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从天降
莎菲娅激动得脸颊绯红,连忙在狮鹫背上行礼:“小女一定不负圣主期望!”
格里芬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喜悦,发出一声欢快的鸣叫,振翅冲向更高的云端。
接下来的日子里,莎菲娅开始了她的特训。
苏曜不仅命人把之前沃洛加西斯五世花费了大量人力和牺牲钻研记录出的狮鹫驯养手册对她全面开放,更下令让曾经伺候格里芬的六位驯养员轮流为她讲解,甚至苏曜本人也亲自出马,带她骑乘狮鹫,熟悉格里芬的习性。
日子过的很快,少女的驯兽经验蹭蹭的增长,忠诚与好感度也同步提高。
看到两人亲密的模样,宫廷中传出了许多流言,阿米娜王妃甚至亲自过问,询问苏曜何时收莎菲娅入宫。
“我尊敬的陛下,至高无上的圣主。”
花园中,阿米娜倒在苏曜怀里,拿腔作调的哼哼:“您可知道现在官员和百姓们都在传些什么?“
“绯闻对您的威望不利,若是您真心喜欢那丫头,何不干脆让她入宫,给人家一个名分,也好安前线将士军心。”
苏曜闻言,指尖划过阿米娜颈间的项链与白皙的锁骨,目光则一瞬间掠过花园,透过透过窗棂落在兽栏方向——莎菲娅正踮着脚给格里芬喂食,阳光洒在她发间,像镀了层碎金。
“呵呵,靠流言蜚语能动摇孤的威望?”他轻笑一声,语气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那些人若是连这点分寸都拎不清,也不配留在孤的麾下了。”
阿米娜见他神色淡然,便知自己的话并未触怒圣主,反而勾起了他的兴致。她索性往苏曜怀里蹭了蹭,声音愈发娇媚:“圣主自然无惧流言,但莎菲娅妹妹毕竟年轻,脸皮薄。再说了,巴赫拉姆将军近日在前线浴血奋战,若得知女儿能得圣主垂青,定会更加卖力——这可是安抚降将的绝佳机会呀。”
“你倒是把利弊算得通透。”苏曜屈指弹了弹她的额头,眼底却泛起笑意,“不过,你当孤看不出来?你是怕那丫头仗着格里芬的势,往后在后宫里压过你的风头,索性主动提议,反倒显得你这个正妃大度。”
阿米娜被说中心事,脸颊微红,却依旧嘴硬:“圣主冤枉臣妾!臣妾只是觉得,莎菲娅妹妹既聪慧又忠心,与圣主正是良配”
“行了,别装了。”苏曜一把将她揽入怀中,鼻尖萦绕着她发间的玫瑰香,“孤知道你的心思。你放心,只要你安分守己,孤保证,至少在安息这片地方,没人动摇你的地位。”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西南方尼萨城的方向,语气渐渐沉了下来:“至于莎菲娅她确实配得上一份名分。但不是现在。”
阿米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圣主的意思是?”
“巴赫拉姆刚归顺不久,虽有战功,却未彻底站稳脚跟。”苏曜缓缓道,“等他拿下尼萨城,彻底击溃阿尔达班的残部,那时再赐婚,才算名正言顺。一来能彰显孤对降将的恩宠,二来,也让莎菲娅的名分沾些‘军功’的光,堵住那些说闲话的嘴。”
他低头看着阿米娜,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再者,那丫头现在满心都是格里芬,若骤然纳她入宫,怕是要分心,慢慢来的稳妥。”
阿米娜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对苏曜的城府愈发敬佩。看似简单的一桩婚事,竟牵扯到军心、权谋和对人才的打磨,这等心思,难怪能成就如此霸业。
“圣主英明。”她连忙伏在苏曜膝头,“臣妾明白了。那臣妾便先去打点着,等巴赫拉姆将军凯旋,再为莎菲娅妹妹筹备婚事。”
“嗯。”苏曜颔首,指尖轻抚着她的发丝,“告诉她,好好驯养格里芬,等尼萨城破的那一日,孤会给她一个惊喜。”
阿米娜应下,心中却已开始盘算——该给莎菲娅准备什么样的礼物,才能既彰显圣主的厚爱,又不失自己正妃的体面。
而此时的兽栏前,莎菲娅正专注地给格里芬喂食特制的灵草。圣兽亲昵地用喙蹭着她的脸颊,金色的羽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她还不知道,一场关乎自己命运的安排,已在苏曜的运筹中悄然定局。
与此同时,就在木鹿城内终于摆脱了战争阴影,走向欣欣向荣的时候,前方的战线也是捷报频传。
首先北路军的马超、阎行和赵云等人,他们在得知苏曜于木鹿生擒贼王后,便立刻四处出击,席卷了整个花剌子模地区,将那些趁乱割据的安息残部一扫而空。随后又挥师南下,渡过阿姆河,一路南下横扫。
且说马超与赵云等人再次兵分两路,马超和阎行一路向西,直抵里海沿岸。
一瞬间,众人便被烟波浩渺的大洋所吸引。
望着眼前烟波浩渺的水面,连久经沙场的西凉铁骑都不禁咋舌。那水色湛蓝,海天一线,若非苏曜提供地图所揭示,他们根本没人相信这里竟然只是一个大型的湖泊。
据说在数百年前,班超使团曾有人抵达过此地,为其雄壮所惊叹,立刻就把曾经为青海湖占用的西海一词冠于其上。
此地周围的草原水草丰美,散落着不少打着自成一派的游牧部落。
在过去的数百年里,他们既是安息人头疼的强盗,也是安息人宝贵的兵员,为安息人提供了大量骑兵。
而如今,面对汉军铁骑的到来,这些游牧部落很快便分成了两派——一派选择臣服于汉军的铁蹄之下,另一派则仓皇西逃,向更远的草原深处迁徙。
而原因嘛,那自然是因为马超等人给了那些不服者一个大比兜
第1082章 贵霜旧都沦陷
里海边,阿兰部落。
正燃烧着熊熊烈火。
地面上横七竖八的躺满了被血洗的部落勇士与牧民,而他们的首领则被马超一枪钉在了部落中央的图腾柱上,鲜血顺着古老的木纹蜿蜒而下。
“圣主天命昭昭,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马超银枪一挑,阿兰首领的头颅高高飞起,落入熊熊篝火之中。
“从今日起,尔等皆为圣主臣民,大汉臣属!谁敢不从——”
“杀无赦!”
这句话既是对阿兰部落的宣告,也是对整个里海沿岸周边游牧部落的警告。
在羌人部落环境下成长的马超很清楚这些蛮族的秉性。
他们作为外来者,唯有亮明尖刀,才能让这些桀骜不驯的草原民族知道厉害,认清形势。
果然,在马超雷霆手段的震慑下,剩余的部落纷纷派出使者,献上牛羊马匹以示臣服。短短半月间,里海东岸的游牧部落尽数归顺,汉军的势力范围一举拓展至里海沿岸。
而与此同时,赵云则率领另一支偏师南下,沿着科佩特山脉东麓扫荡安息残军。他的部队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了数个安息据点,将那些试图负隅顽抗的守军尽数击溃。
在行军途中,赵云还意外解救了一批被安息人掳掠的西域胡商,这些人多为粟特人,世代往来安息和西域之间经商,而安息与大汉开战后,他们便成了安息人泄愤的对象,家产被抄没不说,还全家沦为奴隶,被关押在各边境要塞中充当苦力。
“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我等愿为将军向导!”
重获自由的商人们感激涕零,主动提出要为汉军充当向导,提供当地情报。
有了这些熟悉地形的向导协助,赵云的进军更加顺利。他很快便与巴赫拉姆的安息绿营军会师于尼萨城下,完成了对这座安息古都的合围.
本来这是他的打算没错了,但让赵云没想到的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蛮夷将军,竟然真的靠自己一个人完成了对尼萨城的攻略。
尼萨城。
约定期限的第九日,也即是赵云的先锋军刚刚赶到尼萨城下的时候。
只见尼萨城头已飘扬着汉军的赤色旗帜,城门大开,巴赫拉姆率领安息绿营列队相迎。这位亚美尼亚雄狮一身戎装,铠甲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却精神抖擞地向赵云拱手:
“赵将军来迟一步,末将幸不辱命,已于今晨攻破此城!“
“哦?“
赵云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胡须上仍挂着血迹的中年将军,抱了抱拳,随即略有感慨的对身边人小声说:
“听闻这尼萨城乃是安息人龙兴故都,没想到竟被这位降将如此轻易攻破“
副将李基低声道:“将军有所不知,这巴赫拉姆在安息军中素有威名,曾以三万偏师击退罗马大军。如今他率旧部攻城,城中守军多是昔日同袍,自然事半功倍。“
这其实倒也不全是如此。
毕竟这尼萨城对于安息人极为重要,沃洛加西斯六世虽然登基之后就仓促撤离,但他也不敢背上放弃祖庭的骂名,在此地留下了两万守军,加强防守,希望尽可能拖延汉军进兵时间,为后方集结支援做好准备。
这也并非狂妄,只因如今已是一月初雪,中亚的深冬正在逐渐逼近。
自古行军打仗,补给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汉军劳师远征,虽然拿下了木鹿城据点,收缴了他们不少粮草,但冬季转运不便,还要支撑三路大军,补给压力也不可谓不重。
而安息人则背靠本土,虽然失去了东部行省,但伊朗高原和波斯湾沿岸的经济腹地仍然未被战火波及。
只要他们能漂亮的打上几场防守战,利用尼萨城的坚城和科佩特山脉的有利地形阻击汉兵,打几场漂亮的防御战,那么就一定可以延缓甚至阻止汉军的脚步。
但巴赫拉姆的闪电攻势却彻底粉碎了这个计划。
原来,巴赫拉姆深知自己初降之身急需战功证明,便采取了极为大胆的战术。
他亲率六千安息绿营精锐,与于夫罗的匈奴骑兵先锋一起,昼夜兼程奔袭尼萨城。
他们按照之前探得的情报,一夜之间封锁了尼萨城周边的通道,使其完全孤立。
同时,巴赫拉姆本人更是打着自己和圣主苏曜的旗号,对城内守军进行分化劝降。
城上守军本就因新王西撤而军心涣散,又见来者是昔日威名赫赫的巴赫拉姆将军,在对前途未知恐惧的压力下,虽然守将亲自督战,严防死守,但还是很多人的军心都被动摇。
而巴赫拉姆立刻抓住战机,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发动攻城。
从鲁肃那里求来的火药在此战中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巴赫拉姆通过集中引爆,炸毁了尼萨城的东门,然后大军蜂拥而入,与城内守军展开血战争夺。
短短两日时间,尼萨城的外城便告沦陷。
本来,外城沦陷后内城的投降就该水到渠成。
可巴赫拉姆等人意外的是,内城守将竟是沃洛加西斯六世的亲弟,这位亲王宁死不降,将城中所有能战之人尽数集结于内城,凭借高耸的城墙和坚固的防御工事负隅顽抗,还放言要与城池共存亡。
携带的火药数量有限,为了攻破外城已经完全用光。
而这时的时间距离他的十日之约也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天。
“巴赫拉姆将军,暂时先让你的儿郎们停止攻击吧。”
于夫罗单于劝说:“斥候来报,明天我们赵云将军的先锋就能抵达此地。”
“到时候区区内城几千残兵,焉能是我大汉天兵的对手?”
“不!”
巴赫拉姆断然拒绝,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我既已立下军令状,岂能假手他人?若连区区内城都拿不下,我还有何颜面去见圣主?”
说罢,他猛地拔出弯刀,在掌心划出一道血痕,对全军下令:“传我将令!全军休整半日,今夜三更,随我踏平内城!”
血誓一出,安息绿营将士无不热血沸腾。这些昔日的安息老兵,如今在新主麾下重拾战心,纷纷拍着胸脯请战。于夫罗见他意已决,便不再劝阻,只是调拨五百匈奴骑射手配合攻城。
当夜三更,月黑风高。
绿营军趁着守军疲惫之际,利用白天拆除外城房屋建造的云梯等攻城器械对内城发动了猛攻。
巴赫拉姆更是亲自挑选三百死士,借着夜色掩护,从城墙最陡峭的西北角发起突袭。
只见身披三层重甲,第一个攀上云梯,挥舞铁锤在箭雨与滚石的夹击中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当黎明第一缕阳光洒在尼萨城头时,巴赫拉姆浑身浴血的身影已经站在了内城的最高处。他手中提着的,正是那位宁死不降的亲王的头颅。
“将军威武!”
“圣主万岁!”
“万王之王万岁!”
随着亲王的战死,内城守军彻底崩溃,纷纷弃械投降。巴赫拉姆命人打开城门,迎于夫罗的匈奴骑兵入城,迅速控制了局面。
至此,尼萨城之战也以汉军的辉煌大胜告终。
此战绿营军以三千余人的伤亡大破两万守军,仅斩获首级就已经足足上万。
尼萨城中血流成河,八千余守兵尽数归降,补充进绿营军的队伍,将其规模提高到了三万五千人之数。
不过更重要的是,尼萨城,这座安息帝国的龙兴之地陷落,彻底动摇了安息人的抵抗意志。
当消息传出后,安息东部诸省纷纷望风而降,科佩特山脉以东的土地——尽数归汉!
第1083章 大汉中亚新城
数日后,木鹿城,花园广场。
当尼萨城之战大捷的消息传来时,苏曜正与阿米娜和莎菲娅两人骑乘在狮鹫背上,刚刚检视完东方新开辟的西域商道。
苏曜左拥右抱着大小两个美人,坐在近日才打造好的可以乘坐三人的特制鞍座上,刚一降落就见举城欢腾,百姓们自发涌上街头,敲锣打鼓,高呼“万王之王万岁”。
张辽、鲁肃等文武重臣早已在广场等候,见苏曜落地,立刻上前见礼禀报:
“启禀圣主,巴赫拉姆将军不负众望,九日时间即破尼萨城,斩安息亲王首级,献俘八千余众”
苏曜伸手接过鲁肃双手呈上的战报,目光扫过上面那密密麻麻的战果清单后,顿时哈哈一笑:
“好好好!”
“巴赫拉姆将军果然不愧亚美尼亚雄狮之名,干的漂亮!”
莎菲娅听到父亲攻破安息故都的消息,也是激动得红了眼眶,紧紧攥着苏曜的衣角:“做到了,父亲他他做到了!”
苏曜低头看向莎菲娅泛红的眼眶,揉了揉她的脑袋:“怎么样,我早说过你无须担心吧。”
“孤的眼光,从来就没有不准的时候!”
其实早在数日前,也即巴赫拉姆破城的当天,苏曜便从系统地图上知道了这个消息,故而他一点都不感到意外,今日无非是等一个确定的战果清单罢了。
但这份战报对莎菲娅来说却是意义非凡。
少女用力点头,眼眶泪珠悄然滑落——那既是喜悦之泪,也是释然之水。
自其父亲归顺以来,她日夜悬心,生怕这位“亚美尼亚雄狮”会折戟沉沙,尤其是父亲出征前还信誓旦旦的立下是日之限的军令状,更是让她提心吊胆,这几日几乎是茶饭不思。
上一篇: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下一篇:我的谍战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