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风校长
梦道神尊十一座陵墓,风雪尊者去过七座,余下四座,李长笑一一造访过。却在这最后一尊,最重要一尊,定然也是梦道神尊倾注心血最多的一尊,终于看出其所行之道,并且为之惊叹。
只道这世间的英才,何其之多,他们的思想何其绚烂,何其璀璨。
光是观望,便屡屡被震撼,以梦作国,以国化梦,这是他的的仙国,遗留无数年,只存在于梦中的仙国。
横渡无数年时光,唯有今时一白衣,亲眼见证了这奇思妙想,而雄伟壮丽的梦中仙国。
李长笑悬停空中,静静参悟梦中仙国,参悟梦道神尊的陵墓,比什么都重要。这座殿堂的一笔一画,一毫一丝,皆是梦道神尊对梦境感悟、见解的浓缩。
那早已逝去之人,留下此景此像,只怕也有横跨时光长河,与后人对话,朝后人炫耀的意味在,只可惜世间多数,皆被眼前利益所困,难以超脱桎梏,飞上更高处,看得那藏在最深处的风景。
如此仙国…
若得一世安宁,纵使无人记得他来过,又能如何?……李长笑笑饮一口清水,似无人能感知梦境一般,也无人知道,今夜有一人,在那高空处飘荡。
他左游游,右荡荡,将这梦境陵墓一切,每一个细节,每一缕丝线,皆收入眼底,记在心底。
觉得精妙处,便拍大腿夸赞,道一声那老前辈,当真厉害。也有昏笔,比如某些地方,如此这般设计,或许能更加牢固,或许添几分变化,想着想着,他便操持着“造化”,结合梦丝,就地编织了起来。
柔云根作砖,凝梦丝做梁,一步一步,那惟妙惟肖的殿堂,在他手中渐渐呈现。
随着理解,参悟,他渐渐明了,这座梦境陵墓中,尚有许许多多的宝物,或许不是最珍贵的,却定然是梦道神尊最得意的。
例如陵墓一角,锁着一个梦,梦道神尊花费数十年所凝,名叫“长春梦”,那梦落到一女子上。
那女子面面红晕,后入一红粉酒楼,做了大花魁。
无数梦类杂萃。
何止梦道神尊精彩,他俯瞰而下,那众生自己的梦,本便无比精彩。白天,他们仅是平凡一员,夜间,那心中斑斓色彩,渐在梦中扩散。
李长笑在那层层深处,又挖掘一有趣之梦,名叫“山中梦”。那梦立于两山之间,乃是虚幻之物,路过此地之人,皆会梦见一座高山,奇怪的是,第二次再临此地,那山便凭空出现了。
这座陵墓,竟这般有意思,李长笑突手一捻,一道梦境悬停掌心。此梦模糊虚幻,名叫“驻颜梦”,脱胎无数女子之念,再空中游离,只等届时,落入那位幸运儿头上,得以驻颜。
李长笑截下此梦,有一二私心,他轻轻一吹,一口清风裹挟“驻颜之梦”,吹向那女帝寝居之中,临别赠礼,不成敬意。
王如意恍惚醒来,朝明月处看去,似有人朝她挥手,似梦非梦,最后眼睛一闭,又睡了去。明日啊,可还有大批政务,需她一一过问呢。
参梦道之墓,得梦道感悟,李长笑收获颇丰,若把此墓比做清泉,那李长笑便是路过的渴口客。他噗通一声,跳入清泉畅游,也似海绵般吸吮。
古今对话,李长笑得所感,得所悟,或非法宝、术法般,立刻有所体现,但绝对远远甚之。只是,他终究是过路人,这座真正的宝藏,便留给此地帝王们,慢慢挖掘。
“天下好梦,君王亦好梦。”
李长笑眼睛一闭,自高空跌落,可真是说睡便睡,急不可耐,也想做一好美去了。
某山林深处,一道身影砸下,砸出一个浅坑,人未死,却已打起了微鼾。不远处,一柄长剑横插入鸟窝。
那与长剑擦身而过的鸟儿,叽叽喳喳,骂得很脏,很快便锁定了罪魁祸首,飞去啄白衣抗议。
……
昨日有人御剑飞行,投放怪云之事流出,街里街外热议纷纷,飞空之事,百姓倒不少见,厉害的变法之士,通过各类手段,也可做到一二。
这则消息,还未扩散,酝酿,便被另一则消息掩盖,若论传颂度、百姓最喜欢议论的,头筹当属男女间的风月之事。
若在此基础,为男女二人再加上些许特殊身份,例如女子是当朝女帝,男子是飞天剑仙,传播速度,更是如同洪水般席卷。
李长笑清晨苏醒,入附近一大城,想讨些吃食,入一酒楼刚刚坐下,便听到隔壁说书人,一惊一乍的讲述那风月之事。
他点一份白粥,饶有兴趣听着,渐听渐觉不对,说至一半,才反应过来那是昨日之事。当即哭笑不得。
又听那说书一一吆喝,说那女帝美得惊天,那剑仙俊得让人嫉妒,朝天上一飞,啧啧啧,羡煞不知多少旁人,说着说着,说书人注意到李长笑,整个人一拍大腿,几乎跳起,指着李长笑兴奋道:“这小伙,你,你长得与那剑仙神似,上来给大伙看看,联想联想。”
李长笑面皮微抽,众人瞩目,说书人下台,半推半拉把李长笑弄上台,指着眼睛,道:“那剑仙,长得一双迷离含春目,看人似疏似近,欲离欲靠,让人患得患失,你瞧瞧多像。”
李长笑不算配合,故意皱眉,让冷意透散。
说书人一拍手掌,兴奋得跳起,“瞧瞧,更像了。”
“书中又说,那剑客皱眉间,杀意不能,似潺潺小溪般流露,杀人不过抽剑拨剑间,潇洒俊逸。”
“瞧瞧,这简直一个模子中刻出来的。”
说着,说书人拍着李长笑得肩膀,哈哈大笑。
“像…实在是像!”
“兄弟,你是老天爷赏饭吃啊,长这么俊,可把我等嫉妒坏了。”
“我感觉说不定就是他。”
……
李长笑的抗拒,在说书人拿出二十文铜板时结束。
在金钱面前,他已不是第一次选择出卖色相。
第542章 彻底离去,要入炼虚
连去数家酒楼,李长笑才知剑仙、女帝的故事话本,流传在外有数十版本。那说书人说的条条是道,煞有介事,好似亲身经历,昨日也随着那柄飞剑,绕着大余境内转悠一圈一般。
自不难猜出,那故事话本是从何处流出的,李长笑隐约猜到,此刻那宫阙深处,正有一女子傲娇的道:“朕爱听,相信朕的子民也喜欢听。”
妄议天子可是杀头重罪,但大余民风开放,治理有度,那流传于说书人中的故事话本,若不追究,便不算什么大事。
大余宫中百官,也听得各种版本,只有他们知道,这并非是故事话本,而是确有其事。心中对陛下更甚。
……
求变五百零六年。
这一年冬时,大雪飘泊,李长笑常常飞天观察梦境陵墓。
王如意立身宫阙高处,政务缠身,李长笑游身江湖深处,游山玩水。二人虽早早离别,未曾再见,期间却也以另类方式,时常交谈。
王如意命人编写故事话本,话本广为流传,其中一些话语含义,唯有李长笑知道,如此这般,那帝王的话语,便总能传到李长笑耳中。
李长笑飞天观悟梦道神尊陵墓,高高飞起时,有时拨动众生梦境,有时为王如意编写故事话本的持笔官,会没由来的冒出几句话语,初听觉得莫名奇妙,觉得是谁昏了头,可后来王如意越捉摸越觉得,是被白衣暗中影响。
一来二去,却也算是隔岸千里,心神交流许久。
近几年内,王如意大刀阔斧,将大余整顿得欣欣向荣,针对香火之事,也稳步推进,进退有度,既不急于求成,立刻砸了庙宇,废了香火,也不保守停滞,设立有法案,一步一步限制,改进。
帝王也就俏皮时,比如颁布一政令,或是解决一难题,觉得自得骄傲,便朝那游荡在江湖中,不知藏在那的李长笑邀功炫耀,李长笑常常光顾民间酒楼,听那故事话本,意会到她的意思后,隔天,王如意便从持笔官口中,听到了赞许之言。
可那持笔官不知缘由,只认为是自己,昨夜手笔写书写得太晚,又做了个奇怪的梦,导致今日觐见陛下,岔了神,说了莫名的胡话,惶恐不已。
殿前失仪,正惶恐着,却总见到那陛下,掩着嘴咯咯咯笑着,花枝乱颤,眉眼都舒张了,十分开心。
二人的交谈,倒是间接苦了那专门为王如意,描写故事话本的持笔官。这几年间,王如意政迹显眼,所行之事利民利国,李长笑却也不闲着。
夜间感悟梦道陵墓,仅是日常小事,白日他一步一步,行走大余上下,有去到那穷山恶水处,有去过那深潭无人地。
大费周章,不为别的,仅为揪出大余最后的隐患……洪荒猛兽。
四山神,东神君双头虎,北神君青天蟒…
那一尊尊强大异兽,一尊尊真正的香火神祇,在沉默中、在睡梦中,被李长笑找寻,靠近,斩杀,放血。
血流可成河。
这般功绩,无人知晓,无人过问,李长笑也不朝人说,他曾承诺,有朝一日,杀尽山中仙,庙中神,让王如意还于他一个盛世。
他便如此做了,大余的百姓,甚至不知他来过,也无需知道。这几年间,四神君、十二山神,底下无数敕封小神,或是猛兽真身,或是人畜皆一一被他扫荡而过。
青萍剑身染上的血,用作填河都绰绰有余,李长笑不愧为最矛盾之人,他之大道,本该观悟天下梦境,在真假中游走,不必染杀戮,造杀孽。该是全天下,最最潇洒快乐之人。
然他所过之处,却又总是血流成河,好的坏的,似最终都要死在他剑下,虽非以杀证道,却已以杀证道。
那大雪飘飘之际。
结冰湖畔,有一头异兽伏尸,李长笑蹲在湖边,用冰冻湖水洗涤剑身,身上的白衣,染了半身鲜血,有些腥臭,有些狰狞,也有些无奈。
将血迹化假,李长笑抬眸望天,白雪皑皑,四下皆已裹上银装,他将青萍插入剑鞘,眼中冷意渐褪。
这一年的冬季。
他屠尽了大余仙神、猛兽,完成了约定,同时参透了梦道陵墓,真假、造化、祸福、梦境,种种皆有所悟。
前后想想…
似乎该彻底离去了。
李长笑轻叹,热气拂过结霜的睫毛,肩头积雪点点,他迈步间,朝大余境外走去。
徒留一行似有似无的脚印。
……
王如意的持笔官,应召入宫,持笔描绘故事话本,她又有了新构思,王如意身着帝裙,来回踱步,想着如何编排那白衣诗话。
她说一句,那持笔官便写一句,偶尔不恰当之处,持笔官再惶恐指出,随后在此基础上润色一二。时不时应景的天上几句诗词,每到这时,才能见那冷眉冷脸,不好金钱,不爱奢侈的女帝,眉眼间得几分舒张,多几分活泼灵动。
却说到兴起时,持笔官又殿前失仪,说了句昏头话,似乎是“再见”二字?她记不得清了,立马跪地叩拜,虽殿前失仪,但已非第一次,近几年来,几乎一个月便有几次,频繁时半个月便有好几次。
每次失仪后,陛下不厌反喜,心情明显更好,一来二去,持笔官都快成宠臣了,只是手无实权,那其中窘迫,只有自己所知。这一次,持笔官说怕也怕,说不怕却也不怕。
可当她偷偷抬头,观察陛下之时,却见陛下一反常态,身躯轻颤,也并未变得高兴。
“你…先下去吧。”王如意坐下罢手。
持笔官弄不清楚缘由。
不过从那以后,她再未做过怪梦,也再没有过殿前失仪的举动,心中窃喜,却反而见那帝王,时而幽怨哀叹,时而闷闷不乐。
看那窗外落雪。
王如意悠悠一叹,这一次,是彻底离去了啊。
山中仙,庙中神,皆已除尽。
倒轮到自己,还天下子民,一朝盛世了。
……
求变五百零七年。
李长笑要入炼虚。
第543章 湿身,淋雨
李长笑行于漫漫长路,毫无目的,心中回忆所感所悟,那片炼虚壁垒,似就在眼前。
漆黑森严的砖瓦高高垒起,严丝合缝,直达天际。
炼虚之法,他心中有数百种之多,有些甚至不弱于“十神髓”之类突破法,但这一步,他要靠自己走,故走得很慢。
自元婴入化神时,乃是千军万马破城关。而今,化神入炼虚,是独身一人跨高墙,渡天堑。
似随着灵气枯竭,境界与境界间的差距变小,可境界与境界间的壁垒却变厚了,逆天之路充满坎坷艰辛,荆棘丛生,一步比一步难。从元婴到化神,十神髓显威能,一举破“城关”,如今,他已行至名为“炼虚”的天堑正前,然放眼望去,天堑内波涛汹涌,一望无际,漫漫无涯,如他脚下之路,白皑皑一片望不到尽头,更不知要去往何处。
眨眼间,那天堑又垒起漆黑高墙,上下看不到尽头,左右看不清边界,仿佛一切的尽头。
跨高墙,渡天堑,何其难哉。
行至此处,更感叹第一位抵达此处之人。
无前人先例,只怕会认为,此处便是路之尽头吧?
李长笑只能慢慢行走,明已万事俱备,却不知如何迈去那步。他感悟已够,虽距离上一次出关,似乎也才仅是几十年而已,但这是灵气枯竭后的几十年。火地,大余,梦道神尊种种,都为他的大道添砖加瓦,厚积薄发,论感悟…他也已经到了。
可似乎又没到。
李长笑驻足,漆黑的高墙与渺小的白衣,如此鲜明,如此绝望,既如此,仍是要走。
道在脚下,也只在脚下。
求变五百一十二年。
李长笑行于秋风萧瑟地,百无聊赖,听闻一湖泊中,有一种鱼极难钓上,于是他自制一鱼竿,坐于湖畔岸边。
从秋钓到夏,还是没钓上,最后骂骂咧咧的离去,刚走不过三两步,却见一三岁小儿,拿一根带勾的线儿,朝水里一丢,再等上一柱香时间,用力一拉。
那鱼儿便上钩了,小儿笑得开心,李长笑咬咬牙,又坐回了原位,将刚刚砸断的钓竿接好,打算再试一次。
又是从夏钓到春,那三岁小儿已长至四岁了,长高了不少,不钓鱼了,改下水抓鱼了。
抓了几条,回去给阿爹阿娘当晚餐,路过那雷打不动怪钓客时,偷偷将一条捕来的鱼,丢进对方蓄着水的木桶里。
噗通一声。
那枯寂许久的水桶,总算来了一活物,不过两尺之地,却也添了分热闹,鱼儿噗通,水花四溅。李长笑看着小儿离去背影,哭笑不得,自己这是…被施舍了?
上一篇:成人仙综:碧瑶求饶,陆雪琪倒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