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913章

作者:剑从天降

  而针对这一点,为了瓦解汉军的骑兵优势,弗拉维乌斯总督也是下了苦功,刻意选择了这片湖畔平原列阵。

  不要小看这个平原,乍看起来此地一马平川,似乎非常有利于骑兵冲锋,但实际上,此地西侧紧邻广阔的玛瑞奥提斯湖,东侧则分布着数条尼罗河泛滥后形成的季节性溪流与沼泽湿地。弗拉维乌斯精心布阵,将罗马军团的重步兵方阵牢牢锚定在湖畔与湿地之间的狭窄走廊地带,其正面宽度仅能容纳约八个大队(约四千人)并肩作战。

  这是一个极其聪明的战术选择。它极大地限制了汉军庞大骑兵部队的机动空间和展开宽度,迫使汉军无法利用其数量优势进行大范围的包抄或车轮战术,只能从正面或有限的侧翼发动进攻。而正面,正是罗马军团最强大的方向——如林的长矛、厚重的盾墙和暴雨般的投枪(Pilum)在等待着任何敢于冲锋的敌人。

  罗马军团的左右两翼则分别由利比亚轻步兵和努米底亚骑兵保护,并得到湿地与湖泊的地形掩护,相对安全。弗拉维乌斯的意图非常明确:将这场战役变成一场纯粹的、硬碰硬的正面消耗战,用罗马军团无与伦比的正面防御和近战能力,磨碎汉军骑兵的冲击力,最终拖垮那些意志力薄弱的仆从军。

  “哼,罗马总督倒是选了个好地方。”关羽抚髯冷哼,丹凤眼中寒光一闪,瞬间便看破了弗拉维乌斯的意图。“欲使我铁骑无用武之地,逼我与之角力于方寸之间。”

  张飞环眼圆瞪,盯着那如同钢铁丛林般的罗马方阵,啐了一口:“呸!这乌龟阵!二哥,让俺老张带一队精兵,从侧面那泥潭里硬趟过去,捅他屁股!”

  关羽微微摇头:“翼德不可鲁莽。湿地泥泞,不利驰突,若陷其中,反为所制。彼列阵于此,正欲激我如此。”

  对付这样的龟阵,关羽自然不准备拿人力去填,而是直接命后军推虎蹲炮上来,以炮火来开道。

  这是大汉攻城掠阵战无不胜的法门。

  然而这一次,在这玛瑞奥提斯湖畔,却第一次失了灵。

  “什么?!”

  关羽微微眯眼,就见自己的虎蹲炮推出大阵的同时,敌军方阵中也微微散开,数台大型弩机被推上前来,甚至还有几支水面舰船快速划来,上面载着同样的武器。

  罗马人的扭力弩炮,即罗马蝎子砲。

  这种大型武器需要2-3人操作,乃是罗马工程学的结晶。

  这些蝎子砲乃是军团武器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象征意义不亚于同样极具特色的重型标枪和西班牙式短剑,是罗马人围城与守城的重要武器。

  但此时弗拉维乌斯总督搬出它们自然不是为了攻城或守城,而是用来反炮!

  在承受了汉军接二连三的雷霆攻势后,罗马人也在不断的研究和学习,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汉军武器的特点。

  汉军的攻城武器主要分两类,一种就是眼前推出来的小型虎蹲炮,行动便捷,一两个人就可以操作,而另一种则是恐怖的大型抛石机(回回砲),沉重有力,需要上百人操作。

  这两大神兵利器,一个便于携带,可发射雷霆霹雳,凶猛的轰击城门和军队,另一个则是能抛射巨石,摧毁城墙和塔楼。

  两者配合,再加上那不知何时出现在战场,唤来雷霆的东方魔王,可谓是无往不利。

  但罗马人也不是白挨揍的,在无数次的失败中,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些东西,比如汉军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雷霆武器”(虎蹲炮)虽然威力巨大,但射程其实并不算太远,尤其是为了追求机动性而采用的轻型虎蹲炮,其有效射程甚至不到他们蝎子砲的一半。

  弗拉维乌斯总督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他深知在野外遭遇战中,绝不能给汉军从容部署和轰击的机会。因此,他特意将军团中射程最远、精度最高的几台重型蝎子砲带到了战场上,用来狙击汉军的虎蹲炮。

第1148章 罗马人的反击

  如果在平时攻坚大城,汉军会先用大型抛石机(射程近500米)摧毁他们城头的守城武器,然后再让虎蹲炮抵近射击,在弓箭手的射程外从容摧毁他们的城门。

  但现在,汉军远征而来,他们的大型抛石机沉根本就无法随先锋行动,这也就给了他们一个最佳的决战时间!

  弗拉维乌斯总督抓住了这个空档!他赌汉军为了机动性,只携带了轻便的虎蹲炮,无法在短时间内部署那射程极远的巨型抛石机。

  因此,他大胆地将射程远超虎蹲炮的重型蝎子砲推到了阵前,在汉军火炮进入有效射程前,利用水路连携的优势,开始了先发打击。

  “放!”

  “瞄准那些东方人的雷霆管子!”

  “给我狠狠的打!”

  随着罗马百夫长一声嘶吼,数台精心调试的重型蝎子砲猛然激发!粗如儿臂的巨大弩矢带着刺耳的破空声,以远超普通弓箭射程的抛物线,精准地扑向正在向前推进的汉军虎蹲炮阵地!

  “举盾!护炮!”负责掩护炮队的汉军屯长厉声高呼。

  训练有素的汉军盾手立刻将高大的橹盾竖起,试图保护正在拖拽炮车的士兵和宝贵的火炮。然而,罗马人的重型弩炮威力远超寻常弓矢!

  砰!砰!砰!

  沉重的弩矢狠狠砸在盾阵和炮车上。一支弩矢甚至直接穿透了木质橹盾,将后面的两名盾手连人带盾钉在一起!另一支则精准地命中了一门虎蹲炮的炮架,木屑纷飞中,那门炮猛地一歪,差点翻倒,幸亏周围的士兵死死拉住。

  汉军炮队的推进势头为之一滞。

  “好!”罗马阵中,弗拉维乌斯总督看到首次狙击见效,不由用力挥了一下拳头,“继续射击!压制他们的魔鬼武器!不要让他们有机会架起来!”

  更多的重型弩矢呼啸而来,虽然精度有所下降,但依然给汉军炮队造成了相当的麻烦和伤亡。汉军士兵不得不放缓速度,更加依靠盾牌和临时掩体艰难前行。

  “二哥!这样不行!咱们的炮够不着他们!”张飞急得哇哇大叫。

  关羽面色凝重,他也没料到罗马人竟有此一招,利用弩炮的超远射程进行反制。他看了一眼那泥泞的侧翼和坚固的正面,知道强冲损失必然巨大。

  “传令!炮队后撤至弩炮射程之外暂避。翼德,带你本部骑兵,伴攻其右翼湿地,吸引其注意力,但切勿深入!”关羽迅速调整部署。

  “得令!”张飞大吼一声,点起麾下数百精骑,如旋风般冲向罗马军阵的右翼方向,口中发出雷鸣般的咆哮,声势骇人。

  罗马右翼的努米底亚骑兵见状一阵骚动,阵型微微向张飞的方向调整,弓骑兵纷纷上前准备拦截。

  就在罗马人的注意力被张飞吸引的瞬间,关羽丹凤眼猛地睁开,对身后的号手下令:“吹号!命令匈奴、乌桓轻骑,从左翼浅滩区域散开冲击,以骑射扰敌,绝不接战!”

  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早已待命多时的近万名胡骑发出一阵鬼哭狼嚎般的呼啸,如同决堤的洪水,从相对干燥的左翼浅滩区域漫涌而出。他们并不试图冲击罗马坚固的盾墙,而是在进入弓箭射程后,迅速分为数股,沿着罗马阵线外围奔驰,同时将一波波箭雨抛射入罗马方阵之中。

  虽然罗马重步兵的盾牌和大盾提供了良好的防护,但持续不断的箭雨依然造成了骚扰和零星的伤亡,更重要的是,这种持续的骚扰极大地考验着罗马军团的纪律和耐心。

  弗拉维乌斯总督眉头紧锁,他知道这是东方人惯用的疲敌战术,对此他们也是毫不陌生。

  当即,弗拉维乌斯抬手示意,罗马方阵中立刻响起整齐的盾击声。

  他们的重步兵将方盾牢牢抵在身前,形成密不透风的“龟甲阵”,胡骑射来的箭矢要么被盾牌弹开,要么深深钉入木盾,却始终无法撕开防线。

  弗拉维乌斯总督站在指挥台上,冷眼看着如蝗虫般袭来的胡骑箭雨,嘴角露出一丝不屑。他深知己方阵型的优势以及军团士兵的纪律性。

  “命令:第一、第二大队举盾防御,保持阵型!第三、第四大队投枪准备!”弗拉维乌斯的声音通过传令兵迅速传达至前线。

  训练有素的罗马士兵立刻执行命令。前排士兵将巨大的方盾组成密不透风的盾墙,抵挡住大部分箭矢。后排士兵则握紧了他们的重型投枪(Pilum),等待着命令。

  “投枪——放!”

  随着百夫长们的怒吼,数千支沉重的投枪如同死亡的暴雨般从罗马方阵中腾空而起,划出致命的弧线,射向正在骑射的胡骑队伍。

  “散开!快散开!”胡人骑兵中的头领们惊恐地大喊。

  但罗马投枪的覆盖范围极大,且专为穿透盾牌和铠甲设计。尽管胡骑尽力闪避,仍有许多人马被投枪贯穿,惨叫着倒地。一轮投枪齐射,就让胡骑的骚扰攻势为之一滞,损失了数百骑。

  “撤退!撤退!”胡骑们慌忙后撤,不敢再轻易进入投枪的射程。

  张飞在右翼的佯攻也同样受阻。努米底亚骑兵利用湿地边缘的复杂地形,不断用轻箭和标枪骚扰,一旦张飞试图深入,他们就迅速退入更泥泞的区域,让汉军重骑难以发挥冲击力。

  “三弟,回来!”关羽见试探性进攻受挫,果断鸣金收兵。

  张飞悻悻地率部返回,盔甲上沾满了泥点,气得他哇哇大叫:“这罗马乌龟阵,真是憋屈死俺老张了!”

  关羽抚髯沉吟,丹凤眼微眯,仔细观察着罗马军阵。他发现弗拉维乌斯的布阵确实老辣,充分利用了地形和装备优势,让己方的铁骑无法从容发挥。

  张飞一脸焦躁地说:“二哥,现在怎么办?咱们的炮被盯死了,骑射根本没用,步兵又不够……要不,直接让我去带着重骑上去冲阵好了——若不能拿下那罗马蛮子人头,我必提头回来哥哥!”

  “不,不急,”关羽抚须回说:“我们先撤。”

  “啊?”张飞大惊。

第1149章 汉军反击

  “翼德,不可鲁莽。”

  关羽望着罗马军阵那严整的盾墙和仍在嗡鸣的巨型弩炮,丹凤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敌军据地利,持坚械,以逸待劳。我军远来,锐气已折其一,强攻正中其下怀,纵胜,亦伤亡必重,非上策也。”

  “那…那就这么算了?”

  张飞环眼圆瞪,指着远处罗马阵中隐约可见的鹰旗:

  “其他各路的弟兄们都在连连获胜,眼看功勋就在眼前,咱们却要退兵?俺咽不下这口气!回去怎好向陛下交代?!”

  “岂能算了?”关羽冷哼一声,手中青龙偃月刀微微抬起,刀锋遥指罗马军阵后方那烟波浩渺的玛瑞奥提斯湖,“彼倚湖为屏,断我侧翼,却亦自绝退路。粮道、水源,皆系于湖港舟船。弗拉维乌斯敢在此与我决战,无非仗其水军掌控湖面,补给无忧。”

  他话音一顿,目光扫向身旁几位随军汉军匠作校尉:“我等暂退十里,于河东岸险要处立寨。彼见我退,必以为我怯战,或派水军袭扰,或试图推进筑垒,锁我于河东。届时……”

  关羽一番低声布置,张飞先是疑惑,随即环眼越来越亮,最后猛地一拍大腿,压低声音吼道:“妙啊!二哥!就这么干!看俺老张不把那些罗马蛮子的船都给掀翻!”

  当日,汉军依令后撤十里,背靠尼罗河一支流,据险立寨,深沟高垒,摆出一副长期对峙、等待后续援军主力的姿态。营寨特意临水而建,并开始砍伐树木,大有打造船只、与罗马争夺水道控制权的意图。

  罗马军阵中,弗拉维乌斯总督见状,心中疑虑稍去,转而升起一丝得意。

  “看来,东方人也不过如此。失去了那邪恶的雷霆利器之助,他们便不敢正面冲击我罗马的坚阵。”他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他们想造舟船,争夺湖权?真是班门弄斧!传令舰队,加强巡逻,尤其夜间,严防东方人火攻或偷袭!”

  随后几日,罗马军团并未贸然前进,而是巩固了湖畔阵地,并派出小股部队和舰队,不断骚扰汉军筑营和伐木的部队。汉军则以强弓硬弩还击,双方在湖岸与河岸之间展开了频繁的前哨战,互有伤亡,但大体维持着对峙局面。

  弗拉维乌斯总督愈发确信,汉军已无计可施,只能等待。而他,则在等待来自亚历山大港的更多援军和补给,以及皇帝陛下从海上包抄汉军后路的命令。他坚信,只要守住这道防线,扼住汉军通往亚历山大港和尼罗河三角洲的道路,胜利终将属于罗马。

  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关羽真正的杀招,并不在水面,而在水下。

  就在对峙的第三天深夜,月暗星稀,风急浪高。

  玛瑞奥提斯湖面,罗马的巡逻舰船像往常一样在靠近汉军营地一侧的湖域游弋,提防着任何可能的袭击。

  突然,最外围的一艘双排桨巡逻舰猛地一震,船底传来令人牙酸的木材断裂声!

  “怎么回事?触礁了?”舰长惊慌地大喊,玛瑞奥提斯湖水深普遍较浅,但这条航线他们平日走惯了,从未触过礁!

  话音未落,船体又开始剧烈倾斜,更多的断裂声从水下传来,仿佛有巨大的水怪在疯狂撞击船底!冰冷刺骨的湖水汹涌灌入。

  “不好!船要沉了!快弃船!”舰长绝望地嘶吼。

  几乎在同一时间,附近另一艘巡逻舰也遭遇了同样可怕的命运,毫无征兆地开始解体下沉。

  混乱中,落水的罗马水兵惊恐地发现,在浑浊的水下,似乎有无数条鬼魅般的黑影快速游动,他们手持一种奇特而锋利的工具,正在疯狂凿击船底!

  “水鬼!是东方人的水鬼!”有幸存者终于反应过来,发出凄厉的惨叫。

  这些“水鬼”,正是关羽的奇兵!

  他带来的军中,不仅有骑兵悍将,更有数十名出身胶东、吴越等地,精通水性的汉军锐士。这几日,他们可没闲着,在熟悉当地水情的埃及义兵的指引下,他们借着夜色掩护,反复潜入湖中,早已摸清了罗马舰队的巡逻路线和湖底情况。

  关羽下令后撤立寨、大张旗鼓伐木,固然有诱敌、疲敌之意,但更深层的目的,是为这些“水鬼”的行动打掩护,让罗马人将注意力集中在水面和岸上的对峙。

  而就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些精通水性的勇士们,携带着特制的凿子、锯子甚至安装了火药的小型爆破筒(由随军工匠紧急改造),悄然潜泳至罗马舰船下方,发动了这致命一击!

  凿船战术大获成功!

  在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超过十五艘罗马大小舰船在莫名其妙的撞击和爆炸声中沉没或重伤,其中甚至包括一艘运粮的补给船。落水溺毙、被俘的罗马水手不计其数。

  消息传回罗马大营,弗拉维乌斯总督惊得直接从床上跳了起来,脸色煞白如纸。

  “不可能!东方人哪来的如此精锐的水鬼?还能在水下毁船?这…这定是妖术!”

  然而,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失去了湖面舰队的掩护和警戒,他倚为屏障的湖泊,瞬间从护城河变成了致命的陷阱。汉军的水鬼能轻易凿沉他的战舰,就能同样威胁到湖岸边的陆军营地,甚至可能渗透破坏!

  更致命的是,粮道被严重威胁了!来自亚历山大港的补给线暴露在汉军的打击之下。

  翌日清晨,关羽站在营寨望楼上,远眺一片狼藉的湖面和陷入恐慌的罗马军营,抚髯下令:

  “时机已至。翼德,领你本部骑兵,并所有匈奴、乌桓轻骑,沿湖岸疾进,截杀罗马溃兵,焚其可能囤积之粮草!其余各部,随我出寨列阵,向前推进!”

  “今日,誓破罗马军!”

  汉军营门洞开,蓄势已久的军队汹涌而出。没有了来自湖心舰船的弩炮威胁和侧翼牵制,罗马军团的阵型暴露在汉军面前。

  弗拉维乌斯总督试图重整阵型,但昨夜水上的恐怖遭遇和补给线被切断的阴影,让军团士兵们的士气已然动摇。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汉军阵中这次竟然还推出了几台大型投石机后,恐慌开始快速蔓延。

第1150章 血腥一日

  “怎么会?!”

  “他们怎么会这么快就把投石机运过来了?!”

  看到眼前带着车轮,可以随军行动投石机后,罗马人彻底慌了。

  诚然,巨型抛石机行动不便,操作困难,但对于这一点,苏曜早就和工学院的精英们加以改良,通过拆解零部件再组装的方式,大大加快了其部署时间。

  而且此时,为了应对本次战斗,他们特意组装的还不是用于攻城的固定式大型抛石机,而是带着车轮,可以被推着移动的轻型野战投石车!

  这些被称为“旋风砲”的野战利器,是苏曜的工学院集百家之长的最新成果。它们借鉴了中原传统的梢砲结构,但采用了更坚固的金属轴承和绞盘,配重箱也设计成可拆卸式。虽然投掷的石弹重量和射程远不如攻城用的巨型配重抛石机,但其部署速度极快,且具备一定的机动能力,正是为这种野战遭遇战准备的杀手锏!

  而更致命的还是,身为一名穿越者,苏曜还把近代弹道学的基础概念引入,并且编写了一份《炮兵操典》。

  虽然受限于时代无法制造精密仪器,但工匠们通过反复试验,已经能够制作出简易的射表和角度标尺。每台“旋风砲”都配有经过基础训练的砲术长,他们能根据观测兵用步弓测距法估算出的距离,快速调整配重和抛射杆角度,大大提升了首轮射击的命中率!

  此刻,这些训练成果显露无遗。

  汉军工兵们喊着号子,奋力将“旋风砲”推入预设阵地后,砲术长们迅速根据前方旗语报出的距离,熟练地调整着砲身上的刻度盘和配重块。

  “目标敌弩炮阵地,距离一百五十步,一号装药,仰角三度——放!”工兵校尉的吼声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