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22章

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那是当然,在下还真的有一件事情需要阁下帮忙,希望你能够帮我弹劾一个人?”

  李存义听到这话皱了皱眉头。

  弹劾别人这是御史们该干的事情,关自己一个太仆寺的什么事情.

第三十八章 被亲弟坑了

  第三十八章被亲弟坑了

  难道这郭桓在御史台当中没有关系,若是这样的话,这事情倒也不算是太大。

  想到这里李存义松了一口气,满脸得意地说道。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不就是弹劾一个人吗?”

  “这事简单,说吧,你要弹劾谁!”

  “咱们两个就是兄弟,你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我看是谁不长眼敢惹郭兄弟你!”

  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弹劾人又不犯法,大不了到时候就说这件事情是市井传言。

  或许是听岔了也说不定,总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就治他的罪吧.

  郭桓直勾勾地盯着李存义说道。

  “让你弹劾的不是其他人,正是你的哥哥李善长!”

  李存义听到这话匆地一声,站了起来,满脸不可思议,只见他愤怒地盯着面前的郭桓说道。

  “郭桓你是疯了不成,竟然让我弹劾我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存义虽然没什么大的本事,但是对于朝廷的情况还是知道一些的,如果真的将自己的哥哥李善长给弹劾倒了,到时候自己哪里有好果子吃。

  更何况自己有如今的地位,也多亏了自家兄弟。

  如今弹劾李善长自己那仅有的一点名声也会荡然无存。

  郭桓对于李存义的表现并未着急。

  “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你之前干的那些事情被陛下知道了,你觉得陛下会怎么样?”

  “而且那个时候你觉得你那个哥哥会不会救你!”

  李存义听到这话顿时沉默了,要是之前的话,他还有这样的底气,但是自从出了淮西勋贵的事情,再加上自家兄长如今闲居在家不问朝堂上的事务。

  即便是他也有一些怀疑自家兄长会不会出手。

  以李善长现在的权力和地位恐怕就算是想要保住自己也没什么用处,陛下未必会同意。

  当初自家还有一个丹书铁券,如今这东西已经被他兄长给交还了回去。

  这玩意儿还怎么玩儿?

  一想到这个地方,他就感到头皮发麻。

  这时郭桓看到了李存义眼神当中的犹豫之色,于是便开始趁热打铁。

  “李大人应该清楚,现在那些和李善长甚至是和你有仇的官员之所以不动你,正是因为胡惟庸,哪怕是你和李善长闹翻了,那些人也绝对不会动你的,只要胡惟庸不倒,你的生活还是和往常一样!”

  “你放心,只要这件事情你完成了,回头我就让手底下的人将所有的手尾全部都给消除了,保证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情!”

  李存义深吸了一口气。

  如今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他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但是不得不说郭桓说得对。

  如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胡惟庸。

  之前自家大哥还有些用处,现在已经自毁前程,自己又何必跟着他一起送死。

  想到这里他眼神坚定地说道。

  “这件事情我会帮你,但是你也要信守承诺!”

  郭桓听到这话之后,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是自然,还请李大人放心,这件事情过后我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听到这话之后,李存义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了这个地方。

  郭桓心中冷笑不已,也就只有这家伙会信这样的话。

  既然是把柄握在别人的手中那么就要握一辈子,以后如果有用到他的地方,同样还能继续,这条路没有回头路,只要是踏上去一步,那么就再也没有后退的机会。

  第二天朝会之上,朝堂上的官员都满脸怪异地看着杨思义。

  一夜之间各种流言在整个应天府到处传播。

  都是在说杨思义和韩国公李善长有各种各样的密谋。

  杨思义利用自己户部尚书的名义来贪墨各种钱财粮食,然后再将这些东西交给李善长,利用李善长的权力再倒卖到其他的地方。

  如今李善长之所以辞官在家,就是想要将自己隐藏起来,悄悄地处理这些钱财和粮食的事情。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的话,在整个大明绝对是十级大地震一般的影响。

  两个人,一个是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另外一个则是皇帝的钱袋子,如果这两个人联合在一起,别说是贪赃枉法,他们手中的钱就算是造反也足够了。

  此时杨思义看着这些人的目光,心中极为疑惑。

  昨天自己光统计那些土豆玉米的数量计划在什么地方进行耕种都花了很长的时间。

  昨晚根本就没有睡两个时辰,如今在朝堂之上还感觉有些恍恍惚惚呢。

  杨思义很是疑惑地看着这些官员,而这些官员感受到杨思义的眼神之后,急忙将眼睛撇向一旁。

  生怕这个时候和杨思义产生什么关联。

  此时皇帝朱元璋也是哈气连天地来到了龙椅之上。

  之前他每天只能够睡两三个时辰,大多数的时间都需要用于批阅奏折。

  现在有了内阁的意见,自己处理这些事情就方便了许多,更何况还有太子朱标在一旁,以太子朱标的能力完全可以替自己处理这些东西。

  不过昨晚得知韩国公李善长手中的那些粮食,他心里极为激动。

  有了这些东西,自己未来定然会史书有名。

  也让那些看不起他的读书人知道,就算自己曾经是个和尚,是个乞丐,是个放牛娃,同样也能够做到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此时朱元璋已经期待着这些人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激动的样子。

  朝会刚刚开始,朱元璋就想要迫不及待地说出这件事情。

  然而他还没有开始说话,就看到刘御史和赵御史两人直接蹦了出来。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听到这两个人的声音,朱元璋心中很是不满。

  这两个家伙这么着急地跳出来,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完呢,当真是可恶。

  不过当初为了了解天下事,朱元璋给了御史很大的权利,不光有风闻奏事之权,而且各地的监察御史也可以直接进京面圣。

  “两位爱卿有什么话尽管说来!”

  “陛下,臣弹劾户部尚书杨思义!”

  朝堂之上,众人听到这话,顿时鸦雀无声,很显然他们早就已经猜到了这些,就连他们都从事情之中听到了这些流言,又何况是闻着腥味儿就赶过来的御史.

第三十九章 墙倒众人推

  第三十九章墙倒众人推

  而杨思义听到这一番话,顿时满脸懵。

  这是什么情况?

  怎么一觉醒来冲着自己来了,自己干什么了?

  仔细想想,好像自己得罪的人还真的不少,现在国库没钱,许多衙门的东西自己都没有给他们批,甚至福利待遇都比之前差上了许多。

  这些人都是被自己招惹的,如今弹劾自己好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杨思义打了一个哈欠,对这些毫不在意。

  反正自己也没有干过什么坏事儿,弹劾也就弹劾了吧。

  还要从自己手中拿钱,门都没有.

  就连朱元璋也是非常意外。

  这些御史弹劾也就弹劾吧,能不能挑一些大的事情来说,难道这杨思义还能有什么问题不成?“两位爱卿有什么话就直说!”

  见朱元璋有一些不耐烦,这两人急忙说道。

  “我等二人得到可靠情报,这杨思义在户部尚书的任上中饱私囊,甚至利用自己职务之便从国库当中贪取了大量的粮食和财货,还请陛下明察!”

  杨思义听到这话顿时愣在了原地。

  啥玩意儿?

  自己贪了国库的钱?

  这么厉害,怎么我自己不知道?杨思义听到这话,顿时心中不满了起来。

  “你放屁,户部里面究竟有多少的钱粮都是有数的,没有一笔是花在我自己身上,我怎么可能会中饱私囊!”

  其他人听到之后也是点了点头。

  虽然说户部在六部当中油水最足,而如今硬生生地被杨思义干成了贫困户,户部官员的待遇比起其他几部差了一大截子。

  这也就导致杨思义在户部的名声比起户部侍郎郭桓差了许多。

  这样的人说他贪墨钱粮,中饱私囊有一些过了。

  即便是朱元璋,心中也极为不满。

  杨思义是自己极为信任的大臣,这些年来自己让他主管钱粮,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要说这人贪墨钱粮,说什么自己也绝不会相信。

  “所有的事情可是要讲证据的,两位爱卿可有什么证据!”

  “杨爱卿家境贫寒,如今所居住的地方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破院落,家里面也没有几个人怎么可能是这种贪赃枉法之人,就算是贪过了这些钱财,那么这些钱才去了什么地方?”

  刘御史点了点头。

  “若是单独靠杨大人一个人确实没有办法将这些钱财转移,但是如果有一个实力通天的人帮助他的话,那可就不一样了!”

  “以财货利益相诱惑,以权力相逼,到时候便可以将这生意做到全国各地!”

  “无论是谁都不敢试其锋芒,还请陛下明察!”

  朱元璋面色阴沉。

  虽然他相信杨思义绝对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但是其他人可就未必了,尤其是那些高官之人。

  如果他们以这样的方法对待自己手底下的官员。

  那么这天底下的官员究竟还有几个是干净的,还未可知。

  就在这时又有一人站了出来说道。

  “臣弹劾韩国公李善长收受贿赂,贪赃枉法,任人唯亲,且人证物证俱在!”

  众人听到这话一片哗然,直接朝着这人的方向看去,发现说话的这人竟然是杨宪。

  朱元璋看着杨宪也站了出来,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其他人的话或许自己不相信,但是这杨宪的话可就不一定了。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杨宪还是自己最信任的大臣。

  “杨宪,你说的这些可是真的不知你的证人是谁?”

  只见这个时候杨宪笑着说道。

  “昨日有一人曾经也是涉案之人,但是后来诚心悔过,便向臣举报了这件事,那人便是李存义!”

  一众官员听到这话都是非常惊讶。

  就连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也被震惊到了。

  若是其他的人弹劾自己可以爱搭不理,可是这个弹劾的人竟然是李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