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130章

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如今这朝堂之上的皆是学习儒家思想的读书人。

  虽然也有着一些分歧和各种各样的派系,但是总归是在维护他们读书人的权益,自然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冲突,但是如果百家思想又再一次地死灰复燃的话。

  朝堂之上所出现的争斗比起之前可就更加的激烈了,说不定到那个时候,各个党派之间的内斗会使得他们的国力产生极大的消耗。

  只见这时李善长站了出来说道词。

  “宋老先生想多了,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杂(赵李好)在一起,不一定会出现什么乱子,朝堂之上本身就有党派之争,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无非是靠陛下进行调整进行平衡!”

  “但是如果天下只有一家言论的话,便会陷入没有敌手的状态!”

  “曾经有一句话叫做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如今的儒学实在是有些太过于安乐,这样的情况下看样子极为稳定,实际上发展速度要缓慢得多,不如在一潭死水中扔一颗石子!”

  “相信有了这一个石子,事情的改变会很快!”

  宋濂盯着李善长,看来这件事情和他也不是没有关系。

  虽然这话说得是不错,只不过用这样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桩好事。

  “我儒家发展了千年,早就已经达到巅峰,自然不是其他的那些小家小派能够相提并论的!”.

第七十九章 和老子无关

  第七十九章和老子无关

  “自从盛唐开始,科举制度诞生了无数的英才,而宋朝更是如此,尤其是宋朝,养士二百年,刚才出现了文天祥陆秀夫这样的英杰,我大明自是应该如此!”

  李善长笑了笑。

  “这天下之英年才俊何其之多,大明开国之初,同样也涌现出来不少人,就像如今,陛下同样目不识丁,但也成就一番事业,英雄不论出处,并非只有读了书才能够成为杰出之人!”

  “先秦时期,百家思想横行,也正是此原因,各种思想交碰在一起,思想活跃且发展速度极快!”

  “百余年的时间里就连儒学也诞生了,像是孔子孟子荀子这样的人物,除此之外,能人异士无数!”

  “那是一个圣人辈出的时代,只是之前可以难道现在就不可以了不成?”

  宋濂听到这话之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想不到这李善长的口气竟然如此之大,还想要造出圣人不成。

  除了孔圣和亚圣,由于荀子的言论有些偏颇,所信奉的人并不是很多.

  宋濂阴阳怪气地说道。

  “看样子韩国公你所教授的东西都是新的东西,其中以753格物为主,莫不是韩国公想要借此机会给自己封个什么圣人当当?”

  李善长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哪里会有这样的想法,如今所求的只不过是安稳罢了!”

  “既然已经从朝唐之上全身而退,又岂有再入朝廷的道理,我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不像你还想要传承文脉什么的,在我看来我接下来的生活就是吃喝睡!”

  “所有的事情在大明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只要随心去做就好!”

  宋濂听到这话之后顿时愣了一下,眼神中仿佛出现了一丝恍惚。

  身为读书人,就没有人不羡慕这种生活的,之前他也想象过过上这样的生活。

  可是很快现实的因素便让他再也没有了此等想法,尤其是成为太子朱标的老师之后。

  这让他感觉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大的追求。

  因此每天都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一直都在克制着自己,至于那些所谓的理想早就已经被他忘到了九霄云外。

  仔细想想韩国公如今过的这个生活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现在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况且还百病缠身。

  何必要和那些年轻人一样出来争什么东西,子孙自有子孙福。

  相信儒学传承了这么多年,难道还能够怕了其他的那些学说不成?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想不到韩国公竟然如此的洒脱,这一点我倒是远远不如!”

  “朝堂之上的事情也确实不需要我这一个糟老头子多说什么,你说得对,咱们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的!”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笑了笑。

  摆摆手转身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太子朱标看到这一幕顿时愣了一下,这件事情就这么解决了,此时他满脸疑惑地看着李善长。

  李善长叹了一口气,看着朱标说道。

  “太子殿下,你可是给我惹了一个大麻烦,老夫只是想要过得安安稳稳的日子,何必如此!”

  :既然如今宋大儒的身体已经恢复了,那干脆就让几位皇子再重新跟随宋大儒一起学习即可!”

  燕王朱棣等人听到这话之后,心中极为着急。

  这段时间跟随李善长学习,让他们学到了许多的东西,甚至之前那些没有见过的东西,更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今要让他们换一个老师继续学之前那些枯燥的东西,他们又怎么能够愿意?“李先生,我们还想跟着你学习那些(cecg)格物的东西,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比起那些枯燥的文章要好得多!”

  太子朱标也是非常着急,这段时间燕王朱棣他们三个跟随李善长倒是学到了许多的东西,这里面许多的东西,即便是他也是闻所未闻。

  如果让他们继续学下去的话,竟然还能够学到很多,这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情,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太子朱标也点头说道。

  “韩国公,这件事情是不是再考虑一下,这段时间我这三个不成器的弟弟在这一个地方学了不少的东西,即便是父皇和孤,都是赞不绝口,我等还是希望他们能够跟随韩国公继续学习本领!”

  李善长听到这话之后,顿时满脸黑线。

  这才多长时间就给自己整这么大一个麻烦,继续学下去的话还不一定是什么情况呢。

  “殿下不必如此,几位皇子殿下若是有空的话,倒是可以来听一听,不过现在其他的皇子全部都在大本堂之中,若是只有这三位皇子在这里的话,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公!”

  “不患寡而患不均,此事也同样是如此,更何况老朽百病缠身,实在是没有这一个时间多做些什么!”

  “若是有不当之处,还望殿下原谅!”

  说完之后,李善长也不听太子朱标的解释于是急匆匆地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看着李善长急匆匆的背影,太子朱标满脸黑线。

  这走路速度比起自己都差不了多少,这哪里是身患重病的样子,燕王朱棣几人心中极为紧张,此时他们看着朱标说道。

  “太子哥哥,以后我们还能来李先生这个地方学习吗?”

  朱标听到之后叹了一口气,笑着说道道。

  “今后你们还是在大本堂之中学习,但是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来韩国公这个地方请教一番!”

  “韩国公懂的东西非常多,以后对你们也是有着极大的作用!”

  几人听到之后认真地点了点头,尤其是燕王朱棣更是如此。

  此时宋濂从韩国公府里面走出来一众的官员就已经将他给围住了。

  “宋大儒,此事如何?”

  “不知太子殿下可否愿意收回成!”

  ,其他人听到之后也是非常的着急。

  毕竟这件事情关乎着他们的权利。

  此时宋濂叹了一口气,看着他们说道。

  “诸位,宋濂无能没有这个本事,此事乃是皇家决定,我等切不可多言!”.

第八十章 读书人的昏招

  第八十章读书人的昏招.

  “我儒学发展至今难道还比不上那些野路子出身不成尔等回去好好准备一番,自然可以让陛下看到我等之力量!”

  众人听到这话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他们很难想象这个结果。

  “难道以宋大儒之能还没能劝服殿下和~韩国公不成!”

  宋濂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转身离开了这一个地方,剩余的这些人-顿时慌了。

  难道这件事情就连宋大儒都没有办法不成?众人心中一阵-失望。

  一名官员站了出来说道。

  “宋大人,如今陛下有此政令,必然是有奸臣作祟,还请大儒带着我等前往皇宫门口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其他人听到这话之后都是点了点头。

  “对,没错,应当让陛下看看我等读书人的决心和实力!”

  这时一名国子监的官员说道。

  “稍后我会组织国子监的学生一同前往皇宫正门请愿,这么多读书人共同情愿,即便是陛下也要考虑一番这件事情的影响!”

  宋濂看这些人眼神中满是狂热,心中有一些担忧,他对于朱元璋的性格可是非常了解的。

  这些人这么做反而适得其反,朱元璋作为一个从底层一路杀过来的皇帝,最不怕的就是被人威胁,更何况这些人还是手无寸铁的文官。

  若是他们真的去皇宫门口闹的话,不光没有任何的用处,反而这些人还没有几个能够活着回来的。

  若是真的惹怒了朱元璋,迁怒于所有的读书人,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此时宋濂看着这些官员说道。

  “诸位,且听我一言,我等儒门弟子遍布天下,更加上有千年的底蕴在,就算是改革了科举我们也有办法应对!”

  “既然说陛下要改,那么就将其改了即可,没必要如此,若是惹怒了陛下,让锦衣卫的人来处理这件事情,到时候的结果不堪设想!”

  一名年轻的官员看到宋濂如此说,心中极为不屑,这宋濂宋老儿的年龄到底是老了,果真不如年轻的时候。

  如今太子这边的事情没有解决,竟然还要阻止他们前去见皇上。

  “宋大儒实在是多虑了,这件事情我等自有主张,俗话说法不责众,只要我们的人数够多,而且全部都是读书人,陛下为了自己的名声也绝对不会对我等动手!”

  宋濂看着这些人眼神中的狂热,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若是普通的帝王的话,或许是这么做,可是那人毕竟是朱元璋。

  以朱元璋的手段又怎么可能会无法妥协。

  至于法不责众,这个说法在大明就是一件空谈。

  不过这些人已经非常激动,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够阻止的了,想到这一个地方。

  宋濂看着众人说道。

  “既然你们心里面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么老夫也不再多说什么,经过这件事情老夫旧病复发可能需要回去静养,你们这边的事情我就不管,老夫还是回去继续养我的病吧!”

  说完之后慢慢悠悠地拄着拐杖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众人看着这一幕有一些唏嘘,这宋大儒名满天下,本来觉得也是一个有能力有声望的人。

  想不到如今遇到这样的事情竟然直接退缩了。

  这些人的眼神当中满是不屑。

  宋濂也浑然不在意这些人的目光。

  很快这些官员全部都聚集在了一起,全部都坐在皇宫门口,皇宫的侍卫看到这一幕顿时吓了一跳,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想要干什么。

  只见这时领头的官员朗声喊道。

  “我等请陛下收回成命,莫要更改科举内容,还天下学子一个公平!”

  这时另外一名官员说道。

  “我等读书人寒窗苦就是为了能够有所成就。

  如今这科举的内容都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化,接下来我等又如何安静读书!”

  “让那些读书人又该当如何自处。

  ““我等请陛下收回成命,若是陛下不愿意的话,我等别在这坐着!”

  守卫皇宫的将军心中极为无奈,这些家伙实在是有些太头铁了,于是派遣一部分的士兵在这周围看管着自己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了朱元璋。

·· ····求鲜花·· ······

  此时太子朱标也回到了勤政殿之内,他将在韩国公府所发生的事情全部都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得知这些事情皱了皱眉头。

  “这宋濂也是一个明白人,只不过被他的名声所累。

  不过他能够及时醒悟也是好的,接下来就做一个闲散之人!”

  “至少自己可以保证他晚年的安宁!”

  当然如果这宋濂还是像往常一样执迷不悟的话,也不要怪自己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