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3章

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这算什么?

  坑儿子呢?

  第二天朝会之上,文武官员接连来到奉天殿上。

  胡惟庸刚刚来到大殿之上,就一群人凑了过来连连恭喜。

  胡惟庸也是一阵春风得意,前不久刚刚办成了赈灾事宜,如今的他也被一路提拔到了中书省平章政事,再加上自家老师乃是中枢左向韩国公李善长,而自己也挤进了淮西勋贵的圈子,在朝堂之上也算得上是稳了。

  未来政途可见一马平川,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果然自己才刚刚在这一个位置,这么多人就来恭贺。

  “哈哈哈,诸位大人莫要客气,一切都是亏了陛下圣明,以及老师的教导!”

  “我等可要跟随在老师身后,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一众官员纷纷点了点头,胡惟庸之所以能够晋升如此之快,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李善长的弟子。

  跟在李善长后面绝对有肉吃。

  胡惟庸见这么多的官员都跟在自己后面心中极为得意,看着最前面那一个空出来的位置,一阵眼热。

  自家老师年龄大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告老还乡,到时候这个位置舍我其谁?.

第四章 夭寿了!李善长称病撂挑子了

  第四章夭寿了!李善长称病撂挑子了

  胡惟庸一脸挑衅地看着一旁的刘伯温。

  刘伯温眉头微皱,随后转过头去,眼不见心不烦。

  这段时间淮西勋贵和他们浙东学子可没少产生冲突,这是淮西勋贵势力庞大,这让他吃了不小的亏,这两天自家门口可是有不少人前来诉苦,如今眼不见心不烦吧.

  很快朝中的文武官员来得差不多了。

  武将一列站在最前面的则是宋国公冯胜,如今魏国公徐达和曹国公李文忠征战在外,信国公汤和辞官归隐,自然他站在了最前面的位置。

  而文官最前面的位置却依然空着。

  胡惟庸等人眉头紧皱,奇怪,眼看着陛下快要来了,怎么老师还没有到?莫不是路上耽搁了。

  与此同时韩国公府,李善长一脸悠闲地坐在池塘边,一边钓鱼,一边享受着一旁侍女的伺候。

  万恶的地主资本家,这日子不比在朝堂上舒坦?爽啊。

  如今离开了朝堂,李善长只感觉一身轻松,如今可以像汤和一样稳坐钓鱼台,至少善终不成问题。

  仔细想想,死在朱元璋手里的那些家伙,哪个不是上蹿下跳?而李文忠,徐达,汤和,沐英,耿炳文等一点事没有。

  都已经这么高的位置了,还争什么争?总不能还想争一争皇位不成?这时一旁自家儿子李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父亲大人,孩儿听说你病重,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此时的李祺满脸怀疑,自家老爷子这满脸享受的样子,实在不像是病重的样子。

  这……

  李善长看到李祺来了,笑着说道。

  “原来是祺儿,不用担心爹没事儿!”

  李祺满脸狐疑。

  “可是孩儿在前堂听到管家说父亲您要陛下递了折子,说是重病在家,这……”

  李善长笑着说道。

  “无妨,那折子是我让递上去的,你老子我打了大半辈子仗了,就不能好好享受享受吗?”

  “再说了,咱家都已经是国公了,你还想咋滴,要不要老子给你整一个异姓王回来?”

  李祺听到这话吓得满头大汗,开什么玩笑,如今大明一朝哪里有异姓王?纵然像常遇春,也是在他走之后追封了一个开平王。

  魏国公徐达战功赫赫,但是也做到头了,估计去世之后才有可能被追封王爵。

  自己要是真的成了异姓王,那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他急忙摇了摇头。

  “父亲,你就不要和孩儿开玩笑了!”

  李善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你也知道为父在开玩笑?”

  “你可知,过犹不及,月满则亏,如今为父贵为韩国公,而你则为驸马都尉,迎娶了临安长公主!”

  “咱们家早已是烈火烹油,繁花着锦,要是再这样下去,对于咱们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老夫辅佐陛下半生,不就是为了能够让你过上好日子吗?”

  “如今好日子来了,你还想咋滴?”

  李祺:“……”

  仔细想想,好像也确实没什么毛病。

  “可是,父亲没有生病,如今却称病在家,不是欺君吗?”

  李善长看了一眼李祺叹了一口气。

  这家伙老实是挺老实的,就是有点一根筋。

  “你不说谁能知道我没有生病?再说了,你以为陛下猜不出来?”

  这时李善长脑海当中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叮!恭喜宿主躺平第一天,获得签到礼包】

  【叮!鉴于宿主是第一次开启奖励,触发暴击】

  【叮!恭喜宿主获得延年益寿丹×3】

  【延年益寿丹:夺天地之造化,取多种珍贵药物凝炼而成,可增加一年寿命】

  李善长听到系统的声音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系统有点东西,这是直接给自己加了三年的寿命,李善长投靠朱元璋时已经四十岁,如今洪武三年,也已经是五十多岁的年纪,花甲之年将至。

  可见如今自己的寿数所剩无几,既然是要享受,总得有命享受才行。

  好东西,当真是好东西。

  说是以后还能够开出延年益寿丹就好了。

  等到自己熬走了朱元璋,到那时,以自己的身份地位,看谁还敢阻止自己躺平。

  李祺看到自家父亲如此激动的样子,只感觉一阵莫名其妙。

  索性不再去想这些,自家父亲说得对,自己都已经是驸马都尉了,还想咋地?总不能真的给自己封个王吧。

  朝堂之上朱元璋刚刚坐在龙椅之上就看到下面空缺了一个位置,不由得眉头紧皱。

  “韩国公为何没有上朝!”

  一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说话。

  最终一众大臣将目光看向胡惟庸。

  胡惟庸作为李善长的弟子,你就只有他知道李善长的下落。

  胡惟庸满头大汗,心中极为郁闷。

  不是,为啥都看向我?是真的啥都不知道。

  胡惟庸只感觉一阵郁闷。

  就在这时,一旁的内侍王景弘站了出来。

  “陛下,韩国公称病在家,无法上朝!”

  “这是韩国公称病的奏折,还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奏折满脸黑线。

  昨天从自己这离开的时候,还生龙活虎的,过了多长的时间就重病不起?这话说出去谁相信。

  看来李善长是真的不贪权,想要辞官归隐,自己是真的误会他了。

  “既然韩国公病重,让他好好休息吧!”

  这时王景弘似乎还有什么想说的。

  朱元璋皱着眉头。

  “有什么话就全部说出来,婆婆妈妈的成何体统?”

  王景弘心一横,随后又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本来他想将这作者私下递给陛下的,谁能想到韩国宫上递奏折的时间和朝会的时间就是前后脚,根本来不及。

  所以只能放在他这里。

  “陛下,是韩国公的另一份奏折,上书丞相制度之弊端,请求废除丞相制度!”

  朝中文武大臣听到这话心中一片哗然,满脸不可思议。

  就连刚才上蹿下跳的胡惟庸也呆呆地愣在原地。

  宋国公冯胜微微皱了皱眉头。

  然后闭上眼睛,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朱元璋心中郁闷,这个李善长,自己还想着如何来说这件事情,这家伙竟然已经将事情办完了。

  现在朝堂上下的官员都是满脸疑惑的看着他,这让他怎么解释?

  一旁的侍卫甩了一下鞭子。

  “肃静!”.

第五章 韩国公府讨说法

  第五章韩国公府讨说法

  朱元璋接过奏折看着这上面的内容,叹了一口气。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与其将其押后不如快刀斩乱麻,直接解决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朱元璋将手中的奏折递了下去。

  “诸位大人也看一看吧!”.

  朝中一众文武官员着急地看着这上面的内容。

  尤其是胡惟庸,汪广洋等人,如果不是看到上面的字迹,真的是李善长的字迹,他们都以为这是朱元璋自导自演的事情。

  可是这不合理啊。

  废除丞相制度,受影响最大的首当其冲就是自己这个老师李善长,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朝堂之上倚重的淮西勋贵,心中也极为不满。

  这些年来天下太平,他们可是做了不少混账事,如果不是李善长在这后面给他们擦屁股,这些事情落到朱元璋的耳朵里面,可够他们喝一壶的。

  当然作为回报,他们淮西勋贵全部都跟在李善长的后面,成为李善长的马前卒。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善长乐见其成。

  现在李善长直接提议要废除丞相制度,这不就相当于吃完饭直接吃饭的家伙给摔了,几人脸色都极为阴沉。

  这时一位官员急匆匆地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丞相制度至关重要,自先秦时期流传至今已一千七百余年,若是无故将其废除,恐天下人皆不服!”

  说话的这人是翰林院的官员。

  很显然,如果丞相制度被废除,要是陛下的权力大增,又如何实现他们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宏伟理想。

  这韩国公不是捣乱吗?这时御史台的官员也跳了出来,纷纷弹劾李善长。

  御史台的不少官员都是浙东人,这段时间可没少受淮西勋贵的欺负,而这李善长又是谁西勋贵之首。

  作为丞相,可没有几个人敢触他的眉头,如今这李善长自己送上门来,没有机会放过这个机会。

  御史中丞刘伯温眉头紧皱,这件事情透露着怪异,尤其是刚才他看到朱元璋的眼神中并没有多少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