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蚕马铃薯啊
几个人听到太子这话愣了一下。
这时燕王朱棣疑惑地说道。
“那百姓们都吃什么东西?”
“之前经常听到父皇说百姓生活贫苦,那百姓们究竟吃的是什么东西?”
太子朱标愣了一下,顿时有些尴尬。
虽说自己也经常关注民生,但是对于百姓们的饮食,自己好像知道的也并不是特别多。
这是李善长笑着说道。
“百姓们吃的东西我倒是见过一些,就不知道你们敢不敢吃?”
几位皇子听到这话心中极为不服气,只见他们挺直了腰说道。
“哪有什么不敢吃的,我大明的百姓能够吃,我们也能够吃!”
李善长看着他们的样子说道。
“那咱们可是说好了一会儿我将百姓们的食物拿上,无论是什么样子你们都不许吐,而且必须全部都吃完!”
几人听到之后坚定地点了点头。
李善长看向了一旁的管家,管家点了点头,随后回去准备了。
这时李祺有些犹豫地看了一眼太子。
“太子殿下,这是不是有些?”
朱标听到后摆了摆手。
“我倒是觉得韩国公这么做确实不错,我等皆为京中子弟,从小锦衣玉食没有吃过什么苦,正好也让咱们看看如今大明的百姓生活如何?”
没有过多长时间,管家手中拿着一个布包来到了这里。
等到将这布包打开之后,里面是一些黑乎乎的东西。
众人看着这些黑乎乎的东西,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究竟是什么玩意儿?看起来也不像是能吃的。
几人一人手中拿了一个,就连太子朱标手中也拿了一个。
太子朱标咬了一口嚼了嚼,脸色极为沉重。
几个皇子见朱标也吃了鱼屎便有模有样地开始吃了起来。
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咬了一口之后差点吐了出来,脸色憋得通红,就连一旁的燕王朱棣也是如此。
因为刚才答应过李善长,所以他们只能强忍着将这一口咽了下去。
急忙从一旁拿了茶水,猛地喝了一口。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难吃,感觉嗓子都要被拉坏了!”
“是啊,这东西真的是给人吃的吗?而且里面还有一些东西根本嚼不动!”
太子朱标疑惑地看一下李善长。
只见这时李善长说道。
“你们说得不错,这就是平常百姓吃的东西,燕麦加上野菜混在一起,在里面掺一些糠,这就是平时他们吃的东西,虽然味道不是很好,但是却能够填饱肚子!”
“细粮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吃得起的!”
李善长的话似乎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晋王朱棡有些不满地说道。
“燕麦和野菜这样的东西虽然难吃,但是也能够理解,可是这糠究竟是什么东西,难道这东西也能吃不成?”
李善长摇了摇头。
“这东西不算是能吃,但是也没有什么危害,吃到肚子里面不会被消化,也就能骗骗肚子,这样就不会太饿!”
太子朱标叹了一口气,虽然他们已经很尽力了,但是如今百姓的生活依然非常的困苦。
想想他们平时那锦衣玉食的生活,那是平民百姓一辈子都无法想象的食物。
此时他硬着头皮将这些东西全部都给吃完了。
几位皇子心中有些郁闷,但是这毕竟是之前答应过李善长的,只能够强忍着,心中的不是将这东西给吃完。
等到将这些吃完之后753,太子朱标不由得对李善长高看一眼。
想不到李善长对于百姓的生活竟然如此的了解。
而且如果是平时的话,自己这三个弟弟锦衣玉食惯了,绝对不可能吃这样的东西。
相反,李善长利用激将法,却让他们直接将这东西给吃了,着实非同寻常。
果真自己这个先生找得是对的。
只见这时太子朱标看了一眼,这三个弟弟对李善长说道。
“李先生,今日我奉了父皇的命令来此是想要求先生一件事情,如今大本堂的宋老夫子告病,其他几位皇子年龄还小倒没什么,但是我这三个不成器的弟弟年龄已经不小了,实在是不适合耽搁!”
“所以还希望先生能够看在父皇和孤的面子上教导一二,孤感激不尽!”
三位皇子也走了过来对着李善长行了一个弟子礼。
“还请先生收下我们!”
李善长愣了一下,想不到他们找自己竟然是这个事情,这下尴尬了,手中莫名其妙多了三个弟子。
自己是要享受生活的,可不是来教导别人。
更何况这几个都是皇子当他们的师傅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的脑细胞,不行,无论如何都不能接这个活,太要命了.
第六十三章 重视法律
第六十三章重视法律
想到这里,李善长急忙摇了摇头说道。
“太子殿下此事万万不可,老夫可没有这么大的能耐,老夫从来没有教过别人,自然没有这一个本事,翰林院里面皆是饱学之士,不如从翰林院中给几位皇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师傅?”
太子朱标看到李善长没有答应并没有惊讶.
“韩国公言重了,要是您都不会教弟子,那天底下就没有人有这一个本事了!”
“那胡惟庸也是您的弟子,如今本事可不小,再加上先生您懂的东西如此之多,相信教导他们几个不成器的。
还是管用的!”
此时太子朱标从怀中掏出来一物,正是大本堂里面的戒尺。
三位皇子看到这一把戒尺不由得感觉后背一阵发凉,下意识地想要往后退。
这一把戒尺是当初朱元璋送给宋濂送老夫子的。
专门用这个东西来管理这些皇子,想不到竟然还被太子带来了。
只见这时太子朱标将手中的戒尺递给了李善长。
“这是父皇让孤交给先生的戒尺,要是孤这几个不成器的弟弟调皮捣蛋,您尽管拿这个东西来收拾他们!”
李善长愣了一下,好家伙,连这玩意儿都给自己准备好了,看样子这个活自己是不接也得接了。
只见这时李善长直接亮出了手中的尚方宝尺。
三位皇子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手心和屁股。
看来接下来得老实一点了,不然的话屁股说不定又得被打开花。
李善长叹了一口气。
既然这件事情躲不过去,那就只能认命了,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这三个皇子未来都是九大塞王中的佼佼者,而且这燕王朱棣还是未来的永乐大帝。
虽然这朱标的命运可能会改变,可是万一出了什么事情的话,还得靠这永乐大帝。
有了这一层关系,在未来自己的日子可是极为稳定的。
既然如此,加上这么一层保障倒也不错。
在朱元璋的这些儿子之中,秦王和晋王两人的评价可不怎么样。
不过还好,现在还都年龄小,倒是可以好好地修理一番。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只是老夫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许和其他的那些先生有些不一样¨ˇ !”
太子朱标心中极为清楚,像他们这样的读书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案和独属于他们的傲气。
这倒没有什么。
“还请韩国公放心,父皇和孤对于先生可是非常信任的,一切都按照先生的办法来!”
朱标看着这几个皇子说道。
“以后每天我都会派人去接你们,然后晚上再接你们回去,你们都老实一点,认真学习东西,韩国公满腹经纶,乃百官之首,父皇经常将李先生比作萧何张良,你们多学一些,未来竟然能够帮助孤和父皇!”
几位皇子听到这话之后,坚定地点了点头。
这时李善长看着朱标说道。
“太子殿下不知可否劝阻了陛下关于郭桓的事情!”
朱标听到之后点了点头说道。
“父皇对于这些贪官没有丝毫的容忍,所以我担心这事会不会出问题,于是便将母后给搬了过来,有了母后的劝谏,我想这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李善长听到这话叹了一口气,他立刻明白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看来即便是马皇后,也没能劝住朱元璋。
朱元璋这是铁了心的,要给太子朱标清理干净全部的障碍。
“刚才我在外面看到锦衣卫已经开始在到处抓人,其中就有郭桓!”
“而且街上来来往往的锦衣卫数量极多,恐怕抓的人数不少!”
太子朱标听到这话噌地一声站了起来,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怎么可能?父皇说过这件事情暂时押后,等到之后再解决这一件事情,怎么已经开始让锦衣卫抓人了!”
李善长听到这话笑着说道。
“陛下是什么人,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两句话而改变他的心思!”
“这些贪官污吏对于百姓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也是未来殿下接受权力的垫脚石,既然如此,自然不会让他们活着!”
太子朱标叹了一口气,心中极为慌张。
“李先生,孤的这几个弟弟就拜托你了,我现在要回去一趟!”
说完后,太子朱标就想要往外跑。
然而这时李善长却说道。
“你现在回去也没有什么用处,事情既然已经是决定的,断然不会有改变的可能!”
“如今想的应当是如何解决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弊端!”
太子朱标愣了一下,随后点头说道。
“¨~ 多谢韩国公提醒!”
随后急忙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这时燕王朱棣看着李善长疑惑地说道。
“李先生,那些人都是贪官,抓了也就抓了,难道还能有什么影响不成?以我看来这些官员就应该全部都被抓了杀掉!”
晋王朱棡和秦王朱樉听到之后也是义愤填膺地支持。
李善长看着他们说道。
“这些贪官确实该杀,可问题是这件事情牵连到的官员数量非常的多,若是将他们全部都杀了,这天底下还有多少的官员?”
“如今各个地方都有着不少的事情,这些政务有的比较着急,若是没有人处理的话,到时候到处都是极为混乱!”
“如今咱们大门所采用的方式是举荐!”
“这种方式我举荐上来的官员良莠不齐,谁也无法确定他们的能力究竟怎么样,而且也未必能够(赵李好)适应如今缺少的官位!”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