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道之光
你会不会想办法去借钱或者去贷款,去把事情给做了?”
我看了一眼丘书妍,她接口道:“如果真能倒回去,白捡的钱谁会不捡啊,一辈子就不用奋斗了。”
BUN道:“对,这就是知行合一。
知道了,就会去行动。”
知行合一?我有点儿听懵了。
知行合一还可以这么解释?
BUN继续说道:“很多人说,听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知道了却做不到。
其实,这还是不知。
知道大道理,却不知道如何去执行,那等于是不知的。
有句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为什么会打洞?
因为他看见了父母是怎么做的,他知道这样做可以成功。
就好像很多经商的家庭,孩子有经商天赋一样。
他看到了,他知道了,所以他做到了。
哪怕我父母没有经商,但我看到其他人做到了,我知道那条路是可行的,所以,我做到了。
知行合一。”
他这个点说的有点儿高,我一时也没太理解。
我看了一眼丘书妍,她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句都没听进去的表情。
BUN又解释了一遍:“知,是学习。
行,是验证。
用自己的方式去验证。
在行的过程中,或许会发现更好的办法,所以一代一代的人,才会不断进步。
怕就怕,你明明不知道,你还以为自己知道了。
知道了就去做。
知道多少做多少。
You can never be ready.(翻译:永远都不可能准备好。)”
第539章 理由
说到这里,我就懂了。
还是说的阴阳结合。
想是阴(学习,知的过程)。
做是阳(行动,做的过程)。
有些人光学习,只看不行动。
有些人不思考,闭着眼瞎干。
能把知与行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把阴与阳结合起来的人,少之又少。
只要我们敢想、敢做,那就超过了90%以上的人。
我跟BUN开玩笑道:“那你除了努力, 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啊?”
他挤眉弄眼的跟我笑道:“当然当然。”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放在桌子底下来回的晃。
这个动作,我没看懂,抬起眼茫然的看向他。
他大概一时也想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只是加大了手在桌子下面晃动的幅度。
一边晃,一边还眨巴着眼睛着急的向我暗示。
完全就像个刚学说话的小孩儿,说不明白的地方,就用动作来表示。
可是,我丝毫不能理解这个动作,一头雾水。
还是丘书妍的悟性高,她笑着解释道:“BUN叔叔说的是,除了明面儿上的努力,还有桌子底下的动作,那些拿不上台面儿的事情。”
“对对对对对!”BUN连着说了好几个对。
自己的手语能被人看懂,他高兴地手舞足蹈。
这么简单快乐的一个老顽童,还会做拿不上台面的事儿?
我很难想象那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儿。
不过,除了明面上的努力,还有暗面儿上的努力,这大概也是阴阳吧?
能被上市公司的老板们捧着的人,肯定是有我看不透的过人之处的。
谁的成功也不是白捡来的。
虽然跟BUN聊的很开心,但毕竟我们跟黄总走的更近。
我替黄总问道:“BUN叔叔,你为什么不愿意卖店面给黄总啊?”
BUN瞪着无辜的眼睛道:“我没有故意不卖给他哦!”
“嗯?”我疑惑的看向黄总。
之前聊天的时候听他们提过,黄总想买的好几个店面都是BUN的,出多少钱BUN 都不卖。
黄总看我提到了他,无奈的笑着摇头道:“对,他是没有特意不卖给我。
他是谁也不卖。”
“为什么?”我问BUN。
BUN笑道:“你这个问题,问的不对。
不应该问为什么不做某件事儿。
而应该问,为什么要做某件事儿。
不做的事情多了去了,不需要有理由。
但是想做的事情却不多,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才会去做。
要卖的话,不得给我一个卖的理由吗?”
“没有要卖的理由?”他们那个境界的商业决策,我不敢乱猜。
黄总点头道:“确实是。
我还没有帮他找到要卖的理由。
我买店,只能给他钱。
但问题是,他不需要钱。
他有那么多的店面,每个月光租金他都花不了。
我还在努力的帮他找一个可以卖的理由。”
我还没有到钱多的花不了的境界,我也不知道BUN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理由。
这件事儿,爱莫能助。
大家一路谈笑风生,很快就到了泰国,到了秉烛师父的主场。
第540章 典礼现场
这次见到秉烛师父,他还是那样一副不善言辞的表情。
但却非常巧妙的用心为我们一行人,安排了很多招待上的细节。
寺庙是建在一座山的山顶上。
泰国人很勤劳,爬山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但是对我们这群胖子来说,就有些费劲了。
典礼的当天,他们安排了很多的大象。
一大清早,迎着初阳,大象顺着土路,把我们驮上了山。
我们先去参观了一圈寺庙,然后,秉烛师父安排人带我们到山上的凉亭稍作休息。
那个凉亭,是悬空的。
建在树顶上。
我们要踩着楼梯爬上去。
到了上面之后才发现,凉亭里面已经铺上了凉席。
凉席的上面,还摆满了各种水果和茶点。
他们要从山底下,把这些东西抱到山上。
然后,还要再爬到树顶上,一一布置在凉亭里面。
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间布置的。
是不是为了庆典,他们很多人忙活了一宿没睡觉。
我们脱了鞋,在凉亭里席地而坐,吹着晨风,吃着水果,俯瞰着山下的风景。
甚至能看到山下的村子里,人们在忙进忙出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在准备着他们的早餐。
庆典需要准备很多仪式用的幡盖黄龙伞等等,以及泰国的佛教仪式里用到的一些当地特色的物品。
比如,用现金扎成的摇钱树。
长长的一排,壮观又震撼。
很多人陆陆续续的把这些仪式用品,从山下搬到寺前。
一趟又一趟。
幸好山不是很高,他们带着喜气洋洋的笑脸,来来回回的丝毫不见疲惫。
我们在凉亭里休息的时候,秉烛师父还周到的给我们安排了当地的翻译,为我们答疑解惑仪式流程。
我这时才知道,那天不但是寺庙开光大典,也是第一批僧人剃度入住的日子。
泰国男子,基本上是全民出家。
大家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有出家一段时间的习俗。
只是这个时间段不一定,有的人是几个月,有的人是几年,也有的人是一辈子。
一直到典礼开始的时候,我们才从亭子里被请下来。
下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很高了。
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些仪式用的佛像和仪架都在闪闪发光。
现场的照片,可惜上传后像素降低了。
秉烛师父把我们安排成仪式里面最重要的嘉宾。
仪式的每个流程,都邀请我们都亲自参与,包括开光,也包括剃度。
我这时才知道,原来泰国的剃度,不但剃头发,还剃眉毛。
被剃度的僧人们,作为第一批入住寺庙的人,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神圣的喜悦。
全村的人,都参与了这次的典礼。
整个过程,既热闹,又庄严。
在典礼的最后环节,现场用纸币做的摇钱树,作为吉祥物,一把一把的分给了现场的孩子们。
摇钱树的全景照片找不到了,只在背景里找到了几张截图。
上一篇:退婚后,师姐主动要与我双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