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174章

作者:台风校长

这背后另有原因。

若只是为延寿,骗一些香火,李长笑懒得理会,毕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他无需为寿元发愁,自然体会不到修士的苦愁。

一路走来,他见遍地庙宇,各种香火,从不插手。

但此地不同。

此地不仅是骗香火,还涉及到了修士争端,若李长笑所料不错,八成是针对那河母的。

而且…此地骗香火的方法,也极为恶劣,好似一贫瘠的乡村,一日猛的涌入二十余户乡绅,以武力手段:尸生子,逼着百姓不断进贡。

实在霸道了些,也太恶了些。

“道友,不如这样如何,我等在村子里,再加上一尊你的神像。”样貌神似城隍的男子说道。

李长笑淡淡摇头,双方再度交手,那寸头男子还欲动用玄音,怎料李长笑率先开口,三道玄音从口中飞出,将他震飞十余米远,轰的一声砸在树干上。

众人瞳孔一缩,此人掌握三道玄音,来历定然极深,再观此人修为,自己等人便是联手,也难以撼动。

顿时。

一面色枯瘦的年轻人,大声喊道:“道友,莫打了,我是尸愧宗的,我便是尸愧宗的,我错了,放我离去,我再不敢如此了。”

李长笑望来,他与尸愧宗哪里有什么缘分啊,只是胡言一句,看能否诈出来罢了。

他面带笑意,从怀中取出一个瓷人,言道:“看过来。”

那人不敢反抗,匆匆望来,随后只觉得神魂被拉扯,瞬间吸入瓷人当中。

而肉体无力倒地。

众人见此,只觉得十分骇人,心如死灰。

这一夜。

二十余座金身炸毁。

金身化做金块。

……

李长笑付了房钱,临走之时,又点了几手小菜填填肚子。

昨天掌柜在附近县里,买了两头野猪,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野味,于是今天客栈里,便多了一道菜,恰巧被李长笑看到,便点了几两的野猪肉。

野猪肉有股土腥味,需要下大料爆炒才好吃,最好加上一些野菜蘑菇,一碟野猪肉下肚,李长笑又坐在椅子上歇息了一会,一点点将残余的饭菜,送入肚中,直到将碟子吃得干干净净,不浪费一点粮食,才丢下几颗碎银,出了客栈。

他回头望了一眼村庄。

沿着附近的河道,走向上流,见那源头处,被人摆弄了风水,操控了地势,控制了水流。

正是如此,才导致村庄时常干涸,不得不求神相助。

他本想顺手帮之。

后来想想,这事情,还是交给正主来吧。

于是,他来到县里的河母庙,自顾自的说了说附近村里的情况。

随后,转身离去。

第229章 百年庆典

求变七十二年,十二月十九。

李长笑在夜市上,买了一个大号的囊袋,听店家说,这囊袋最近十分流行,可以装好多东西,挂在腰间既美观也方便。

李长笑感叹店家真是个推销鬼才,他很喜欢一个青色囊袋,上面绣有云水花纹,十分精美,很符合他的审美,就是有点小贵,他在犹豫要不要买。

店家一瞧有戏,便巧舌莲花,半骗半哄的情况下,终于是成功售出了那囊袋。

李长笑将青色囊袋,挂在身上,见到附近还有不少人,也和他一样在购置囊袋,有的人身份十分显赫,站在人群中如鹤立鸡群,面色傲然。

从旁人的细碎言语中,李长笑得知这些人,乃是尊贵的符师,可通过神秘的纹理,发挥出超常的力量,故此十分受人尊敬。

购置囊袋,也是为了更好的放置,画着神秘纹理的符纸。

虽说符师一职中,有一个“符”字,却与曾经修士所使用的“符”,并无太大关系,在外行人来看,好似并无差别,都是在符纸上绘画,实则截然不同,修士所画的符,大多是某种敕令,本质上算是“术法”的某一种形式,如今“符师”的“符”,画的是天地纹理,就如“拍刀客”的“刀”一样,持续有规律的拍打,能透出神秘力量,而这“符师”的“符”,也是当画出某种纹理,也能发挥出某种力量。

都是人们不断发现,不断的钻研,一点点所发现的。

李长笑好奇的看了很久,然后便出城,继续赶路去了。

他从梦境空间的竹箱中,取出两个不算精美的小瓷人。

眼有神韵。

好似是在惊恐。

第一尊瓷人,来自极恶门的门人。

第二尊瓷人,是前些时日所得,来自尸愧宗。

两尊瓷人肉体已经死去,若是这瓷身破碎,灵魂也会极快消散,若是从前,灵魂尚在,便不算死,他们是有夺舍重生的机会的。如今,却只是处于已死却滞留人间的状态。

连鬼都不算。

两尊瓷人放在一起,或许不会如何无聊,李长笑还有事情要问尸愧宗的男子,他觉得村落的事情,有蹊跷。

而那尸愧宗的男子,没敢如何隐瞒,也隐瞒不了,乖乖说出了背后的隐情。

原来凌天皇朝神庙盛行。

背后是有原因的。

首先,在万仙峰会的背景下,凌天皇朝的地理位置,有极大的优越性,相比于扶摇天下的其他域洲,此地距离万仙峰已然算近,来往十分方便。

其次,凌天皇朝在整个扶摇天下,是数一数二的大皇朝。

慕仙长的香火一道,被证实可以延寿,可动用“香火术法”,成效明显,故引来许多修士效仿。

而香火香火…往往需要与皇朝挂钩,在那无皇朝之地,香火盛行不起,故此,许多修士在幕后,引导世界变动,在许多地域,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国家。

有一部分修士,则是觊觎凌天皇朝这片土地,想直接享受此地香火,故此…凌天皇朝的遍地神庙。

当然。

这只是背景。

最重要的是,凌天皇朝的太平公主李天霞,创办兴民商会已经近百年的时光,积累下了雄浑财力,她大量囤积金玉。

此外,加重神庙手续,这手续自然是针对百姓的,因为修士若是开庙受香火,定然不会自己去搭建,而是循循诱导百姓。百姓若想开神庙,便需要大笔钱财。

且开庙的金身,可都是实打实的金子,这些金子村民自然凑不够,只能去借。

找何人借呢?

自然是大量囤积金子的兴民商会。

就拿那条村庄而言,他们一条村,欠下了兴民商会,一共三十余年的“神债”。

这三十年,他们的赋税会提高两倍,以此抵还神债,毕竟“金身”所用的金子,可不是白来的。

如此一来。

李长笑大抵明白,这背后恐怕,是李天霞在搞一些手脚。

如今的凌天皇朝,遍地“仙佛”,一路走来,遇见的财神庙,便有数百种之多。

……

前些日子金身俱毁,二十余座神庙,全部荒废的村子,日日传来哀嚎之声,还不等村民接受现实,那河流又迎来了干涸。

简直不让人活。

正是绝望之时,村口突然来了一名女子,双脚着地,手持浮尘,眉心有金纹,身穿道袍。

女子的容貌更不必多言。

她步履从容,缓步走进村子当中,很快便被村中人注意到,一拥走了出来,一时没认出此女,暗中交谈数声后,有一人突然言道:“你们看,她与那河母神像,是不是有几分相像?”

此言一出。

顿时惹来热议,村人定神望去,眉宇间果真有几分相像,可比神像好看多了。

忽的。

一个孩子从人群中冲出,捡起地上的石头,朝那突然出现的女子砸去。

“河魔!”孩子怒吼道,河魔子杀死了他的父亲。

那女子抬眼望来,村民们顿时瑟瑟发抖,却听那女子开口说道:“莫怕,我是来帮你们的。”

她声音仿佛有种别样的魔力。

她缓缓走着,朝水源处走去,村民不自觉跟在身后,眼中的畏惧渐渐消失。

只见她走到河流源头,手指捏诀,轻轻一点。

却见源头之水,好似返老还童,从暮年回到了青年,水流瞬间大了起来,原本干涸的河床,也恢复了生机。

女子脚踩河流离去,没有过多言语,众人面朝她离去的方向,虔诚跪拜,泪水横流,大喊河母显灵。

......

李长笑乘舟北上,对腰间的青色囊袋十分满意,先是将两个小瓷人丢了进去,时常拿出来把玩,又后购买一些玉石,首饰,等各种各样的稀奇物品,统统丢进囊袋当中。

听闻这条江河,是十几年前为了方便出行,特意开凿出了凌天江支流,可直通凌天皇朝的国都凌天城,李长笑花费了好些银子,才买通船上的管事,让他再塞一个人进来,一路风平浪静,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倒是抵达凌天城时,正好是百年之庆典,两侧江岸上,升起一个个天灯。

同船的人显得十分兴奋,有少年指着天灯,询问父亲今天是什么时日,竟这般热闹。

突然一窜烟花,自皇庭深处直飞天际,随后炸开绚烂烟火。

将整个凌天城,映得如白昼般光亮。

火光倒映在李长笑的脸上。

他依靠在船沿,神情恍惚,半醉半醒,烟火映衬着寒江,点点雪花飘落,耳边好似隐隐传来曲水兰亭的笛音。

他喃喃叹道:“都一百年了啊。”

又一年游江。

才想起故人已逝百年。

第230章 百年庆典,家宴,索命

风风火火,又是一朝百年庆典,这屹立不知多久的古老皇朝,举国欢腾。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百年之庆典一生仅有一次,故此在庆典来临前夕,便卯足了期待。

街道上载歌载舞,酒楼上有诗人吟诗作对,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红色的灯笼,凌天江两侧,有节目表演,有各地商贩兜售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更在某处,设有比武台,民间高手互相较量,讨了好彩头。

甚至还能看到不少修士,坐在高大楼阁中,讨论这般盛世。

李长笑坐着舟,从江中划过,望着这副盛大景象,老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凌天皇朝即便遭受连番的重创,也依旧是个强盛的皇朝。前些年时,灵气浓郁所带来的遗泽渐渐消退,土地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严重不足,让凌天皇朝乃至下面的百姓,都十分艰难。

后来,有农人开发种植技巧,开垦土地,布施肥料,每年的产值又渐渐恢复了正常,再加上万仙峰会所带来的影响,凌天皇朝广开港口,外贸频繁,这片土地时常能看到外商来访,经济比百年前还好得多,只是战事依旧不曾停息。

要问为什么,那便是…土地在缩小,三大皇朝的国运在被迫碰撞。

下了船,李长笑看到有人在街头卖艺,一个光着上身的男子,手拿一个火棍,用力一喷,竟喷出一条席卷的火龙。

顿时周围掌声一片。

十分热闹。

李长笑拍了拍手中长剑,想着,这大好的节日,应该也不是谁都会那么开心的吧?至少有一个人是不会开心的。

他独自走着,渐渐脱离人群,走向了喧嚣扰不到之处,烛光照不到之地。如此行事,其实不合他的习惯,往常的他,每到一地,第一时间便是补充“酒水”,然后逛逛风月场所,听听小曲…

他不爱热闹,却也不排斥热闹。

今天。

纵使路过酒楼,他也只是瞥了一眼,便径直离去,没有丝毫停留。

他走着,心如止水,天微霜,行人都穿上一层棉衣,与之相比,白衣实在单薄,也实在惹眼,很快有人注意到,刚刚似乎有个白衣剑客,与自己擦肩而过,可回头望去,却有寻不到其身影。

……

皇宫内也在举行庆典,上一次的百年庆典,凌天皇朝之主李山河受埋伏,这一次的庆典便在宫内举行,虽不再“与民同乐”,却也依旧热闹,皇子皇孙们,一个个去向李山河请安。

李山河两鬓斑白,腰杆挺直,想想这一百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情,有好的有坏的,在那皇子皇孙的心目中,他依旧是那个一统大洲的帝王,威严的天子,然而他自己的心态,却是在悄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