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照顾师娘开始,武道成神 第179章

作者:无罪的yy

  他忍不住琢磨道:“您老还真别说…这镇魔司,的确是个好去处…”

  随即,他定了定神:“等我先将枫林城的事情处理出一个眉目…看来,下一步,我真得想办法入一趟这镇魔司了。”

  想通此节,许长生心情大悦,忍不住感慨道:“老话还真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玄天真人闻言,虚幻的脸上露出十分受用的表情,摸着胡须,一脸得意。

  调息完毕,许长生见身旁两位佳人依旧睡得香甜,嘴角还挂着满足的笑意,不由得微微一笑。

  他伸手,轻轻拍了拍酒玖那弹性十足的臀儿,想将她唤醒。

  酒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浑身酸软,根本提不起半分力气,看到是许长生,眼中流露出依恋与一丝娇嗔。

  许长生柔声道:“我要先行离去了。”

  酒玖强撑着酥软的身体,凑上前,在许长生唇上印下一个带着香甜气息的吻,呢喃道:“公子…慢走…”

  话音未落,便再也支撑不住,倒回床上,沉沉睡去。

  许长生看到这一幕,只能无奈地笑笑,细心地为两人盖好被子。

  他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发出一阵噼啪的轻响。

  旁边的玄天真人幽幽地说道:“你小子…悠着点。这俩姑娘都是普通人,哪经得住你一个中五境武夫如此折腾?一晚上没合眼,现在还能亲你一口,可见这姑娘对你倒是用情颇深了。”

  许长生无奈地摊摊手:“您老是不知道…那上古阴阳合欢法一旦发动起来…那滋味…真是控制不住啊…”

  玄天真人直接给了他一个虚幻的白眼。

  并且在心中嘀咕道:“我倒也想知道试试…”

  许长生穿好衣物,轻手轻脚地走出包厢,离开了这片温柔乡。

  整个醉梦楼经过昨夜的喧嚣,此刻一片安静,仿佛还沉浸在狂欢过后的余韵之中。

  只有几个龟公和丫鬟在轻手轻脚地打扫。

  许长生走出醉梦楼,清晨的凉风拂面,带来一丝清爽。

  他信步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寻找着早餐摊点。

  很快,他在一个冒着热气的摊子前坐下,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配上整整一笼皮薄馅大的肉包子,开始大快朵颐。

  武夫的身体消耗巨大,急需补充能量。

  就在他吃得正香时,旁边突然响起一个带着惊喜与不确定的声音:

  “敢问…可是许长生许先生?”

  许长生闻言,扭头看去,只见身旁站着一个年轻的书生。

  这书生衣着朴素,甚至有些洗得发白,但身形挺拔,面容清瘦,眼神明亮,透着一股精神头,并无寻常儒生那种柔弱的书卷气。

  许长生咬了一口包子,好奇地打量着他:“正是在下。你是…?”

  那书生脸上顿时露出极度兴奋的神色,连忙躬身行礼,激动道:“学生…学生姓赵,名黄巢!并州人士!”

  “赵黄巢?”许长生咀嚼着这个名字,心中微微一动。

  赵黄巢继续激动地说道:“学生此次前来长安,是为参加朝廷的恩科考试。

  昨夜…昨夜被同乡拉着,去了那醉梦楼,本想一睹长安文采,没成想…竟有幸听得许先生所作之诗词,又亲见先生为民请命之壮举!”

  “学生…学生对先生之才情,先生之风骨,佩服得五体投地!惊为天人!心中便想着,定要见先生一面。”

  “今日一早,学生便在那醉梦楼门口等候…未成想,苍天有眼,真让学生等到了先生。”

  许长生看着眼前这个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的年轻书生,尤其是听到“赵黄巢”三个字时,整个人的表情不由得变得一丝古怪。

  赵黄巢…长安…恩科…乖乖的,不会这么巧吧…?

  一股荒谬感夹杂着一丝好奇,在他心中升起。

  他笑了笑,对老板喊道:“老板,再来一碗羊肉汤,一笼包子!”

  随即,他敲了敲桌子,对赵黄巢道:“相逢即是有缘。赵兄,来,坐下一起吃点。”

  赵黄巢受宠若惊,连忙道谢,小心翼翼地在许长生对面坐下。

  一坐下,他便忍不住对许长生表达滔滔不绝的敬佩之情:

  “许先生!您昨夜那首《江城子》,真是…真是写尽了人间至痛!学生反复咀嚼,至今心中悲戚难平。”

  “还有您不畏权贵,敢在大皇子与太子面前,为那二十万冤魂请命。

  此等风骨,此等担当,实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

  “在学生心中,早已将先生奉为…偶像!”

  看着赵黄巢那如同追星少年般狂热的模样,许长生忍不住一笑,摆了摆手道:“赵兄过誉了。

  许某没你口中那么神圣。

  只是觉得,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既然我撞上了,便去做了。仅此而已。”

  赵黄巢却一脸郑重地摇头:“先生过谦了。

  若我大炎朝堂上下,所有官员都能如同先生一般,心系百姓,不畏强权,那…那该是何等的盛世。”

  他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若学生有朝一日,能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定要以先生为榜样。

  做一个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好官。”

  许长生看着他那真挚的眼神,心中不由得感慨。

  这年轻人…倒是满腔热血…只是…

  他正要开口说些什么——

  旁边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嗤笑:

  “嗤——!”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赵黄巢你啊!”

  只见几个衣着华贵、却带着一身酒气的公子哥,正从不远处那座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天仙楼里摇摇晃晃地走出来。

  为首一人,脸上带着宿醉的浮肿和毫不掩饰的讥讽,盯着赵黄巢笑道:

  “又是你啊?赵大才子?你这是第几次来长安考恩科了?第五次了吧?”

  “人家都说事不过三,你这都快事不过五了!就凭你?还想考上功名?别搞笑了!”

  “一个穷酸书生,连件像样的袍子都没有,还敢拒绝甄家小姐的青睐?呸!不识抬举的东西!我看你考八遍也考不上!这辈子都别想!”

  “就你这样的,还想当官?哈哈哈哈!笑死本公子了!”

  那公子哥连珠炮般的嘲笑,瞬间让赵黄巢整个人涨红了脸,拳头紧紧握起,身体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许长生的目光瞬间冷了下来,眯着眼睛,打量着那几个不速之客。他低声问赵黄巢:“赵兄,这些是什么人?”

  那公子哥见许长生坐在如此廉价的路边摊,喝着羊肉汤,吃着肉包子,衣着也并非什么名贵料子,脸上的鄙夷之色更浓,嘲讽道:“我是谁?我可是他的大恩人!”

  “你知道吗?他第一次来长安考试的时候,穷得连饭都吃不起,在街上变卖自己的字画…可是老子我,大发慈悲,掏了几十两银子买下来,才让他有钱参加完第一次考试。”

  “不过啊…”他话锋一转,啧啧摇头,“有些人啊,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连报恩都不会!”

  赵黄巢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道:“你们…你们让我在恩科考场上作弊!帮你们传递答案!这等有辱斯文、违反律法之事,我赵黄巢…怎可能答应?”

  “你们买我的字画,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情我愿…又…又如何算得上是恩情?”

  那公子哥闻言,顿时大笑不止,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哈哈哈!恩情?你还真以为你的那些破字画值钱啊?你算个什么东西?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本公子不过是看你有点文采,看你将来或许有点用,才施舍你几两银子,就当是养条狗一样。”

  “出来混,讲的是实力,讲的是背景!你他妈有什么?真以为本公子看得起你?”

  赵黄巢顿时气得脸色由红转青,伸手指着那公子哥,嘴唇哆嗦着,却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

  那公子哥瞥了一眼许长生,见他依旧稳坐钓鱼台,不由得嗤笑一声,继续挑衅道:“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喂,那个吃包子的,你是谁啊?听他说好像很崇拜你?你不觉得害臊吗?”

  “要是我被一个落榜了四次、眼看就要第五次落榜的废物崇拜…我都嫌弃得慌!哈哈哈!”

  这话一出,赵黄巢再也坐不住了!他猛地一拍桌子,“砰”地一声站了起来,怒视着那公子哥,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你们…你们嘲讽我,侮辱我…我赵黄巢人微言轻,无话可说!”

  “但是——!”

  “不许你们侮辱许先生!”

  “他是真正的大才!是心系百姓的义士!你们…你们不配!”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捍卫信仰般的决绝。

  许长生看着挡在自己身前、因愤怒而微微颤抖的清瘦背影,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一丝淡淡的…欣赏?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筷子,站了起来。

第169章 一碗羊汤

  几名公子哥听到赵黄巢对许长生的维护,顿时爆发出更加夸张和刺耳的嘲笑声。

  那为首的罗姓公子哥指着许长生面前的粗瓷大碗和半笼包子,嗤笑道:

  “大才?哈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话。哪个真正的大才会窝在这种路边摊,吃这些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儿?”

  他身后的跟班们也纷纷附和:

  “罗兄说得是。真正有才学、有抱负的,早就被各世家大族奉为上宾,登堂入室了。哪会在此地与你这等屡试不第的穷酸为伍?”

  “就是!我看你们俩倒是一对活宝,一个敢吹,一个敢认,在这演什么惺惺相惜的戏码呢?真是笑死人了!”

  罗姓公子哥越说越得意,脸上满是世家子弟特有的优越与刻薄,他睥睨着许长生,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真有点歪才又如何?在这大炎朝,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

  到最后,还不是得认清现实,乖乖投靠我们这些世家门阀,摇尾乞怜,求个出身?”

  “说到底,再有才学,也不过是我等世家门下的一条狗。替我们办事,看我们脸色。

  这才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这话如同尖刀,狠狠刺中了赵黄巢内心最痛处。

  他拳头紧握,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身体因愤怒和一种深切的无力感而微微颤抖。

  他深知,这罗姓公子哥话虽难听,却在一定程度上道破了如今世道的残酷真相。

  大炎王朝立国千年,世家门阀盘根错节,早已织成一张笼罩天下的巨网。

  寒门士子若无门路投靠,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有施展之地,最终大多湮没无闻。

  可是……他不甘心啊!凭什么?!

  许长生听着这番高论,表情却变得有些古怪,他眯了眯眼,心中暗道:

  好家伙…黄巢…长安…落榜生…这等巧合之下,你这般大肆鼓吹世家门阀凌驾于一切之上?真不知是该说你蠢呢,还是说你蠢呢?

  他刚想开口,点破这其中的荒谬,却听到旁边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

  “罗兄?真巧,你也在此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着月白色儒衫、头戴方巾、气质温文尔雅的年轻儒生,正从街角走来,含笑向罗姓公子哥打招呼。

  此人眉目清秀,步履从容,周身隐隐环绕着一股令人心静的书卷气。

  那原本面对许长生和赵黄巢嚣张跋扈的罗姓公子哥,见到这名儒生,眼前顿时一亮,脸上瞬间堆起了热情甚至带点讨好的笑容,立刻将许长生二人抛在脑后,迎了上去:

  “周兄!别来无恙!真是巧遇,巧遇啊!”

  这名儒生名为周望,乃是天下文宗“逐鹿书院”的甲等弟子,已修成“七窍文胆”,学问精深。

  逐鹿书院弟子按才学品行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甲等弟子堪称书院翘楚,乃是大儒亲传,地位尊崇,常代师授课,将来几乎注定成为一方大儒,桃李满天下。

  这等人物,正是罗元这等世家子弟极力结交的潜力股,是家族未来重要的人脉资源。

  周望见到熟人,也面露欣喜,但随即略带遗憾地对罗元说道:“罗兄啊,昨日我苦口婆心邀你同往醉梦楼,品鉴那难得的诗词盛会,你偏要去那天仙楼寻欢作乐。

  你可知……你错过了何等精彩绝伦的场面?”

  罗元闻言一愣,随即不以为然地笑道:“周兄,你是知道的,我对那些诗词歌赋实在提不起太大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