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度人经 第76章

作者:刀慢

  今天又有啥白吃白喝可蹭的?

  “巧了!还是那天桥的王家!”

  姬丘嘿嘿一笑,开口道∶“那王老爷子,你也晓得吧?就是上次请大伙儿吃虎肉的那位。”

  余琛听了,点头。

  听说在黑水帮当初风雪酒庄事发以后,这位王老爷子因为对于人贩子的厌恶,一气之下断了与黑水帮的交易合约。

  也正因如此,余琛对这老爷子有点儿好感。

  “王家又咋了?”他问道。

  “咋了?”姬丘叹了口气∶“王家出大事儿了!那王老爷子,昨晚死了!”

  余琛怔住。

  脑子一下没转过弯来。

  王老爷子,死了?

  这老头儿他是见过的,也以天眼去看过。

  虽然年纪大了,气血却是异常充沛,不出意外的话,再活个十来年,不是什么大问题。

  咋就突然一命呜呼了?

  “嗐!你可别问咱,咱也不知道——只听说是昨晚睡了,一夜未醒,等仆人今早去看的时候,早就没了声息。”

  余琛挠了挠头,“死得不明不白,没报官?”

  “没,听说是王老爷子的儿子不愿意牵扯衙门,已经摆了灵堂,正要办丧事儿呢——咱来叫你,就是喊你去吃席。”搬尸人摊了摊手。

  听罢,余琛微微点头。

  王家的情况,他多少有些了解。

  王老爷子有三个儿子,称王家三爷。其中二爷也就是那王聆的父亲,无心争权夺利,早早颐养天年。

  剩下王大爷和王三爷,各自操持王家大半的事务,似正竞争当家人选。

  而其中王大爷,就是先前那被大虫杀了的王大公子的爹。

  在家主之争中,他也是被看好的那个。

  听闻是因为他能力比王三爷强些,性子又与当初年轻的王家老爷子相像,颇受老人家喜爱。

  “还愣着干啥?走啊!”姬丘一拍余琛肩膀,拉着他下了山。

  渭水天桥,热热闹闹。

  姬丘拉着余琛一路走过,只见天桥两侧大大小小的店铺,都挂上白幡,以哀悼这位令人敬佩的商界大佬。

  整个王家大宅外的一条街两侧,人声鼎沸,摆满了桌椅。

  长街尽头,鼓瑟吹笙的乐师不分日夜地弹唱着悲切哀乐,令人心生悲怆。

  “走吧,去上柱香,再吃。”姬丘馋了眼桌上的酒肉,咕噜咽了咽口水,往灵堂的方向而去。

  王家是大户人家,钱财无数,王老爷子的丧事虽然不收大伙儿的礼,但你来吃吃喝喝,至少是要给死者上柱香吧?

  还没跨进灵堂,余琛就看到了熟人。

  ——谢青。

  只见此时此刻,他正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谈话。

  那中年男子身穿孝衣,眼眶通红,一看就是王老爷子的直系亲属。

  据姬丘所说,这就是那不愿意报官的王三爷。

  余琛和姬丘来的时候,他们似是已谈得差不多了。

  只依稀听了两句。

  那王三爷似乎是说,王老爷子走了,正青帮的对半折扣也要从长计议。

  谢青则是脸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只说等王老爷子丧事儿办完了再说。

  然后俩人就分开了,谢青出去,那王三爷继续跪在灵堂。

  另外,看得出谢青脸色并不太好,不知是因为王家的变卦,还是因为被黑水帮抢了生意。

  进了灵堂,悲哭声,啜泣声,哀怨声,不绝于耳。

  披麻戴孝一大家子人,老老少少都有,在那棺材面前跪着。

  而棺材上的画像,是一脸严肃的王老爷子。

  在这儿,余琛看到了王家的三位爷,还有王家各支各脉的旁系,脸上都是悲伤无比,眼红干涩。

  余琛和姬丘上了柱香,就退了出去,在长街上找了张桌子一坐。

  “造孽哦!”

  姬丘叹了口气,“这王老爷子可是咱渭水那些奸商里为数不多的还算有良心的好人儿了,没想到就这般一睡不起了!简直老天无眼!老天无眼!”

  余琛没说话,只是看了看旁边那脚不沾地的鬼影儿,仿佛在说。

  ——夸在你呢!

  而那鬼影,竟也回话了,声音里充满了戏谑。

  “啧,被杀人如麻的堂堂“清道夫”夸,老头子我可担待不起!”

  他的身影,别人看不见。

  他的声音,别人也听不见。

  只有余琛,一览无余。

第94章 利欲熏心,弑父恶子(求订阅!)

  余琛也不急,在这丰盛的席上大吃特吃。

  他跟姬丘两个,像是饿死鬼投胎一样,一点儿不客气。

  不过姬丘看不见鬼魂,所以倒是心安理得。

  而余琛却知晓,背后王老爷子的鬼魂,正盯着他呢!

  当着人家的面儿,吃人家的席,古往今来,恐怕也仅此一遭了。

  是的。

  先前进王家灵堂上香的时候,那王老爷子的棺材上,就坐着个鬼儿——垂垂老矣,七八十岁,一身寿衣,对着底下的不知哪个儿子破口大骂。

  第一次,这不是由度人经引出来的鬼魂,而是在余琛去之前,就已存在的鬼魂。

  ——王家老爷子。

  这光景,你要是换了个胆儿小的,恐怕直接就被吓过去了。

  可惜余琛见过的脏东西太多,早已习惯了。

  而见了余琛,或者说感应到余琛身上的度人经,这那王老爷子的鬼魂就和以前的鬼魂一样,跟上来了。

  等着余琛吃完自个儿的席。

  一个时辰。

  余琛和姬丘俩人的肚子都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

  轻车熟路揣了些熟食,混在人群中走了去。

  分别时候,约好晚上再来。

  姬丘回了捕房,据他说吃饱喝足就要拉泡屎。

  而余琛上了清风陵。

  一路上,没人了。

  他才看向身后的王老爷子的鬼魂。

  ——真是奇了怪了!

  以往他遇见的鬼魂,要么疯疯癫癫,要么神志不清,要么只剩一股执念。

  可今儿却不一样。

  这王老爷子的鬼魂吧,虽说也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倘若余琛不来,恐怕晚上的时候,他的魂魄就烟消云散去了。

  但直到此时,这王老爷子仍保持着清醒的神智。

  “看别人吃老头子自个儿的席,还真是头一遭。”

  兴许是变了鬼后,心态大变,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王老爷子话也多了起来。

  一直絮絮叨叨到清风陵上,跟着余琛进了土屋,这老头子才眉头一皱,问道:“对了,你是谁?”

  余琛翻了个白眼,心说你自个儿跟了一路了,还问我是谁。

  而从王老爷子的解释里,他也大概明白了这度人经的作用机制。

  ——身为人的王老爷子也见过余琛,那时他对余琛没一点儿印象;但王老爷子变了拥有执念的鬼魂以后,他却一眼就看见了来上香的余琛。

  就像黑夜中的灯塔,闪闪发光。

  几乎本能一般,跟了上来,仿佛眼前的人,能够实现他的执念一般。

  简单来说,就像是火焰对于飞蛾那般不讲道理的吸引力一样。

  身怀度人经的余琛,对于执念不消的鬼魂而言,充满了无法抵抗的吸引。

  而王老爷子身为鬼魂还能保持清醒的原因,据他自个儿说是当初外出闯荡的时候结识了个仙师,帮了对方一个小忙,对方为回报,给了他一枚丹药,说能帮他强身健体,固神养魂。

  闲话说罢,还不等王老爷子继续开口。

  余琛就问了他先前吃席时候,王老爷子对姬丘的称呼。

  ——清道夫。

  据王老爷子说,这一任县令上任的时候,手底下一明一暗俩大将。

  前者是渭水总捕第一高手余铁生,后者则是那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清道夫。

  ——那次对整个渭水的大清洗中,王老爷子可谓是亲眼见证了的。

  但因为他生平问心无愧,也没给新来的县太爷下绊子,相反还给他们提供了不少信息,所以王家上下,都没被波及。

  而也正是因为那次,几个个王家齐名的富家都被打残了,王家才得以一家独大,直到如今。

  而在那场大清洗里,姬丘就是那柄被县太爷挥动的屠刀,杀人如麻!

  人称,清道夫。

  说完,王老爷子看向余琛,再问了那个问题。

  ——你是谁?

  当然,王老爷子不傻,自然也一眼就认出来了,余琛是清风陵的看坟人。

  但一般看坟人,可没这般见鬼的本事儿。

  望着有些疑惑的这位渭水大佬,余琛腼腆地笑了笑,只说自个儿是个专门帮死人办事儿的无名小卒。

  王老爷子白眼一翻,显然不信。

  但这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了。

  在确定余琛能帮死了的他完成遗愿以后,王老爷子大袖一挥,直接钻进了那摊开的度人经里。

  与此同时,他一生的走马灯,在余琛面前浮现出来。

  且说王老爷子真名王亥,今年已八十有六,因为年轻时服用那枚仙师赠的丹药的关系,身子骨一直硬朗,一直撑着渭水诺大的王家,好似那高堂大屋的顶梁柱。

  但即便有丹药之效强身,王老爷子也能感受到,自个儿的精力每况愈下,特别是先前他最宠爱也最争气的王大公子葬身虎口以后,王老爷子更是气急攻心,五蕴混乱,干什么事儿都力不从心了。

  这一来,选个下任家主,迫在眉睫。

  而王家后嗣,除了那已死去的王大公子以外,就只有王老爷子三个儿子堪堪重用。

  老二就不说了,他虽然也有本事,但志不在此。

  对家里生意这些破事儿没一点儿兴趣,早就躺平摆烂颐养天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