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度人经 第431章

作者:刀慢

  余琛就自己炒了两个小菜,倒出一壶老酒,点了一盏油灯,借着灯火,和宋相一起吃起来。

  说那先前,宋相被开元帝杀死,执念不散,留下遗愿来。

  如今开元帝被镇封进十八层地狱,再也没法儿兴风作浪。

  宋相的遗愿,自然也完成了。

  也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长叹一声:“结束了。”

  余琛点点头,“对啊,终于结束了。”

  吃喝之间,宋相看向桌上三尺方圆的夺天造化阵图,叹了口气,神色复杂,开口道:“就是它啊,给大夏带来了如此深重的灾难。”

  文圣老头儿死了,江州坠了,国师死了,宋相死了,启元帝半死不活……对于大夏朝廷来说,这几乎是堪称换代一般的更迭。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这枚三尺方圆的阵图。

  难以想象。

  “若真要说起来,灾祸的源头,可不是它。”

  余琛却是缓缓摇头,“宋相,是人心啊。”

  宋相听罢,露出苦笑,“是啊,刀兵无过,过在人心啊!”

  夺天造化阵图说白了,就是件东西。

  倘若仅是它的存在,没人去动,就放在那儿,放到海枯石烂,也绝对影响不到任何东西。

  可就是那种种险恶人心,欲望滔天,受不了那般诱惑,犯下滔天之祸。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宋相放下筷子酒杯,站起身来,洒脱一笑:“但人心有恶,亦有所善。如南神君,如仁德王,如吾徒,如你,皆是大善。”

  余琛莞尔一笑,自嘲道:“我这种莫非是杀人如麻的善?”

  “杀生为护生,仍是大善。”宋相摆了摆手,“身在这大夏盛世,宋某之幸;大夏有你,大夏之幸。”

  说罢,拱手告辞。

  “走了!”

  “不送。”

  目送宋相的身影,缓缓离去,跨越阴阳之隔,度过黄泉,转世投胎去了。

  余琛举起酒杯,向天一敬,未多一言。

  正当这时,且听天地轰鸣!

  轰隆隆!

  他抬头望去,且看那天,晴空万里,满天繁星,雷霆雨露,皆无所形。

  ——常人眼中,的确如此。

  但在余琛看来,茫茫天地,翻天地覆!

  且看那天穹之上,一道宛如黄金浇筑的巍峨大道从天而降,贯通了天地!

  那大道末端,无数枝杈一般的分支又延伸出来,好似树根一样,深深扎根进了大地的每一处角落。

  刹那间,好似一枚无比巍峨的黄金古树,将整个无垠的天地都尽数笼罩了!

  ——黄泉路开,轮回复辟!

  大夏疆域,重归阴司治下!

  这是度人经,也是余琛,最终极最原本的目的。

  先前,黄泉大道便因为余琛度化一枚枚冤魂,显露其形。

  如今,终于在宋相的四品灵愿圆满以后,彻底复苏!

  那一刻,整个阴曹地府,轰然动荡!

  那些破碎的废墟,好似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复苏一般,残檐断壁浮空而起,重新构筑!

  轰隆隆!

  随着整个大夏天地轮回的复苏,阴曹地府之间,大地动荡,土石滚落,无尽废墟重铸!

  仅刹那之间,迷雾散去,一座巍峨的城池,便显化在阴曹地府之间!

  且看那城,浩荡无形,不见方圆,城池中央,巍峨帝宫,森严肃穆。

  巍城拔地而起,将原本的三官殿,齐物司,尽数笼罩其中。

  城池大门,左右一联,左书“阳间一世,伤天害命皆由你”,右书“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

  城门之上,血红朱字,银钩铁画,铿锵有力。

  ——酆都!

  城门之前,孽镜高台,巍峨矗立!

  无数鬼怪,阴兵鬼吏,抬起头去。

  虽无言,但目露欢喜!

  向着那城池方向,跪拜下去,叩首臣服!

  不归陵上,余琛感受到阴曹地府之变,长吐一口浊气。

  睁眼。

  刹那之间,天穹之上,无尽玄黄色的茫茫功德之气好似天河倒灌,汹涌而下!

  尽数入体!

  那一刻,余琛浑身发光,肌肤似铁,布满繁星,好似黄金铸就!

  与此同时,整个不归陵都好似无限拔高!

  生长!

  生长!

  生长!

  直冲云霄!

  高出天地!

  而余琛所坐的那张平平无奇的木椅,也在那一瞬间镀上一层金光,化作一张十二层十二瓣莲花宝座。黑金帝袍,流淌加身,十二旒冕,垂下珠帘。

  仅一瞬间,余琛好似高居云端,盘坐莲座,身穿帝袍,头戴旒冕,俯瞰世间。

  且看那烈烈罡风下,大夏山河,尽收眼底;茫茫苍生,皆在治下!

  ——如那帝王,端坐高天!

  余琛深吸一口气,眼一闭,一睁。

  一切幻象,尽皆破碎。

  不归陵还是那不归陵,桌椅板凳还是那桌椅板凳,没有任何一点儿变化。

  但他心底却是明悟。

  方才那一刻,因为大夏重归阴司,轮回复辟,无尽功德之气垂落,凝成位格。

  其名——酆都大帝。

  居于酆都大殿,掌御阴曹地府,统御天下阴魂,司执阳间生死之事的地府最高神灵业位。

  这就是余琛如今的身份。

  先前,他虽然手握度人经,也掌控有地府一部分权能,甚至神胎都是那传说中的酆都大帝。

  但说白了,还是名不正,言不顺,没有一个具体的司职。

  但如今,却是不一样了。

  位格凝结,有名有实。

  从此,即为阴司之主。

  当然,比起这暂时虚无缥缈的酆都大帝位格来说,余琛更加看重的,显然还是更加实质的东西。

  比如……完成了宋相遗愿后,度人经给的奖励。

  他取出度人经来,且看金光大放之间,一本黑色封皮的书典,落在手里。

  它通体墨黑,古朴陈旧,透着一股古老气息。

  封皮之上,书写三字,

  ——生死册。

  打开一翻,烟熏灰字规规整整,尽是人名,映入眼帘。

  陈望德,大夏京城人士,寿八十二,余三十;

  周子望,大夏京城人士,寿五十,余二十有三;

  李柯琪,大夏幽河人士,寿一百零三,余八十;

  ……

  周秀,大夏京城人士,寿九十二,余七十……

  一个个人名儿,尽数烙印在生死册上,生猝年写得清清楚楚。

  掌控生死,尽成一书,是为生死之册。

第424章 生死之册,判官之笔

  洋洋洒洒,数不尽的人名儿,尽在一书之上。

  余琛一眼阅过,只看所有诞生于这大夏一方天地的生灵之名,尽在其上。

  生辰八字,生猝年月,余下寿元,因何而亡……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无论那寿元不过百的凡人百姓,还是那因为修行炼炁而获得了更长的寿元的炼炁士,尽在其列!

  只要是出生在如今的阴司治下也就是大夏天地的生灵,都在这生死之册的掌控之下。

  而这生死册,具备无尚威能。

  别说凡人,哪怕是仙佛鬼神,亦不可翻动查阅。唯有那酆都大帝的位格,方才有翻开的权能。

  这些明悟,在余琛接触到那生死册的时候,通通莫名地涌入他的脑海,让他将一切都了然知晓。

  “好东西啊……”

  余琛感叹一声。

  怪不得这酆都大帝号称掌控生死,阴曹之主。

  别的不说,就说这生死册在手,但凡阴间治下出生的一切生灵,都要受其所制。

  别管你是凡人还是炼炁士,哪怕你成佛做主,跳出三界,不在五行,生死册上仍有汝名。

  当然,空有生死之册,还不足以谈得上掌控生死。

  因为说白了生死册并非简单的一本册子,而是阳间所有生与死的命数具象化。

  要在修改命数,还要属于酆都大帝的另一件事物。

  ——判官笔。

  一笔断善恶,一笔勾生死。

  余琛手腕儿一翻,一只漆黑的古拙毛笔,出现在手里,散发一阵氤氲的黑色光芒。

  判官笔!

  此物,他早已得到!

  ——先前,戚后在月蝉据点,被余琛斩断头颅,身死道消。

  那时候,文圣老头儿的遗愿和真正的国师曲幽河的遗愿同时完成。