯科的线路。因为越是远,网络信号的价值就显得越高。

  苏联的牛皮都吹出去了,现在如果不能实现,那就是啪啪的打自己的脸啊!

  勃列日涅夫在会议室里有些脸色不太好看。

  因为这是他的重大失误,他没有调和好下面的问题。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